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锦集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锦集

《尖叫的数学》是一本由[意]翁贝托·博塔兹尼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8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一):数学,也是有故事的。

贴下这本《尖叫的数学》的意大利作者: 翁贝托·博塔兹尼 。因为平时数学方面的著作看的少,对作者不熟悉,看介绍,还是比较出名的数学史专家。

能坚持将这本数学方面的书看完,主要是因为书中没有复杂的公式、证明,书中多数为对数学基本知识讲,及相关概念后面涉及到的有趣的人和事。书中介绍的基本数学知识浅显易懂,如自然数、无理数、正方形圆形、虚数、几何等。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些数学达人是如何爱上数学的?个人的体会,学习数学相当枯燥,数学太抽象。还有个问题是,在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没有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也会觉得枯燥、抽象,产生逆反心理。记得后来学习概率论(应该算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吧),突然觉得很有趣,书上的例子多数是抽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或者摇色子一类的,觉得有意思,跟生活接近。学到后面,发现概率论越来越复杂,也需要抽象思维来证明与解释。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这本书仅介绍了一部分,微积分、弦理论等都没介绍,但并不影响本书是一本有故事的数学科普书。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二):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

这篇书评的题目取自书的后记。确实读完整本书,自然而然地就会慨叹数学的自然与美丽,同时也被数学无边界的自由和充满未知的未来所吸引。

封面

这本《尖叫的数学》是从数学的历史来介绍那些重要的数学原理。从一开始,数学是将现实中的问题抽象地展示出来,从卖酒到结账,从真实到抽象。从生活中最常用的自然数,到代表虚无的0,到无法穷举的无理数,再到无法在坐标轴上表现出来的虚数。从简单的方块和圆,到非欧几何,数学总在一步一步地解决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是抽象的,而历史是真实的。在虚实之间,人类不断思索,不断进取。数学总是告诉我们,思想是自由的,不要墨守成规,永远不要放弃思考与突破的自由。从数学的角度看世界,总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世界的美。

比如黄金分割,很难想象数学和艺术竟然联系地如此紧密。我们所苦苦追求的美,也许在数学上就有所体现。“我们在松果、蜗牛壳、银河系,还有芽孢杆菌菌落中看到了这个螺旋。”

通过这本书,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也有着关系,随着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字逐渐增大,相邻两数之比会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这个美丽的数字,也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标志。

之前只是慨叹过斐波那契数学的巧妙,真的仔细欣赏他时,发现其中数学的美丽和圆满还是让人深深动容。

另外读本书后还有一个感想就是,普通人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增加的。

以数字举例:在古代普通人可能掌握了自然数就已经足够,但时代更迭,大家又需要知道零和负数、需要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需要知道实数和虚数。

现在我们我难以理解的非欧几何、弦理论,可能在若干个世纪后,就成为了那个时代高中生的必学内容。

而在那个时代,肯定还有更多现在的数学家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在等待那个时代数学的先驱吧。

想想还是挺有趣的,让人期待的未来。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三):有趣的几个数学基本概念科普

说实话,科普类的作品我读的还是比较少的,但一些个人感觉有意思的科普作品还是有兴趣看一看的。这次的这本《尖叫的数学》算是一本数学基本概念的科普,关于数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特别是文科生来说,看见数学可能只会感到头疼吧,即使我一直学的是理工科专业,对于学生时代数学相关的学科也是有点望而却步的。

然而,本书并不是要向读者普及高深的数学理论,只是向大家展示许多最基础数学概念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在这其中会出现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是非常有趣的。数学常常给人一种无用的感觉,似乎个人的日常生活离许多很基础的数学理论都相去甚远,但其实数学却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如果没有数学的发展,整个科技大厦的根基都无从说起。感觉人人都懂数学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数学,这也是数学的一种魅力,而构成数学的许多基本概念是怎么诞生并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本书就给我们做了一些讲解。

本书作者翁贝托·博塔兹尼,非相关专业应该没多少人了解吧,我也是简单查阅了一下才知道其是非常知名的数学史专家,因此本书在专业性和正确性上是毋庸置疑的。

全书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讲述的就是数字的由来,从刻痕、绳结到数字最终的产生,不同文明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却无一例外的发展出了各自表达数量的方法,可以说这是数学的基础,也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第二章讲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字“0”,从诞生数字到数字“0”的产生和运用,中间原来跨越了这么艰辛的历程,“0”代表什么,代表虚无?其甚至有了一种哲学的味道。第三章讲述的是无理数,无理数在我看来代表了无穷无尽,无理数的发现自然也不是一片坦途,本章几个故事还都是挺有趣的。第四章讲了一个最有名的常数“π”,其中自然少不了提及我们在课本上学习的祖冲之的故事,无数前人在这个常数上的狂热让人敬佩。第五章说的是虚数,其实是现在的数学学习,也要经历很多的基础学习才会开始接触虚数,不难想象在其诞生之初将会是怎样一种异端的存在,自然也会遭受无数的攻击与挑战。第六章讲述的是非欧几何,这部分内容其实比较高深了,非相关专业的读者可能也很难接触到,可以说其和相对论一样,已经是对传统经典理论的挑战了。

