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精选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精选

《育儿脑科学》是一本由[日]池谷裕二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一):探知大脑发育的秘密,科学育儿

现代人养育孩子其实已经很科学了,只不过在卷心菜的世界,育儿知识永远都是宝妈宝爸们所追求的。

有了娃之后,我也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最近读的一本是《育儿脑科学》。本书作者为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他在《育儿脑科学》中记录了自己女儿的生活点滴,穿插讲述了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

作者在本书前言提到:“我认为真正的教养并非‘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养育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表现很好的孩子’。”的确如此,父母终究只须扮演辅助的角色,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这就是教养的核心。只不过,这一点在育儿的每一天都贯彻好像很难。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一样,因此即使作者书中给出相应的标准,其实大多数孩子不是跟标准同步,即使作者的女儿也是如此。但无论如何,当父母的心情是相似的,当了父母之后,担心的事情多了,以前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洗澡。有时候我也会和作者一样,内心深处对孩子生出感激之情,因孩子的存在,我们会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更有耐心,渐渐地成长为更强大的人。

如今我家娃九个月多了,他可以站立一会儿,但是还不会自主行走,需要借助工具慢慢走,他也可以精准抓取物品,这跟作者女儿还挺同步的。作者认为:“掌握了精准抓取,已经具备了打造人类文明的基础,可以说她终于踏出了成为‘现代人’的第一步。”

至于后期作者女儿的经历,我家娃娃暂时还没经历,不好做比较。

不过作者在《育儿脑科学》中讲到“记忆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我颇为感兴趣。

四个月的婴儿哭泣时,如果妈妈没有任何反应,对婴儿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实验中,研究者会让婴儿经受这样的痛苦约10分钟,两周后再让他们经受同样的事情,结果婴儿的反应会更加强烈。这也就意味着4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将经历过的事情变成记忆,刻进了脑神经回路中。

甚至有人证明了婴儿甚至还残留着“出生前的记忆”。比如:对29周的胎儿每周播放5次同样的乐曲,出生4个月之后,婴儿还记得那首乐曲。是不是很神奇?

总之,《育儿脑科学》虽然讲述了婴幼儿大脑的发展规律,也为我们解读了孩子情绪、行为和心理背后的科学原理,但是作为家长,在科学养育婴儿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打算跟随作者的思路慢慢养育孩子,这也恰好符合了前几天看的《慢慢爱最幸福》的理念。

有些事,的确不可急于求成。养孩子,尤其如此。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二):前 言

在我结婚后的第十一年,我的女儿终于诞生了。对从以前开始就很喜欢跟小孩玩的我来说,她的到来真是期盼已久。身为脑科学研究者,我读过许多研究婴儿大脑如何发育的学术论文。因此,从女儿诞生那天开始,我就对育儿这件事迫不及待了。

本书记录了我作为一名父亲,同时也作为一名脑科学研究者养育孩子的艰辛过程。在女儿4 岁之前,我每个月都整理出自己的小发现。这本书不仅是我个人的育儿记录,也是一本思考人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逐渐发挥脑功能的科普读物。因此, 我在写作过程中苦心雕琢,希望除了养育孩子的父母之外,其他读者也能对人脑产生兴趣。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成长当然无法和脑科学知识完全一致,而且,每个孩子也各自有其不同的个性。我的女儿时而出现脑科学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成长行为,时而又展现出与预想不同的情况。这样的每一天,都让我惊讶和感叹。婴儿从出生的那个瞬间就开始快速发育,一口气冲进了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事实,最先感到惊慌失措的,就是大人那个已经发育完全,习惯“慢慢来”的“迟钝”大脑。

于是,大人偶尔也会感到不安:如何和孩子相处才是最好的?在大人焦虑的时候,孩子又会不断快速成长。这时, 很多父母就会开始急躁,希望能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尽快做些什么。

理所当然,父母一定会思考孩子的未来,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希望孩子这样……”“希望孩子那样……”的想法。

不过,这种态度未必正确,因为这样只是把父母的想法一厢情愿地套在孩子身上。俗话说的“好孩子”,指的似乎多是“听父母话的好孩子”,或是“大人觉得比较好带的孩子”,但用这样的方法来养育孩子,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吗?

