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锦集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锦集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是一本由张鑫 / 赵华鹏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9.99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一):看完又想换iPhone了

作为一个拍照渣渣,之前一直希望能系统的学习下如何拍照。作者很系统的梳理了iPhone的基本摄影操作,真的是从相机的各个界面开始讲起了,但是每个部分又讲的很透,易于理解。让人忍不住想跟着试一试。但是最受启发的还是需要多看摄影作品去提升审美,拍照说到底是一种自我的表达,还有很长的学习的路要走呀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二):手机是单反的平替吗?

记得有位大咖说过“手机是不需要有拍照功能的”。伴随着2007iPhone的横空出世,这句话难免会让人觉得可笑。之所以在众多手机摄影中选择此书,是因为本书的作者之一张鑫同时也是一名数码博主,而作为数码爱好者的我,经常会被他精彩的摄影作品所打动。本书的核心“iPhone”,在手机摄影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究竟能不能代替传统的相机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三):iPhone摄影笔记

注意:主要记录了对我自己比较有用的部分,并不是全部知识点。

跟从iphone自动即可

可以更好还原色彩,不一定只有天黑自动打开

可以利用曝光长的效果,镜头跟随运动物体,拍出只有车子/运动员清楚,背景模糊,体现运动感

更改为关闭,手动打开

可以更改效果,包括长曝光

防止按拍摄键时抖动

反差色滤镜需要曝光充足,一般要闪光灯

黑白滤镜是经典风格,也可以通过黑白来预览

长按拍摄键滑动

特点:夸张的透视,近大员小明显,畸变

用法:

1、拉长腿:腿放在边缘,脸放在当中

2、低角度仰视:夸张人像透视/建筑

3、三段式风光糖水:前景石头,中景海,远景山

4、放大趣味点:滑稽效果

5、展现空间层次:洞穴内外

对画质有要求尽量用默认焦段

不在意画质就变焦

拍孩子就要在孩子的高度平视

需要关闭超取景框照片、非人像模式

适合拍纹理丰富的物体,体现细致的质感

影响因素:光圈(恒定)、快门速度、感光度

光轨:降低快门速度,因此还需要降低感光度

运动物体:提升快门速度,因此还需要提升感光度

一般自动曝光即可,大部分情况可以认为降低一些

光线的颜色/方向带来氛围感

前中后景构建层次

环境人像(主镜头)+肖像人像(长焦镜头)

光圈系统:f数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越强

光效系统:

1、摄影室灯光:女生脸部补光

2、轮廓光:男生脸部光影效果强化

3、舞台灯:抠出人物主题,纯色填充背景

技巧:

1、人物和背景有纵深距离

2、避免复杂人物边缘

3、避免弱光

4、半身的算法效果比较自然,全身一般

原则:通过构图突出主题 + 简洁(没有多余元素)

简单构图法:三分法、居中、对称(镜面/水/元素)、对角线、引导线

进阶构图法:前景意识(丰富画面、遮挡杂乱元素、互动性)、画框、明暗、质感、重复

基础后期:苹果自带编辑

鲜明度:突出光线氛围

一般亮度不常用,主要分高光阴影改

饱和度不常用,用自然饱和度(避开肤色)

锐度+清晰度:一起使用,但不能太高

噪点消除:不能太多,一般用了之后也相应调高清晰度

创意后期

影调:直方图、曲线打点

色彩:HSL工具

胶片调色:高光偏暖,阴影偏冷

目标:色彩的对比 or 邻近

《iPhone手机摄影指南》读后感(四):学好iPhone摄影 - 就足够用了

手机摄影最大优势: 便捷记录决定性瞬间,实时分享。做自媒体,足够。

翻了全书,Jamie-Hua的摄影技术好棒,私以为超过Derrick zhang 本书作者。 但是作者把手机摄影讲的非常到位和清楚,对于新手入门很受益。

向大师们学习:Ansel Adams,说了个极为重要的话:前期和后期 都很重要。 摄影的拍摄就是谱曲,后期就是演奏。 Henri Cartier-Bresson, Elliot Erwitt, Yousuf Karsh, Alex Webb. 善于使用社交网站,多看展览,摄影师网站。 一切从模仿开始, 拥有自己的风格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自我表达。

太阳落山前后, 才是夜景的最佳拍摄时间。 光影交错才是魅力所在。没有shadow 存在和对比,也就体现不出light的魅力。 好的表现张力 都是相互呼应的。

iphone 摄影眼 iphone 11 prox max举例:

