绿林网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锦集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锦集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由〔美〕蕾切尔•卡森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一):书末附有著名摄影家卢广的震撼摄影专辑

卡森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二):寂静的春天——一阕生命的颂歌

世间理想的春天是怎样的呢?鲜花盛开,百鸟齐鸣。可是现在却是“环境恶化使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蜂蜜和蝴蝶的世界,一个死寂的春天”。

这种威胁笼罩着大地,笼罩着每一个人,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生存问题,是什么东西让美国无数的城镇失去了春天的声音?作者年幼的时候就目睹了美丽家乡被工业肆无忌惮地破坏,幼小的心灵已经对现代技术文明产生了疑问,在书中她作出了详密的答案。“除非我们能很好的将化学用品控制起来,不然我们面对的将是灾难。”

《寂静的春天》成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被公认为近5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书。作者是雷特尔•卡森,美国线逮住著名的博物学家。作者的论述详尽,数据充分,文字优美,现在看来依然很有现实意义。早在1979年的时候该书就出过中译版,但那个时候,环境污染对国人而言似乎是个遥远的话题。而如今,在“穹顶之下”,尤其是国人在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警醒下,这本书的超前意义就更加的明显了。

卡森在书中,以女性特有的生动笔触,从明天的寓言发轫,通过环境理论以及大量的科研数据准确而详尽地阐述了工业生产下,排放的污水、烟雾、化学有害物质,尤其突出的是以DDT为代表的化学用品在农业的广泛使用,给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补救的危害,技术的“超前性”导致生命系统的失衡。而这个问题最终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因和果都是,正如尼采所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在它上面有一种叫做人的脓疮”,而问题所产生的后果无疑让人们感到害怕,人类的自我毁灭是缓慢的,积蓄的,又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一场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势如破竹。而且,她还尖锐地指出,人们需要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

对于卡森的文字,你不得不惊叹她的细腻,以及说理的透彻,论证的绵密,以至于让人觉得任何一句话都不会显得多余。

保罗•布罗克斯说,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一阕生命的颂歌。作者这种苦心孤诣的生命讴歌和未来忧思,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持续恶化的中国来讲,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的时代是专家的时代,是工业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也是急功近利的时代,是短见和偏视的时代。”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三):发展还是自残?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一句话道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步入了当代社会才开始关注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女作家、环保主义先驱蕾切尔·路易斯·卡森女士的努力,那么当代社会对于自然环境问题的认识,恐怕还要继续徘徊不前。

作为引发世界性环保运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将翔实丰富的科研资料与具体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为读者描画了一幅没有生机和朝气的世界,——原本应该有蛙声虫鸣、蜂蝶飞舞的春天变得一片死寂,而这个沉寂的世界,竟然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农药、杀虫剂的普遍使用,人们在解决了病虫害问题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的范围辐射极其广泛,持续时间也很长。书中列举了一些由于施用农药不当而引发的悲剧,其中不乏人类在接触了过量农药后引发疾病甚至去世的真实事件。

作者在叙述这些悲剧时也发出了疑问:人类啊,这到底是在发展,还是在自残?作者并没有否认杀虫剂、农药等发挥的一些作用,而是想通过这些真实事件和科研资料向人们表明:人类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如果再不重视环保问题,不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进行反思,那么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将得到破坏,而一旦环境系统被破坏掉,再想使其恢复到平衡状态,那么这恢复时间便是难以估量的。

耸人听闻吗?作者其实只是想呼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信仰。盲目崇拜科技而忽略掉自然环境,人类必然会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而近些年来的极端自然气候,正是充分证明了卡森女士在环保问题上的预见性。

如果,人们只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却完全不考虑自然环境以及其他生物的现实情况,那么,所谓的“人类进步和发展史”,便是人类自残的过程。在这本书中,卡森女士也在传达着一个理念: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生命,都不是与人类毫无联系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张网,没有人能够凭借着科学技术逃开与其他生命的关系。

所以,对大自然、对其他生命怀有一些感恩和敬畏,这才是科技社会里所欠缺的人文情怀。而这种人文情怀,却在卡森女士的这本书中处处得到体现。卡森女士写这本书的初衷,绝对不是要完全地否定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而是试图告诉人们: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短期发展无异于是自残,而值得欣慰的是,这部《寂静的春天》总算是敲响了环保运动的钟声,而选择“持续发展”还是“继续自残”,就要看每个人自身能够为自然环境做些什么了。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四):敢问路在何方

文/夏月

去年,柴静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苍穹之下》引发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强烈关注,而纪录片也让很多人想起出版于60年代,同样是以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为主题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森是美国著名的博物学作家,出版过《在海风下》、《环绕我们的海洋》、《海滨的生灵》组成的“海洋三部曲”,而《寂静的春天》更是引发了现代环保运动,改变了人们的环境观念。

