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导读拉康经典读后感有感

导读拉康经典读后感有感

《导读拉康》是一本由肖恩·霍默 (Sean Homer)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00,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读拉康》读后感(一):一个比喻

恋爱中的人常常会虚构出一个完美的恋人形象。这个建构出来的恋人本身,就是一个能指意义上的“象征界”(“符号界”)。这个虚构出来的形象意味着完美情人(村上春树的百分之百女孩??),而这个完美情人的含义,则大约相当于“想象界”...

然而事实上,你的恋人并不完美,他有各种缺点,相处困难让你感慨婚姻是坟墓之类(跑题了).啊,这么一想真是悲哀啊!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日常胡说1/1)。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落差,或者换句话说,爱情本来就是痛苦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人生就是痛苦的,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而没有任何意义……那么问题来了,这痛苦的爱情,痛苦的人生啊,就是“实在界”...................

看拉康还能这么丧的,还有谁!还有谁!(我只是在碎碎念,纯属胡说八道!!!)

《导读拉康》读后感(二):拉康随手拍

对象a就不是我们丧失的对象,因为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找到它并满足我们的欲望。相反,它是我们作为主体而具有的一种恒定的感觉,亦即感觉到某种东西是从我们的生活中缺失或者丢失的。我们总是在寻觅满足、寻求知识、追逐财富和渴望爱情,而每当我们]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总是会存在着某种更为我们所欲望的东西;虽然我们无法相对准确地找到这个东西,但是我们却知道它就在那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拉康的实在界理解为处在我们存在核心的空洞或深渊,它是我们不断试图去填补的东西。对象a既是空隙,也是缺口,而不管是什么对象在我们的象征现实中暂时性地填补了那一缺口在此重要的是要记在:对象a并非这一对象本身而是掩盖这缺失的功能。

《导读拉康》读后感(三):引至胜境的悦赏之书——《拉康导读》

钟小君

无论是对于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热衷精神分析的体验者而言来说,拉康理论可能都是必须接触到,并且难以离弃的。

我相信初读会有难度,因为我就是这样悟性和理解力都比较迟钝的人,但是往往,越是迟钝,越是会有顿悟至乐之感。比如“镜像理论”,镜像理论是拉康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甚至他本人也经历十三年之久才逐渐完善修正,最终得以面世。

所以阅读拉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也是之所以会有《导读拉康》这样的小册子(其实内容丰厚)出版,并受到多数精神分析受众的爱读之原因。拉康不易懂,但是阅读《导读拉康》却是非常快意,因为很多艰涩的术语名词,被解释的相当深入浅出。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偶尔接触到这个拉康理论的概念,也会生出好奇之心:喔?他竟然跟佛洛依德有不同耶……所以必定会在记忆里留下备忘,下回无论如何也得找一本拉康好好读,哪怕啃得艰涩如苦瓜,也是余味悠长。

名著或著名理论家为什么需要导读?因为读者不是学者,难免做个懒人,希望有一条捷径,得以走近方窗,对一些未解之物先窥为快,有意趣,继续深究,于己之愿相去甚远,至少也有所了解,不至一无所知,但也不必冤枉投入过大精力。这么说来,好似读者都很势利,但是其实人生有限,先识导读,于己于人于作者都是善莫大也。

该书作者对于拉康理论和生平所做的研究,可以说是事无巨细,至少,跟精神分析有所趣味的人,对于这样的导读,会感到非常喜乐。

一本好的导读,如同准备体验细听一曲宏达的交响乐,之前先赏悦了一段《多瑙河之波》,情绪和天空都甚感蔚蓝,在这样的过门乐曲引领之下,我们走进恢弘的圆屋顶殿堂,去深究那每一块砖石每一个音符所蕴含的深意,并可以代入自身的体验,批判或者分享到精神分析之路的阶石。

