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100字

《消失的古城》是一本由王笛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4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古城》精选点评:

●感觉和《茶馆》、《街头文化》有相当的重复。

●挺有意思的

●内容其实还不错,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但说实话,作品的剥离感太强,通篇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海外汉学家的手笔,可能是清末民初的那段时光作者也没有亲身经历。作为佐证的材料,国内国外都有,还算中肯。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徘徊。扣一颗星,甲骨文的封面设计我真的是无力吐槽。封面的作用是直接清晰的告诉读者,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而这个封面,把所有关键信息都藏在咔咔里,让读者费劲的去找(尤其是作者名),颇有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扣第二颗星在内容上。王老师这半年的两本书,袍哥+消失的古城,我个人感觉都没什么购买的价值。尤其是这本通俗性读物,其实简而言之就是王老师对于自己幼年所生活的老成都的一种怀念吧,仅此而已。王老师对(老)成都的感情是没得说的,不过我不赞同将个人情感在学术研究中过分凸显,这个度的把控很重要。

●就记得书中一句话:“我们把真古董销毁了,再去造假古董”。

●#2019已读019。藏书阁打卡 | 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第一次读专讲成都的书,看到那些未改的地名街名觉得很亲切。街道名的由来、各种集市的分布觉得很有趣。比如纱帽街卖戏服等,学道街书商聚集等等。有些章节感觉不太有针对性,更像讲清末民初的中国,保路运动那一章就挺好,通过后面几章百姓的水深火热也看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另一面。这本书是根据连载的文章集结而成,稍微有点散,有重复,按专题重排可能更好。最后讲古城保护有感触,有些东西的确拆了就没了,但不是很同意作者前后字里行间的那种消失的成都才是真正的成都,现在已经都同质化了没啥地标了,的观点,毕竟对我而言ifs的熊猫屁股也是成都味道呀【喂。

●期待很高的一部作品。研究方法好,视角独特,提供了广泛的西方参照物。但深度不足,内容琐碎,有些过于市井。

●材料多来自作者旧作《地下空间》与《茶馆》,读来像是删去数据图表的杂揉通俗版,且同一个故事在《消失的古城》前后反复使用,甚感乏味

●【藏书阁打卡】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大于书的内容,生活在成都,这座城市带给我了太多的东西,进而更想去了解它。内容没有什么新意,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较全面,从历史开始到如今,三教九流的叙述都有。文中熟悉的语言词汇,小时候用过的物品,以前见过的事情都给人一种亲切感,特别是描写轿夫之间的行话非常生动有趣,其实轿夫这个行业也就是如今出租车行业的前身吧,从运行到行规都差不多。书里面图片很有意思,就是有些有点多余,比如“书”的封面照就很没必要放上去了…王笛在感叹城市变化给他带去的失落感,其实这也正常,城市发展从古至今都是变化着的,不变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是一代回忆一代了吧。

●有意思!民间历史要比官方正史那些权力斗争有意思多了!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一):大成都

这个书分为历史部分和后面的消失的古城部分。

历史部分挺好玩的,看了很多老成都的照片,知道街娃儿由来,知道了大慈寺由来,知道了和尚街,知道了我爷爷或者更老一辈在成都是怎么生活的

看着照片里的人们黝黑的皮肤,还是蛮有感触的。

只是代入感不是很强,是对整个群体的描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没有展示。

后续就是对于成都老建筑消失的感慨,这点我倒是明白为什么会拆,部分人眼前的利益大于一切嘛。

现在的成都和以前的成都也完全不一样了,大到我不认识,我熟悉的地方全部变了。

或许这就是发展吧。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二):2019年闲书018

鸡肋之书,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喜欢与不喜欢来评价这本书,只能说没有读到我想读的东西,购书时的期待与阅读后的失望,反而导致了过大的心理落差。 我于成都,是典型的过客,但又有一份独特的情结。虽也去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四川博物馆、青城山、三星堆、都江堰打过卡,但更多的是经常延误的红眼航班,双流机场人迹稀少的候机厅或是机场周边廉价小旅馆的四五个小时,待天未明时又登机,以及回程再途经成都,朋友的好客与天马行空的聊天。这些碎片,构成了我对成都的所有回忆。 中国的城市中,成都有其特殊,历史、语言、美食、风貌、茶馆和麻将作为标签的日常生活,随意展现便会有精彩。本书是王先生在腾讯上专栏的结集,文字直白,体例松散,也便罢了,但想展现或是意图观照时下的东西,又感觉虽牢骚满腹却在理论分析上浅尝辄止,他的感慨,适用于从南到北所有的城市。 王先生在序言谈及,希望象流沙河老先生那样通俗地说有味道的成都故事,但或许是因为王先生离开故土久了,少了沙河老先生的温润与温暖,王先生只做到了通俗而……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三):2019年闲书018

