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读后感100字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读后感100字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是一本由[英] 约翰·塞拉斯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读后感(一):接受不可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我们也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当人们不必再为生存而殚精竭虑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更多的去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了。

最近我读了《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这本书,这是一本以斯多葛主义理论为主线的哲学书,读来让人收获满满。

斯多葛学派认为,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沉着,因而才出现了“斯多葛式的从容”的概念。因为它的对立面-- 激情-- “是背离理性和违反自然的精神冲动”。

而哲学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通过哲学的探讨与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辨别自己的观念中哪些好,哪些坏,从而让自己建立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更加客观真实的认识。

在我们平凡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我们的内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复杂想法与情绪出现,这些事情都可能带给我们非常多的烦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去应对这些烦恼。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有些事情又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们为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感到烦恼的话,就会带给自己诸多的痛苦,并且无法化解。

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那些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上。

当说到外部世界发生的事,包括我们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时,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坦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跟它“好好相处”,而不是跟它较劲。

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我们应该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考验都当做一种挑战,一种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动力。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而尽力而为,这种想法是极其理智的,正确的。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读后感(二):哲学是思考的窗口,目光相遇,心灵触动,一切皆有可能

思考,运用到思想和行为。这大概就是哲学的意义吧!用书里的智慧去思考我的副业,也算是以小见大吧!深有感触的三点,分享给大家。

情绪是判断的产物。

数据焦虑这件事,我常常以为克服了,还是忍不住盯着某一篇数据惨淡的笔记。粉丝一直不涨,就会去想,什么才叫利他,怎么样让别人喜欢自己呢?

事实上,这样的焦虑来自于自己的判断。难道数据好坏只和自己以为的质量有关吗?成果怎样,真的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吗?

我能做的,明明只有内容本身。有没有找到好的选题,好好拍图,标题用了多少心,内容有多少价值。

再做更深层次的判断,缘起是对读书的热爱。读书本来对我是最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要用无法控制的不好的数据,去抵消已经得到的快乐呢?

我浪费了太多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都绰绰有余,无论生命最终是长是短,问题在于我们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看到这句话,我无比认同。当我沉浸在现在新的生活里,我充分认识到了时间的可贵。毕竟,写一篇读书笔记,花的时间太多了,需要把碎片化的时间也利用起来。

昨晚和爱人争执了几句。我觉得他下班之外的时间,没有规划,太过懒散。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自己错了。我可以控制的只有我自己。个人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而且,我好像找到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一直都特别怕死。看了《开端》,我就能对油罐车恐惧。

也许,不管生命的终点在哪里,如果不好好珍惜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能控制的,只是生命的价值。

不做孤岛,但也不沉溺于陪伴。

有些人是很值得花时间相处的:拥有良好习惯的人,跟你志同道合的人,理解你且重视你人生目标的人。

当你需要专注的时候,可能需要坦率地拒绝一些邀请和共度。

活了三十多岁,我才明白,过去一些时光,很怕孤单,只是因为自己不够专注,没有找到更有意义的,值得的事情。

衷心祝愿,你们都可以专注于自己,注重自己可以控制的判断和情绪。在面对逆境时,找到能够突破的位置和路径。

本书作者,约翰·塞拉斯,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哲学讲师,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成员,“现代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书中讲述了很多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对于哲学,我认为是提供一个思考的窗口。我不把某种结论当成信仰,但我保持思考和开放。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读后感(三):前言

倘若有人告诉你,你生活中的许多痛苦都取决于你对事物的看法,对此你作何感想?

这里说的可不是生理上的痛苦,如病痛或饥饿,而是指其他一切能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东西:焦虑、挫败、恐惧、失望、愤怒,以及其他的不满情绪。

如果有人表示,他能教你如何避免这些痛苦,你会对此感兴趣吗?如果有人说,这些痛苦只是你错误地看待这个世界的产物,你会怎么想?如果到头来,你发现避免产生这些痛苦的“遥控器”始终握在你自己手中,你又会作何感想?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从三位伟大的斯多葛主义者——塞内加、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的作品中找到,他们都生活在公元一至二世纪。塞内加由于做过尼禄皇帝的老师而被世人所铭记;曾作为奴隶的爱比克泰德,在获得了自由后,创建了一所哲学学园;而马可·奥勒留曾经是罗马帝国的一国之君。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完全不同,却不谋而合地将斯多葛主义哲学奉为人生信仰,以此指导自己过上幸福生活。

爱比克泰德 (Epictetus)

在这三位斯多葛主义者尽情地挥洒笔墨之前,斯多葛学派就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斯多葛学派的故事发源于雅典。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名叫芝诺,原籍塞浦路斯。芝诺出身商人世家,正因如此,他才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去了一趟雅典帮父亲谈生意。到了雅典,他接触了雅典城里的哲学家,然后开始跟着一些互为竞争关系的学派学习哲学。或许得益于这段经历,他才没有委身于其中某一个学派,而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了一名哲学家,并在雅典城中心的彩绘柱廊——一个有廊顶的长廊下,通过演讲的方式开启了他的哲学之路。

芝诺(Zeno of Citium)

他的哲学演讲很快吸引了不少听众,这些听众后来被人称为“斯多葛主义者”——指经常聚在彩绘柱廊下探讨哲学问题的人。斯多葛学派在芝诺的继承者克里安特斯和克利西波斯的领导下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俩都是从小亚细亚半岛来到雅典的。后来的斯多葛主义者来自更远的东方,像来自巴比伦的第欧根尼。

这些早期斯多葛学派的著作没能流传到近代,甚至都没机会经历从古代的莎草纸卷轴到中世纪的羊皮纸手稿的变迁,而我们只能通过后来的斯多葛学派的引用和总结来了解早期斯多葛学派的思想。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上文所说的三位罗马斯多葛主义者就留下了大量的文学遗作。就拿塞内加来说,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哲学主题的文章、写给朋友卢西利乌的一堆信,以及许多悲剧故事。至于爱比克泰德,我们可以参考他的学生亚利安写下的一系列笔记——为了记录爱比克泰德在学园的演讲内容,还有一本概括了这些内容的关键主题的小册子。说到马可·奥勒留遗存至今的东西,那还是跟以上两位有一定差距的:随笔本,记录了他学习斯多葛主义哲学的关键内容,还记录了他将斯多葛主义哲学付诸实践的心路历程。

直至今日,这三位罗马的斯多葛主义者的观点仍激励着许多人,因为他们的著作中提到了所有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为读者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本质上讲,他们的著作讲的是如何生活——如何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立场,如何应对事态发展得不顺利的处境,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过上理性人类应该过的美好生活。

在《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中,我们将对以上某些主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我们首先要思考,斯多葛主义哲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他们口中疗愈心灵的方法是否有用。其次,要探讨我们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东西有哪些,以及我们用哪些角度看待事物会带来不良的情绪。接着,要思考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最后,我们还要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日常的快乐和痛苦。

就像我们即将看到的那样,斯多葛主义者那孤立且无情的形象,很难让我们跟拥有丰富思想脉络的上述三位罗马斯多葛主义者画上等号。三位罗马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他们的声望至今未减,就连新生代的斯多葛主义者也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获益匪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