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中路》读后感精选

《林中路》读后感精选

《林中路》是一本由[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16.0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中路》读后感(一):随手勘误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孙译:

原文

“等闲视之”当作“等同视之”。考虑到“闲”、“同”字形相近,应该是打字致误。

孙译:

原文:

“不仅不”当作“不得不”。五笔打字?

这些错从上海译文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一直保留到商务印书馆的“海德格尔文集”,也够顽固了。

《林中路》读后感(二):《林中路》:存在的虚实,符意学与哲学有何关系?

想谈海德格尔的存在,要么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虎青年,要么就是瞎谈一通。这么想来确实也有点道理。如果朋友们读过我之前的文章,就会知道我只是一个勉强会说话写字的人。所以呀,谈《林中路》,我们不说哲学,只聊语言。

那么,把名字换着《存在的虚实,符意学与哲学有何关系》或许更恰当。但我也要打个预防针,我只是一个对各个角度都略知一二的读者,仅代表个人观点,或许观点早已被学界证实或推翻,但写下此文之时只是为表达阅读当下的感想,不能保证对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没有误读。

何谓符意学?这个观点与命名学相对,此处当然可以搬出许多大家对的严谨的定义。但我们不烦简化它们。命名学,现有一个事物,我们寻找某一符号确切地指称它;符意学,现有一个概念,我们创造一个符号试图确切地指称它。其实,不论是符意学还是命名学,其核心都是指称。而它们的区别在于符号(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能否一一对应?符意学认为,人们尽力地寻找、创造符号,也不能完全地表达一个概念。举个例子,水:该符号对应的是一种液态的流动的水,能喝,能洗衣物。这是人们对水的普遍观念。但是水还可以参与化学反应成为一种溶剂,彼时,水就写作了h2o1。水,还是同一个水,但符号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便是符意学想表达的。

那么为什么说海德格尔与语言(特别是符意学)有关系?海德格尔在提到存在这个概念时对我们发问:什么是存在?概念的存在是否属于存在?仍以水为例,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是真实的存在,在现实中存在,转化为概念的水也是存在,那么在h2o1这个符号被创造之前,h2o1的水是否是存在呢?

语言是人们认识的产物,而哲学更是形而上,某假说被证实之前它的存在就像薛定谔的猫,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有时只是一个事物换了个名称(汉语里的异体字、古今字多的是这种情况),而有时确实是一种新事物的创造。

这么一细想,会不会连开口说句话都诚惶诚恐了起来?恰是标题所言:林间多歧路,殊途而同归。说话、谈观点,或许表达出了言外之意,或许没有,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林中路》读后感(三):《艺术作品的本源》读书笔记

我的前言

20220113。本来准备把全书读一遍,没有想到在选择看的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就停滞不前了。反反复复读了5遍。还是决定写个读书笔记。

(本书是网上下载的 mobi 格式文件,通过imazing 导入 iphone 的 kindle app。mobi 格式可以在 app 上作笔记。)

通篇读过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海德格尔不是要解决艺术作品的本源的问题,而是围点打援,点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援是对“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的传统理解中涉及到的一切。

而且本文必须通读,因为第一章、第二章中不好理解的某些内容,作者在第三章自己说清楚了。这就是一个手稿嘛,作者也在探索中。我们也跟着探索,不要太执着就行。

我的理解框架是马克思的“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这句话,那么,没有被意识到的存在是什么呢?马克思称之为实践,意识是从存在而来的,但存在远远大于意识。意识和存在,都来自建构。建构是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是最大的、最本源的东西。(理解框架有机会再整理)

海德格尔在前言部分,用一种貌似很随意的讨论方法,开始了全文。

在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循环中,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来源的可能性(注意这一句:“抑或,事情恰恰相反?”)。这里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的确,艺术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来源,因为艺术是社会性、关系性的东西,而艺术家、艺术作品都是社会关系的实体化。实际上,一切实体都是关系的实体化。

然后,海德格尔就说这样一个循环(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实际上是无解的(题外话,海德格尔特别喜欢这种循环,或者说,他特别喜欢创造这种循环,并且让读者不要害怕循环,因为循环里面有好东西。),所以他要从艺术作品无可否认的一个基础开始,也就是艺术作品的物因素。这种“寻找无可否认的基础”的方法,实际上是哲学方法。哲学方法与我们熟悉的现代科学方法不同,任何一门现代科学都不讨论自己的基础,也就是前提和范围。

自然而然地,我们就进入第一章《物与作品》。海德格尔在这一章,梳理了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对物的三种理解方式:特征的载体(比如现代科学)、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比如贝克莱)、具有形式的质料。第一种理解方式离人太远,物有了神性。第二种理解离人太近,人有了神性。第三种理解方式最具有迷惑性,被海德格尔重点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海德格尔在本文中使用的是“历史”,而不是“时间”这个词汇。而海德格尔对物的三种传统理解方式,也是历史性的梳理、批判,只是特别淡,批判的口吻特别温柔,如果不细细分辨,很容易放过。

《林中路》读后感(四):【转】邓晓芒: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作者简介】邓晓芒,1948 年生,初中毕业即下乡插队当知青,1974 年回城当搬运工,1979 年考上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 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 年被评为教授。2009 年转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2018 年被聘为湖北大学资深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杂志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林中路》读后感(五):短评下不下,读完打卡