在开篇的“明日的预言”一章中,卡森描述了美国中部一个小城,这里小鸟消失了以往的踪迹,动物无法繁衍,树木也渐渐凋零,这里的春天是寂静的,在后面的篇章中,卡森用大量的数据、实例来说明造成小城萧条的原因。作者列举了使用多种杀虫剂的利弊,比如滴滴涕这种杀虫剂帮助农民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被广泛而大量的使用,但是像这种杀虫剂通过作物也一点一滴在人的身体中积累,会大量地积蓄在人体内多脂肪的器官内。又比如砷是除草剂和杀虫剂中的基本成分,也是一种高毒性的矿物质,即“死神的万灵药”,是第一个被肯定的基本致癌物。倘若人们光是要对付害虫也就罢了,但是对于那些无用的植物,也一定要斩草除根。卡森举了西部铲除大量蒿草来建立牧场的例子,当蒿草不见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物链的断裂,以蒿草为食的松鸡、叉角羚等动物的数量渐渐减少,为了铲除蒿草,人们使用了大量的化学灭草剂,好像目标是貌似实现了,但是众多的生命都受到了影响。以滴滴涕为代表的杀虫剂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甚至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直至危害人类自身的将抗,但事实上用杀虫剂要灭掉的害虫却并没有消失殆尽。

在了解了杀虫剂的危害后,人们扪心自问,路在何方,似乎除了用杀虫剂之外用毫无办法。在“没必要的大破坏”一章中,同样是治理日本金龟子这种害虫,美国中西部采取了广泛的喷药计划,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放到与金龟子大战中来,效果却令人堪忧。而东部则从国外进口了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卡森认为,海洋、土壤、植物、动物甚至是机体的组织单位细胞都与人类处于同一个宇宙之中,并同时享有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这应该是人们应当考虑的道路,如何让人和自然达到平衡,即天人合一。

卡森引述了专家描述小动物在中了杀虫剂的毒后濒临死亡的痛苦,她说“作为人类,竟会默许这样迫害活生生的生命,我们生而为人实在有愧”。距离这本书的出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环境问题在当代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但本书对中国来讲,依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这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寂静的春天》中,由卢广拍摄的中国各地污染的照片依旧让人触目惊心,路在前方,却任重道远。

原创,转载请豆邮联系。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五):我们总因无知而无畏,但不能因为无知而无视

收到书以后,我努力看了很久,看得我心里拔凉拔凉的,好久都觉得很难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记得,最初了解到关于人类破坏环境的事是小学五年级,我们当时还举办了回收电池的活动,因为那场宣传我知道了一节电池的污染力有多大,导致我之后都几乎不肯用电池,如果是要用电池的东西,能不用我是坚决不肯用的。也烦恼过家里那些该扔掉的电池该如何处理,如何被回收,却没什么好办法。

最近几年,雾霾的尘嚣喧闹,我们几乎都已经认识到了其污染性和对人体的破坏性。大概是心理作祟,每到这种天气我就觉得自己呼吸不畅,嗓子很不舒服。所以,可能也是在这样的重视环保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这样一套关于环境保护,动物自然的书籍。

而这本书,是作者用极为冷静的语言来描述了人类想要改变环境,采用控制那些我们觉得影响自己生活的昆虫的化学手段,最终却施于自己报复到自己身上的种种事实。在不看这本书前,我最多只知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不好,但并不知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之前对农药的信息也仅仅限于什么敌敌畏之类的,根本没想到原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西方国家就已经发明了这么多的农药来杀死害虫除去杂草了。遗憾而可悲的是,昆虫们随着进化和适应,当初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都渐渐失效了,甚至一两年就没有用了,人类只好不断的发明创造更多更高效的农药来驱逐,形成一个恶循环,并且,在这个循环中破坏了自然环境,农药残留物随着食物链的循环,最终也影响到人类自身。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最初我们的口号是征服自然,直到自然狠狠给了我们沉痛一击才意识到,我们不过是渺小的存在,何尝能够征服自然呢?能够和自然中的一切和平相处,控制自己的贪婪欲望,多了解这个世界,这片无垠的土地,广阔无边的自然,也许才能够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宁静。

我们因为对世界的无知而产生无畏的错觉,以为自己真的能改变一切,事实上并非如此。无论是地震海啸,又或者是外太空的新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太多。反而,当我们因为无知而盲目的向自然索要过多的时候,自然总是会给我们沉重打击。我承认,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并不是那么有趣味,可这世界上人不能总去追求乐子,而忘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脚下的路。我们也许可以因为最初的无知被原谅,但我们不能一直假装闭着眼睛就看不到那些正在发生的罪孽,正在被破坏的环境,正在被残害的动物们。人同样是动物的一员,今天当我们无视别人的权利任其被宰割被屠害,谁又知道明天那样的结局不会落在我们的身上呢?恐龙那么厉害,最后还不是消失在宇宙中?

也许我并不能做很多很伟大的事情,但我想,我可以从自己做起,做我该做的,节约资源,不使用杀害性强的药品,而我还能做到的,是了解更多,从而指引我走一条较为正确的道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