鸡肋之书,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喜欢与不喜欢来评价这本书,只能说没有读到我想读的东西,购书时的期待与阅读后的失望,反而导致了过大的心理落差。 我于成都,是典型的过客,但又有一份独特的情结。虽也去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四川博物馆、青城山、三星堆、都江堰打过卡,但更多的是经常延误的红眼航班,双流机场人迹稀少的候机厅或是机场周边廉价小旅馆的四五个小时,待天未明时又登机,以及回程再途经成都,朋友的好客与天马行空的聊天。这些碎片,构成了我对成都的所有回忆。 中国的城市中,成都有其特殊,历史、语言、美食、风貌、茶馆和麻将作为标签的日常生活,随意展现便会有精彩。本书是王先生在腾讯上专栏的结集,文字直白,体例松散,也便罢了,但想展现或是意图观照时下的东西,又感觉虽牢骚满腹却在理论分析上浅尝辄止,他的感慨,适用于从南到北所有的城市。 王先生在序言谈及,希望象流沙河老先生那样通俗地说有味道的成都故事,但或许是因为王先生离开故土久了,少了沙河老先生的温润与温暖,王先生只做到了通俗而……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四):关于《消失的古城》的书评

很有可读性的有关20世纪初成都社会风俗的科普读物,对我这种之前在这方面知识为零的人来说,挺长见识。

但是确实可以发现作者有把材料拼凑,然后类似于做语文阅读一样,根据材料写阅读理解的嫌疑。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作者本人在书里存在感太强,他对于成都过去风俗的执着可以说贯穿全书。过于抒发情感上的东西而有点丧失了相关问题研究上的深度。

换句话说,书里着重于对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和抒情,而忽视了探究其产生原因及影响的论述,没有在理论高度解释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阶级之间的冲突,权力之间的博弈等。也把成都和世界进程割裂了,成都成了只是中国西南内陆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它城市、社会的变化好像和当时世界的变化发展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比如说,书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应该就是:公共空间,街道、茶馆、戏院、寺庙等等,作者写了20世纪初维新变法时期,这些公共空间以及民众在这些公共空间里公共行为和生活的变化,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深入论述公共空间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这就很可惜...不过这也可能是出于全书结构布局的考虑,前面没有论述,但25、26章谈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时候触及到了这些问题。虽然这样可能会造成因为看了前半部分觉得失望而弃书的读者错过这几章的精彩论述。

总的来说如果对成都不了解,又感兴趣的话,还是值得一读。就像作者说的,他的目的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就很不错。

另,成都人真的有趣!

《消失的古城》读后感(五):虽然没去过,也可以体会一下

由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的王笛来写成都,应该说正适宜——因为他的出生地就是四川成都,对成都自是熟悉得很,街头巷尾应当是门儿清。唯一的担心在于,他所熟悉的成都,是曾经的成都,还是如今的成都呢?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变化自然也是非常迅速;假如是“少小离家”,如今满眼望去“不相识”也是能够理解。幸而,王笛在《消失的古城》这本书里写的是清末民初的成都日常生活,那些情景,是早就固化在历史长河中了,最次也是存在于记忆当中,确实不必担心什么。

一本厚厚的“成都味道”,没有从大处着眼,而是分为了三十个专题,从早已消失了的城墙开始说起,其中不乏痛心,宛如当初梁思成对北京古建筑的全力挽救却有心无力的感受,写老成都的邻里关系,写小商小贩,写娱乐活动,写城市底层穷人,对了,还有那绕不过去的麻将与茶馆……成都,这座位于中国大西南的中心城市之一,素以“慢生活”而知名,看来是由来已久的,早就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是一座颇有特点和历史厚重感的中国城市了!倘若说在蜀汉的时候,成都就已经颇有性格,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一座城市的性格与味道,是必须经过了历史形成与沉淀的,否则,风一吹就什么也不剩下了,哪还有什么性格与味道可言呢?成都应该就是如此。不用说一个成都人说起成都来能够娓娓道来,譬如王笛这样;即使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成都、甚至连四川的边都没有沾过的中国人——姑且只说中国人吧——说起成都来,恐怕也能够说出几条来。譬如川军在抗战时的表现,譬如成都的麻将与茶馆,譬如武侯祠与大熊猫,更别提如今在考古节目中早就大出风头的三星堆遗址文明与金沙遗址文明了!去不了成都,却并不影响仿佛能够立刻就闻到浓浓的“火锅味儿”!

《消失的古城》附带了一张“成都市明细图”,却不清楚它是明末清初的成都呢,还是如今的成都!假如能够立刻、马上搞来一张清晰度颇高的成都市地图,或许可以与附图作一番对比。找不同的结果,是让自己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由此进入了成都这座城市,在品味清末民初时的成都的味道的同时,想像一下如今的“成都味”到底还留下了多少,或者到底还有些什么!

不用说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村庄、一个集镇,百年来的变化也是难以一下子就说清楚的。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人会变化,城市也要有发展。变化了的城市、变化了的人,其实往往都是变化中有坚守,乍一看面目已今非昔比,实际上足够留心的话,还是不难找到那些沉淀下来的细节。更不用说,当《消失的古城》这本书里在感叹那些过往的味道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候,再过若干年或者几十年、几百年,今天的味道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后人也难免会继续今天的某种感叹吧!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清末民初的成都距离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足够沉甸甸;却又还是不够沉甸甸,还会继续下去。而且不仅一座城市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以小见大,概莫例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