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索尔之子》观后感100字

《索尔之子》观后感100字

《索尔之子》是一部由拉斯洛·奈迈施执导,格扎·罗里格 / 列文特·莫尔纳 / 乌尔斯·瑞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尔之子》观后感(一):索尔之子

身为纳粹集中营“特遣队”队员的犹太人索尔(Géza Röhrig饰),是一名被迫负责处理死尸的囚犯,某日在例行清理毒气室遇难者尸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遗体,他从此改变了苟且度日的生活,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拼死夺回“儿子”的尸体,并找到一位犹太牧师为“儿子”下葬。形式感较强,大量长镜头,几乎都是近景跟拍,代入感强烈。

《索尔之子》观后感(二):索尔之子

身为纳粹集中营“特遣队”队员的犹太人索尔,是一名被迫负责处理死尸的囚犯,某日在例行清理毒气室遇难者尸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遗体,他从此改变了苟且度日的生活,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拼死夺回“儿子”的尸体,并找到一位犹太牧师为“儿子”下葬。太难受了,走出电影院时腿都在发抖。无任何配乐,大量浅焦跟拍加特写,绝无仅有的作者风格,光结局就值得五星。其实不需要任何背景常识都能理解男主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人生有太多东西比生死更重。虚写的父爱。

《索尔之子》观后感(三):索尔之子

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影院看,果然观影体验如媒体所述十分令人不舒服,看得我各种胸闷压抑。半第一人称的视角,远景虚焦的处理,既让人跟着男主看遍营内的各种残酷,又不至于被过于血腥的远景吓到。到电影快结尾时都很讨厌男主,但是结尾出来就理解了,有些更伟大的东西值得被救赎。太难受了,走出电影院时腿都在发抖。无任何配乐,大量浅焦跟拍加特写,绝无仅有的作者风格,光结局就值得五星。其实不需要任何背景常识都能理解男主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人生有太多东西比生死更重。虚写的父爱。

《索尔之子》观后感(四):索尔救赎的不是儿子是神

索尔要埋葬的不是他的儿子,他是看到男孩从毒气室里活下来,认为这是神迹或者认为这就是神,索尔在特遣队已经麻木、变成行尸走肉的时候见到了光。以后的操作都是偏执的、疯狂的,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个冒牌拉比,最终也没有顺利的埋葬那个男孩。导演用的是晃动的镜头,画面还是4:3的,幸好没用黑白片,整体观影不舒服。影片主题晦涩难理解,对白也不连贯。镜头凌乱,看起来像是个刚毕业的导演交的作业。用一个特遣队员的眼光视角记录集中营大屠杀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很难想象当时这些搬尸工们每天面对同胞死亡时的心理。近代发生有好多类似犹太种族大屠杀、卢旺达种族屠杀、波黑种族屠杀等,文明发展到现代社会了,人类还是会做出这么野蛮丑陋的行为,人类真的比动物高等吗。

《索尔之子》观后感(五):好看,沉闷,绝望,真实。

犹太特遣队男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以寻找拉比为线索,男主冒险走遍了各个工作小队,电影借此展现了他们处理犹太人的财产,清理毒气室尸体残留血迹,倾倒骨灰进池塘,焚烧炉,德军矿坑枪杀犹太人,就地焚烧,成员偷拍德军罪证,起义等场景。电影的拍摄手法让故事真实感非常强烈。各种背景音听起来让人心生恐惧,提示了观众哪些可怕的事正在发生。印象深刻的有犹太人进入毒气室几秒后大量的男男女女尖叫呼喊拍门声,还有犹太人在矿坑混乱的声音,枪击声,婴儿哭声,德军训斥声,男人祈求声…...结尾德军追踪身影出现过,下一秒大量枪击声也告诉我们特遣队员的悲惨结局,这一点很符合历史。唯一不解的事,那都不是他亲生儿子,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尸体,连同胞起义都不帮忙,只管着自己要给尸体祈祷,辛苦找的“拉比”最后祈祷才发现是个冒牌货,太讽刺了。男主他的动机无法理解。演员从头到尾也没啥表情,虽说集中营麻木是日常,但真的看到最后很烦男主。还有结尾出现的小男孩是什么身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