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的读后感大全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的读后感大全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是一本由顾彼思商学院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读后感(一):一张图学市场营销,日本GLOBIS商学院的精华课 | 《MBA轻松读市场营销》读书笔记

最近想学习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因为之前都是在工作中零零碎碎接触,或者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案例,一直希望能比较系统化地梳理一下。

昨天刚好在办公室看到这本《MBA轻松读——市场营销》,基于日本GLOBIS商学院课程。不是很厚的小册子,内容也比较精炼,感觉正合适。

这本书的优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市场营销的来龙去脉,像一些基础理论、常用方法也都有涉及。当然因为是主打“轻松读”,许多地方就不能展开了。对于入门和系统了解还是很有帮助的。缺点是在当下时代的最新的案例和理论输出不足,不过大概也是没办法的事。

总体来说,读完之后对于身边发生的市场营销事件的解读还是有帮助的,毕竟万变不离其宗。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需要高清PDF版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Kamiyass的读书笔记,回复“市场营销”获取。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读后感(二):可以,但没必要

【写在前面】

想着更深入了解市场营销的底层逻辑,于是就翻开了这本书。

1、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理想的市场营销是无需营业的”,可见市场营销的技巧对于经营效率有多么重要。

2、在意识到巨大市场中的“细分化小市场”之后,以此为中心精简本公司商品,从而能得出更为有效的方法。这种集中针对细分化市场的行为就被称作目标(T)。

3、但优衣库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该分区的市场进行了统合。它注重极简设计,并配合任何人都难以抗拒的“实惠价格”与“高功能素材”(比如能吸收水分的保暖素材等),提高了企业价值。

4、一般而言,即使技术改变,顾客的需求改变,但企业文化却很难配合改变。并且即使现实是改变就能获得利益,但要将之前所积累的一切清零重来,这在人的感情方面也比较难以接受。

5、像这样从高处俯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后会发现,当事者所想的事不过是单纯的手段。这种构造一般被称作“元认知”,但当事者本身往往很难注意到它。

6、霍华德·舒尔茨宣布:“不依靠折扣券,我们星巴克与顾客您一起——从咖啡到回收利用——交换彼此的意见,倾听顾客的声音,跟随顾客的脚步,让您得到更好的享受”,并利用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与顾客之间形成了更牢固的羁绊。

真的是晦涩难读,对新人真的非常不友好。甚至可以说,介绍的案例似乎也对主题的深化没什么作用。

1、选好书,是第一步,而这本绝对要被排除在外。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读后感(三):笔记

商品在推出市场之前会进行调查。也就是所谓的3C分析(市场·顾客分析、内部环境分析、竞争分析)。并且会反复思考S(segmentation细分)、T(targeting目标)、P(positioning定位)和4P(Marketing mix市场营销组合)这四点针对销售的策略后再投入市场。

品牌化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读后感(四):小笔记

入门读物,例子很有趣,很容易看完~

1.所谓市场营销,就是有效利用预算、时间和劳动力等有限资源,创造“让他人持续购买的机制”,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应围绕客户而不是企业。市场营销无需墨守成规,应当随机应变。 2.市场营销1.0,福特公司的市场营销活动,将T型福特车当作“马的替代品”来宣传而不是作为新的概念,在这样的市场营销中,重点是供给方的告知义务,有广泛而稳固的消费者只要了解产品特征就会花钱购买,因此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迅速且毫无遗漏地对消费者传递情报。 当新产品推出市场时,一开始往往是作为替代品出售的,并且在初期(即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是不会顾及消费者喜好的。在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的初期阶段,单纯以降低价格来占有市场的说法比复杂而细致的市场营销更能带来商业利益,即大量生产和物流是初期阶段的关键所在。 3.而由于市场饱和及竞争对手的出现,使得必须制造出更能反映消费者希望的产品,更有效地向对本公司有兴趣的消费者传递情报,进行宣传,从2C(company、customer)分析转换为3C分析(competitor),产品生命周期进入了成长阶段,市场营销向2.0进化。 市场营销2.0的构成也被成为STP市场营销,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 S分区,在大型市场中,依据地理条件、年龄性别、喜好、行动方式等因素,将市场中具有相同需求的人分割开来,从而将其定义为更加“精密的市场”来掌握。 T目标,将市场细分化后,以此为中心精简本公司商品,从而得出更为有效的方法,选择目标要慎重,区域过大盲目的广撒网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区域过小便于听取顾客诉求商业市场却难以成立。 P定位,找出商品定位,是从顾客角度出发的反向视角。 在实际的商业战场上,STP三者的顺序是可以随意轮换的,其中ST为企业视角,P为顾客视角。 市场主导者没落的原因一般是以下四点 其一是根本性的技术革新,跟不上技术变化的主导型企业注定会没落; 其二是顾客需求的变化; 其三是法规制度与关税等客观因素的变化; 最后一点,与意识形态相关,是过去的成功经验与工作价值等企业文化有关。 所谓市场营销组合,就是指“达成市场营销目标的各种可控制手段”,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宣传,在市场营销的4P策略中,逐一审核每一点很重要,但在经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其平衡性的考量更为重要。 4.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到成熟期后,市场基本饱和,差异化的选项基本用尽,成本、销量、利润方面都濒临极限,超出了市场营销2.0的范畴。 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更容易被替代)是更适合市场营销2.0的产品类,但同时很容易出现市场饱和,也容易陷入难以进行差别化处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谓的市场更容易成熟。关注度较低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日常消费的产品类,替代性很高所以相较于汽车、珠宝,商品化程度较高;理性产品(汽车、洗涤剂、卫生纸)比感性产品(珠宝、点心、廉价玩具)商品化程度更高,原因是评价更容易量化,也便于比较,所以比较容易选出替代商品。 综上,关注度较高(即更不日常)的感性产品(获得极大情绪性满足类)更不容易被替代。这就涉及了品牌管理。 5.所谓品牌,就是指想起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消费者能对固有价值有所认知。如果说差异化是“与其他公司产品进行比较,体现本公司产品的优越性”,那么品牌观点则是无需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仅通过展示本公司品牌来让顾客接受并选择。 将品牌打造成高品质印象并让顾客获得满足感,可以避免暴露于比较性目光中的商业化横向竞争。就像顾客在比较爱马仕和路易威登,往往会比较哪一种更适合自己而不是比较其品质。 为提高品牌资产性价值(品牌衡平法)而制定的措施被称为品牌战略,是市场营销2.0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6.市场营销的手法已经逐渐被顾客了解,在这种“市场营销成熟化”的状况中,如果进行简单粗暴的市场营销只会起反效果,所以逐渐的发展成了市场营销3.0。 发现蓝海(新开辟的非竞争市场),并在发现后继续保持蓝海状态避免变成红海(陷入价格竞争的严酷市场),这是目前市场营销的一大主题。而发现蓝海的方法,一是靠敏锐的直觉,二是靠公司与消费者的对话。 如今顾客已经不再只追求商品和服务的性能和价格,开始考虑消费本身的意义了,这时,更加环境友好、有担当、做公益的企业便会更受欢迎。 目前市场营销3.0,不再分企业和消费者,而是将二者合并考虑。要认真思考某个价值观,考虑为实现这一价值观应该怎么做,最后再考虑企业或者消费者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要将双方可实现的共通的价值观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目的和成果。

