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炼狱》经典影评1000字

《炼狱》经典影评1000字

《炼狱》是一部由Yaël Farber执导,理查德·阿米蒂奇 / 玛拉马·科利特 / 安娜·玛德蕾 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炼狱》影评(一):真实再现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回看历史,也一直以残酷的方式在真实社会中不断(换个妆)真实再现。

卒姆托在冰岛的那个设计,就是纪念被处死的女巫(据说历史上有5万到8万人被处决)。

剧长3.5小时,一个场景接一个场景,一个人物接一个人物,一段对话紧逼一段对话,让我喘不过气来。“现实主义”的三段式剧情表达,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舞美,深刻(扎根于现实)的台词在宗教议题和抽象思辨中让我过瘾。

观众半圆形围合近观演出,群戏里每个人物都牢牢立住脚了。犹豫最后作证、献身的农夫(我怕死,但我的名字为什么要钉在教堂大门),冷淡最后“入圣”的妻子(只有你能够决定你自己),信仰上帝进而陷入深度困境的神父,信仰权利、声嘶力竭维护权威的法官,相互抱团让“恶”掀起滔天巨浪的少女们(儿童的恶,集体的恶,是一个悠久的话题),拒不认(污名)之罪让巨石再重一些压死自己的老人,镇定的坚信上帝走向死亡的老妪……

看到结尾,我牢牢按在座位上动弹不得……很久没有这样剧烈而沉重的感受。

《炼狱》影评(二):历史写的就是现在或者未来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赫尔牧师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纯良的人,如果是在那种环境下我最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最初不知道他是真的受了蒙蔽因此开始怀疑还是想要明哲保身,反正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公正的视角看问题,或者说他只是为了上帝,而后来当法庭上的所有人其实都知道真相但是大家却依然选择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时,赫尔牧师却选择坚持维护真相和无辜的人,在一个敏感的体制下,他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环境的,能做到同流不合污已是常态,但是他依然选择尽力跟随自己内心,而不是去麻木自己,还有他对生命态度的转变,我认为他作为牧师一开始是秉持上帝至上的宗教观念,但是后来他说“生命是上帝最宝贵的恩赐,而即使是光荣的原则也不可以成为剥夺生命的正当理由”,所以宗教的终极意义也必须是服务于庇佑每一个生命啊,赫尔对生命的态度我认为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还有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就是巴里斯,从声名来看,他貌似并不是像赫尔那样清正的牧师,约翰家悲剧的造成也有他的力量,但在阿碧格撬走他的保险箱逃走后,他醒悟了,于是便去忏悔自己的内心,向法官请求饶恕约翰他们,不知道是对主的信仰牵引他去赎罪还是在极端环境下残余的一点人的血性,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温存的一点人性还不至于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留下的只有憎恨和哀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约翰和伊丽莎白的临别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只有上帝才有审判我的权利”,但是假如上帝不存在呢,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我愿意理解为我们只是不想要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机制来审判我们,所以给自己寻求了一个自洽的理由,只能让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宏大事物来审判我们,所以真正能够审判我们的只有自己,但是这种审判一定是带着对道德的敬畏进行的,所以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约翰明明可以生存可最终还是选择走向毁灭,因为他接受了自我审判。

《炼狱》影评(三):虔诚孕育的蒙昧与疯狂

欧洲近代早期的猎巫运动是长久以来基督教打击巫魔传统的一次大爆发,是有理论、有意识、有步骤的社会行动。在宗教改革和话语权确立之前,被神学所统治的中世纪,用于给“巫术行为”定罪的《女巫之锤》是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书籍,轰轰烈烈的猎巫运动成为一种“合法”的审判,“巫术”成为了一种可以包罗万象的罪名,臭名昭著的“萨勒姆女巫案”就是以此为背景发生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正是以此为原型创作了话剧《萨勒姆的女巫》。

一群孩子含混不清的指控便将小镇搅的天翻地覆,未知所导致的恐惧像浓雾一样四处弥漫将真相映掩,像藤蔓一样在暗处疯狂滋生变成锁链将良知束缚。尖叫,奔逃,指证,杀人的利刃自深渊中生长,在十字架背后生长,在法官的审判席上生长,它们支撑起这片小小的天地,将黑夜穿刺成血红,而圣器悬挂在血盆大口中央,是亮堂堂的昭昭的恶。

