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介平凡的影迷》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介平凡的影迷》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介平凡的影迷》是一本由[日] 手冢治虫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介平凡的影迷》读后感(一):(更新中)手冢老师的观影月历

本书是手冢·一天一部电影·治虫老师八十年代在日本《电影旬报》(キネマ旬報)杂志上的专栏连载——“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 観たり撮ったり映したり )”的结集。

虽然原编者根据主题重新编排了全部文章的顺序,不过在考据一番各篇文章的原始出处后,或许可以还原出一份手冢老师的“观影月历”。

1981年9月

《潜行者》于1981年10月在日本上映,手冢老师在场刊上写的文章也收录于本书,时间上应该为最早。

潜行者 (1979)

8.8

1979 / 苏联 / 剧情 科幻 悬疑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一介平凡的影迷》读后感(二):手冢治虫电影随笔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手冢治虫关于电影方面的一些文章,涉及到手冢治虫对电影的评价,看电影的习惯,当电影评委等等,这些文章都是手冢治虫在日本权威专业杂志《电影旬报》上的发表,文章发表时间为1982年—1987年,此时的手冢治虫已经50多岁了。

一般知道手冢治虫这位漫画家都是通过他的漫画铁臂阿童木,那可真是一代人的回忆。而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知道手冢治虫在电影方面的喜好,而且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这位漫画之神的性格。

首先单从文笔上来看,手冢治虫的文字有一种活泼快乐的感觉,非常的积极向上,就好像在跟你聊故事,但不是高人一等的那种感觉而是平起平坐的感觉。所以从这也能看出,手冢治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积极向上,幽默风趣的人。

虽然手冢治虫称自己为“一介平凡的影迷”,但是在普通人看来根本就不平凡。在书中手冢治虫说自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年看365部电影,也就是每天看一部电影。这个习惯手冢治虫坚持了十多年,而且每年都达标或者超标了,就算手冢治虫坚持了十五年,他也至少看了5475部电影。

5000多部电影啊!这是多么惊人的观影量,他怎么敢说自己是平凡的影迷,简直就是top级别的了,大多数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看不了那么多部电影。即使是随时随地能看电影的现在,也很难看这么多部电影。你看怎么多电影就算了,还每天能够画画,书中也有提到手冢治虫得躲着编辑催稿去看电影也是挺搞笑的。只不过作为漫画家来说,看这么多电影也挺好的,因为电影算是一个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正因此手冢治虫的许多漫画才那么的精彩吧。

书中还有说手冢治虫和妻子看电影的故事。一开始没有聊双方电影的喜好,结果很多年之后才知道两个人的喜好差不多,如果提前知道两个人就很有可能一起看很多电影了,所以手冢治虫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早点和人生另一半聊聊电影的喜好。

书中还配了相当多手冢治虫画的漫画与文章相对应,里面画和妻子商量看电影的时候把妻子画的真美,把自己画的却很丑真是谦虚啦。

《一介平凡的影迷》读后感(三):影迷手冢治虫

著/绘:手冢治虫 译者:雷丽媛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曾经画出“铁臂阿童木的手冢治虫先生,他当年目标就是“一年看365部电影”,(最高记录一年368部),并且还是在边画漫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部观影手记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从“电影粉丝视角”“观影见解”“动画诸事”“鉴赏备忘录”“未收录随笔”。涉及到了从卓别林,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到黑泽明众多影史上的名字…… ❤️ 狂热的影迷! 手冢治虫以“漫画之神”地位享誉世界,狂热影迷的身份却可能少有人知。为了看到想看的电影,即使排除万难也要达成目的。为了看迪士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手冢先生居然抛下工作坐上飞机直奔福冈看电影!为了看废旧胶片而买了二手放映机在家里开电影会。

❤️ 电影与漫画 看了斯皮尔伯格制片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手冢先生就"来了"自己的和漫画有关的回到过去,一敲门碰到了《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不二雄,嗯,两个人都在 ❤️ 手冢先生评价那些电影人,经典影片以及未来电影的发展都有其独到的一面,比如他对那时的斯皮尔伯格的感觉是一个位于“当今电影界顶点的人,希望他对于危机保持自觉。” ❤️ 手冢治虫先生超充实的日程表,让人生过得蛮有意义的,不管是创作上还是生活上。同时这份观影手记,还给我们开了一个老电影的清单,有些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一介平凡的影迷》读后感(四):电影爱好者的日记

关于手冢治虫,大家一定都看过一些他的漫画,他是日本漫画史上的传奇人物,他被誉为“漫画之神”。个人见解,他是在用漫画讲述人类的故事的艺术家。

电影,影迷,漫画家手冢治虫,电影观后感,这几个关键词串在一起就足够吸引人。这本书60篇私人观影手记尽皆体现他广博的、对影像的见解,以及对电影无限的爱与憧憬。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很佩服手冢治虫的毅力与对电影的热爱。我作为一个普通热爱电影的人,是做不到每天高集中看一部电影且持续输出的。阅读这本书的期间,我也很佩服作者的记忆力以及串联故事的能力,在这本书里我能够看得到作者的探索精神和对于文化、艺术、人性等方面的思考。

