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的读后感大全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是一本由王润晨曦 / 张涛 / 陈劲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读后感(一):好像,也能摸摸拉康了

看了将近17个小时,认真的精读和出色的走神并存。别笑:-D~

最喜欢第二章,通俗易懂又有趣。第四章的总结也很棒(和第二章同一作者),第一章语言稍混乱但是理清后挺有趣的。大家都夸赞的第三章对我来说没有很大感受,也许当时抱了太多先入为主的期望。

整本书对于我这种对拉康的晦涩一直望而却步的读着来说,非常满意!也让我愿意更进一步去了解拉康。说实话,作为“新书”本来是不太抱有期待的,但是看完后很惊喜。入门真的很棒了。

至少对于我而言,比起对观点认同与否 能给我带了新视角和兴趣才是我阅读的最大快感和收获。一边看这本一边“怀旧”着之前所看书的思想,互相交错影响。

看完了书,做完了笔记,突然觉得,我好像也能摸摸拉康了~够不上没事,摸摸也行哈哈

不过一直好奇为什么标题要是“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 当时看到后面“女人与疯子”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怪怪的~(仅个人感觉)

PS 更建议大家阅读的时候做做笔记会有助于理清脉络,有些部分讲的太琐碎(非贬义)有时候会导致你主题思想的混乱丢失(当然,也可能只针对于我个人:-D)

期待作者们的下一本~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读后感(二):痛快的女人

在拉康看来,男性从出生就处于财富、权力等能指层面,即认为具备这些符号,简单的说,这些东西对男性来说本该就去获得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本应如此的心理,所以男性会有某种“冒名顶替”的焦虑,这种焦虑让男性证明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不能说自己不行。因为有着这样的心理,所以不敢抛弃,进而在某些事情上畏畏缩缩。 而女性从出生就不会被教导要去获得权力、财富,在能指层面上,会认为不具备这些符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认为不应具备这些符号,会进一步强化对女性的压抑。但如果摆脱本应如此,或本不应如此的心理,即自己可以成其所是,即主体性会更强的去追逐,并且因为没有男性本应如此的想法,也会更勇敢的抛弃。所以拉康会把女性定义为痛快的女人。 区别于男性对能指符号的关注,女性会更注重实在,实在更多地与身体的享乐有关。这样一种享乐存在于那里,无法被言语的意义泯灭,无法被能指的歧义调动,它不可缩减、不可化约,而我们只能学习和它相处,所以当批评女性更花钱,其实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女性更注重实在。 因为对符号的关注,在拉康看来,如果说男性是有所缺失的,男人的缺失可以表现为他总需要“显摆”。就像上文所言,在男人的统治中,总是有某种冒名顶替的存在。即担心自己不行,万合格,要优秀。 那在拉康看来,如果说女人是完整的,不仅体现为关注符号界,也关注实在界。比如女性喜欢写作,她可以心安理得地通过写作获得快乐。男性也可以凭着欲望写作,但是可能要写到某种程度,比如获取一个女孩的芳心,他才能够获得这样一种写作的享乐。 所以在拉康看来,“女性在享乐的领域表现得更加优越,因为她和欲望之间的扭结更加松弛”。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读后感(三):关于拉康的精神分析