恶意自恐惧之中发芽——是对魔鬼的恐惧也是对上帝的恐惧。女巫是魔鬼的代言人,上帝的代言人则是法庭,是教士也是乡绅,是一切被绝对化“信仰”和“权力”。村民们出于对魔鬼的恐惧互相指证彼此是女巫,在打着正义旗号在这场猎巫运动中发泄自己平日积攒下的愤恨、嫉妒甚至羡慕,一切与统一信仰相悖离的都是女巫。正如剧中霍尔所言“施巫是个眼睛看不见的罪行”,所以这一罪名可以包罗万象,哪怕他们的所谓罪行只是“念祷告词时偷笑”。而法官也以此为荣,光荣地宣扬自己的显赫:“因为我的签字,有四百多人进入监狱,其中有七十二人被处以绞刑。”因为上帝是唯一而且绝对的正确,在说出指控的那一刹那,证人将会变成上帝的手指,一切腌臜的肮脏心思都会变得高尚而纯洁,仅仅靠着叫嚣就可以取得天国的钥匙重新书写法律。阿瑟•米勒创作这部话剧时,美国正处于麦卡锡主义所带来的红色恐怖之中;而当话剧第一次在中国上映时,中国恰好从文g的疯狂中清醒过来。不同事件与地区的现实与虚构诡异重合——当人民陷入疯狂虔诚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过激且畸形,而正是这种过分的虔诚,拉进了他们与魔鬼的距离。

卡洛金斯伯格曾在《夜间的战斗》一书中提到一个女巫的经历,她选择成为女巫的原因是由于正常的情感需求长期受到压抑,把个人缺失的情感寄托于“女巫”或是“魔鬼”身上,用巫术去报仇来获得感情慰藉,用这种“邪恶”的信仰减轻内心的苦楚和伤害。社会环境对于正当欲望的病态压抑才是“不正当”的产生根源。剧中导致悲剧发生的那场舞蹈本来也只是女孩子们乞求心上人爱上自己的祈福仪式,而借由此事展开疯狂报复的阿碧格也不过是想要得到普罗克托的爱情,在一片黑暗之中,她只是“不愿重新闭上眼睛。”全剧并对魔鬼的直接描写,也没有出现真正的女巫,那么魔鬼是什么样子的呢?女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最先被指认为女巫的蒂图巴说:“在我们那儿,魔鬼很快乐,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

对一个神的极端吹捧无异于对一群人的蔑视,对神的极端崇拜压倒了对人的基本尊重,一切与神相悖的都是魔鬼。所以当伊丽莎白肯定自我评判的价值的时候,当霍尔幡然醒悟“每一条生命都是宝贵的”的时候,当普罗克托吼出“上帝已经死了”的时候,笼罩在小镇上空的阴云已经被打破——信仰如果带来了鲜血和桎梏,就不要再坚信那种信仰。即使是光荣的原则,也不可以成为剥夺人的生命的正当理由。

没有女巫,上帝已死。

《炼狱》影评(四):分析阿瑟米勒戏剧对于悲剧的认识

阿瑟米勒是美国三大剧作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三个戏剧是《都是我儿子》、《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本文将从这三部戏剧来分析他对于悲剧的认识。作为现代剧作家,他对于悲剧的革新,以及他所认为的悲怆剧与悲剧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加深入理解阿瑟米勒戏剧中对于普通人以及他们的生活,在其中所营造出的悲剧性。

在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身份高超的人或者是帝王将相,这些人他生存的环境与普通人是不同的,但是之所以这些戏剧会被认为是悲剧,是因为这些人他已被认同为超越一般人,具有比普通人更高品德的人,所以当剧作家在他们身上建立悲剧性的时候,会让观众更感唏嘘,而且这些社会精英所产生的悲剧,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某种程度上,涵盖了社会的整个群体,从而让人物身上的悲剧更让人能够产生共鸣。

