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革命前夕》影评摘抄

《革命前夕》影评摘抄

《革命前夕》是一部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Evelina Alpi / Gianni Amico / 阿德里娅娜·阿斯蒂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前夕》影评(一):永远预备

黑白的色调,光影,让人眩目的镜头移动。

片中唯一出现的彩色,是影片中的影片,轻松愉悦,让人的神经全然放松下来。但贝特鲁奇还是选择了黑白来编织这一场梦,庄严肃穆但是也给影片加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第一次看这般充满隐喻的“法国电影”,即使开场时懵懵懂懂,但在情绪层层递进的情节之中,我仿佛抓住了一点点的线索。顺着它向上摸索,向上窥探……

开始之时,我以为Fabrizio代表的是左右摇摆的国土,那Gina呢?Gina,她情感充沛,她为自己曾经的不羁而痛苦,她手无寸铁地被人掐住脖颈。我恍然大悟,她才是那片可怜的法兰西。

革命永远在预备,连革命者都摇摆不定。虽然无数的冲突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让她狂热、痴迷、痛苦。但它们最后都轻飘飘地离开了,轻飘飘地抛弃了她。

她最后的狂吻,是不舍,也是控诉和宣泄,但更多是不舍。

(笨人历史素养不好,分享的只是直观感受,不喜绕过)

《革命前夕》影评(二):革命前夕,或者革命不了,或者……

天才之作(没学过电影,第二部长片)。

影像与叙事完全成为导演个人在一系列主题下(革命、阶层、爱情、成长)抽象思考与实际经验的表达,与一篇天才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影像因为有着超越文字复杂解读可能,所以思辨基础上充满了感性与横生出去的细节,甚至一些vlog感觉的段落(如看完电影男主和由著名编剧扮演的朋友聊天“生活中不能没有罗西尼”的内容)也很妥帖,豪不突兀,反倒有意趣。

女主角美到不可方物,同时身负贯穿不同阶层的感情、工作经历,让男主的青春成长,就有了“政治”痕迹。

几个细节颇值得回味。一个是男主好朋友醉酒骑自行车打转、跌倒、谈论自己的父(是个贼)母(愚蠢)镜头,动态飘逸、充满情感,后来,这个朋友自杀了。一个是女主的50、60岁贵族老友,父亲去世后面临破产,从来不知道“工作”为何物因而不知未来该如何的惶惶然(这点叙事并不稀奇),一段长镜头慢慢掠过,池塘旁几个不同状态人、一直画画叨叨咕咕的老人,以及水中迎面而来的船夫,音乐轻轻衬底,转到沪语目下时髦所谓“老克腊”挺直空虚的背影停住。结尾用一个真实的歌剧威尔第《马克白》开幕演出事件,结合纪录片和故事片多维剪辑,暗含各种阶层寓意与讽刺,现在看已是成熟手法,但那时、那个年龄的影像自觉及自如使用,还是非常让人叹服的。

整部片子中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难的反省已不稀奇,但对比中国当下现状,还是颇令人唏嘘不止。主要是,中国阶层动荡期估计要持续好几代,定心的人已成稀有动物。各种new money丑态百出,“假”old money装腔作势,nomoney天天狂想天降横财……

《革命前夕》影评(三):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的发源地

这部电影确实可以说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发源地,在这里,前期贝纳尔多的基本思想基本呈现出来。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That sin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rime of disturbing daily certainties”。到了《同流者》,这就是一种normal state。在贝托鲁奇这里,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从来不是发生在阶级的颠覆上面,而是落实在一种具体的、细致入微的、包围我们的生活方式上面。关于这点,《1900》给我们提供了完美的诠释,阶级斗争不是消灭一个阶级的具体的人(地主个人),而是消灭一种阶级的生存、压迫方式。地主是头衔,但也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压迫得以可能。体系不是在抽象、理性的意义上存在着的,而是非理性的存在着的(引用的是马克思)。

Overturn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重新塑造(Communists refuse to hide their opinions and intentions,They openly declare that their aim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a violent overthrow of all existing social order),否则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在成为新的资产阶级(毕竟他们只是想穿、吃得和资产阶级一样好),正如Fabrizio抱怨的那样。

在这个意义上,《革命前夕》的名称就有了更深的意义。革命意味着对order的一种反抗姿态,是一种具体到生活的一种姿态。无论是本片的adulty还是《同流者》的homesexuality,这都意味着一种秩序的反抗,是一种指向革命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逃离了所谓正常状态/秩序,而这种状态正如在本片以及《1900》等诸多后续中侧面告诉我们这很多不过是一个阶级的存在方式。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想做的事情是逃离、反抗,于是他为我们塑造出了众多的可能性:《革命前夕》的adulty,《同流者》的homesexuality,《1900》的友情,以及晚期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迷恋的情色片。这些东西不能说是超阶级的,但可以说是反阶级的,是反秩序的,是革命性的。即便是在最政治化的《1900》,贝纳尔多都不过是把阶级状态作为一种状态呈现出来。

天主教在贝纳尔多的电影中永远充当着一个负面角色。他是秩序的最大维持者,是保持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团结点,是the ruthless heart of a state。贝托鲁奇电影里的天主教会最反对的甚至都不是杀人,而是对秩序的破坏,如homosexual。

另一点非常关键的在于,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表明了一种对文字、话语的不信任感。主角Fabrizio在不停的说话,而不是行动。ideology只是假期,ideology和words只会把革命推远了。文字不带来革命,重塑生活的行动才能。

《革命前夕》明显收到法国电影新浪潮影响,跳切、读文字的插入,这些都是戈达尔的标志性动作。但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不太喜欢使用较为固定的机位,而是让摄影机常常处在移动之中。同样,正如里面插入的一段对话中一个人说的那样,他把《游览意大利》看了15遍,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罗西里尼的影子:对雕像的标志性拍摄。我们也能看到剧院戏的拍摄和斯科塞斯《纯真年代》的联系,通过摄影机的视角来表现出一种地位——两部电影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反抗到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