总之,市场调查和市场营销今后会更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待后续~

《市场营销(MBA轻松读)》读后感(五):市场营销

以前一直不太懂市场营销和销售的区别,看过之后就恍然大悟了。

我认为市场营销要解决的问题,看下面的图就一目了然。

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企业知道自己提供什么

这种情况对于企业和用户都是最好的,无须做任何市场方面的工作。

企业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此种情况下,是市场营销做的不到位。 企业能提供产品,而用户却不知道要什么。 这个“不知道要什么”有几种含义:

1. 不知道什么问题要解决

例如汽车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没有见过汽车的人,根本不知道还能用汽车来替代出行

2. 不知道用什么产品来解决问题

我们经常被淘宝上的各种神器刷屏:原来困扰你已久的问题,只需要用这个就能一招解决。

3. 不知道产品还可以这样用

原来XX还可以这样用!!! 这就是标准的文案标题, 我们一直有使用某产品,但从不知道某产品换一种用法竟然可以解决其他的问题

4. 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你的产品

用户知道了解你的产品,而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可以买到产品

5. 不知道有这种产品

这种是企业的问题,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客户根本不知你也生产此种产品

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企业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

企业和个人都处于一种茫然的态度

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企业却不知道提供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有企业做市场调查,其实就是要收集用户的意见,来解决企业到底要提供什么的问题。

整个市场营销都是要解决上述四个问题,下面来看看市场营销是如何解决的。

对于A情况(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企业知道提供什么),这种情况只适用于早期的市场。早期的通用汽车,世界上只有这一家汽车公司,当时汽车是供小于求的,根本不需要做市场营销。

这种情况下称之为市场营销1.0

对于B情况(企业知道自己提供什么,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是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是4P营销策略。

1. 产品(Product)

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产品特性,产品功能(上面我们提到的原来XX还可以这样用)等等

2. 价格(Price)

产品的定位/差异化。例如汽车,每个品牌的汽车都通过价格来定位不同的市场。

3. 促销(Promotion)

宣传,推广等活动

4. 渠道(Place)

那里可以买到你的产品。例如超时,药店等等。

目前企业多数的精力都放在此种情况,特别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让营销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渠道方面,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京东/淘宝),在推广方面可以用到微博,头条,微信公众号,蹭热点(杜蕾斯文案)等等。

这种被成为市场营销2.0

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市场营销可以说是很好做(网络媒体很发达,用户接受度也非常高),也可以说是非常难做(行业泛滥,用户要求越来越苛刻)。

整个社会的物质已经高度饱和,市场已经进入到企业不知道提供什么,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 市场营销2.0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情况了。

乔布斯,如果他当年发布一个用户调查,询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电脑和手机,就绝对不会有如今的苹果了。 所以乔布斯做了什么? 乔布斯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创造了新的需求,这就是乔布斯的伟大之处(用今年罗胖跨年演讲的话说,是需求一直存在,只是被乔布斯发现了而已,OMG,OMG)。

Nike,为了销售自己的鞋子,发布了Nike+ App,来增加用户的荣誉感以及身份认同感。

如今的众筹做产品,和用户一起来做一个产品。

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了3.0模式(换句话说,2.0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市场了),可3.0还没有具体的方法论,大家都在摸索。 乔布斯,Nike,众筹姑且都算一种吧。

如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