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读后感大全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读后感大全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由Anne Rooney(安妮·鲁尼)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一):房地产是制造流动性,不是吸收流动性

知道了货币乘数,我们知道货币供给要靠贷款。

从贷方看,存贷差价决定了银行是太乐意贷款了。

从借方看,好吧,为了得到贷款,许多人也很拼,银行也成了硕鼠高产地。

那不是可以贷、贷、贷吗?

可是有个东西叫“风险”。银行不是慈善机构,监管也有不良率的要求。

房地产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

100万的房子,你掏出30万(还不一定是银行存款哦),银行几乎无风险地贷出70万,得到100万存款。留下准备金,再放贷……活了。

这场流动性盛宴的唯一前提是房地产永远涨涨涨。

不涨不跌可以吗?不行!300万的房子,按4%的无风险利率,不算折旧(折旧也很可观哦),一年持有成本也要12万。如果租出去,每年租金收入在3万-9万间。(在南通租住市值100万左右的房子,年租金1.5万,距上班的地方步行五分钟,我都觉得心里有愧)所以房子是亏损资产,只有投机价值,价格则纯靠涨价预期在支撑。

但一种产品,不管它是消费属性还是金融属性,价格一直涨的结果肯定是刺激生产者不断供给。

房子还有个致命缺陷,就是耐用。汽车能用十几年,手机能用两三年,食物不吃掉也会烂掉。

房子只增不减地供给几十年是什么概念?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二):你以为你是1%,其实你是99%

. 如何变得更富有? .通过采用更有效的生产系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这就创造了繁荣。如果你用买苹果的钱去买一棵苹果树苗,经过精心的照料你会收获一棵苹果树和许多的苹果;如果用买一条鱼的钱去买一根鱼竿,你就可以有许多条鱼当晚餐。 . 苹果和鱼是书里举的例子。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就是转变思维--在舒适区进行消费,享受消费带来的舒适与乐趣,是很难开拓fuye或者增加额外的收入的--劳动,或者脑力劳动,才会为我们财富的增加带来可能。资金如果来到个人账户就停滞不前了,它只能是一个不断减少而无法增加的数字,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能成为资金流,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 . 你看过“去yi家买桌子”的视频吗? . 一对情侣发现自己家里少一张桌子,商量着去yi家线下店购买,但是最后他们买了两个垃圾桶,几个杯子,一束花和花瓶...和一张桌子。直到回到家他们才意识到,他们出门的目的是买一张桌子,而不是眼前的这一大堆东西。但去过线下店的人都经历过被一个个精心布置的角落击中的瞬间--不管是卫生间,BBQ的小院子,还是书房,卧室的床头......可能你只需要其中的一件物品,但往往只要放得下,全套带回家--毕竟谁能抵挡氛围感的诱惑呢?我是不能,正在看的你能吗? . 如果说童年的消费还可以从纸币换硬币,硬币换糖果的过程中感受流逝,那当出门消费是用POS机之后,“消费”带来的刺激好像就有所降低了。大学时和同学一起逛街,对方花了五六百元,消费完对我说,“我一点花钱的感觉都没有。”我有些愕然。 . 这就好像是把实际的现金变成了数字,消费之后拿到手中的商品有时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它就是值得”的感觉--毕竟我们购买往往由于使用,而非其他。而围绕着一件商品,宣传,代言,在实体店的销售成本....剩下的才是我们的使用价值。伴随着电子支付的兴起,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问自己:现金会因此退出流通市场吗?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三):要学一点经济学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现象,有的可以用心理学解释,有的可以用文学语言诗意表达,也有的会用经济学思维衡量。 当然,就算不分门别类地理解,每天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也能悠哉游哉的生活,只是前进的速度会相对慢一些。 经济学有很多概念,能够帮我们更快的抓住事物的本质,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更加有效的实现目标,进而更好的生活。 毕竟,我们都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员,都与别人的行为产生关联。不论是求职就业,还是买房买车,或者想成为视频创作的热门候选,都需要懂得一点经济学思维。 “花三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透的人,是不一样的”,先学会直立行走的大猩猩,获取的食物和资源跟后来者也是不一样的。 是选择成为99%的大多数,还是成为1%的少数? 要不要给自己的思考增加一个高效可用的思维方式? 简单的经济学知识,适合每个人都了解一些。 我们每天都需要做出大量的选择。 往小了说,早上几点起床,早饭吃什么,用什么交通方式出门,甚至于洗漱用什么品牌的牙膏、什么样的牙刷……这些看起来已经是平常的事情,都包含了我们的选择。 往大了说,选择哪所学校,选择什么就业方向,要买房子还是买股票……这些涉及人生大事或者大额金钱的决定,也是选择。 经济学本身就是研究选择的一门科学,在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 回归到现实,我们在精力和时间有限,或者金钱有限,如何做出职业选择、购买选择,也是可以参考经济学思维的。 选择意味着有舍弃,经济学中有两个概念: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选择了A,意味着放弃B,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最高价值。因此在做选择时候,不仅要想到能从选项A中获得什么,更要明白因为选项B错过了什么,接受可错过的才不会做出让自己遗憾的选择。 在达到目标C的过程中,已经完成阶段A,但是阶段B是怎么也跨不过去了,有人会选择继续死磕,直到发现此路走不通,但这时候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 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C,而不一定是通过B到达,即使为此付出了很多,该放手的时候也要放手,否则失去的会更多。 如果要做选择,用机会成本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而不应该受到沉没成本的干扰,这是一条非常值得遵守的经济学规则。 在经济学中,供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对“供不应需”和“供大于需”的理解不要只停留在表面, 方方面面都可以用此来解释。 最近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变低了,即使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也没有以前吃香了。 这就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市场的需求在减少,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更难找工作了,进而影响到新一年的招生分数,这是一个长链条的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税收、货币、慈善与援助等,都能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关的概念,也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一些相关内容。 经济学很实用,既能帮我们更好的了解、看清这个世界,也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行动,这是一门解释和实践并用的科学。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四):我们都可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奢侈品牌往往有两种类型的产品:一种外观浮夸,卖给暴发户,一种低调昂贵,卖给贵族。