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诗人何为这三篇相对比较容易。1、看到艺术和艺术品物质性的区分在《存在与时间》里头已经玩儿过了,解蔽、真理、大地、世界,以及画作并不消耗颜料云云,也是看上去很美;2、“对于现代之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的相互交叉”,“存在者不再是在场者,而是在表象活动中才被对立地摆置的东西,亦即是对象(Gegen-ständige)”,这篇是海子想要搞得对现代的某种诊断吧,笛卡尔的我思=我在等式,在海这里被翻转成了一种对确定性的渴求也即一种病症,“在确定性之基本等式中,进而在真正的一般主体中,道出了ego[自我];这并不意味着,人现在是从自我和利己方面被规定的。它只是说:成为主体,现在成了作为思维着和表象着的生灵的人的特性。”“惟当人本质上已经是主体,人才有可能滑落入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主观主义的畸形本质之中。”3、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部分的解读,也用海话分析了为什么黑格尔要改书名,说黑格尔也和他海子一样聆听erfahren词本义的回声,讲科学/神学/存在学,我因为没有黑格尔基础,没有能力回应这一切,但看到了他老诠释学六经注我的功夫;4、讲尼采的上帝死了,把尼采拆成两个基本点,强力意志和永恒回归,结论是尼采还是一种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本质即虚无主义,海本身还有更大的专书《尼采》;5、诗人何为这篇就是吹荷尔德林,我连刘子译文也看了一遍,什么贫困的时代,上帝缺席之后,世界黑夜,神性之光黯然熄灭,“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的踪迹。因此,诗人就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者。因此,用荷尔德林的话来说,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当然少不了诗是对存在的道说,语言是存在的居所,里尔克比荷尔德林差远了之类的海话,“荷尔德林的作诗活动如此亲密地居于这一处所之中,在他那个时代里任何别的诗人都不能与之一较轩轾。荷尔德林所到达的处所乃是存在之敞开状态(Offenheit des Seins);这个敞开状态本身属于存在之命运,并且从存在之命运而来才为诗人所思。”6、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从尼采和第尔斯对箴言的翻译开始,后面他又给了自己的翻译,并且进入了对希腊文的词义进行各种辩析,说希腊不仅仅是希腊民族而是一种早先,而斯本格勒因为对尼采一种毛糙的理解认为西方没落了,西方Abendland也有傍晚之地的意思,而翻译在德语又有摆渡/转渡的意思,然后说我们对希腊文的翻译可能是迷途,有很多危险,又绕到存在之被遮蔽和遗忘,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被遮蔽和遗忘,而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只要我们仅仅以历史学的和语文学的方式来翻译这个箴言,则这个箴言就决不会有所反响。”我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坏了,西方文明现在很危险,必须要跟着他老回到更早前的希腊哲学才能挽救沉沦,但是你看不管是阿那克西曼德还是巴门尼德,希腊文转渡很难,用语文学和历史学不球行,但要跟他搞海子学,这样思想才能在存在之谜上去作诗。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诗人何为这三篇相对比较容易。1、看到艺术和艺术品物质性的区分在《存在与时间》里头已经玩儿过了,解蔽、真理、大地、世界,以及画作并不消耗颜料云云,也是看上去很美;2、“对于现代之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的相互交叉”,“存在者不再是在场者,而是在表象活动中才被对立地摆置的东西,亦即是对象(Gegen-ständige)”,这篇是海子想要搞得对现代的某种诊断吧,笛卡尔的我思=我在等式,在海这里被翻转成了一种对确定性的渴求也即一种病症,“在确定性之基本等式中,进而在真正的一般主体中,道出了ego[自我];这并不意味着,人现在是从自我和利己方面被规定的。它只是说:成为主体,现在成了作为思维着和表象着的生灵的人的特性。”“惟当人本质上已经是主体,人才有可能滑落入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主观主义的畸形本质之中。”3、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部分的解读,也用海话分析了为什么黑格尔要改书名,说黑格尔也和他海子一样聆听erfahren词本义的回声,讲科学/神学/存在学,我因为没有黑格尔基础,没有能力回应这一切,但看到了他老诠释学六经注我的功夫;4、讲尼采的上帝死了,把尼采拆成两个基本点,强力意志和永恒回归,结论是尼采还是一种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本质即虚无主义,海本身还有更大的专书《尼采》;5、诗人何为这篇就是吹荷尔德林,我连刘子译文也看了一遍,什么贫困的时代,上帝缺席之后,世界黑夜,神性之光黯然熄灭,“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的踪迹。因此,诗人就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者。因此,用荷尔德林的话来说,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当然少不了诗是对存在的道说,语言是存在的居所,里尔克比荷尔德林差远了之类的海话,“荷尔德林的作诗活动如此亲密地居于这一处所之中,在他那个时代里任何别的诗人都不能与之一较轩轾。荷尔德林所到达的处所乃是存在之敞开状态(Offenheit des Seins);这个敞开状态本身属于存在之命运,并且从存在之命运而来才为诗人所思。”6、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从尼采和第尔斯对箴言的翻译开始,后面他又给了自己的翻译,并且进入了对希腊文的词义进行各种辩析,说希腊不仅仅是希腊民族而是一种早先,而斯本格勒因为对尼采一种毛糙的理解认为西方没落了,西方Abendland也有傍晚之地的意思,而翻译在德语又有摆渡/转渡的意思,然后说我们对希腊文的翻译可能是迷途,有很多危险,又绕到存在之被遮蔽和遗忘,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被遮蔽和遗忘,而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只要我们仅仅以历史学的和语文学的方式来翻译这个箴言,则这个箴言就决不会有所反响。”我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坏了,西方文明现在很危险,必须要跟着他老回到更早前的希腊哲学才能挽救沉沦,但是你看不管是阿那克西曼德还是巴门尼德,希腊文转渡很难,用语文学和历史学不球行,但要跟他搞海子学,这样思想才能在存在之谜上去作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