孩子并不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而存在的木偶,也不是为了让父母自我满足而存在的代理人。我认为真正的教养并非“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养育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表现很好的孩子”。也就是说,不是要把他们养育成依赖父母的孩子,而是要让其成长为不需要父母的孩子。

父母终究只须扮演辅助的角色,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这就是教养的核心。这种崇高的理想说起来当然很简单,难的是在每一天的育儿过程中贯彻这个信念。

在大女儿3 岁生日前夕,我又有了第二个女儿。养育第二个孩子,我也是个“新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更大了。记得有人说过,养育第一个孩子是在手忙脚乱的同时不断试错、修正,最后得到一个“失败的成品”;面对“第二个孩子”虽然干劲十足,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所以第二个就成了“偷工减料的作品”。这虽然是幽默的玩笑1,却也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正确教养孩子”有多困难。

养育子女,不像考驾照那样是在驾校充分练习之后,才前往考场。所有的父母都是初学者,都是在尚未做好准备的状况下,就要开始养育子女。

同时,养儿育女也是一场“持久战”,若想每个细节都面面俱到,只会让自己精疲力竭。孩子没办法选择父母,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可是,人是会改变的,一旦孩子有所成长,父母也会因为养育子女而得以成长。

养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人脑来说,“成长”又意味着什么?成长中的人脑如何运作?人的世界观如何形成、如何变化、如何变得多样化?所谓的个性又是什么?

仔细思索过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会出现新的立足点,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这才是育儿和脑科学相互融合的奥妙趣味。看着婴儿大脑的发育,我们能发现自己的大脑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议。吃饭、上厕所、绽放笑容、对话、嫉妒……平常很自然就能做到的事,绝非理所当然之事, 那都是大脑回路创造的奇迹。诚挚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基于这个观点来阅读本书。

之前,我每个月在育儿杂志《蜡笔月刊》上连载女儿的成长日记专栏“脑科学研究者爸爸的育儿法”。本书正是根据专栏内容大幅改写而成。为了将育儿过程更生动地传达给各位, 我在原有文章之外,还添加了许多其他内容。在此,我要感谢蜡笔屋编辑部的所有成员,他们悉心协助我完成了如此烦琐的工作。

最后,我由衷感谢与我一起享受育儿之乐的妻子,以及为我带来许多美好体验的两个女儿。

谢谢 !

池谷裕二

2017 年夏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三):《育儿脑科学》|请多一些这样的“爹”

做为一个新手宝妈,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告诉我该如何养孩子,首先就是去找很多育儿书籍学习一下,可是书籍之多,怎样才是权位,怎样才适合自己,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而且还要面对老人的“指点”,更多时候是没有理论的身不由己。

这本《育儿脑科学》的作者池谷裕二,是一位奶爸,同时又是脑科学的研究者,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多项奖项获得者,他擅长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讲解脑科学研究成果,因此拥有众多粉丝。

这位作者一直期盼着孩子的出生,可以从自己所学的知识中了解孩子。

如果没有孩子,我或许也只知道孩子很可爱,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他们还很坚强,学习能力超强。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要学习适应新环境,学习认识妈妈,学习如何喝奶,随着月龄的增加,还要学习翻身、爬行,甚至是走路。

他们在母体中待了十个月之久,本以为出来会是个王者,谁知道一切还要从零开始,身为母亲,或者父亲,担任着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职责,但谁都不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即便是二胎、三胎的家庭,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就好像作者,在培养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

那么这本书究竟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究其所有,作者秉持着一个理念,就是真正的教养并非“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养育孩子”,而是要引到他们成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表现很好的孩子”。

这点是不是跟我们传统意识上的听话的孩子有所不同呢?

“听话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那么如此下来就会禁锢孩子个人思想的发展,我们父母要做的并不是规划好一个“正确”的路线让孩子走,而是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是执行,而是辅助,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走路、吃饭、穿衣、上厕所等这些生活技能,还有如何创造、如何思考、如何决定等思想发展。

这本书中按照月龄和年龄记录了作者女儿每个阶段发展的过程,里面我看到了很多自己孩子的影子,读的时候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作者不光讲述了自己孩子的发展变化,通过这些变化与读者达成共识,还传输了很多脑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小月龄的孩子是有记忆的,早教的意义是什么,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等等。

所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的语言简单明了,即便是脑科学,我读起来也不枯燥,不晦涩难懂。

作者总结了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很多时候解决了我的困惑,比如孩子睡觉前为何会哭闹等问题。

再者我有个私心,作者是个奶爸,这本书可以拿给自己的先生看一看,让男人们更多参与到育儿当中,让他们也觉得跟孩子沟通是件有意思,甚至有成就的事情。

所以,无论哪种育儿书,只要父母想要看,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那么为了孩子好,我们首先要明确养育孩子的意义,就像作者所说“培养孩子成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会表现得很好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