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摘抄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摘抄

《努力的意义》是一本由[美] 卡罗尔·德韦克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02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一):或许我们也能从中 汲取智慧和经验, 从而更好的培养孩子,警醒自己, 实现积极的自我。

在本书中,德韦克教授称其为智力的实体论,它将形成一种思维框架:既然智力是稳定不可变的,任何通过学习去提升它的努力都是徒劳,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检验、证明和展示自己所拥有的智力水平,而一旦失败,即为灭顶之灾。

于是为了避免失败、维系聪明的良好形象,唯有回避挑战、降低风险、谨慎选择,只从事确保能成功的任务。我们的部分学生就是如此,那些中学里的佼佼者,带着一张张标示过往荣光的奖状进入大学,然而这个不确定性陡增的环境中存在更复杂的情境和更多样的选择。如果期待的只是再给荣誉墙增添一座奖杯,再一次在新的人前证明自己,他们就会在挑战到来时怯懦退缩,在困难时刻裹足不前,自我设限,陷入颓丧,躲在看似安全的地方护卫岌岌可危的脆弱自尊。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二):努力是有价值的。

相比于非常鸡汤的书名,我认为努力是有价值的可能更和文意(卡罗尔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作者,书籍严谨的像个论文并不吸引读者。为了严谨他甚至在最后只告诉大家人是可以发展的。这是在做报告吗?)

本书介绍了两种智力理论是如何影响对目标的选择,对能力边际的影响。其中提到的智力可塑,刻板印象,习得性无助,定向反应等等。其实并不新鲜(尤其对关注心理学和成功学的人来说,虽然两者的思考过程不同但有类似结果)。

作者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专家,写这本书介绍非常多的实验案例。他并不会像成功学大师一样告诉你,只要这样再那样就可以成功。他通过严谨的实验,他告诉大家人是发展的,努力是可以让你进步的,不要把简单把智力天赋当成做不到的借口。

总的来讲这本书阐述了两个大观点:

1-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增长论)

2-人可能迅速发现每个人的局限(实体论的危害)。

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系统性反驳了过去刻板的教育观念。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三):努力的意义

前段时间就听说王芳老师翻了本书,还挺感兴趣的

大概是王芳老师太火,这本书一直借不到

终于节前从图书馆借来

嗯,怎么说呢,不太适合心理学的学生看,因为大概就是成绩目标和掌握目标贯穿全书

作者也是厉害,这都能写成一本书。。。

不敢多讲

但拿给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新手爸爸妈妈看确实是一本好书。

这里只写下书里对我最有益的吧

“几年前,在我到达某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纪的时候,我曾这样问自己:如果有一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想说些什么?我希望那个时候可以说:我悉心地观察过这个世界,勇敢地面对过我的生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过种种珍视之物。我不愿在离开世界时满是耿耿于怀的遗憾,也不愿生命终结时仍怀抱诸多从未实现的潜能。”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四):“相信变化,拥抱成长。”

今天好开心收到了北师大王芳老师的译作、“成长性思维”(mindset)理论提出者卡罗尔·德韦克的作品——《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玫瑰][爱心]

译者和作者都是我喜欢的心理学老师,所以这份开心是double的。[鼓掌][鼓掌]

感觉光是这个译者序就已经值回了票价[旺柴],王芳老师说:“如果人们以一种固定不变、拒绝发展的实体框架来看待和评价他人,于是不相信人自身成长的力量,不相信教育的可能性,也就放弃了改良和发展的契机。”

我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可能是因为做教材营销出身,客户都是大部分较为有素养的大学老师,接触频繁,逐渐养成了对待客户非常礼貌和尊敬的习惯和态度,这第一份和第二份工作中被领导认为是非常积极的品质,在这两份工作中我也到了成长和晋升;但是我在第三份和第四份工作中,这样的习惯和态度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品质”,对客户太礼貌而不够“有一种把握主动、强势和攻击性”的“工作品质”,甚至有一位领导直接告诉我: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服务教师的客服而已…我觉得她们的思维方式就是书中所说的“固定不变、拒绝发展”的固定性思维。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领导底下工作也不会有什么发展,所以我果断离职了。(其实我建议身为管理者的领导最好不要以这种固定性的思维去看待员工,甚至给ta们贴上标签,一方面如书中所说这不科学;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年轻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我也曾一度怀疑过自己,但还好我很坚定自己的价值以及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努力、执着、认真和热忱。

