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百工记读后感100字

百工记读后感100字

《百工记》是一本由潘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工记》读后感(一):跟随光影解读一段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间百态,世间百工,时移世易,可见社会之变迁。

百工,记录者何?看标题已知大概。读书的过程仿佛在打开一个一个记忆中的盒子,重温过去的一段时光。作者记者出身,所述所写均是写实的手法,对各行各业的重现以影响记录为依据,而非道听途说,更无夸张描述。

《说文解字》:“工,象人有规矩也。”本义应该是矩,即曲尺,但这一意义早已失落,后代用的都是引申义,较早较直接的引申义是工匠,后词义扩大,泛指各种劳动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行业的发展亦如是。潘伟的《百工记》自2000年始,出版于2021年,记录了20年间百姓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行业可能未曾发扬光大就已经消失了,比如:补锅、翻瓦、赶猪郎、流动照相等;与此同时,很多新兴的行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比如:快递小哥、码农、博主、微商、主播等。不知道再20年以后是否也会有一本类似的书出版再去记录一段生活的变迁呢?

读此书,会有童年的记忆,会有时光的感慨,会有知识的收获。当然,受时间及地域的限制,本书对于“百工”的记录不尽完备,大多记录以两广南方为主,对北方特别是西北和东北的记录相对较少。

《百工记》读后感(二):生存智慧民间寻

一台相机一支笔,走街串巷,不为追新闻抢头条,只忠实记录民间百态。潘伟将照片和文字冠以《百工记》之名,曾几何时,都是寻常营生,如今却不多见。上了年纪的读者或感怀旧,年轻读者也读之有味。

农桑是民生之本,男耕女织、牧羊捕鱼、晒盐养蜂,究其细处,皆是学问,不由人不佩服民间智慧。一人牧全村的牛兼牧孙儿,是对抗牛盗之法;一人牧白羊,不令走散,乃牧羊鞭和放养铲之功;一人赶五千只鹅,指挥如旋蓬、如魔术舞蹈。信手拈来、就地取材,源于观察和试错。祖祖辈辈传递的技术和经验,要反复实践方能不假思索。且看那其貌不扬的放养铲,如何就能远距离控制数百羊?原来,群羊皆随头羊走,若是头羊偏离了方向,牧羊人便用此铲铲起一团泥土朝它掷去,令其掉头,于是群羊也安然跟从。靠水吃水,同是捕鱼,却有因地制宜的不同工具。小到水田小河边的鱼笱,大到十几人合拉的渔网,巧妙的机括,适宜的方式,可从中想见古人制作工具时不断加以改进的心思。板罾捕鱼,可追溯至《楚辞》中的记载,渔翁稳坐钓鱼台颇有诗意;高脚罾居高临下,看渔人如履平地,殊不知初学时也如稚子踩高跷,日复一日锻炼纯熟;一盘线上拴着密密的渔卡,皆有妇女削竹而得,练就日削千枚之功,旧时可撑起一个家;还有鱼鹰捕鱼,看似浪漫,也渐式微。

同样后继乏人或行将消失于历史舞台的行当还有很多。有的是因生活条件改善,淡出了我们的日常,如锔碗、补锅、翻瓦、卖煤饼;有的是逐渐被新技术所替代,原先的手艺不再稀罕,如手刻印章、写墙字、刻墓碑;有的是因小作坊竞争不过工业化的量产,市场变小,如裁缝铺、榨油坊。这些行当也会唤起对旧时光的回忆,老一辈辛勤持家的传统烙印在修修补补的旧物上,人与人面对面的寒暄或讨价还价渗透生活的烟火气,那时也没那么多“社恐”吧。物资匮乏时,靠精打细算加点甜。

