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锦集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锦集

《卧底经济学1》是一本由【英】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一):基于书本知识的日常观察

1. 星巴克或者其他咖啡馆(至少在国外)确实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而且在客流量高的地点开价会比其他分店更高一些。位置是咖啡馆最大的稀缺资源,同理可适用于上海的奶茶铺。

2. 超市自营商品通常放在货架最下面并且包装十分朴素,但是质量与其他著名品牌产品差不多。超市的降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摆架倾向于把价格较高(但不是最高)的产品摆在显眼位置。

3.一般餐饮提供饮料都会有大杯选项(或者如肯德基麦当劳的大薯条),但实际上中份与大份相差相当有限。换言之,中份与大份的售价差额即为纯利润。

4.精准定位消费者可能是最佳策略。我和我老婆在淘宝搜索相同物品时推送的商品完全不一样,我页面上商品价格要高十倍,可能我是个凯子:)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二):表象下的本质

阔别它的姊妹篇《魔鬼经济学》一个月之后,开始看这本,原以为习惯此般出人意料的结果,却还是大吃一惊。

前九章各有重点,仍然围绕着市场体系里面,提出买卖市场失灵的问题,分别是稀缺力量,外部效应,不完全信息,还有公平问题。从地铁站的咖啡,到超市的不同货物的定价,到二手车品质的价格,到股票市场的价格/收益,再到房屋买卖,再到喀麦隆的腐败,再到全球化经济,最后落足到中国的经济,从以上三个问题,都提出了足够的证据(公平问题,前几章提的比较多,后几章几乎不涉及)。

作者总说自己在经济学方面比不上威尔逊,可是他却用一种站在问题的制高点去审视问题,并没有只是针对表面症状。劳工用血汗做运动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方面。可是,他关注的是,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做?因为,在那些国度中其他职业远远比不上这种被资本主义政客嗤之以鼻的职业。同样,经济全球化变差了吗?我看到的是好了,简单来说,父辈用的农药是现在绝对不会允许的毒性物质,公民素质也明显提升,有何不可。经济的发展,自然带动合理的其他方面的继续进步。

对于足以用无能来解释的问题,永远不要归咎为阴谋。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三):挺通俗的

很通俗易懂,选取的案例也都很经典,不过没什么新意,感觉还不如曼昆的经济学教材系统有趣。

认为美国的私人医疗保险和英国的NHS都难以应对医疗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比较推荐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模式(数据给出的现实该模式下个人和公共医疗开支都较低,且公民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医疗服务,不过据我所知很多人会利用中央公积金购买商业保险;作者建议这种模式大病靠政府,真的可行吗?况且中央公积金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通胀、预期寿命变长导致早年攒的公积金不够等)。

国际贸易的部分太简略以致于有点误导了(美国可以出现贸易逆差啊,国际货币嘛)。全球化与环保的部分不太认同,至少有很多实证研究证明,race to the bottom确实是存在的,发达国家当前环境更好地一部分原因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另外中国FDI和颗粒物浓度的那张图(即看似FDI的进入导致颗粒物浓度降低)真是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当然并不是说全球化造成了环境污染,但反过来自由贸易有利于环保好像也并非事实。

ps:为什么没人吐槽翻译啊,而且有点啰嗦。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四):一点收获

写的挺好,用经济学的知识实实在在的,分析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以及国家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不是政治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原来经济学是真的有用的。它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学问。不似法学,法学的渊源流传的思想你不去了解,好像对你我也没什么。

在这种有用的趋势下,我打算读完这四套书。

记下几个对我来说有用的启发吧:

1。做生意选择好地段很重要,因为稀缺的力量。

2。领跑理论:对于弱者的补偿,最好的方式提供一次性补助。比如征收燃气费,不是把燃气价格打压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是给予生活的弱势群体以补贴。

3。解决交通拥堵最好的方式是:让使用者支付外部效应费用。你越往堵的地方开,你花的钱越多。

4。内幕信息是阻碍医疗系统运行的最大障碍。讲白了,天朝就是群众不相信医院,不相信小诊所,不相信医疗费用的合理性。

5。炒股要购买那些拥有巨大稀缺力量的公司——强大的护城河。

6。贸易壁垒肯定是一种有害的举措。另外,别人往自己港口里面塞石头,但你也不能野往自己港口里面塞石头。

7。富裕国家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道理:与稀缺力量和腐败作斗争,纠正外部效应,努力使信息公开化,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更为重要的是:全力拥抱市场。

《卧底经济学1》读后感(五):重点不是咖啡OK?

书确实通俗易懂,耐读性强,少一分是因为作者成书于20年前,所用数据还有事例有点过时。

好了言归正传,看了几遍评论发现每个人都在谈及咖啡,拜托这个不是重点OK?

说这个只是作为引子告诉大家最平常的东西也牵扯到了复杂的经济学而已,难道很多人只看了开头就觉得这是重点了?

其实连同后面说的超市也是引子,作者是想告诉你商家在市场上的本质是利益最大化,中间还举例说明为了利益最大化,同样的CD在不同国家卖不同价格。sign~这例子要多大年纪的人看了才有体会。更接地气的例子是去餐馆吃饭,用现金付原价,用团购可以打折,收割不在乎价格的同时不放过爱占便宜的。这样想想最近出现的滴滴的大数据宰熟事情,其实也就是一回事了。。

好了,铺垫结束接下来的章节才是重点。作者先提出了完美市场下的理想世界但同时又指出其局限性,但又找到了领跑方案来平衡效率公平最后又提出其局限性。

作者这种反复的反转其实只是想说明经济的复杂性拉,随后的两章又介绍了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和解决方案。接下来又再次强调股市很随机投资需谨慎。

主要观点到此结束,后面就变成了综合应用题,分别介绍了拍卖,穷国的原因,中国的崛起以及全球化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好了,最后划重点了: 市场就是一个反馈系统,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匹配资源,但是因为有诸如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使市场失灵,所以需要设计合适的正负反馈补偿来保证市场有效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