1:欲望是请求减去需要的剩余,即我有一个需要,请求你满足我,那么当我的需要全部被满足时,也就没有欲望了,如果没有被满足,即需要过多,剩下的就是欲望 2:精神分析的伦理学强调个体差异和每个人的独特性,这方面极端的例子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有些分析家会主张针对每一个主体发明一种适合他的诊断,而不是将他对应到某个现有的诊断中 3:大他者一方面指代人或者权威机构等具体的东西,另一方面大他者是能指的场所、符号的机构,也可以简单的把大他者理解为文化、习俗、传统等 4:在语言学家索绪尔看来,能指是构成一个语言符号的声音和形象,而所指是这个符号的概念和意义。如在“tree”这个英文单词中,能指指的是“t-r-e-e”的字母拼写以及它的发音[tri:],而“树”这个概念就是它的所指 而拉康将能指的优先性放置于所指之上,并且一个能指总是和另一个能指有关,它单独的存在没有意义,相反,其价值来自它和其他元素的差异 5:精神分析的工作正是基于语言的歧义性而展开,也就是同一个声音文字形象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这一点上,精神分析可以被视为一个破译来访者所叙述的文本的工作 6:符号界:某个东西的意义从来脱离不了它所属的语境,正是这个语境决定了一个词可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意义。简单的说文字、颜色、图形等都属于符号界的显示 7:继发自恋:外界的鼓励获得的满足。在继发自恋中,儿童会将父母对他的要求内化为自我理想,每当儿童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实现了自我理想,他就会从外界的肯定中获得自恋能量,拥有是自尊和力量的源泉 8:原初自恋:父母自恋的“复制”,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到处都是完美的,其实是将他们自己早年放弃的所有梦想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别人身上。原初自恋是完全自大、没有理由的,是父母的理想 9:孩子从出生,先是认不出镜中的形象,接着把镜中的形象当成真实的形象,最后能认出这是自己的形象,并区分他者的形象。而能辨认出自己的镜中形象,也是因为有符号身份的“我”在进行影响,这个符号身份是通过他者(符号、观念、文化等)完成的 10:自我形象是后天形成,并非与生俱来的,并且照料者的混乱会导致孩子自我形象建构的失败 11:拉康的许多工作都针对从母子二元关系(想象界的前俄狄浦斯情结)转入父、母、子三元关系(符号界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过渡 12:符号我:它对应我们的名字(从小名到身份证上的正式称谓)、家庭谱系中的位置(如谁的儿子/女儿),这个符号身份带领我们进入家庭与社会的网络中,所以自我是以符号我为基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得以构建理想自我 13:一个尽可能满足任何对方要求的恋人,往往不会获得一个顺遂的结果。因为当他无条件满足对方的要求时,对方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死了。因此,我们要能够忍受对方不满足的张力,或者说对方欲望的存在 14:爱在根本上具有自恋的特征,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他将自身的理想形象——也就是他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倾注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这有时会导致一种误认的经验,就是对方会觉得你爱的那个人不是我,你被我的某个形象所吸引,比如我弹琴时专注的样子,或者我在生活中的某种姿态和某种打扮时的某个神情,接着你诞生了对我的种种想象,又被这种想象深深吸引,但是这种想象从来都跟我之所是之间有一段距离 15:爱总具有相互性,相互性意味着我爱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对我有好感 16:在我们为对方覆盖的理想形象之下,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些东西难以言说,令我们着迷,是引领我们在对方身上倾注激情的原因。这些谜一般的东西,“在对方身上又多于对方”,因为我们感觉它似乎就是对方身上的某物,但又说什么都无法把握住它的存在,这就是拉康称作对象a的东西。它是理想形象下的支撑物,是不该被看到的东西,而理想形象正是包裹着它的外衣 17:主体文明的建立是以符号界对实在界的入侵作为最终代价的。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实在被洗劫一空,却总有某种异质性的东西在绝对抵制着象征化,拒绝被符号所规训。因此,它们掉落在了符号界之外,成为被遗弃的残渣。然而,它们也在主体的符号秩序中制造了一个孔洞,打开了一个欲望的缺口。对象a便是这样一个在主体之外诱使主体不断趋近却又始终无法抵达的神秘黑洞 18:在20世纪70年代,拉康也不再将组织主体性的功能归功于符号界,转而认为主体性是三界之间互动联结的结果。他不再认为想象界、符号界和实在界是三个分离的实体,也不再认为它们之间两两相对,而是聚焦于它们之间的系统性联结,每一界域对其他两界都有重要影响。比如某位宗教人士本身酷爱吃荤,但却由于自身的信仰只能吃素。最后,他按捺不住对肉的向往,选择以素肉为食。在这里,宗教信仰是符号界的运作,他出于对某种宗教意义的追寻而放弃了肉食。但很不幸的是,对肉的痴迷在该人士身上是实在的,是一种更加原始的冲动。于是,为了维系食肉冲动和禁吃肉食的平衡,素肉成为一种替代性选择。素菜中的肉味口感,让他在想象的层面仿佛吃到了荤食 19:日常精神病”概念,彻底打破了贴在精神病主体身上的“疯子”标签。从表面上看,此概念貌似呼应了美国精神病学的“扩军”政策,将那些没有妄想或幻觉发作的正常人,统统纳入了精神病人的范畴;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种从“异常”到“日常”的转变,精神病才得以解开困顿主体的镣铐,从监禁精神生活的收容所中走出来,正大光明地成为人性社会中的一员 20:区别于弗洛伊德,在拉康看来,主体性和欲望是他者欲望的产物,而非自然发展的结果 21:拉康认为,妄想在个人的层面上是有意义的,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话语事件。因为妄想本身是一个隐喻,主体通过制作妄想,能够制作出一种替代性的身份。这样一来,借由妄想性隐喻,主体就能够不再为“存在问题”(现实中我是谁)所紊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