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行星城》经典观后感集

《小行星城》经典观后感集

《小行星城》是一部由韦斯·安德森执导,詹森·舒瓦兹曼 / 斯嘉丽·约翰逊 /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行星城》观后感(一):某种意义上说韦斯先生确实革新了自己

《月升王国》内层是纯真的儿童故事,外层是工整的符号世界,外层的工整保护了内层的纯真,唯一一幕运动镜头是少年心性的延长。《小行星城》内层是混乱的戏剧世界,外层是充满热爱的艺术工作者在追求艺术,唯一一次运动镜头也是在小年轻谈恋爱时候,只不过好像是意外事件打破了原来的动力(我觉得应该没有更多的解读空间了)。(我还没看《法兰西特派》)《犬之岛》和《小行星城》都是韦斯先生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原来的表达方式,实验新的东西,只是真的没意思。而且考虑到《小行星城》从美国文学(或者戏剧)传统里提取出的内层故事…我真的不了解美国文学不敢乱讲,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有点“文学传统太混乱太不够走心了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真想让人跑出剧院大喊这句台词有什么必要,但是鉴于我们都是内心充满爱的好艺术家,只要足够努力一定可以追求到超越性的美好吧”。

《小行星城》观后感(二):懷念月升王國

如果說Martin Mcdonagh的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是把觀眾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在柔軟的草地和粗礪的岩石上反覆來回摩擦,那麼Wes Anderson的新片Asteroid City就是把觀眾的囚禁在強迫症患者的臥室裡,用近乎癲狂的對稱、分毫不差來和讓人agitated的節奏來轟炸觀眾的五感。

感覺導演從上一部電影《法蘭西特派》開始迷上了文學結構。法蘭西是雜誌文章分塊,這一部是戲劇分幕。很喜歡法蘭西,但是小行星卻沒有給我帶來任何驚喜。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月升王國》,《大吉嶺》,《布達佩斯大飯店》這些有主線故事的電影。裡面的角色更招人喜歡。沒有好的人物,其它的東西都是虛的。

這次有斯嘉麗大美女的加盟。但非常可惜,導演還是逃不過要利用她的皮相的惡趣味。烏瑪的女兒飾演的那個角色也挺浪費演員。

《小行星城》观后感(三):《小行星城》:精致的沙漠并非真实的沙漠

尽管《小行星城》在豆瓣上一致差评我还是决定去观看一下,因为我确实很喜欢《法兰西特派》。不少评论认为自《法兰西特派》开始韦斯安德森就开始陷入形式主义的桎梏,但我恰恰被这部作品其中关于报纸这种文学载体的影视化呈现与对于艺术形式的多角度思考所吸引,不论是其中颇有巧思的文本设计还是平面道具设计以及舞台调度的规划,给我的整体观感像是踱步于一位艺术家的个展。一部本应以叙事为导向的电影变格为以参观体验为导向的展览,这种艺术形式的切换在不同观众的眼中确实会存在分化,有人会赞叹与艺术上的形式美,也会有人批评其中刻意的形式主义。

但是我上述关于《法兰西特派》的观点,在这一部作品中却并不那么适用。因为虽然说《法兰西特派》已经在艺术形式上比较刻意为之,但是它的场景主体与它的叙事传达是一致的。相反地,《小行星城》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独特滤镜下的高饱和天空与沙漠。但是在我眼中这个沙漠过于“精致”了,精致到观众难以感受到它固有的炎热属性与沙漠应有的旷野感,仅凭影片中的台词“It's so hot” 和鲜有的几声蚊子嗡嗡声显然不够。我一度很喜欢导演的拍摄美学,但是他此前的作品场景主要是室内或者自然光不强烈的建筑周边,因此这一部非常精致的沙漠甚至有些弱化场景原有的效果,参考荒漠处理的代表作《黄金三镖客》对比尤为强烈。

我也看到相关文章表示布景上的不真实感正是导演暗示戏里戏外的差异,导演本人说,「我们有一个剧本,要演一个虚假的故事,一个在1950年代,虚构的沙漠城镇的故事」。但是以我粗浅的认知,这种处理手法让我对于剧中人物有疏离感,对舞台和真实世界的切换有隔离感,也许对于这个主题我还是更习惯《雨中曲》这种主流叙事风格。“电影中的舞台布景是为了表现舞台的虚拟感”,也许导演是站在更高的艺术高度进行探讨,但显然这种逻辑自洽的理论观众是很难买账的。

此外,剧中大部分人物的相关展开都是非常寡淡的。这也许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通过去主题化展现每个个体的平淡生活以传达存在主义思想,但多数人物在影片中的“存在”实在太平淡且重复了,缺少了人物群像应有的个体亮点。并且,如果说是高屋建瓴式的人物群像,那么为什么又在不少角色间穿插情愫交叠,让人物的展开缺乏新意?

