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一个癌细胞的读后感大全

第一个癌细胞的读后感大全

《第一个癌细胞》是一本由[美]阿兹拉·拉扎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个癌细胞》读后感(一):与癌同行,绽放生命

人活得久了,总有机会听说自己熟悉的朋友、亲人罹患癌症,心中不禁为他们担忧起来,仿佛鲜艳的花朵遇到了狂风暴雨,痛苦地挣扎着,难逃凋谢的命运。 为什么人们总是谈癌色变呢?很大原因是我们对癌症了解得太少了,兼之对癌症尚未形成彻底的根治之术。为了使自己走出无知而盲的困境,我开启了《第一个癌细胞》的阅读旅程。

癌症是由某一单个细胞的生长失控引起的疾病,这种增长是突变的,尤其是DNA挺麻烦化影响了基因,煽动了无限制的细胞生长。我们已经认识到,从生物角度去思考人的存在,不过是细胞内部、细胞之间各种要素的相生相克,这不仅维系着基本的生理功能,也促进了人的心理作用。须知,在一个正常细胞中,强大的基因回路理当能控制它的节奏,不过在不明原因的诱导下,癌细胞的回路被打破,释放了一个不停分生的细胞。 癌症总体上说是慢性疾病的一种,它的到来之前是要向宿主长时期发出信号。最常见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疲劳、肿块、异常肿胀、不明原因的消瘦、不明原因的出血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我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那只能使你更加接近于生命的终点。

癌症是人类生长过程中的固有缺陷。我们摆脱癌症,依赖于细胞衰老、再生、愈合、繁殖的生理过程。肉眼不可见的变化并不表明它没有发生过,恰恰随着科学进步与文明发达,对于癌症我们了解得越来越多,以至在生死对决中获得更多的胜算。既然癌症如此令人恐惧与焦虑,那么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第一个癌细胞》作者指出:面对疾病,包括癌症在内,最好的方式是预防。预防癌症的方法既不高深也不复杂。 尽管癌症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但预防的根本方法却是相似的。比如,我们常常被告诫的规律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及被动吸烟、定期参加体检等。当然,坚持使用上述方式去预防,未必能真的让癌症走开,因为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基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第一个癌细胞》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普书,它的着力点在于唤醒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当我们意识到自我与生俱来的缺陷之后,是否更应该珍惜流逝的分分秒秒,去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

《第一个癌细胞》读后感(二):《第一个癌细胞》——生死之间,永不妥协

关于癌症,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仿佛就是在这二三十年间,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被癌症所侵袭,它们来势汹汹,打得人措手不及,只留给我们悲痛与伤心。我们不禁也在思考,面对癌症,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个癌细胞》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心主任阿兹拉·拉扎的全新力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癌症研究发展的当下状态,也描述了她的患者、朋友甚至丈夫在面对和抗争癌症时的种种经历,对提出她在对抗癌症方面所做的努力。

生命是无常的,哪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定期锻炼、从不抽烟,喝酒,也不能保证会避免癌症的侵袭。年龄增长、遗传倾向或是破坏DNA的环境、毒素、烟草、酒精、紫外线、辐射、病原体都有可能导致细胞内部基因发生了改变。癌症如海啸般汹涌而来,会侵袭患者的神经、皮肤、骨骼、肌肉、粘膜、腺体、器官和四肢,患者会经历难以言喻的痛苦,这是一场艰巨的战斗。

“他们可能没有赢得对抗癌症的战争,但死亡不是失败”。作为一个医学肿瘤专家,阿兹拉·拉扎深知癌症的复杂性与癌症治疗的困难,她曾照顾了数千名癌症患者,她在许多病人身上清晰地看到了治疗方法的残忍和副作用的可怕。当看着他们许多人在痛苦的折磨中走到悲伤的终点,她无疑是痛苦的,但病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也深深鼓舞着她。

