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诉讼》经典读后感有感

《诉讼》经典读后感有感

《诉讼》是一本由[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诉讼》读后感(一):也许有无数个约瑟夫·K

之前读曹庸译本的《审判》两遍,孙坤荣译本的《诉讼》一遍。

虽然现在觉得《诉讼》这个译名可能更贴切,但是就译本内容而言,最喜欢曹庸的翻译。

《诉讼》是我最喜欢的卡夫卡作品。十年前第一次读他的短篇《变形记》,没有任何感觉,又过了两年,第一次读《城堡》,只是觉得K好烦人,整个氛围好烦人。后来又读了一遍,依然云里雾里。就此搁下卡夫卡,期间只在《法律之门》里面读过那则《在法的门前》。

直到五年前,在图书馆偶然翻到曹庸翻译的《审判》,读之大惊,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我已渐渐对卡夫卡描绘的司法体制不再陌生,甚至如此荒诞的描写,我也觉得能够感同身受。读书也许真的也看机缘。

以往我只是注意约瑟夫·K和法院的拉锯,这次我忽然注意K第一次去法院阁楼几乎晕倒的时候扶住他的那个法院女职员。K似乎在和一个体系厮磨,同时也是他自身所属体系的一份子。女职员与法院,正如K与银行的一种投射。甚至可以说,在银行办公室门外苦等K的那些客户里,也许就有另一个约瑟夫·K。

《诉讼》读后感(二):游离社会边缘的孤独人

典型的卡夫卡风格,读完之后仍觉得一头雾水。尤其还有许多未完章。

这篇文章开写于1914年8月,婚约被解除后不久。

文章中的约瑟夫·K是一个孤独的人。首先,他缺乏友情,虽说在他刚开始被逮捕时,曾说检察官是他的朋友,但这个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当然也没有给予K任何帮助;其次是亲情。他的叔叔来看他也仅仅是因为女儿告诉他K陷于一场诉讼中,K的表妹之所以写这封信,仅仅是因为她生日时K没有去看她。而叔叔推荐的律师业没有帮助K很多。至于母亲,刚开始母亲总是在信中叮嘱K回来看她,但自从信教后也不太关心K了;爱情自不必言,他只有一个情人,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去她那里,而缺乏精神交流。可以说,约瑟夫·K是一个极其孤独但不自知的人。

他也试图找人谈心,希望人们了解他,但均以失败告终。

对于他最后被杀死的结局,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是这个他想融入的无情社会杀了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诉讼》读后感(三):缘不知所起

继福克纳、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我又发现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就是卡夫卡。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他的作品,但我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了冲击,引发了思考。在我看来,好作品就是这样,虽然不一定领悟了作者试图表达的东西,但是我感受到了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表达什么东西,并且被这种东西所吸引、所震慑。卡夫卡的写作风格是偏向荒诞的,《变形记》是非常明显的荒诞风格,但《诉讼》似乎更加偏向现实主义。K.被司法机构扼住喉咙,至死也不明缘由,他想抓住身边每一个可能有用的人,但最终没有人愿意帮他。K.很可怜吗?当我读到他在银行身居高位,在权力和名声之间徘徊时,我在想一个上层阶级的人怎会落得如此狼狈。乡下人和守门人的故事总结了整部作品,每个人都成为制度的奴隶,在利用规则和权力约束他人时,其实也在禁锢着自己,无论是司法机构里那些工作人员,还是K.所在的银行,以及最后的守门人。另一方面,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其实更懂法的人比普通人高出一筹,比如说律师,K.意识到律师的无所作为想解聘他,但自己又无能为力,连一份申诉书都难以完成。自始至终,K.都不知自己何罪之有?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诉讼程序,最后死得不明不白,法本来是维护权利的工具,但却成了杀人的凶器。到底谁才是法的代言人?法来自哪里?

《诉讼》读后感(四):可以无穷解读的核心

卡夫卡大多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代表作莫非《变形记》,我们从这个文本中读到卡夫卡对于人性讽刺和探讨,却因为太社会性让人忽略,卡夫卡是一个善于描绘荒谬的大师。 《诉讼》是卡夫卡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瑟夫k莫名其妙成为被告,于是他为了脱罪行走于律师法院之间,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陷入一个个谜团之中,原本看似简单的案子,却变得越发无从下手。一年后,约瑟夫被莫名其妙的处决在碎石场上。 在倒数第二章,他邂逅了大教堂的监狱神父,阴雨沉沉的天气空无一人的大教堂,神父像是专门为他而来,讲了一个故事,正是卡夫卡写过的一个短篇小说,《法的守门人》,神父用长篇大论来解释这个故事,一个法的守门人,和一个乡下人的故事,“我现在不能让你进去,但是你以后有可能进去”,到乡下人临死前看到门内射出一道永恒的光,守门人说,“这道门专门为你而开” 于是神父得出一个结论,守门人实际上也是被骗的,甚至是一个忠诚的守门人。 “谎言是普遍存在的。” 你永远也不可能进到法里面,只能在外围打转转,绞尽脑汁,但是永远进不去,那里有成功的诱惑,但是总是不属于你。 就像约瑟夫,用尽全力在自己的案子上也只是徒劳而已,一个一个的谎言,他越是想靠近,越是迷惑和糊涂,像是一个洞,你越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得到的越是黑暗。 有的人在追求中迷失自我丧失尊严,就像约瑟夫在穷律师家交到的商人,成为狗一样的存在,就像约瑟夫到贫穷的画家那里打听消息,态度卑微却也不过又掉进一个迷雾之中——约瑟夫所构想的那种公正严明的法律和法庭似乎不存在的,它的维持运转艺考人情,它的存在只为了消磨人的意志,你永远看不清它的面目,神秘又草芥人命。 就像瘟疫,一旦染上就无法脱身。 于是约瑟夫像一个异类,钻进了扭曲的时空,他用正常的程序得到最不正常的回应。越是认真,越是输得快。 卡夫卡的小说当然有社会性的一面,但是如果只看社会性,似乎又太为肤浅了。诸多笔墨反而成为累赘。 法究竟是什么?同样被重重掩盖的文本核心是什么?千人千面,或许这就是卡夫卡小说诱人之处。