税收可以控制行为,所以烟酒奢侈品高税率,在18世纪的英国,超过10面的窗户也要交税。

大型跨国公司如何通过“漂洗利润”的方法来将资金转移到低税率地区?

经济学无处不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英国人果然善于见微知著地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这本书由英国知名作家安妮·鲁尼所写。她把经济学中的常用术语和理论,和大家日常所见的社会现象相结合,以情景化方式提炼成24个有趣的议题。这些议题的核心是“货币”和“市场”,正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围。书中讨论的问题都很接地气,如“我们如何制造商品”“我们为何纳税”“通货膨胀是好事还是坏事”“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等等,用极晓畅的语言把类似“次贷危机”这样复杂的经济现象说得清晰透彻。

这本书适合什么人阅读?

系统的经济学著作是有阅读门槛的,大量专业术语和曲线、计算分析,有的读者翻开这样的书就头晕,看两眼就瞌睡。这种自虐式的阅读收效甚微,不妨换一种方式,由浅入深,让读书不再是那么枯燥的事。而且这本书一个章节一个主题,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如果对经济学有所涉猎的话,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把常用知识点梳理并熟悉一遍。

我们能从阅读中收获什么?

掌握类似生产要素、货币政策等基本术语和常识,和别人聊天或看各类文章报道时不抓瞎。或者更进一步,像作者那样,从经济学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再不济,用它来度过闲暇时间也不失趣味。你会看到用经济学来分析问题原来很有意思,世相背后往往映照出五光十色的选择和人心。

若说这本书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在我看来是M0、M1、M2和基尼系数这几个经济学术语的解释尚不够严谨。

经济学无处不在,没有人可以在真空中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基本的“触感”。但打开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毕竟需要勇气和力量。与其见高山而仰止,不如先行动起来,从一些较浅显的入门书来找找感觉。或许我们会发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并没有那么难。

《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五):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这一点我们经常容易忽略。

最近我读了《你是那99%还是那1%?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入门科普书。

从理论上讲,经济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需要去分配有限的资源,而在分配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

比如一个人想要去报绘画学习班,又想出去旅游,这两件事情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他所拥有的资金又不足以同时去做这两件事情。即便他有足够的资金,也可能在时间和精力方面没有办法兼顾两者。所以,这其中涉及选择问题,也是如何把自己的资金(以及,时间,精力等)合理分配的问题。

经济学表面上研究的是金钱,但哈佛大学的指定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开篇就说道:“选择,而非金钱,才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统一主题。”

当然在这本书中也谈到了很多会让人觉得困惑的经济学问题,比如企业家获得的利润是否与他们的付出并不匹配呢?他们仿佛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赚到很多钱。

作者说,“企业家”不需要完成任何任务,但通过充当制造商(制矛者)和服务提供者(儿童保护者)之间的中分,获得了长矛的利益。这就是现代经济学家所谓的业家资本。

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的利润来自于对风险的承担。在市场环境中,企业家可能会盈利,但也有可能会亏损。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都需要他们本人去承担。而企业家与普通员工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承担了这份可能亏损是风险,而正因为如此,才可能获得较多的利润。

普通员工则选择了用自己每天的劳动去获取回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回避了风险,也放弃了高额的利润。按照这种观点,似乎一切都很公平。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如果对一种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供给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供应商需要知道,需求的变化是长期的趋势还是短期的流行。换句话说,影响交易量的也包括时间这个因素。 对于未来,我们始终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在不确定性中既有风险,也有机会。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会在某一个时期展露风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可能会悄无声息的消失。

了解经济学的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应对生活中的艰难抉择,更加深刻的认识社会现象。你会是那幸运的1%吗,经济学让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处境,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获得进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