当然,虽然本书讲述了这样几个基础的数学概念,但即使放在简单的数学科普中,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也只属于冰山一角,把这些基础概念的历史作为一个故事来看,还是比较有趣的。

书封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四):《尖叫的数学》:数学的世界是最神秘、最有用、最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人能够说把数学全部学会了、学透了吗?我想一定不会有人敢说这种话的。越是对于数学掌握的多的人,对于数学的博大越是心存敬畏之心。这正象之前出现过的一个形象比喻,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比作一个球,而自己掌握的球越大,所能接触到的球外空间越大。数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他总是在人民以为掌握了它的时候颠覆我们的认知。 意大利知名数学史家翁贝托·博塔玆尼,通过对于数学发展史几个重要的转折点的记录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数学过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每每在紧要关头引领人类进步的方向。数学有着无穷的魅力,有着无穷的创新力,甚至是我们发展未知学科的动力,而他的这本科普著作就是《尖叫的数学:令人惊叹的数学之美》。

数字是数学最基本的单元,现在的数学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连最基本的自然数,在全世界统一也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可见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数学都在各自文化中发展着,而这种发展既有共同点,也有着完全不同之处。 在数字发展出来之前,人类计数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刻痕计数,这也许是使用最多的,在考古中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发现,甚至在欧洲的语言和文化之中都留下了这种痕迹。和刻痕计数相对应的就是结绳计数,在中国古代就有结绳的记载,《易经》就说“上古结绳而治”,而日本更是在很晚的时代还使用这种方法,也就有了绳文时代。

数字的发明一定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数字是人类从具体的计数中归纳出的抽象概念,也就是真正数学。但在各种不同文化中,关于数字的使用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有二十进制、十二进制、甚至还有六十进制,数学史家研究这也与各地的计数习惯有关。二十进制就是10个手指和10个脚趾的总结,而十二进制,那你掐指一算就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了。当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十进制,因为用十个手指计数是最方便的,中国古代也是使用这一计数方式。

古代数学最开始发展的都是关于自然数,也就是计数中可以用到的,那时还没有零的存在。关于零的传说,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而这本书记载的也更全面、具体。 这些知识只是这本书中最为浅显易懂的部分,数学的大门才刚刚打开,《尖叫的数学》还有着更多的关于数学的知识和故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欧几里得几何,比如虚数,比如化圆为方,比如颠覆欧几里得的非欧几何。对于数学感兴趣或想增加数学了解的读者可以打开这本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世界。

《尖叫的数学》读后感(五):《尖叫的数学》从数学历史中发见人们原初的数学概念与思维

《尖叫的数学》

数学这么抽象的符号和学科。在讲解和教授的时候确实是很容易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不够形象。人类毕竟是对形象的东西更容易接受和亲近的。

特别是现在一些中小学数学课本,虽然已经极力的在改革和改进。增加了不少的趣味性的阅读。但是对不少的学生来说,依然是兴味缺缺。可能从人类发明数字代替实物计数以来。数学使用上确实变得方便和快捷了。但是同时他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追求一个学问,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这本有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史学家贝托博塔兹尼能做的《尖叫的数学》,从他最专业和擅长的角度。从最开始的人类计数和认识数字,最基础的数学概念形成开始,给读者讲述了数学的由来与发展。

数字的由来,人类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抽象化的数字语言符号,要想记住一个个数或者一些事物的多少。

人类最原始的形态。可以用刀刻一些刻痕。或者打一些绳结儿来记录一些事物的个数,当人类的生活生产中需要来计量,需要用一个数量来比较多少大小的时候。人们便不约而同的想出了各自的方法。但是真的从这些实物形象的计数到数字的产生,人类的思维上真的是有一个很大的跨度跨越。数字零的产生和使用中间就跨越了诸多艰辛的历程。

我们的古代文化中的易经里面,一个实线一个断开的线。然后推演出了四象八卦,直到八八六十四卦,就是这些实线和虚线的累加变化。一虚一实,一阴一阳。一个无一个有。这就是从0和1一样。所以说中国的八卦应该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二进制了吧。

0这个代表空无的数字,不仅代表着一个从无到有的渐进认识过程。一直到我们引入应用了实数和虚数,到我们复杂的计算机应用的最基础的国际二进制代码。原来这些高端的运算都是从最基础的数学思维开始的。

数学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历经数千年,从无到有、从简到繁,逐步成为分类齐全的完整学科。同时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让我们从更基础的地方了解数学历史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补充数学知识结构。

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尖叫的数学》,去感受数学理性思考的魅力,体会科学求真的精神,领悟数学殿堂的美丽,感受数学内在的文化特质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