百业无分贵贱,积极生活的人充满正男能量。或来自对不同弓箭如数家珍的弓箭匠,按季节选“六材”,两百道工序,乃真正匠人;或来自当代“卖炭翁”,烧炭是粗重工,每一步却有门道,弄得“两鬓苍苍十指黑”,同样是“心忧炭贱愿天寒”;卖葵扇的老奶奶太像幼时街角巷尾纳凉的老人们了,话也朴实:“老人家用惯葵扇,我不卖,街坊去哪里找?”焊白铁师傅代表了一大拨老手艺人,补白铁生意清淡了,就自学成为“万能匠”,修手电、换锁芯、修伞骨,然而“手艺越多,生意越差”,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损换新,惜俭亦是难得了。

无论是旧物还是旧业,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里都有令人心动的态度和回忆。技术有没有被纳入“非遗”,是商品还是艺术品都不影响其在经手者心里的价值。生存的智慧,就在这些平凡的物事中推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辛丑年读《百工记》

《百工记》读后感(三):《百工记》:那些隐藏在历史中的行业百态~

民间造物史,百姓生活志。 ——《百工记》 之所以会读这本《百工记》,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封面以白色打底,在封面的左下方能依稀看到一些模糊的字体,比如做雀笼、木匠之类的词汇,在封面的右半侧,则看到了一张老旧的木质桌子,桌子上有秤砣、秤杆、以及一些零碎的物件,整个封面看起来简约、复古、又十分的好看。 根据书名《百工记》又结合它的封面,我觉得这里的“百工”,可能是民间的100个工作种类,在我了解了一部分书的内容之后,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更加的客观,以及容易理解,这里的“百工”应该对应着旧时代的360行,不仅仅包含了技艺、还有大部分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我有留意,这本书的作者潘伟,不仅仅凭借《民间一瞥》入选了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他的众多摄影专题,比如《稻草人——中国农民的大地艺术》、《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都被各大出版社收录其中,从这些作品的名字可以看出潘玮对于民间事物的热爱,以及不俗的拍摄技巧,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力。 整本《百工记》总共分为七个章节,作者从民生之本入手,帮你了解耕田、三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介绍了砍樵、伐木、牧牛等一些常见的农民生存之本。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当时人们的一技之长,你不仅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打金银、打铜和打铁的,还能了解到关于木工分工,其细致性,以及编斗笠、编竹篓等这些手工活。 之前经常在一些年代剧中看到开染坊的人,而染坊则被作者收入到[亦工亦商]中,你还能在第四章中看到蒸酒坊、蜡烛芯作坊、绸布店、裁缝铺等一系列,类似于手艺和商业相结合的店铺。 关于第五章出现的锁匠、杂物地摊、古玩地摊,则更加的接地气,在第六章的[江湖营生]中,你还可以看到现在不常见的猴子戏,以及【神鸟】测字等等不常见的江湖卖艺。 第七章中的[百业拾遗]中,你还可以了解到放映员、流动照相以及拉黄包车等这些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行业。 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通过特定的词汇,对当时的大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大体的解析,并配上大量珍贵图像,让读者仿佛能回到“当时”,了解当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这本《百工记》不仅仅适合喜欢历史的人阅读,也很适合高中喜欢历史的学生,扩充自己的知识点,了解课本之外的历史。当然,也同样适合写小说的作家,他们来了解这些被人们逐渐遗漏的一技之长,以及平面设计师来从书中寻找一些灵感。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了,他之前的作品《民间一瞥》,是他在空闲时,拿着相机去县城和乡镇探索出的另一个世界,喜欢这本《百工记》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一看他的这本《民间一瞥》,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百工记》读后感(四):观“百工”有感

有人说了解一种民俗文化的最佳方式是寻找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发现从事与之相关行当的人——我毫不怀疑。然而,如今的中国民间传统行当,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和现代科技的冲击后,正面临着消逝的命运。一页页翻过,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未曾见过的,甚是熟悉的,亦或闻所未闻的,总想着,在这些千年文化遗产从中国历史上消失和消失之前,我们一定要努力珍惜和保护它们啊。

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事物变化的很快,有时我们甚至来不及珍惜它们就已经消失了。由于世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的某些行当正在消失或很少有人从事,以至于它们实际上已经灭绝,导致劳动世界也以各种方式适应了这种演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是否仍然保留了我们的文化根源?

