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杜甫私记读后感100字

杜甫私记读后感100字

《杜甫私记》是一本由(日) 吉川幸次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布面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甫私记》读后感(一):为什么学杜甫这么难

小时候不太喜欢杜甫,总觉得他的诗苦哈哈的,少有豪气冲天的名句。少时生活基本上一帆风顺的我,很难理解《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悲痛,以及《兵车行》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酸楚。

我从小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国学训练,直到大学上了《古代文学》,才知道不过短短八句话,律诗竟然有那么多的讲究。此时再回过头来杜甫,惊觉此公真乃个中高手。后来因为工作缘故接触社会底层,又方知“诗史”对一位中国古代诗人来说,是多么无上的荣誉。

在阅读《杜甫私记》前,我并不了解吉川幸次郎。拿到书时,我以为这是一本传记。读了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一本个人史。书看了近三分之一,我奇怪名满天下的读库为什么要出这么书——本人文史功底平平,竟能看出不少讹误。再看本书《自序》,竟然忽略了脚注——本书第一卷问世于1950年!

限于出版时间,那些讹误就可以理解了。接下来,阅读策略进行了调整——我以文学分析为重点,读罢之后方才品出味道。特别是回归郭沫若、冯至的那个年代,将他们的作品和吉川做对比,更显出这位日本学者在某些见解上的真知灼见。

在《壮游》这一章节中,吉川对杜甫的年轻时期做了回顾。杜诗中30岁以前的作品只存录了数首,很多研究基于历史史料,不如吉川从“自传”的诗歌入手来得更为直接。当然,在童年滤镜和自我滤镜的双重加持下,杜甫的回顾往往停留在好的方面。吉川将史料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给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这一点,能看出有“会读”的影子——这是吉川的一大发明,师生共聚一堂,集思广益,变单向传输为多向发散,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就有更多的新鲜感。

唐诗历史上双峰并峙,有道是“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然而,后世学李太白者少,想学杜子美的却大有人在。在《奉先》《白水》二章,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兵荒马乱中,思念妻子儿女的诗句,在历代诗人中都很少能有像杜甫这样感人至深的。鄜州一段描写,勾勒出的是具有普通人情感的杜甫。李太白太过洒脱,而杜甫却是至情至性活生生的人。从诗中,你看不到为后世敬仰的“诗圣”,只有一个满腹愁苦、举步维艰的丈夫、父亲。这样的杜甫,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而非李太白那样成为走上神坛的偶像。

但是,学老杜者,却没有一人能达到老杜的成就,这是为何?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外,作者对杜甫一些较为冷门的诗作进行分析,借此回答了这一问题。杜甫立圣,自然凭借的是写诗的技巧,特别是在七律这一领域,他的领先地位几乎是断崖式的。这并不能单以勤奋而论,古来勤奋的诗人非常之多。杜甫取得的成就,是和他的天赋分不开的。同样是仕途不顺,但拥有类似的天赋,李白用来喝酒,苏轼用来炖肉,只有杜甫将其毫无保留地用在记录所见所感上。可以说,无论是对字句的锤炼,还是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内只有杜甫一人在两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之一。后世学他的人,能在其中一方面学得他的风骨,就已经可以列入文学史了,可惜,这样的后来者少之又少。

最后说句题外话:“私”在日语中有“我”的意思,而这本“私记”也基本上是从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杜甫的作品。这次读库的译本“保留”了原书名,在我看来就很切题。

《杜甫私记》读后感(二):采用传记形式解读杜甫诗歌背后的故事

古往今来华夏大地涌现出无数优秀的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自是这之中的佼佼者,他存世诗歌1500余首,其诗歌的变革性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日本现当代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其二十岁便预感到“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为优秀的作品”,之后他将解读杜诗作为自己的使命,一系列关于研究杜甫的成果发表,这本《杜甫私记》乃是其滥觞之作。

