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显微镜下的成都》的读后感大全

《显微镜下的成都》的读后感大全

《显微镜下的成都》是一本由王笛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显微镜下的成都》读后感(一):一本书让你爱上一个城市

上周我读的书是《显微镜下的成都》,这本书作者王笛教授写得很通俗易懂,所以我很快就读完了。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我巴不得立马就飞去千里之外的成都去感受一下它的茶馆文化。我是广东人,其实我们也有喝茶的习惯,我们的粤式早茶在国内也是很有名,那美味、精致的点心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看到这本书,我想到了赵雷演唱的一首歌《成都》,那是2017年赵雷在《我是歌手》上演唱的,我们一家都特爱听,如今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时,我还会回忆起那时候一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追这个节目的场景呢。

王笛教授具有平民情怀,喜欢用平民视觉来写历史,和平时的宏大叙事不同,他比别人更关心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才有了这显微镜下的成都,让我们看到了成都不同寻常的一面。

其实历史的价值不是由研究课题本身的重要性决定的,而在于研究的历史眼光和有历史解释,即从一些貌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发现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

任何提供这些历史碎片的研究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整体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有时候,拂去历史的尘埃,你会发现有趣的东西。我就特别喜爱这一类型的书,前不久买了《紫禁城里很有事》,正在抽空看呢,等我看完以后也分享一下。

《显微镜下的成都》读后感(二):民谣里缓慢而闲适的成都

民谣里缓慢而闲适的成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成都?而我其实对成都本身无感。相反,激情的纽约、休闲的夏威夷更能召唤我的灵魂。要么大都市,要么马尔代夫。成都于我,缺少那么点感觉。从作者的写法倒是看到另一面,非帝王视角非精英视角,写茶馆、写麻将、写袍哥。作为一个四川人,算增加点知识。微观史叙事写法。 【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从表现、可能的原因、本质上原因三个方面来解读) 用日常视角,而不是小人物视角。之前研究宏观历史,之后研究微观历史。 因为去了美国,接触了这个微观研究方法,民众小日常 【问】主旨:平民视角和精英视角不同在哪? 1、精英视角不好地方,有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 2、去精英化太难了。比如你去采访底层,提问就带暗示性 3、怎么办?找家信、档案里找。这也许虚假的。 4、结论:拥有客观的历史只是一种想象。写出客观的历史也并不客观,也是个美好的想象,只能尽量接近 【问】其实在讲研究变与不变? 文化的持续性是不可能改变的。民众视角不变,精英视角从变的角度 疑问:民众视角到底有这么好吗? 日常视角违背了宏大趋势?不大气,无法把握历史脉络 作者答:99%都是小人物大部分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完不要让我研究第二等题目、现在人太愿意看定性历史给人做价值判断、不应该有主流和非主流研究历史的划分 【问】历史学家讲故事太不正式了? 作者答:历史写作就两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历史协作可以讲故事、写作应该是一种邀请而不是拒绝、但要警惕不要完全讲故事要有点理论依据 这样会不会显得太碎片化的? 作者答:准确说法是“局部研究”。

《显微镜下的成都》读后感(三):变与不变,都是活着

变化中消逝或重生的美好,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惊鸿的风景,而不变中美好的延续,同样在我们的心灵上驻扎为亘古的永恒。

在生活中,在历史中,似乎我们见到的,总是宏观而变化的多,微观而不变的少。

看王笛的《显微镜下的成都》我却了解到了一个通过“街头”“茶馆”“袍哥”“麻将”等微观的事物为我们描绘的,在历史变迁中鲜有变化的成都。 成都像许多内陆城市一样,有着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由于它所保留的传统文化较之沿海,华北以及华中的城市多得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于北京,上海,汉口和广州的“另一个中国”。

它的街头从19世纪中期到民国时期只是变多了几条,街上的茶馆,在1949.12.27,解放军兵不血刃的进入成都还在照常营业,日常生活好像没有大变化,社会势力“袍哥”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解散的,街头娱乐文化“麻将”更是延续至今…… 看完本书,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是身在一个类似于成都这样安逸的一个小县城里,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工资稳定,时间充裕,思想老固,没有创新。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没有变化,没有压力。而我的朋友很多都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外出去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打拼。过年过节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她们全都变了,穿着时髦的衣服,背着昂贵的包包,说着你听不懂的话。有时候我很羡慕,但仔细想想,我又不羡慕了,因为人都是这样子的,做了什么选择就会有什么结果,安逸有安逸的享受,拼搏有拼搏的压力。你永远不知道,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者王笛曾说过一句话:“拂去历史的尘埃,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他在1990年为博士论文搜集资料的时候,找到一个叫大卫.格拉汉姆的人在1920年写的论文,里面贴有一副门神画,竟然与他在1990年在成都街头买的门神画几乎一模一样。70年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经历了许多变迁,但两幅门神画却能如此相似,可见,文化的可持续性并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而所谓变与不变都是相对性的,只有把两者都纳入历史的研究当中,才能更接近历史的真面目。

我也与作者有相同的想法。在我看来,研究历史其实就是在研究人文,而研究变与不变,只是人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当中的小小一个问题,而只要是问题,都是相通的。

以古鉴今,就如我自己的例子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觉得变好,有的人觉得不变好。其实,实在没有必要去在意哪一个比较好。因为我们只要耐心的接受选择背后的结果就好了。

毕竟,变与不变,都是活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