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锦集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锦集

《极简医学史》是一本由[美]玛格丽特·维利亚尼 / [美]盖尔·伊顿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一):50个人类战胜死亡的转折点

因为本身就是医学专业毕业的,而且从事的工作也是医学相关的,所以一直对医学的各种知识很感兴趣,然后就接触到了这本书——《极简医学史》,也是50个人类战胜死亡的转折点,全书用了200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历经5000年医学发展时间线,讲述了人类与疾病、死亡不懈抗战的求生史。

医学史是人类与死亡抗争的历史,每一个片段都可能关系到族群的生死存亡。《极简医学史》这本书凝结了医学史上里程碑式发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5000年来我们一次又一次从死神镰刀下逃出生天的惊心动魄历程。

先说一下我认为的书里面的亮点,一是书的最后面附上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表,从1901年到2021年。说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最先想到的获奖者可能屠呦呦。但是翻看整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表,就会发现很多现在看来很稀松平常的医学知识,在当初发现的时候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比如说1930年发现了血型,1943年发现了维生素k,1986年发现了生长因子等。

还有一个亮点是书里面夹着一张图,用时间轴的方式标明了历史上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事件和转折点。很清晰,也很简单明了。

之前看过一个统计,全世界死于疾病的人数远超于死于两次世界大战的人数,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是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的今天,适当学习一下医学史真的很有必要。书里面选取了医学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意义的50个医学事件,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传奇,如弗莱明的脏培养皿带来了青霉素。也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像是医学史上最残忍的错误,莫尼兹发明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这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很多时候,会庆幸自己所处的医疗环境很好,医学很发达,治疗疾病的时候受到的痛苦与以前相比少了很多。很难想象生活在麻醉剂发明之前的人做手术的时候有多么痛苦。

《极简医学史》这本书很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医学专有名词,当成普通的故事来读也没有太多难度。是一本对于读者和友好易读的书。

最后,想引用书封面的一段话:人类5000年求生史,每一步都充满困惑、猜想、质疑、坚持以及发现的惊喜。一次次对传统医学理念的不屈挑战,从巫术、魔法到科学治疗,《极简医学史》这本书是人类与疾病、死亡不懈抗争的极限生存纪实。从新冠肺炎的发生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年时间了,从武汉刚爆发时的恐慌、迷茫,到现在各种隔离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我们好像正在亲身经历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或许有苦有泪,但是人类的不屈和坚持,一定会战胜疾病的,就像之前几千年一样。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二):50件大事回望医学发展史

相信科学”是我们都不陌生的一句口号,那有没有人会相信,假如你生病了,医生看不好你的疾病,但是神可以看好你的疾病。 这可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170年前,地中海地区,有数百个医神庙接受治疗,最出名的当属埃皮达鲁斯的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证据表明,几乎所有进入神庙治疗的病人都痊愈了。

这就是这本《极简医学史》中所提到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医学史上50件大事中的一件,讲述了人类与死亡抗争的历史。从民间疗法、魔法到神庙睡眠疗法、巫术到后来的科学疗法,配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和精美的画卷,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生命的脆弱以及我们挣扎求生的不易。

作者是玛格丽特·维利亚尼和盖尔·伊顿。玛格丽特·维利亚尼是医学博士,布朗大学沃伦·阿尔珀特医学院妇产科临床教授。从事了近 40 年私人妇产科医生工作。

盖尔·伊顿,罗德岛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研究生院儿童文学教授。曾任波士顿公共图书 馆和伯克希尔图书馆图书管理员。

神庙疗法,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它也有它的道理。首先,神庙不是接收所有的病人,选择机制决定了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是不能进入的。其次,病人的期望、信仰会坚定他们的信念。多达1/3的病人患有心身疾病,也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最后,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治疗环境会提高治疗效果。

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就会教导要饭前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可能我们的意识里是觉得不洗手,会有细菌,但洗手还可以降低死亡率。维也纳医院因产科而闻名于世,然而产妇宁愿在大街上分娩而不是医院,因为医院里的产妇死于产褥热的更多。作为19世纪常见的细菌感染,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1847年引入氯水洗手方法死亡率才下降。