我觉得我现在也是一个客服:服务作者和读者的客服,还是以之前礼貌和尊敬客户的方式、态度和理念去策划出版图书,虽然策划的书有好有一般性(销量),但总体还是属于发展和成长性之中。

所以“相信改变,拥抱成长。”

《努力的意义》读后感(五):从多维度打压到全面表扬再到正确的鼓励的教育方式

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中国人从骨子里就认为谦虚而谨小慎微的活着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即使你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也不能太外显,被别人赞扬时一定要说对方是谬赞了。因为“骄兵必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树大招风”。所以在还没有接触到西方教育理念以前,中国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在打压式的环境中生活的,我们很少会听到表扬,但是“不能取得这点成绩就骄傲哦”、“你看看那个谁比你做得更好,你要多向他学习”这样的话一直在我们耳边,父母、老师、长辈都害怕孩子觉得自己还不错,于是大家致力于多维度打压。

突然欧美的教育理念传到了我们国家,告诉我们打压式教育是不对的,会让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看不大自己的优点。我们发现欧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胆大、勇敢、自信、有主见,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却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差别真的非常大。因为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家都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当外界宣扬表扬、赞美的教育理念更好时,我们立马放弃了原来打压的教育放松,开始对孩子全面表扬。小孩子从一出生就会听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说你真聪明、你真棒、我家宝宝最厉害之类的话,几乎做所有事情都会得到对这个孩子肯定、积极的反馈。

本书的作者通过一些对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实验研究从以下几个理论出发告诉我们为什么全面的表扬也是不正确的。

一、面对失败的两种反应:无助模式和掌握定向模式

“我们借用“无助”这个词来描述一些学生对失败的看法 ,一旦失败发生,情况就超出了掌控范围且无力改变( Dweck , 1975 ; Dweck & Reppucci , 1973 )。随后我们将无助反应拓展到他们遭遇失败时表现出的所有反应:对自身智力的贬损、期望的调低、情绪消极、坚持性差以及表现退步等( Diener & Dweck , 1978 )。我们使用“掌握定向”这个词来描述面对失败时的坚韧反应。在这种反应中,尽管存在困难,学生仍能专注于追求知识或掌握技能( Diener & Dweck , 1978 , 1980 )”这是作者在书中对无助模式和掌握定向模式的解释。

二、追求表现目标还是学习目标

表现目标是指:“这种目标旨在赢得和自身能力有关的积极评价同时避免消极评价。换句话说,当学生追求表现目标时,他们关心的是智力水平,即希望自己看起来是聪明而非愚蠢的。”学习目标是指:“旨在提升自身的胜任力。学习目标反映了个体对学习新技能、掌握新任务或理解新事物的渴望,这是一种对变得更聪明的渴望。”

三、智力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

“实体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固定的、有形的、内在的实体,增长论则认为智力是一种动态的可以增长的特质。”

假如我们习惯性的夸奖孩子聪明,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内心也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们社会对人聪明的定义是:一个人正确的回答出了一个问题或者较好的完成某项任务没有付出太多努力(因为只有不聪明的才需要努力)且质量和速度都超过身边人。一旦经常夸奖孩子是个聪明的人,孩子就会认为智力是固定的,他天生就是一个聪明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他需要通过这个任务来验证自己是个聪明人,这个时候他追求的是表现目标,他关心自己的智力水平、希望自己看起来聪明而在不意是否真的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或者技能。假如一旦他发现他不能快速、正确的完成这个任务来证明自己的聪明,他会不付出努力,还会选择逃避完成任务,因为他不去做,别人就不会发现他不聪明(自我设置障行为:失败风险增加但是能挽回能力的评价)。要么就会进入到无助模式,开始贬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智力,认为自己此刻、未来都无法应对这些困境。

假如在孩子比较成功的完成了一项工作后,都对他整个人做出很聪明、很擅长的整体评价(或者失败后对整个人做出很笨的消极评价),孩子就会习得通过一个行为来评价自己以及别人。在一件事情成功后给与整个人更积极的评价,在一件事情失败后给予整个人更消极的评价。但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才能尝试做出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一个行为就下结论。

正确的方法是鼓励孩子的学习、挑战、努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可以向孩子们展现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充满热情地迎接挑战,可以向孩子们讲述努力完成任务时的感觉有多棒,还可以示范在寻找到新策略时的兴奋,总结在失败策略中学到的教训。在孩子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这样鼓励他们。智力是一种动态可增长的特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策略,尽管存在困难,孩子仍能专注于追求知识或掌握技能,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等知识更加丰富后再来解决。学习的目标是获得知识、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证明自己聪明或者看起来聪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