作者在引言提到“从终致始”,不得不说,这四个字精确地概括了她对于对抗癌症的全新理念,那就是,“要对付癌症,就要从第一个癌细胞入手!预防癌细胞的恶化,把注意力放到癌症的初期诊断和治疗上。”是的,我们要集中力量消灭第一个癌细胞,或更进一步,通过发现初期的癌细胞足迹来阻止第一个癌细胞的出现,而这才是解决癌症困局的根本所在。 生死之间,永不妥协。癌症是人类致命的敌人,我们对于癌症的研究并不是仅仅为了理解它,而是为了能够控制它、消灭它。希望医疗和研究能够不断进步,可以找到第一个癌细胞,将灾难扼杀在摇篮中。

《第一个癌细胞》读后感(三):癌症没那么可怕

《第一个癌细胞》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心主任阿兹拉·拉扎的全新力作,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癌症研究发展的当下状态,也描述了她的患者、朋友甚至丈夫在面对和抗争癌症时的种种经历,对提出她在对抗癌症方面所做的努力,让我们对癌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癌症,是人们十分关心却又避之不及的话题。

得了癌症是一种怎样的的经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大多数人在确诊癌症后,第一反应大都是“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接着消极面对。

书中介绍了一位乐观豁达,幽默,积极抗癌的女士,这样的状态更有利于治疗。

62岁的N女士患重度贫血,被诊断为MDS,她会定期回来诊所复诊。所有人都很喜欢她。她性情开朗,幽默搞笑,善于自嘲,她深切关注他人的生活,善于跟年轻人侃侃而谈,简单询问他们的背景,然后讲起各种仿佛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奇闻轶事或个人小故事。所以她有许多年轻粉丝。

后来,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她的病情恶化,不得不依赖输血维持血细胞计数。靠匹配者捐赠的血液维持身体的时候,她仍保持着狡黠的幽默感。

她说:我最近接受了好多次输血,我觉得可以把医院表格上我的职业改成“吸血鬼”,就像我总喜欢跟人说,我服用了好多“血液兴奋剂”,恐怕会被禁止在电视上看奥运会了。

她还记录了患MDS最艰难的部分,以及她如何应对。对于她来说,身患癌症就像“背着背包爬山,每走一步就有人往包里多放一块砖。每向上一步,背包都越来越重,而她会越来越虚弱,真的很艰难。

她说:我每天精力有限,我选择把精力花在开车出去吃顿午餐或者看电影,而不是整理床铺、收拾东西或洗衣服。若你们到我家来,不喜欢我家里乱七八糟的,你有三种选择,第一忽略这些脏乱,第二如果实在受不了,你可以自己清理,第三,离开。

N女士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从她的患癌经历可以看出,她充满智慧,对生活炽热烈燃烧的热情在她的身上展露无遗。在这种状态下还能绽放她的魅力和光芒,可见心理素质非常的强大。

有一个阿姨问了作者一个奇怪的问题:“我不在意医生拿了多少个学位,就算他们因治愈癌症而出名,只要他们手中没shifa,我就离他们远远的,你手中握有shifa了吗?”

shifa是个乌尔都词,大致可翻译为“治愈的力量”,这相当于对医生的绝对信任,一种强大而无形的信念,无论他们的健康面临多么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面对医学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有医生才有充分的智慧,保持敏锐、关怀与同情,并始终关注患者的利益。

这充分说明了医生是最具社会性的科学,作者给年轻肿瘤医生的忠告是,在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前,一定要坚守医学的基本原则,首要之务便是不可伤害。对待患者,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但最有效的方法始终是花更多时间与患者相处,只需注视,你便能观察到许多东西。

同时医生也要求具备更高的沟通技巧,很多时候,如果缺少鼓励引导,患者就会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忧虑。面对那种老是准备着开门逐客的医生,患者根本没时间说清楚自己的担忧、期待和选择偏好。不要总去医书上寻找答案,医生需要开始学习如何读懂由患者语言所写成的书。患者本身就像一座图书馆,我们要学习将符合与科学联系起来,理解患者的疾病体验,这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医生,更好的人,让你的内心世界更为平和。

做一个谦卑的讲述者,充满同理心地解读疾病的迹象与症状。谨记,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对患者的爱心、同理心和理解有时可能比手术刀和药物更加重要。

我相信作者是一个有治愈力量的人,因为他带给病人不仅仅是治愈,更多是能给予病人力量。希望世上能多些理解病人的医生,这样医患关系会更和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