《导读拉康》可以做到。

《导读拉康》读后感(四):想象界

埃德蒙德.胡塞尔: 对象并非是作为同我们对它们知觉相分离的事物而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对直接经验进行主动构建而还原成现象,因此不得不忽视超出我们知觉或意识的东西。简而言之思考一个对象的过程与对象本身是相互独立的。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共同基础在于承认人类知觉到的仅仅是属于自己的经验,理性主义在经验之外假设出一个独存的实体,人类的经验知觉是该实体的映射,并通过理性反推这个假设。而经验主义在于拒绝接受独存的实体,一切皆是经验知觉或观念 理性主义者当然知晓经验知觉中存在着诸如幻想、错觉,这些经验不是对实体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亦即正确。理性主义者的努力在于从纷乱的知觉经验中分辨出那些对独存实体的直接经验,由此来构建纯粹正确的知识。最终达到知觉经验与独存实体相同一的体系。现象学与理性主义的区别在于 现象学关注的是人类主动构建意识这一过程,也就必定会导致对象与知觉相异的结果。 拉康便借用现象学的认识基础来发展自我与主体的概念,也就是言说的内容与言说的主体始终是相互独立的,最终即是异化。) 马丁.海德格尔: 作为人类,我们总是从某种特定的情境来感知世界,而我们最基本的欲望即在于超越或跨越那一情境。也就是所谓的“抛掷”:作为主体,我们在物理上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但是我们继而把自己“抛掷”在未来之中。人类的主体性亦或是我们所谓的生存,便涉及这个把自己抛掷在世并抛向未来的持续过程。人类的意识不是一个由思维与形象组成的内部世界,而是一个向外抛掷的持续过程。 保罗.萨特: 自我意识在本质上即是“虚无”,而自我则是由主体知觉到世界上的一个对象。 雅克—阿兰.米勒: 对拉康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无意识并未当做某种内在或是其中一方面存在着一些冲动而另一方面存在着一些认同的容器,他非但不把无意识当做某种容器,反而将其当作某种外在的东西——也即某种出离其自身的存在——并把这种外在联系于一个存在的缺失的主体。 欲望与承认 黑格尔: (20世纪60年代中期,黑格尔主义被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取代) 辩证法是一种注重现象间关联与对立面的统一的哲学思维模式。正题—反题—合题。我、他、我们。自我意识的出现是源于自然到文化的过渡,通过自我反思而发展起来的。 两面:一则意识到自身及其外界的区分性,而则被另一个人类承认是一个人类主体(反题)。 主奴的辩证法,主人必须得到奴隶的承认而存在,努力可依获自己的劳动而存在。主人—自我,奴隶—非我。点位不同,反题亦可做正题。 科耶夫:这种辩证法的本质是一场有关欲望与承认的博弈。 拉康: 正是黑格尔的这一伟大洞见揭示出了“每个人都存在于他者的存在”我们都被捕获在一个相互的不可约化的“异化辩证法之中”——侵凌性 (黑格尔的思想将会导致拉康对阉割情结的重新解读) 镜子阶段和想象界由上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导读拉康》读后感(五):想象界

埃德蒙德.胡塞尔: 对象并非是作为同我们对它们知觉相分离的事物而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对直接经验进行主动构建而还原成现象,因此不得不忽视超出我们知觉或意识的东西。简而言之思考一个对象的过程与对象本身是相互独立的。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共同基础在于承认人类知觉到的仅仅是属于自己的经验,理性主义在经验之外假设出一个独存的实体,人类的经验知觉是该实体的映射,并通过理性反推这个假设。而经验主义在于拒绝接受独存的实体,一切皆是经验知觉或观念 理性主义者当然知晓经验知觉中存在着诸如幻想、错觉,这些经验不是对实体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亦即正确。理性主义者的努力在于从纷乱的知觉经验中分辨出那些对独存实体的直接经验,由此来构建纯粹正确的知识。最终达到知觉经验与独存实体相同一的体系。现象学与理性主义的区别在于 现象学关注的是人类主动构建意识这一过程,也就必定会导致对象与知觉相异的结果。 拉康便借用现象学的认识基础来发展自我与主体的概念,也就是言说的内容与言说的主体始终是相互独立的,最终即是异化。) 马丁.海德格尔: 作为人类,我们总是从某种特定的情境来感知世界,而我们最基本的欲望即在于超越或跨越那一情境。也就是所谓的“抛掷”:作为主体,我们在物理上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但是我们继而把自己“抛掷”在未来之中。人类的主体性亦或是我们所谓的生存,便涉及这个把自己抛掷在世并抛向未来的持续过程。人类的意识不是一个由思维与形象组成的内部世界,而是一个向外抛掷的持续过程。 保罗.萨特: 自我意识在本质上即是“虚无”,而自我则是由主体知觉到世界上的一个对象。 雅克—阿兰.米勒: 对拉康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无意识并未当做某种内在或是其中一方面存在着一些冲动而另一方面存在着一些认同的容器,他非但不把无意识当做某种容器,反而将其当作某种外在的东西——也即某种出离其自身的存在——并把这种外在联系于一个存在的缺失的主体。 欲望与承认 黑格尔: (20世纪60年代中期,黑格尔主义被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取代) 辩证法是一种注重现象间关联与对立面的统一的哲学思维模式。正题—反题—合题。我、他、我们。自我意识的出现是源于自然到文化的过渡,通过自我反思而发展起来的。 两面:一则意识到自身及其外界的区分性,而则被另一个人类承认是一个人类主体(反题)。 主奴的辩证法,主人必须得到奴隶的承认而存在,努力可依获自己的劳动而存在。主人—自我,奴隶—非我。点位不同,反题亦可做正题。 科耶夫:这种辩证法的本质是一场有关欲望与承认的博弈。 拉康: 正是黑格尔的这一伟大洞见揭示出了“每个人都存在于他者的存在”我们都被捕获在一个相互的不可约化的“异化辩证法之中”——侵凌性 (黑格尔的思想将会导致拉康对阉割情结的重新解读) 镜子阶段和想象界由上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