应用于广告中的夸张对比, 靠近画面边缘的越会被拉伸,利用好超广角,非常好看的大长腿。

建议配上:三段式拍摄手法, 有景深层次感, 滥俗意味着经典。 前,中,后段的三段。

建议:低角度, 比如陆家嘴三件套可以低角度的样式拍摄。蹲下来,趴在地上。

建议: 放大突出趣味点,夸张表达。

注意:弱光环境,因为光圈过小,进光量不足,晚上出片效果不佳。但是超广角的夜景模式,就是一种弱光的补偿,可以尝试效果。

在摄影界,等效52mm应该属于标准镜头,也就是介于长焦和广角的中段镜头。 但是手机传感器和镜头大小,能做到50mm已经不容易,所以在手机里叫做长焦镜头。

iphone的默认主镜头,因为其广泛性的算法,拥有最多的算法功能,比如夜景模式和深度deep fusion模式。 不确定用超广角,或长焦,那么就用这个 保证出片效果。

明暗交错: 曝光就是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 这3个参数获得一个明暗适当的照片。曝光是一种平衡的美学。 装个procam 8 感受下 - 快门速度,感光调节软件。即:手动曝光:光轨,星空,和光绘的效果。手机摄影的“按一下快门”和“进行一次曝光”是不一样概念。 大部人手机拍摄, 快门速度低于1/25s,画面会模糊。 如果快门打开的时候较长,那么恰好在镜头范围内有一个高速移动的物体, 那么画面会形成轨迹, 也就是光轨。光圈常见的数值f1.8 f2.8 f8 f16, 数值越小,意味着光圈越大,也就是孔径越大, 进光越多。 f1.8 光圈大, 进光大。 感光度,和镜头没有关系,回到相机基本结构是靠光电转换的传感器部分。对于光敏是可以调节的,参数是ISO。 有ISO 100,200,1600,3200. 随着数字增大,对于光线感受更好,画面更亮。 但是!理性丰满,现实骨感。其实感光值提升,画面质量会随之下降。ISO 3200 画面质量已经明显下降勉强可用。任何一个场景都有一个标准的曝光值。 如果用1表示, 那么光圈X,快门速度Y,感光度Z 。任何一张照片: X+Y+Z=1.比如光轨的出现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 因此需要尽可能降低感光度,从而延长照片的曝光时间。

虚实之间: 影响景深范围的因素: 1.光圈Aperture。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人像摄影喜欢使用大光圈,因为更大的光圈有更好的虚化效果,能存拖出人物。2. 焦距 focal distance。 焦距越长, 景深越小。 长焦56mm 比起超广角13mm, 肖像人物和静物摄像。 3。对焦距离。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影视作品里面的特写镜头等。

人文摄影师广为流传的话: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么就是你拍的不够近。

结构构图:《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非常重要的三句话

对于每一种构图, 疯狂练习找感觉:

1. 三分法构图,井字构图。iphone 可以调出井字。线与线之间都是视觉焦点。(素描里的透视)

2. 居中构图。最工整布局方式,意味威严。人物肖像等。

3. 对称构图。镜面(上下),元素对称(布达佩斯饭店电影运用等视觉造诣),对角线构图(存在两个画面主体经常使用的构图方式),引导性构图(逼格高)

4. 进阶构图:风格摄影师常用的, 前景,主体, 和背景。前景是为主体服务 不是抢风头的。平面体现三维的层次感。

5. 寻找画框:框内主体和框外 形成对比。手机取框是一个好想法。

6. 明暗构图: 用黑白色思考,和谐韵律。

7. 重复构图: 重复就是一种强调。 楼梯上旋。注意重心,不是为了构图而构图。 一切为了表达!!!

后期演奏。

数字图片原理- RAW

基础后期 - iphone 相册自带编辑 一切都可逆的编辑,有后悔药可以吃,同样适用于视频!!。鲜明度 HDR的后期调整。 赞。一个是光线, 一个是色彩。 2个重要的后期部分。 如下:

鲜明度,对比度,饱和度,为常调整参数

创意后期- 最为重要的调色手段:曲线配合HSL工具 就够了。 重点参数如下:

Tone 影调!直方图RGB 表示作品的调性!, 右侧 落点多, --》 高调(亮); 左侧落点多, ==〉 低调作品(暗), 中调作品最为常见(直方图横跨了三个区域)。

色彩构成Hue。色彩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 色相 Hue(apperance), 饱和度 Saturation , 明度lightness。

光的三原色。 邻近色, 补色, 对比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