总的来说《小行星城》的主题太过于晦涩,通过著名演员的堆积让它看起来像是成熟且专业的商业片,却又在讨论比多数文艺片与纪录片更加缥缈的议题。我依然认为是值得因为其艺术风格和较为诙谐的台词与故事发展去电影院体验的,但是整部电影的感受就像一颗精致的水晶球,在精致的布置外部有一层难以逾越的隔阂。

《小行星城》观后感(四):为什么我比布达佩斯更喜欢小行星城

自从《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每次有韦斯·安德森的新片上映,总有人说他的电影同质化程度太高,不断自我重复。我倒觉得《法兰西特派》和《小行星城》是韦斯·安德森对电影话剧化的进一步实验。这种实验性在《法兰西》中初见端倪并在《小行星》中发扬光大。电影开始告知观众电影不真实这点我认为是像《百年孤独》开头剧透上校的命运那样的自信,是导演对观众即使知道电影不真实也会自主提高suspension of disbelief的自信。

讲个题外话。我的朋友非常反感电影话剧化,我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我认为电影应该取代话剧。话剧由于其特殊性,它的票价不可能比电影更低。真正自由的创作形式应该是低门槛的,大众的。一部电影真正的门槛只有它的票价。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看懂一部电影,至少看懂电影的剧情,主旨思想和氛围不应该借助任何额外材料。同样地,在不知道任何额外材料(比如某某哲学家的某某理论,或者某某漫画196x年的设定,或者某某导演为了拍这部电影新发明了某某技术)看完电影得出的解读不应该以一句简单的“你看不懂”而否认。

回到电影本身,《小行星城》在我印象里是《狐狸爸爸》之后第一部出现两个不是脸谱化的角色探讨生活状态的电影。即使《布达佩斯》也没有《小行星》中这样深度的探讨。这让《小行星》脱离了普通的“韦斯安德森类型片”,让影评人能真正地像讨论其他电影那样分析电影的角色。换句话说,《小行星城》比《布达佩斯》更接近普通的电影。与此同时,《小行星城》没有丢失韦斯·安德森的风格。看到“韦斯·安德森”慕名而来的观众应该不会失望。电影依然有着安德森独有的幽默感,色调,剪辑和运镜。

这里再说个题外话,我喜欢韦斯·安德森的风格最主要的原因从来不是什么强迫症构图和糖水色调。这两点是为我心中韦斯·安德森最重要的特质服务的:冷幽默。构图和调色只是为了增加观众和角色的距离感,以便增加电影的幽默性。在我看来这是比讲段子更高明的喜剧电影拍摄方法。

接下来说说我认为安德森在《小行星城》中的野心。这部电影是剧情占比最小的安德森电影。导演甚至主动强调了剧情的无意义性。这种电影开头和结尾人物状态没有改变但依然是线性叙事(指戏中戏的剧情)考验的是对电影世界细节和人物的展现,因为观众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这些地方,而这里安德森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感和风格化了。虽然这里展现的东西不如其他类似结构的电影,比如《沼泽》那样丰富,却也是安德森试图改变的一步。在这样的剧情框架下,观众甚至会注意到不少看似导演埋下的线索,其实并没有得到发展地细节,比如五个天才少年的小发明,比如三个女孩子自认为是女巫,等等。

电影的主题,如爱德华·诺顿扮演的编剧所说,是一群人在一起做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大家不仅要直面生活的困境,还要展现给其他人看。隔离中的人们宛如梦中,因为隔离结束后这一切都再无意义。然而这梦境却无法摆脱,因为人生不是梦,无法从中醒来。小行星城的人们在来到小行星城之前已陷入困境。离婚,丧偶,性取向,房产开发,式微的民谣音乐,无法挽回的婚姻,都是人们不愿启齿的噩梦。孩子们逐渐陷入无尽地重复人名,即使是天才也难免踏上前人的道路。隔离结束并不能结束人生地困境。隔离不是沉睡,在隔离结束后继续沉沦还是追逐(爱情等)人生目标最后还是要看我们自己。

可以说,这部电影尝试在脱离剧情等情况下靠戏里戏外的互文和小细节抓住观众。我不觉得这是安德森灵气散尽的表现。我也否认安德森固步自封。这部电影戏里戏外的联络比《法兰西》好得多。两者的联系是在试图深化电影主题,而不是纯粹的风格化尝试。从《布达佩斯》来的人不一定会喜欢,但从更早的安德森电影一路看到现在的观众应该会喜欢《小行星》,至少不会讨厌到从此不再看任何安德森的电影。起码这是今年我在电影院看的最开心的一部电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