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摘抄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摘抄

《给孩子的数学课》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一):想让孩子拥有数学思维,先从一本数学科普书开始,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从小到大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女生。仔细观察那些数学好的学霸,你会发现有几点共识:

他们在学习时,不会死记硬背,懂得举一反三;他们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数学思维给人带来的好处。如果你也想孩子拥有数学思维,先从一本数学科普书开始,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吴军的这本《给孩子的数学课》。

你知道0是怎么发明的吗?

0是数学大厦最特殊的一块基石。无论是计数还是运算,没有0会很麻烦。

为什么古埃及、古希腊都没有人想到0这个数字呢?这是因为人们发明数字和计数的目的,是有东西要记,没有东西就不需要计数啦。

但是,没有0这个数字,计数和数学演算就非常不方便。直到9世纪,印度人才发明了0这个数字。

相传,印度人计数时,喜欢用石头,把石头放在沙土上,拿走石头,会留下一个圆形印记,这个圆形印记最后演变成数字0。

不过,还有人认为,0的发明与古老的印度文化有关。古老的印度人奉行“万物皆源于空”的理念。古老的印度人强调向内心寻找答案,对“虚无”进行冥想,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这样的数学知识是不是很有趣?它来自吴军老师的《给孩子的数学课》。

吴军老师是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获得者。他对数学方面的造诣是得到公认的。这本书通过40个经典数学问题,多角度地展现了人类在数学问题上闪耀着的智慧光芒。

数学不仅仅是数字,计算,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人们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你也想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究这个世界,如果你也想孩子拥有数学思维,那就从看一本数学科普书开始吧。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二):学习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数学老师布置了30 道定积分练习题作为学生的周末作业。要做完这些题,肯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一名学生大声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他问了老师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这些知识我什么时候能用上呢?”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意识,为什么要学微积分、勾股定理、斐波那契数列这些用不到的数学知识呢?

其实,数学本质上是一门思维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锻炼数学的思维,包括数学的眼光,以及数学思维的外壳即数学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脑力思维。数学学好的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仅思路清晰,逻辑连贯,还能做到逆向思考,举一反三,对知识活学活用,成绩自然差不了;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看透事情的底层逻辑,逻辑思维更强。

那么正如很多学生认为的微积分、勾股定理、斐波那契数列这些数学知识到底有没有用呢?

针对中国余数问题、斐波那契数列、杨辉三角、印度象棋和麦粒等等中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吴军老师在《给孩子的数学课》这本书中进行了拓展;并对勾股定理、无理数、进制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讲解,帮助孩子打牢基础。

《给孩子的数学课》这本书通过讲述经典数学问题背后的解决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习得收益一生的本领。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故事性讲述,趣味性注解+漫画,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从一个个问题中,科学家开始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用于测量金字塔的高度,预测彗星轨迹,探索大脑结构、走进量子世界……数学,正是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的基础,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的背后都离不开数学。

本书通过讲述影响世界的40个经典数学问题,多角度展现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闪耀的智慧光芒,创造性梳理了数学的发展脉络,帮你发现一个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数学世界,让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像数学家一起思考,习得受益一生的数学思维。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任Google高级资深研究员、腾讯副总裁。是 “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 用生动文字讲述科普知识一直是吴军博士的强项,著有《优选科技通史》《信息传》《智能时代》等十余部畅销书。吴军老师非常注重子女科学素养教育,女儿就读常青藤名校,曾为其择校亲自走访过英美数家有名大学。

数学是一个美妙而疯狂的学科,充满了想象力、梦幻和创造力,不受物理世界的小细节限制,唯一的限制来自我们内心灵光的强度。

丹尼尔·凯曼在《丈量世界》书中说到:数学并不会使人脱离现实世界,恰恰相反,数学牵引着现实,让人更加接近现实,让现实更加清晰。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三):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让孩子爱上数学的40个理由

从小到大,有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科?有无数人在数学面前折了腰。我们也常常听到有学生吐槽:干嘛要学习数学啊,它对生活有什么用呢?

小时候的我也很排斥数学,每天为学不好数学而烦恼。那些函数在我眼中都是毫无意义的,不知道学习它的用处在哪里。

长大了才明白,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不论是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预测彗星轨道、探索大脑结构还是研究量子世界,都离不开数学,可以说数学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每一次重大进步的垫脚石。

《给孩子的数学课》这本书中精选了40个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数学问题,讲解了每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用有趣的语言、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展现出了一个个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的智慧光辉。

本书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博士。他擅长计算机科学的科普讲述,著有《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智能时代》等书,获得过“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图书大奖。

这些问题你有没有答案?或许有些数学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听老师提到过,但是他们也并没有讲透。这本书中对于一些著名数学难题的解释,让人茅塞顿开。

比如书中对于虚数的介绍,标题中就点明了虚数的意义,同时提出了思考,希望读者们带着问题来阅读。对于虚数的介绍作者分成了两部分:从一元三次方程的解开始;虚数的用途;

