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读后感100字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读后感100字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是一本由[英]凯特·萨默斯凯尔(Kate Summerscale)著作,58.8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读后感(一):4月27日

最先在方所书店看到了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就找了电子书来看。怎么说呢,可以当作一本有趣的读物来看,但是并不能增加什么知识或者带来什么思考,里面虽然提到了比较全面的恐惧/狂热,但基本上都是用一两页来简单说明了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病例和治愈的例子,而我最想看的关于这些恐惧/狂热的原因的追溯却大多几笔带过,甚至有些根本没写,这让我很失望。另外就是,我感觉弗洛伊德真的很不靠谱,虽然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我感觉是有点道理的,但是能不能不要把每一种恐惧/狂热都和性欲扯上关系啊……这真的让我觉得很无语,性确实是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好吧……总之后面很多就是一目十行看过去了,也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只是有些症状确实比较有趣而已,比如说“工作恐惧症”“长单词恐惧症”之类的。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读后感(二):恐惧是最难以克服的情绪

所谓恐惧,是一种重度的焦虑,也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而焦虑是轻度的恐惧。和焦虑不同的是,焦虑通常轻度而持续,而恐惧则猛烈而短暂。如果一个人的恐惧感过于强烈,且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符合、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同时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但无法控制,这就是到神经质的程度了。在做心理诊断时,我们分辨症状类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持续时间。如果她真的反复发作了三年,这显然是神经症的范畴了。恐怖症的发病者通常都是女性,青春期和老年期的女性发病最多。

有很多恐惧是天生的,而很多恐惧则是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我听说过小阿尔伯特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每当他接触小白鼠就会用噪音吓哭他,从此以后他每次见到有白毛的东西,不管是白鼠、白兔、还是白胡子,都会害怕,虽然他已经完全忘记自己小时候的实验。叫阿尔伯特的不一定都是科学家,叫华生的也不一定都那么厚道。

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受到惊吓就会有明显的反应。恐惧感由大脑的杏仁核控制,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对于“伤病和死亡”的恐惧是刻在基因中的,因为当看到死人或明显发生外部变化的伤员、病人时,我们会产生本能的恐惧感,其内因是“大脑要求我们远离可能的危险或传染病源,就用一种非常暴力的方式迫使我们离开。”因此,克服了这方面恐惧本能的医护人员都很可敬。

恐惧感通常是有针对性的,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机制有效保护我们再次受伤。可是任何心理机能都有滥用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在面对某些物体的恐怖感是不合理的,但是还是会反复发作,持续1个月以上,就有可能是恐怖症了。当恐怖症发作时,体内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高,外部反应通常为脸红、手抖、恶心、尿急、呼吸急促、瞳孔缩放幅度大等。常见的特定类型有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巨物恐惧症等。理论上万物都可以成为恐惧的对象,哪怕是大部分人认为的非恐怖事物,例如鸟类恐惧症、字母恐惧症、学科恐惧症、歌声恐惧症、金属恐惧症、蛋糕恐惧症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相似心理疾病——惊恐症,又叫急性惊恐发作,它没有特定的恐惧对象,也没有固定时间规律,会反复突然出现,伴随着剧烈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内心难以控制的濒死感或失控感。

而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内容。

说到这类书,我就想起了,今年广思老师写的《心理师手记》,我继续书写心理故事,我会用努力创造一个让海内外观众满意的,正能量的心理师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读后感(三):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

这本书描写了99个恐惧症和狂热症的故事,有的我们很熟悉,有的比较罕见。不仅讲述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也从心理学和进化角度分析产生原因和治疗、化解方法。

想起之前我们上医学科的时候,老师讲到哪个病,就不自觉得对照自己的症状,觉得自己可能患病,一个学期把所有的病都“幻得”一遍,到期末就好了。这本书也是,总让我不自觉得对照,是不是自己也有这些恐惧和狂热?

恐高症 为何人们会恐高?有创伤性经历?并不全是,而是更害怕自己原始的冲动,想要跳下去。 恐猫症 有的专家认为,我们对家猫的恐惧来源于人类祖先对剑齿虎的恐惧;在基督教社会,猫总被看做迷信的代表,它们是“恶魔最爱的动物”。细思巨恐,虽然我并不怎么害怕猫咪,但是黑色的猫咪看上去确实不怎么善良。

幽闭恐惧症 我见过一个幽闭恐惧症的人,我们一起坐车,还没等车到路口,他已经面色煞白,浑身发抖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某种进化得来的生存机制的遗迹。幽闭恐惧症更容易影响优思过重的人,很多有人是经历过恐怖事件之后发病的。这并不难理解。

黑夜恐惧症。儿时就对黑夜的恐惧,至今没有摆脱,一直以为是自己恐怖小说看多了~~弗洛伊德认为,黑夜和孤独一样,是人类出生后最先恐惧的对象。黑夜恐惧是合理的,人类的夜视能力很差,在黑暗中更容易收到攻击,行动能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帮助孩子对抗黑夜的恐惧,从较少他们的焦虑开始吧,安抚、投影游戏,安抚玩偶,可惜这些对于成年的我来说不管用了。 黑夜也是避风港,很多人夜晚的时候思维活跃,身体更加放松。没错,我总喜欢睡前关了灯思考问题,也可惜没思考明白就睡着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