从2019年到2022年,新冠疫情带来的笼罩在我们所有人上空的阴影仍未散去,不过我们国家大多数人都已接种了疫苗,至少现在重症患者数量没有像之前那样。在读到鼠疫、霍乱、天花等大规模传染病时,看到医生大胆的给病人接种疫苗,不仅要面对舆论的压力,还要照料隔离的饿48名病人,想想都觉得不容易。

人类文明发展这么多年,医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可我们究竟是如何与疾病抗争,与死神赛跑?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翻开这本书,在读故事般的氛围中,一睹人类与死神抗争的伟大。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三):与死神赛跑的求生之路

曾看过一则故事:

股骨骨折在自然社会中是一件极危险的事。摔断大腿意味着死亡,因为TA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猎取食物,还可能被游荡的野兽吃掉。而这块愈合的股骨表明:有人花时间照顾伤者,包括帮TA处理伤口、为TA提供食物、保护TA不受攻击,使TA存活下来......

所以,某种角度上看,这块愈合的股骨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医学的起点。

医学,这门带着文明烙印的古老艺术,以独有的方式对抗疾病与死亡,让数不清的病人恢复健康;它创造数不清的创新性新思想,带来无数开启新观察角度的新方法。这样一条与死神赛跑的求生之路,人类走了万年千载,每一步每一关都是惊心动魄历程 ......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极简医学史》所呈现的五十个战胜死亡的转折点,一窥一二......

《极简医学史》是美国医学博士、布朗大学沃伦·阿尔珀特医学院妇产科临床教授玛格丽特·维利亚尼教授,与罗德岛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研究生院儿童文学教授 盖尔·伊顿教授联手合著。书中以医学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意义的50个医学事件串起5000多年人类与疾病、死亡殊死搏斗的史诗 ,带我们从这些高光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伟大。

来自古印度的手术

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印度,有一位传奇的外科医生妙闻,他为教导学生研究人体,从解剖角度研发独特的身体构造展示方法,此外他还发明一些外科技术:比如有效的吸入麻醉剂、可吸收的羊肠缝线等等......

天花抗击战

曾经天花肆虐,造成无数人死亡、毁容、失明甚至残疾。在十八世纪这场抗击战中,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及相关策略,中断了古老天花的感染链。而这些,源自一位热心医生拜访了患有轻微牛痘的挤奶女工......

洗手降低死亡率

十九世纪的维也纳医院因产科而闻名,但很多产妇宁愿在大街上分娩也不想进医院,因为在医院生产的产妇死于产褥热的比例非常高。经过仔细观察,细心的医生发现:这款细菌感染疾病的爆发,是通过医生未洗过的双手和衣服传播的细菌到产妇体内而引发的。而后,通过引入引入氯水洗手方法后,维也纳医院产科产妇的死亡率陆续降低下来......

公共卫生是头等大事

很多疾病都是由散发着腐烂垃圾气味的恶劣空气引起的,那些有害气味通过抑制系统并使其容易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而损害身体。所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清洁用水等公共卫生措施,对居民的健康极其有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印度河流域、十九世纪的泰晤士河畔,都曾大力建构公共卫生措施......

合上这本《极简医学史》,我才知道,原来很多现在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的举止行为,比如洗手,也曾走过困惑、猜想、质疑与坚持的求生之路。书中这五十个发现,无论以现在的眼光看是如何简单,它们都曾经是惊心动魄的转折点,是人类与疾病、与死亡不懈抗战的生存纪实。正是有着前人们的不屈服以及一次次的坚持,才有现在昌明的科学,才有现在的你我他!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四):西医有优势,中医有特效

这本书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随手一翻,全彩页的,应该是铜版纸,怪不得这么重。所以不适合单手持书,建议老实放在桌面上读。

原来的题目叫《50种发现里的医学史》,应该是译者觉得有些拗口,改成了现在的《极简医学史》。确实顺口了好多,但不如原题目准确了。尽管书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但重点其实是这50种重要的发现。我觉得不如叫《医学群星闪耀时》更贴切一些。