从一元三次方程的解开始

从一元三次方程的解开始,也就是介绍了虚数的由来。比如根号下负一这个概念,它其实是不存在的,但在有些方程式中,运算过程中会遇到,如果不解决这个数字问题,那方程就无法继续解下去。

所以数学家就引进了虚数这个概念。它其实就是被人为制造出来后借用了一下,然后又自行消失了。作用就类似于几何中的辅助线——辅助线就是我们虚构出来的,但是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有了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明白了虚数怎么来的,我们仍然觉得它很遥远,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作者就为我们讲了日常生活中虚数的应用。

虚数的用途

我们中国的城市大多都是四方形的,建筑和街道都是横平竖直的,垂直的街道基本都是南北走向的,但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是环形设计的,像是巴黎、莫斯科那样。在北京,我们很容易将这座城市放入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位置,只需要两个信息:一个是横坐标,一个是纵坐标。我们给别人指路,可以说沿着这条路往西走1000米再往南走一个路口就到了。

可是如果在巴黎,直角坐标系就失去了用途。因为每条路都不是相互垂直平行的,没办法用直角坐标系来衡量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那么怎么办呢,它们采用了极坐标,也就是把巴黎的中心作为中心坐标,向外发散出许多射线组成的坐标系。就像钟表那样,这多出来许多表示位置的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国人指路的时候总喜欢说沿着几点钟的方向。

今天,在许多场所中都采用极坐标的定位方法,比如航海、GPS、飞行等场合。除此之外,虚数在物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说,虚数的出现是人类对数学认识的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对数的认识基本就完整了。作者接下来梳理了人类认识数字,从正整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的整个认识过程。

其实数学的学习不光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有数学思维的人,不仅做事情有条理,而且善于逆向思考,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莫大的助益。

每个人并不会因为学习数学而成为数学家,但是却因为有了数学思维可以更好地去生活,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

《给孩子的数学课》读后感(四):那些课本中高冷的数学,其实自带“人间烟火气”?

数学上的“百牛定理”是什么?

就是勾股定理!

为什么叫作“百牛定理”?

因为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和他的学生吃掉了100头牛,因此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戏称为“百牛定理”。

如此直截了当的“人间烟火气”,却成为了“高冷”数学的名字,真是有点反差式的幽默。

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严谨的、死板的,甚至是高冷的学科,但是读了《给孩子的数学课》,才知道这些课本中高冷的数学,原来背后都带着“人间烟火气”。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军,他的身份背景如课本中的数学一样“高冷”: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 硅谷风险投资人等。然而,“高冷”的背后也自带“人间烟火气”,他酷爱读书和写作,他运用数学中的严谨的分析能力,剖析生活和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了《软实力》《元智慧》等畅销书。

他在《给孩子的数学课》中,“讲述了影响世界的40个经典数学问题,多角度展现了人类在数学问题上闪烁着的智慧光芒,创造性地梳理了数学发展史中科学家探索的脉络,帮助你发现一个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数学世界。”

什么是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数学世界呢?

吴军老师在《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中提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中,明确划分了不同的学科,然而,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提倡文理兼备,学科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中国提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也正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界限,才使得古代的数学家成为了“斜杠青年”。

音乐之所以好听,是因为不同的音阶搭配成了和谐的乐曲,“和而不同”。

那么,音阶是谁发明创造的呢?

是音乐家吗?

不是!

是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众所周知,数学家一项都是严谨的,提倡严谨的推算。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如果要动听入耳,那么就不能随机编排音阶,而是“需要根据数学上的比例涉及音节”。于是,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设计了七音音阶,被称为华氏音程。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1、2、3、4、5、6、7。

毕达哥拉斯本是数学家,但是他凭借对数字的敏感,以及数学家的严谨,设计了音乐的音阶,和如今的“斜杠青年”类似,在主业之余,有拓展了其他行业。

正所谓“不懂数学的音乐家不是好音乐家”。

每个人做梦都想有一种收获,是什么?

不劳而获!

是做梦吧?

不是!

发过著名启蒙学者伏尔泰,就是不劳而获的人,他凭借着超强的数学能力,赚翻了!

伏尔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当时,法国政府债台高筑,不得不经常发行一些彩票补贴财政。毕竟当时人们数学普遍性不好,很难中奖。可是伏尔泰确实当时最精通数学的人之一。

用数学方式买彩票,让伏尔泰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他安心做学问,成为了发过启蒙运动中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买菜买果买衣服,不是仅仅能用上加减乘除,而是可以通过数学的验算与推理,买彩票、中大奖。

所以,哪有随随便便的“意外之财”,不过是推演之下的“情理之中”。

《给孩子的数学课》不是一门课程,里面没有冰冷的数学公式,更没有枯燥乏味的算数过程。而是通过40节课,讲述了数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包含一些传闻逸事,让孩子知道数学不“高冷”,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一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学科。

脱离生活谈数学,只是一个分数;而透过数学看生活,才是一份通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