但是阿瑟米勒却对此抱有怀疑态度。他所认为的悲剧应该不再局限于高贵的群体,因为悲剧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能够产生悲剧性的瑕疵,并不是伟大或者崇高的人物所独具的。并且在他看来,那些王公贵族他们之所以会产生悲剧性,往往是因为他作为这个群体,他身上所背负的荣誉,道德决定的。他们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也必定会产生反抗。但是这样的抉择与行动却并不能完全涵盖整个社会群体。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的作用已经转向了社会服务的范畴,仅仅将悲剧的取材放置在某一阶层很显然是会限制悲剧的发展,而且只不过是徒劳地握住悲剧的外在形式而已。而且这样的剧本如果仅仅限于贵族与帝王将相地所思所想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的审美需求。

悲剧之所以能够具有对于人所感到震动的特性,便在于它把我们所选择的在这个世界中的自我形象拉开来时所包含的灾难。而这种特性已经延展到了每一个人身上,而且正是普通人才最能体会这种畏惧。

悲剧是一个人全力以赴地要求公正地评价自己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他在这样做的时候所遭到的毁灭就展现出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缺陷或邪恶。这正是悲剧的寓意和教诲。因为人类对于完美地实现他的理想的需要才是唯一的恒星。如果悲剧人物在这样的抉择中只是保持着麻木的顺从,对于环境所给予的压力视而不见,或者任由环境吞没,那永远无法形成悲剧。在阿瑟米勒的分类中,这样的戏剧只能算是悲怆剧,因为主人公只是获得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这就像是飞来横祸一样,我们没法在其中感受到任何除了害怕以外其他的情绪,我们没法对悲剧人物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生活,我们无法从中思考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也无法从悲剧中获得教化,也无法收获怜悯与恐惧的悲剧效果。

为此,在上述两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阿瑟米勒对于悲剧既有批判也有继承,他抛弃了悲剧的外在形式,而紧紧抓住了悲剧中,所探究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这种理解也贯彻在了他的三部作品中,在《都是我儿子》中,主人公是一个在美国二战之中出售军火的老板,但是为了让自己在战争中不至于被激烈的资本竞争淘汰,而让自己的产品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间接造成了美军飞行员的死亡,其中也包括他的儿子。阿瑟米勒通过敏锐的感知,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们因为疯狂的逐利而抛弃了人性,从而造成了无法避免的惨剧。

首先作者将悲剧的人物置换到了普通人身上,可是却通过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反映了社会的整个群体,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弊端,那就是让人为了利益而变得冷酷无情。而这样的无情最终变成因果报应,让惨剧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而这样的悲剧性事件我们却能从中对于人物产生怜悯,而后果之严重,我们也能在其中产生恐惧,来反思自己的处境。这样的效果正好对应了悲剧化的效果,即使人物不再是王公贵族。这样的选择,也同时反映在了《推销员之死》以及《萨勒姆的女巫》之中,一个是坚信美国梦,却因为人老珠黄而被体制无情抛弃的威利;一个是坚定的基督徒却因为自己的信仰而遭致杀身之祸的普罗克托。

其次,便是阿瑟米勒没有让悲剧成为悲怆剧,他让人物全力以赴地想去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生存的权利,却最后还是无法避免灾祸的降临的,从而通过传统的悲剧形式来营造出悲剧人物与悲剧效果。譬如《都是我儿子》中,主人公竭力避免将自己当初的行为与自己儿子的死联系在一起,他想尽办法避免让这件事被其他人发现,即使让自己多年生活在愧疚之中,他也竭尽全力维系这个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而《推销员之死》中,威利在得知自己被开除的事情后,曾想过自杀,竭力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想要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对未来满怀信心,因此他每天都会按时上班,即使已经被开除,但是还是竭力维持家庭中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稳定状态。可是当这个谎言被儿子无情的戳破之后,走向了一直被延宕的结果--自杀。在《萨勒姆的女巫》中,普罗克托的女仆因为对他的抛弃而怀恨在心,因此想要报复,而通过的手段正好是他所虔敬的信仰。他先是暴露自己的丑事,来试图挽回妻子的判刑,可是当最后自己也被谎言而遭到刑法时,他不得不面临两个抉择,一个是放弃自己的名誉苟活或者是选择死亡。可是无论是哪条路,迎接他的都是悲剧的结局。