《诉讼》读后感(五):诉讼的目的

整部小说的结构呈现一种割裂再组合式的结构,前后一章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大教堂一章和其他章节不同,分开讨论。

所有人都知道K的案件,所有人似乎都比K更清楚他自己的状况,所有人都以一种家长式的谈话试图影响K。而当K要讨论案件的具体事项时,所有人都表现出了讳莫如深的沉默。

在中国,我们将它称作阴阳之道。

阳的一面如道德之类我们可以通过抽象化的文字学习,而阴的一面只有舍身去感受,且相对于阳面表现出了无形化,繁琐化的特征,在一个人面对庞杂的制度政府或者社会时,阴面又扯出一根暗线在不停地操纵着你。

毫无疑问,K是一个反抗者,他对抗法庭,要解雇自己的律师,唾弃跪地当狗的商人布洛克,然而在行刑人面前他也屈服了,因此这是一个一黑到底的悲剧故事。

几个隐喻:

鞭笞者和看守: 即中国所谓官吏制度中的吏。所有黑暗行动的执行者和背锅者,人民最痛恨的一群人,同时也是极可怜的一群人,实际上是上层官员的遮羞布和手里的工具。

叔叔: 配合政府作恶的家长。多半受到庞大的制度的欺压,苟活至今,遂以自己年长及丰富的阅历为由,配合整个制度作恶,将这种顺从的性格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并将其作为交易品,换得自己的解脱与社会的尊敬。

律师: 不可告人的庞杂制度中派遣的与大众直接对话的人。一方面,他没有官方身份,另一方面,律师又与法官甚至高级法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律师是不可能结束这个案件的,所以甚至连抗辩书都不会写。律师的作用即是那条牵着人走的暗线,是上层控制人的工具,其目的是使人们始终处在判决与不判决的恐惧当中,在此过程中不断对其施加影响,以建立自己的权威形象,而这时自己背后的那个更加高大且阴森的法院影响自然是令人不寒而栗了。

工厂主 画家: 即庄子中提到的那些游离在夹缝中人活动物,他们对社会和制度不感冒,然而深谙其道,并借此保全自己。K也正是在见过画家后决定解聘律师,然而这激化了矛盾,因为制度只允许讳莫如深的阴面的博弈,正面的抗争必定宣布他的灭亡。

商人布洛克: 乌合之众的代表,制度及当权者希望拥有的人民代表。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畏惧权威,卑躬屈膝。他的案子拖了五年之久,没有任何进展,然而对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是一个被完全控制的人,是领袖放一个屁都会凑上去闻的人,是政府渴望的顺民。

大教堂一章: 卡夫卡认为只有这章是值得发表的,的确,这章构筑起了整部小说的框架,而其他各章各个隐喻我相信他自己认为还有完善的空间。牧师对他讲的故事是在摊牌,是在结构整个上层建筑,然而如前文所说,既然整个制度是讳莫如深的,是阴,那么当你知道后面临的只有死亡。之所以会告知K,是因为他是一个抗争者,他试图将一切阴暗的东西摆到阳光底下,这种过程将他搞得筋疲力竭,也使整个制度充满了不安。在这里,故事本身就是隐喻,牧师即是法的大门前的看门人,K是那个乡下人,二人对故事的评价可以看做是对自己的辩护。K认为牧师骗了他,牧师却说他只是在尽职责并且在帮助他,甚至自己是以人民公仆的身份在为K服务。K在这时以隐约的意识到了这个隐喻,牧师对其讲的故事中,最后说这座法的大门只为你而开,是在乡下人濒死的时候说的,牧师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告诉他,换句话说,看门人一旦告诉乡下人这句话,乡下人也就离死不远了,因此牧师认为自己并没有欺骗K。而K这时也慢慢读懂了这个隐喻,明白自己的处境了。最后的灭亡宣布了这是一个反抗者被扑灭的故事。

诉讼可能是我目前看过最阴暗的一部小说了,他承袭了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等小说的内涵实质。卡夫卡用不到200页的篇幅讲了蹩脚作家几百万字都讲不明白的故事,而其在结构和形式上的创新让我感叹这只能是一个天才才能完成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