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读后感锦集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读后感锦集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是一本由金冲及 / 孙正聿 / 刘庆柱 / 卜宪群 / 韩毓海著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读后感(一):以史为鉴

《旧唐书·魏徵传》中写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理解当下,为了更好地去迎接未来。 最近我读了《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这本书,本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为主轴,从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考古探源和严谨论证展开论述,帮助读者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史的传统——用悠久的历史观照现实、走向未来。史学传统可以说是构成文化结构的基本要素,而且这种传统内化成为深沉含蓄、厚积薄发的力量。 中华历史已有5000年之久,虽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地区与国家并不少见,比如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等,但是世界上作为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历史的国家或地区只有中国。 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也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种不断裂的文明发展是如何出现的,是什么力量在维系着这种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各个朝代对应的历史记录。这些历史记录本身就成为一种传承的线索。 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左传》,到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等,这些历史记录不仅较为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还带给人们一种集体认同感,大家有共同的先祖,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发展环境。而且这种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得到巩固与强化,所以后来即便王朝更换,这些关于历史的,关于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得以传承。 中国人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自觉,能够认识到史学的重要性,历史学科始终是我们在学校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回顾历史,也确实能够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思考与启发。 另外,历朝历代都有开馆修史的制度和机构支撑,这似乎是在回答哲学上“我们来自哪里”的这样深刻的疑问。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家庭教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世间人龙蛇混杂,但从总体上看,依旧是有良知的人更多,有智慧的人也不少。 诸葛亮告诫子女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代颜真卿告诚子女:“政可守,不可不守。”北宋包拯去世前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南宋胡安国在家书说:“汝在郡,当一日勤如一日。” 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当下,走向未来,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亦是如此。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读后感(二):以史为鉴,过好此生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认知浅薄。小的时候自以为是,在心里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其实终归还是底层逻辑上的自卑,只是给自己披上一件自负的外衣。长大后又很容易陷入情绪的困境,以至于专注在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变得很难。

有人说,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是周围6个人的平均值。即使一个厉害的人也会有局限,毕竟身边的人与他所处一个时代。所以学习历史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身体安坐一隅,思想却已跨越千年。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以下简称《以史为鉴》)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提升格局与认知的书。看着薄薄一本,承载的内容却又很厚重。

为什么说这是一本厚重的书?

《以史为鉴》是讲中华文明的演进,从时间上来说,自然是要从起源说到当今。毕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未断裂,从甲骨文时期到今年的领导人讲话,5千多年够不够厚?

那又有多重呢?

本书的5位作者分别是来自考古学、哲学、人文学、古代史、近现代史的顶尖学者。

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国家哲学委员会委员孙正聿。

五位老师从各自精研的角度,阐述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的思考。当他们把毕生所学高度浓缩到一本265页的书里,你会不会感到这其中的思想之重呢?

学史明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夏商周到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历代封建王朝兴衰成败的起因都大同小异。既看成败,又鉴得失。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如今我们的发展道路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的,所以是正确的大道。

学史增信。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并不少见,但保持五千年文明不断裂的只有中国。

刘庆柱提出,这主要源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中国的核心文化基因是“中”与“和”。

中和之间,是“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体”为“中”,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认同;“多元”为“和”,兼容并蓄,文明开放,有容乃大。

学史崇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个人一时的得失荣辱已经算不了什么,关注的重心变成了应该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甚至是全人类做点什么。重读前辈楷模的精神密码,把初心和使命融入血脉、担在肩头。

学史力行。再扎实的理论学习,只有学以致用才是“知行合一”。要学会在历史事件中寻找规律,透过社会现象看到本质,这样才能真正地汲取智慧,举一反三,指导人生,做出实事。

今日中国,从时光深处走来,流淌着久远的血脉。今天的中国人,就是曾经的中国人。历史,既是教科书,又是清醒剂。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读后感(三):当我们以宏观视角看待历史的时候,文化自信才算真正树立了起来

当我们以宏观视角看待历史的时候,文化自信才算真正树立了起来

人类的文明迄今真正可查的,公认的大约都是四大文明古国,可是到了21世纪,存留下来的古文明,真正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埃及虽然存在,古埃及的文明却已然荡然无存,那些曾经璀璨夺目的文明和历史,都已经永远地被历史的风尘掩埋。中国的辉煌和历史的悠远始终熠熠生辉,诚然,源远流长值得我们骄傲,文化自信也是如此。“以史为鉴”其实应该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宏观认知的态度和真实的历史视角,所以在《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介绍的不仅仅是了解我们的历史,更多的时候当代有责任感的学者所肩负的责任,应该以这样一种视角来审阅。

真正的专家和学者团队编著

历史,必然是要有考据和真实的推论才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必须知晓为什么中国历经了无数次的分裂如今依然可以独立于世界,成为一个大统一的国家。以史为鉴,必须要有学者的来表达,所以汇聚了国内顶尖历史专家的成果的书,自然值得信任。国内文史研究领域的史学泰斗、文化名家,金冲及、孙正聿、刘庆柱、卜宪群、韩毓海,大名鼎鼎的学有专长者的论述,我想,他们的思想和研究的成果,足以支撑我们对历史的真实任职的。

不混编,只分享专业内的真知灼见

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其实是冲着名号去的,毕竟在这里的编者都是各领域杰出的人。而翻阅的时候,感受又有所不同了,让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特殊的体例。《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的探寻和追索。每一个专家都在自己的专研领域里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他们只负责特定的章节,在同一个历史的宏观视角下,从历史的看待文明的演化,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明繁衍的原因,从考古的角度找到证据,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如何传承。几乎每一种历史的内容都是属于我们在做法上非常独到的见解。

时新性是这本书很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比如“2021年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就是现代所见文明的真实内容,我们所见识到的真正历史,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一下时新的考古证据,再如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清朝统治的注定灭亡,为什么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性是无可取代的?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帮助读者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启发广大的民众,立足当下,思考历史,以史为鉴,这才是一本历史书应该有的态度,这样的历史分享,多了学术性的严谨,而且更适合我们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专而精,不受缚于时间

大多数的历史书都是按照编年体的方式来编著的,很少有打破这个方式的内容,尤其是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在这一方面更是如此,所以朝代顺序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代化的史学视角则不然,刘庆柱撰写《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宏观把控,却是从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为何不断裂原因如此,找到每一个延续的“起点”,让历史有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再像孙正聿的《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一文,以大历史观深刻理解新时代,深入诠释的其实是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什么会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历史也许有巧合,但是太多的巧合必然尤其根源所在,读这些文章,我们也更能够看到当代制度的先进性。

如果你对文明和历史的演变感兴趣,真的不妨读一下这本书,学者们从历史研究者的专业角度,真正告诉我们,历史的巧合与必然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所见的内容真正有意义,诚如《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中所言,我们研究历史,其实应该要知晓的是“一个民族,只有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往哪里去,而这就是研究历史的意义。”

高瞻远瞩,学术严谨,这样的书,自然值得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