阿瑟米勒的三部作品都可以看出人物试图跟木已成舟的现实对抗,可最后都会被强大的社会力量所吞没,从而营造出一种巨大的社会洪流与个体渺小的一种巨大对比。从而展现出人的力量渺小,以及人在环境中无论如何拼尽全力但也难逃命运安排的处境。这样的悲剧效果无疑是正统的,而且也是将普通人的生活延伸至了社会的层面,反映出了时代与社会,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炼狱》影评(五):真实人性的感染力 -- 评《萨勒姆的女巫》

这篇影评是我2015年在b站看完舞台剧的官方录像版之后写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发上来。今天补上~

在看这部舞台剧之前,我已经由书本或百度百科,对这部剧的大概剧情有所了解。我知道这是一个基于麦卡锡主义的“逐巫”故事,我知道里面的少女为了获得一个有妇之夫而诬陷对方的妻子为女巫,我也知道,最后男主John Proctor选择了赴死。剧情介绍的文字总是平板冷漠的,我在看介绍时,想的也无非是“不过如此而已”。

然而文艺作品的感染力更多地在于细节而非结论,比起故事本身,更具意义的是故事里的“人”——不单单是男女主角,而是置身于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他们会遇到什么事,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他们会怎样变化和选择,他们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等等等等。人是社会的投射和缩影,通过这些人,我们才能理解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才能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作品中的人反观现实中的人,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谓文艺作品对人产生“净化”作用的来源。

《萨勒姆的女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夏天,少女Betty Parris突然昏迷,故事随之展开。Betty的表姐Abigail Williams曾于男主John Proctor的家中打工,当时Proctor夫人Elizabeth身体不适,对John态度冷淡,John未能禁住诱惑,与Abigail私通,被夫人发现后,Abigail被逐出家门,John也心下羞赧,不再与Abigail见面。

Abigail带领少女们在森林里舞蹈,使用当时讳莫如深的“巫术”,希望能将John带到身边。跳舞的她们被人发现,加上Betty昏迷狂乱,牧师Hale来到她们家中,逼迫她们承认自己使用了巫术。Abigail趁此机会,承认自己曾见到魔鬼撒旦,并发现村中有人与魔鬼为伍。长长的名单被列出,名单上的人都被当地法院带走监禁,她们要么忏悔自己的过错,要么就会被判绞刑。事情发酵扩大,村中100多人都受到了此项指控,而Elizabeth的名字赫然在列。

John终于认识到事态严重,为了救出自己的妻子,他带着承认撒谎的少女Mary,想要在法官Danforth面前证明这100多人都是受到诬陷。然而年轻的Mary受不了压力,最终在法庭上反咬他是巫师。他被带入监牢,受尽折磨。

即使面临着绞刑,监狱中的大多数人依然不承认自己跟随魔鬼。John在狱中获知妻子Elizabeth已再次怀孕,两夫妻原本冰冷的关系也在狱中尽释。经过一番纠结与矛盾,John最终撕毁了自己的忏悔书,带着“自己的名字”,走向了绞刑架。

大部分的作品都会有一个充当正面人物的主角,而这部剧中的John Proctor正是这个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有着爱憎分明的脾性,和不信怪力乱神的朴实智慧。他有着普通人遇到诬陷时的恐慌,也有着一个普通丈夫找寻证据为妻子辩解的勇气。他也曾犯过错,他未能禁住诱惑出轨,并一直无法修复自己与妻子间的关系;在法庭上被Danforth大声质疑时,他也无奈且谦卑,在证据屡屡被驳回之后有着深深的绝望;在狱中获知妻子再次怀孕后,他也低下了他的头,颤抖着双手,在承认自己与魔鬼为伍的庭审记录上签名。但是最后他做出了选择,选择守住自己的名声,选择不让自己的屈服成为其他人的“榜样”,被Danforth拿去耀武扬威。他在庭审上大声嘶吼“我有三个孩子,要是就此屈服,我要如何教导他们行走于世间?”。