由于时代的差异,很多电影我都闻所未闻,作者的形容让我种草了很多好电影。时代的差异性仿佛被作者轻松的语句给一笔勾销,书中对人性和价值观的思考也让我很受感动。本书的故事节奏紧凑,趣味盎然,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作者成功地将战后日本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风貌融入到故事中,把读者带入到那个年代的氛围中去。同时,书中还涉及到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一些知名电影人物和电影作品,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电影文化。

说一点我自己的观念,艺术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有时候,艺术会是一个记录时代的符号,有的时候,它也会推动时代的发展并延续下去,成为一代人乃至多代人所共享的文化和艺术精神。它在历史和文化的长河中,所占据的位置将永远不会被忘记。我与作者生活在两个世纪里,我没有见证电影艺术诞生、成长和发展。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有点羡慕作者与电影艺术共同成长的经过,但是作者说他觉得电影就该是黑白的,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惊讶,我无法想象我看的众多色彩绚烂的电影变成黑白后的场景。同时我也在思考:这样会不会才能更专注于电影的内容。

看完这本书,非常理解本书是许多影迷和历史爱好者钟爱的经典之作。总的来说,《一介平凡的影迷》是一本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历史背景的漫画作品。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示了当时年轻人对于文化、艺术和人生的探索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类的共同命运。如果你是一位影迷,或者对于日本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一介平凡的影迷》读后感(五):一介天才的影迷

有时像自传,有时像游记,有时像政治批判,总之不太像影评,可能这就是大师的个性。如果是抱着“电影鉴赏”目的的读者,看完也很难提炼出通俗的指南或片单。

这本随笔集收录了1983年至1987年间,手冢治虫在《电影旬报》杂志上刊载的专栏内容。手冢自绘的插图是本书的精髓,即便是完全不懂那个年代电影的我,也为他胜过99.9%日本人的幽默感深怀敬佩。

除了有明确电影名称的章节,譬如「《野战排》的新鲜之处」「出自《桃太郎:海之神兵》场刊」是完全的电影评论,其他内容,比如手冢当评委的经历、参演儿子电影的趣事、“穿越”回昭和三十年的奇妙旅行……都是和电影擦边的杂谈随笔,却比单纯的影评读来更加有趣。

顺带一提,我平时看的网站影评,一般会事先标注“剧透预警”,但这次,手冢并没有给我预警,《野战排》的剧情让人不寒而栗。

基本上,手冢在书中对本国电影甚至动画产业都持批评的态度,所以在这节末尾,手冢照常将《野战排》和日本国内小成本影片做了对比——日本小成本电影多是局限在四叠半的狭小房间中,“如果不增加一些让人惊叹于小成本也能制作出大框架内容的电影,日本电影就没救了”。

我想,比起手冢所言的“有野心”,小津导演讲述的家长里短、婚恋嫁娶也毫不逊色。

昭和时期的日本诞生了众多电影名家,小津安二郎、黑泽明、伊丹十三、今村昌平……到现在,他们都是响当当的教科书式人物,怎么就没救了?在自谦这一点上,手冢还是很日本的。

说到自谦,手冢对自己的作品倒有一种不扭捏的自信。随笔集中提到他本人导演的《跳跃》《火鸟》《巴奇》《残片》,或许可以看作“有野心的电影”。即具有普世价值、反战、友爱。

书中并没有大篇幅谈及战争这一话题,但「在南京」「月亮与传教士」「前进!老爸」「《印度之行》于日本人」这些章节,都能窥见手冢的种族观和战争观。 “由人类审判人类的艺术,这一点尤为可怕”(出自「在南京」一节),手冢自始贯穿这一理念,没有对影片的意识形态作任何审判。

「前进!老爸」章节,是为原一男所导演的《前进!神军》所著影评,但主要篇幅讲述了手冢的父亲在日本侵占菲律宾时期应征入伍的“恐怖故事”。而「月亮与传教士」,或许可以视作对美国殖民月球计划的浪漫揭露。

1989年,手冢治虫去世,也是那一年,日本昭和时代宣告结束。昭和男儿手冢,以日本动漫国父的身份走完一生。

时间有限,十天的日子只够我勉强读完这本书,对于手冢治虫所推荐的作品,为了不愧对他夹带私货安利太多次,我首先会看的是他本人制作的《火鸟》和《巴奇》。

我猜手冢本人也是这么想的:比起其他导演的作品,读者们不如先欣赏下我本人的才华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