这本书中他“采取传记的形式,即按照其年龄成长之序,解说其诗歌,同时探寻诗歌背后的生活及其时代。”这就是为了将传统只写传主本身的传记剥离开,尽可能将传主置于时代大背景之下去探寻个人成长与时代的相关性,将文学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这种角度今日看来并非新事,但若是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背景下,吉川的这种写法倒是颇有一番新意。

在具体创作中,他自然也不会拘泥于对编年史方式对传主每一时期的成长概况进行论述,他直接从杜甫三十多岁的传世之作开始讲述,将其之后的诗歌成长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论述,从个人诗歌成长的辉煌,回过头去看中国中世诗歌向近世诗歌的转变。

他遍查杜甫家族历史,发现其北方族系对他文学革新性有着极大的关系,原因在于杜甫并非前代文学最为繁盛地区出身的人,他不会被南方文学传统所拘束,尤其是追求韵律感和形式感的文学传统。因此在面临文学观念更新之时,内心所受到的冲突不会那么强烈,他可以毫无顾虑地抒发内心情感,他的那种雄浑气魄在北方辽阔大地的滋养下得以在诗歌中尽情展现。

比如《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诗句呈现出那种不囿于类型化,直接审视事物,吟咏事物的本质。类似的诗篇在其送给友人的酬赠诗中屡见不鲜。他还会自由如实地描写事实写出“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更加明显地呈现这种革新性的便是那七言歌行诗体的使用,这种诗体不必拘泥于形式,韵脚自然随意,恰好符合当时杜甫的心境。自由之外便是他努力接近描写对象的本质,《胡马》中“锋棱瘦骨成”是他晚年仍在为之努力的体现。

书中仅凭其北方族系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吉川上追溯至杜预下至同时代的种种时代变化,这种时代的贯穿感在其它传记中实属少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诗人三好达治会评价道:“作者的意图是运用历史与文学的关联、相互支撑、细腻组合,将大诗人杜少陵刻画地更加立体形象。”

《杜甫私记》读后感(三):杜甫笔下的诗歌新形势

《杜甫私记》

看了苏轼,这次我要看杜甫。

杜甫在玄宗皇帝即位之年出生的,他的家庭属于中级士族门第。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代有名的诗人。与祖父也有一面之缘。冥冥之中,也许也有诗歌的继承。他的诗歌超过了祖父的成就。但是在官场却不像诗歌那么盛大。

十几岁时便是乖癖,诗歌里的不屑,写满了他的傲娇。一首诗歌开启了他六七岁的聪明小人生。一首诗歌写下了考场上他落第了后的流浪生活。

考试失败,去往他乡。一首《遣怀》,把商丘繁华写在了诗句“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中,把同伴好友李白与高适结下友谊写进了“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炉。”中。兜兜转转,还是选择了去考场上。去实现自己官场上的抱负。

在前面几段考试失败,他依旧想要进入官场。到41岁时写诗歌表达自己求取官职的愿望。从30岁到40岁,他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感叹。在这个时期,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的。

在他的感叹下,一首首诗歌面现于世。达到了空前的新境界。趋于成熟的诗歌。诗歌的新形式也就出现了。壮年的他借用七言歌行去吟咏他所见到的事或物。这个时期也恰好是大环境有所改变的时期。所以这时候的诗歌多以展现现实状态,同时也是对这样现实的不满。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

终于在国家动荡不安之下,天宝十四载,四十四岁的杜甫终于夙愿得偿,登上了仕途。只不过这个官职位小,并不如他所愿。

要是杜甫在这个时期没有遇到像安禄山和李林甫这样的人,遇到一个更加开明的君主。即使他再不适合官场,他也可以有一席之地。

关于人物传记的写法,这又是另外一种新的展现人物一生的方式。

作者关于杜甫的写法是,在于将杜甫先生的诗歌从他年纪小时候到后期的诗歌列举出来,从中将他所遇到的人或事通过诗歌将诗歌分解说出所代表的历史含义写出来。

在语文诗歌阅读鉴赏方面,我想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既能鉴赏人物的诗歌情感,又能从中将他各个时期的生涯联系起来。

一本《杜甫私记》,写了杜甫的求职路,你写个杜甫的新的诗歌路。他的成就至今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