全书以50种对医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现成章,用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为读者展示了每个发现的简短历史。不足之处是翻译让我觉得有些欠佳。很多地方翻译腔明显,用中文读起来有些不太顺畅。书中绝大部分内容谈及的是西方医学史。即便书中提到了1972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肯定了其在对抗疟疾中的成就,但不论研究过程还是研究结果都是纯西医思维。

诚然,西医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已经相当成熟。但也如书中所言,西医也并非万能的。这50种发现之外,更多的是现代医学、现代科学无法准确认识、妥善解决的难题。

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展现的——西医的药物是可以仿制的。西药价格中的大头儿是专利费、垄断费,而不是真正的物料成本。

反观之,中药是极难被仿制的。万物皆可入药,但药材又因产地不同、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不同,病人不同则用药不同。药的用量及用法诸多不同,多种药材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

而且这次新冠疫情也证明了,即使国外抢注了古方,碰到不是一模一样的情况,只能将古方束之高阁。而真正的中医,只需将古方稍加改动,便在新冠抗疫中大放异彩。

同样的,中医也并非无所不能。二者的差别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习惯用整体、抽象的概念来看待事物(也包括人体)。而西医则比较具象。就像做饭的时候,中餐的菜谱都是适量、少量,而西餐的则是具体的克数,甚至连切条都量化了标准。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发展出的医学也注定不同。

我主张存在即合理,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起来的西医有独到之处,但也不能因此否认中医的合理性,更不能用西医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方法去验证中医。也不能因为个别医生的所作所为就否定中医或者西医。

有的病西医有优势,有的病中医有特效。但最重要的,保持健康的身体。

《极简医学史》读后感(五):世界医学发展史,人类治病的技术突破史

文:书侠麦克元

医学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备手,但是在人类的发展上,医学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从蒙昧到发现再到求生之路,人类不断进行着探索。

上次读医学史还是DK出版的,近来翻开美国医学博士玛格丽特·维利亚尼和盖尔·伊顿合著的《极简医学史》。被里面精美的图画和50个医学故事所吸引,更难得的是附录上1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总表。

古代医学的蒙昧

古代的医学多伴有魔幻和迷信的色彩,巫师可能算是最早的医生了。这个不分东西的。只是后期慢慢才产生了区别。但是早期的医学也是各有特点的。早期医学的初级知识由此出现。

埃及推进了外科和产科的知识,用于医疗的药物非常广泛。但是,人们都想求助于具有神圣天赋的医生。对疾病无能为力时,只能求助于咒语。神、半人半神、游方郎中、医生、江湖术士、邻居好心人都在给人治病,却未必能够治得好。

一些理念被书写下来:睡眠对于良好的消化是必需的、呼吸清净的空气、身体锻炼是必要的,但要适度、运动后洗浴、按摩等等。

按摩是具有神的效力,可以驱除恶魔和压力,当然这是少不了咒语的。现在按摩依然在传承,方式有很多,什么中式、泰式等等不一而足。

中世纪到现代的医学发现

在麻药出现之前,手术无疑是酷刑。

在很长一个时期,解剖学的历史只有文字表达。解剖学让人类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手术技术的进步。而手术技术的进步,让医学又跨了一步。但是那种疼痛感谁能承受呢,不被疼死就不错了。

时间来来到了1901年,血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输血安全的秘密被人们发现,那就是血型。血型的发现,也为外科手术带来的新的生机。人类的急救又多了一种生还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现代生物医学进行了伦理上的思考。近来在基因测序或者影像方面也说取得的不同寻常的突破。让我们对人类自己又更一步了解。但是一些新的疾病也被我们发现,从早就存在癌症到各种流感的传播,人类在拯救人类额同时,也在制造更多的“疾病”。

中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发展,各种新型辅助手段也在帮助中医进行新的探索,中医为世界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方式。尤其是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医学提供了中医治疗方案。在如今肆虐的新冠肺炎中,中医和中医药为治疗新冠提供很好的参考。

我们从这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出,越靠近近代,时间跨度越短,而人类遇见和战胜的疾病也就越多。

医学还在进步,还在不断探索。医学未来留给未来医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