虽然很多传统手工艺也已呈区域性消失状态,但仍然存在承载着其传统和文化之美的古老行当。不论在充满活力和国际化的城市中,在青山背景下翱翔天空的现代建筑间,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市场,还是荒凉的乡野间,在为时已晚之前去寻找发现它们吧。

有时候我想我们也不愿看着我们的文化身份被逐渐侵蚀,而到最后怀旧地去看待所有消失的传统行当。或许它们已跟不上时代进程,可至少它们曾辉煌过,它们不该只存在于照片里。当看着这一个个正在消亡的行当时又发现一个惊人相似的事实:一,它们是如何消失的呢,部分原因是被新的发展和发明取代,部分原因则是这些行业的人们面临着经济困难,因为工资或收入完全没有伴随着生活成本的螺旋式上升而上涨,这些技术娴熟的人过着口口相传的生活,而事实上他们可能一无所有;二,你会发现绝大部分传统行当都源自民间,乡村,可在日益城市化的中国,由奉行亲密生活的家庭和邻居组成的乡村却在消失,根据天津大学的研究,2000 年,中国有 370 万个村庄。到 2010 年,这个数字下降到 260 万,每天损失大约 300 个村庄。

快速的城市化意味着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乡村生活正在迅速消失,传统行当好似也随之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那么最后传统和历史怕也会随之消失。可这其中最无奈的莫过于,几十年来,离开土地都是自愿的,因为人们为了工作而搬到城市。在过去这些年里,随着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这种转变加剧加速了,往往让村民别无选择,只能搬家。

以致于多年来,吃着电影院的爆米花却再也没听到过爆米花的砰砰声,看着那橱柜里闪闪发亮的金银饰却再也不曾见老师傅熔炼、焊接、拉丝、打磨,看着遍地琳琅精美的工艺品却知道它们再也不是工匠一手做出来的了……还有很多很多不曾见过的,还有机会见到吗?

《百工记》读后感(五):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学问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指的是哪些行当,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数得全,甚至能数出几十种行当的也不多。其实,很多过去曾经兴盛一时的行当,有的已失传于世,有的还在继续发展,有的经过传承创造获得了新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所著的《百工记》,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近两百种行当,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工种的千奇百怪。 这本书不仅有作者走街串巷实地拍摄的珍贵图片,还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对每一项技艺都有详细介绍,从历史背景到行业发展现状,不一而足。照片采用黑白的方式呈现,原始、纯朴、自然,展现了曾经或现存的民间技艺,涉及各时期各行各业各工种的面貌,有些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书中所选取的行业仅仅只是一门职业,一个工种,但是对于其本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其一家人的生活支柱。于微观角度而言,这些工作从日常生产生活到手工技艺,从乡野集市到现代城市,应有尽有,缺一不可;从宏观角度而言,正是这些散布于城乡角落的不起眼的职业,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全貌。

人总是矛盾的个体,社会时尚总是在不断地轮回变迁。以前的破衣烂衫是因为贫穷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破腿裤则是时尚新潮流行的象征;以前的瓷器是高档的民间技艺,是对外宣传民族文化的工具,现在的瓷碗则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的批量产品。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许多过去必不可少的物品和职业都已经成为夕阳产业,甚至已经失传。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蜂窝煤、煤油灯、缝纫机、擦鞋匠、照相馆等等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淡出人群的视野,只有经历过的老一辈人才知道它们曾经存在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时代变迁?社会向前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人类的追求,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也无需刻意回避。毕竟,人总是向往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过去,抛弃过往。今天的成就和发展,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落后的过去,就不会有先进的未来。铭记历史事实,了解文化背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未来的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曾经拥有领先于世界的农业、经济和科技,这些富有文化背景的记忆和技艺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努力,承载着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值得后人纪念与传承。

同样的,过去的优良品质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俭节约,珍爱生命,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环保天然可持续发展……无一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