他普通又不凡,大多数人都拥有他所有的原则与品质,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在那个环境下选择坚守。

比起始作俑者Abigail,法官Danforth却是更让人憎恨的存在。谎言是恶,对谎言的纵容和包庇则是恶之源头。作为一名法官,比起公正的判决,他更倾向于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他拒绝走正常的法律程序进行判决,仅凭无证据的指控便签下了30多人的死亡判决书。他先对人下判断,再找各方证据对反对者不断进行威胁恐吓,逼迫其承认罪行。“你在藐视法庭!”是他的口头禅,他在乎自己的威严更甚于其他。他的心何其冰冷,他一再指控别人的不虔诚,仿佛自己是最为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却对牧师Hale喃喃念叨的“生命是上帝赐予的最珍贵的宝物”不置可否。他像一堵冷硬的墙,难以撼动,带给人无限的绝望。

他是否曾动过恻隐心肠?他的愤怒,是否代表他可能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但是他不愿去面对这个现实。正如他自己曾说“撒谎的人要面对严厉的惩罚,你最好不要承认自己曾经撒谎”,于是他竭尽全力维系着自己的错误,哪怕要葬送一百多人的性命。

说Danforth更可恶,并不代表Abigail可以原谅。这个少女,为了逃避惩罚,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害死了100多条人命,她享受着被法官尊敬的荣光而毫无悔过之心,自私和恶毒显露昭彰。正是这种人,和法官一起构筑了这个可怕的社会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环境的受害者,但是更多的,她是罪恶的加害者。

相对于Abigail,Mary的变化才是更直观完整地显露出在那种环境下,人为何能够失去善良伤害别人。Mary这个角色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她是全剧中唯一一个由善到恶之人,更凸显出当时的可怕。人们为了自保不得不诉说谎言,谎言与谎言交织出可怕邪恶的网,缚住了所有人。

而牧师Hale和Mr.Parris勉强可算是由恶向善的代表。在这场闹剧中,他们是最初的推动者,但是当事态进一步扩大,他们也开始发现事情的走向违背初衷,开始走向不可控制的边缘,而他们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Mr.Parris在John被捕后颤抖着在监狱里与囚犯一起祷告,而Hale则在庭审上突然醒悟,退出审判团,并一再恳求John挽救自己的生命。“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如果你被绞死,我一辈子都不会心安。”,但是已经滚动的球如何能够停下?要让自己心安,他求的不该是John,而该是加害之人。

Elizabeth是剧中另外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由恶向善之人,她的“恶”在于她用了和Danforth一样的判断方式:先评判该人有罪,再步步紧逼。她在出场时跟John的那段对话简直无理取闹,她用冷漠拒绝了John的忏悔。

但是当这种“先下结论,再谈其他”的事情降临在她自己身上时,她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在狱中向John道歉。不得不说这一段是剧中最让人欣慰的一段。她终于学会了不去判断,且含泪接受了丈夫的选择。夫妻之间的爱情在此时彰显,而这爱,是Abigail无法理解也无法破坏的了。

除了主角,还有不少善良的人在坚守阵地,虽然不像主角那样得到镜头的聚焦,但他们也如同主角一样普通又不凡。不肯供出同伴也不肯承认自己妻子是女巫,最终被大石头压死的白发老头Giles;即使年老体弱,却毫不屈服的老太太Rebecca;还有那些联名上书的人。正义并不孤独,有很多人愿意捍卫它的尊严。

太阳升起之时,John走上了绞刑架。愿黑暗逝去,光明到来。

这个版本的舞台剧简直是对原著的完美诠释,灯光,音乐,服装道具,表演节奏,每一位演员的表演均属上乘。结束时演员集体鞠躬那儿,好多演员的眼睛里都含着泪花。估计他们自己的心情也难以平复。剧场的舞台似乎是和观众席连着的,观众包围了中间的表演台,这样的设计能够更身临其境地观看演出,真是太羡慕现场观众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