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的读后感大全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的读后感大全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是一本由[美]丹尼尔·A.休斯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后感(一):关系中的家

这是一本写给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专业书,每一章都包含了理论介绍、案例解读,最后还附有选择题和体验练习,就像封面介绍的一样,是一本心理治疗实操指南。这本书介绍了以依恋为底色的家庭治疗方法,带着PACE的态度(Playfulness,Acceptance,Curiosity, Empathy),通过情感-反思对话,建立主体间性的关系,从而促进关系的修复,为父母和孩子创造安全型依恋。触动最大的部分包括:

1.主体间性

这个词乍一看非常专业,个人对其的理解和翻译就是有能力“把别人当成一完整的个人”(可能听起来有点傻)。一般人都会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完整的人”,但是经常会把别人看作是一个“角色”或者“代词”,这个“角色”会影响着自己作为中心的世界,影响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比如说“孩子”,“妈妈”,“同事”,“领导”,他们可能是一个角色,而不一定是一个“人”。当这个角色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作为中心的自己就会难过,会不满,会想要纠正或愤愤不平。但是如果能够“把别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就可能发展出对其他人的不带评判的好奇,接纳和共情,“他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感受”。

主体间性更像是一种与人互动的方式,在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中通过咨访关系得以呈现,来访者通过咨询学习这种互动方式,体验对方世界的感受又不失去自我。在这种态度下,治疗师不需要做到“中立”,而是可以去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呈现一种真实的关系,不必完美,但却安全。

2. 情感-反思对话

情感-反思对话和传统的问题解决不同,问题解决可能带来短期的效果,但由于没有帮助来访者理解当下的行为,更可能引发挫败和羞耻,而不会带来持久的改变。建立情感沟通,但同时促进反思,是治疗独有的舞步。不接受独白和说教,而是在治疗中示范这种对话方式,从而让来访者体会和学习理解对方和修复关系的过程。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

理解和共情:“我理解了,你是这么想的....,怪不得你会生气/难过”

修复咨访关系:“如果让你感觉到我在批评你,或者我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我很抱歉,这不是我的本意。我想我需要表达的更清楚一点……”

3. 确保父母能够体验到安全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父母的依恋对象,才能和父母一起共同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这要求咨询师能够用PACE的态度回应父母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发现和接纳他们的负面体验,主动修复关系。带着好奇,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才能帮助父母学会把情绪和行为区分开,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然而在日常咨询中,经常会有一些阻碍,比如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把父母看做是“罪魁祸首”,或者从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孩子是问题的根源。这种情况下,PACE的态度和情感-反思对话也许可以有所帮助。

接纳、好奇、共情,这些词在咨询的理论学习中听过无数遍。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和不容易。共情之所以能够疗愈关系,是因为这不是一种技术,而是真实一种体验和感受,因为真的对另一个人好奇,接纳了ta的体验,才有了共情。而对另一个人产生好奇,而不是主观臆断ta应该/不应该如何行动和感受,则需要时刻觉察,跳脱自我中心,把任何一个身边的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后感(二):安全依恋感,决定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

这本书光是讲“依恋”这部分的内容,就够我们了解很多关系的原型了。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足的孩子,能在依赖他人和依赖自己之间取得平衡,依赖他人是我们一生都需要的,和他人建立互惠互通,共同协作…这是我们在世界生存的地基。 而依赖自己是一个人独立的体现。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安全感足的孩子能知道何时依赖自己,何时依赖他人能随时调节,清晰认知。 那为什么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养的安全感非常足?而有的孩子安全感就不足呢? 从“依恋关系”来解释,是没能够建立安全依恋感。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依靠父母获得社会和情感参与的经验,这种经验对神经,心理,生物的发展只的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塑造着我们的神经回路,以及心理建设,这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情感和认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 安全感足的孩子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即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也相信妈妈随时会出现的能力,这是爱的体现,孩子懂得了爱,确信了自己被爱着,就算妈妈暂时不在身边,相信妈妈会回来的,一方面自己能去独立发展,一方面内心富足不缺爱,这样的孩子就能更好的去探索世界和发展了。 这种孩子长大了的原型是,同样具备安全感,没有丧失爱的能力,因为他被爱过,他相信爱。 爱,是我们一生都追求的,我们终究一生追求的是被人爱着,被人看见。 举个例子,我有个同学,他老公喜欢查她的手机,偶尔还会跟踪她,她很为这件事情而苦恼,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女方觉得男方不信任他,男方觉得女方不忠诚。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彼此为了孩子而痛苦的绑在了一起,夫妻关系呢,是名存实亡… 女方问:结局为什么会这样? 其中一个同学回答:你老公太多疑了。 而我回答:他的安全依恋感太弱。 由于安全感太弱,无法相信他人,总是在用不同的行为去试探和确定对方是否爱着自己,这种内部思考框架,支配着他的潜意识和行为。 对方可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可是他自己觉得这是他的需求,而且有正当理由所为之。实际上,我们需要向内看,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考框架?指导了自己无意识的行为? 明明你老婆,全心全意爱着你,而你去却不知为何,大脑里总是盘旋着怀疑的思维,不是对方不忠诚,而是自己安全依恋感不足,我们需要向内看调整自己,而非责怪外界不安全。 接下来我来讲讲依恋关系 那依恋关系分为: 1.安全依恋感 安全依恋感的人际交往模式特点是,孩子能在依靠依恋对象和依靠自我发展,这两者间取得平衡。 孩子能依靠依恋对象和依靠自我发展这两者间取得平衡。在安全依恋关系里,独立与依赖两者不分轻重。根据情境不同,有时需要依赖他人,有时靠自己是更好的选择,自立的频率随着个体成熟逐渐增加。然而,我们对他人的依赖持续一生都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相互依存的生命之路比习惯性独立或习惯性依赖更难能可贵。 2.回避型依恋感 回避型依恋感人际交往模式的特点是尽量弱化依恋对象的重要性,试图回避依恋关系。 当依恋对象无法被依赖,孩子会过快过强的试图依赖自己,由于还没有发展出做到自立的必要技能,孩子便试图控制大部分周围环境,而不是参与到互通互惠的关系当中,并最终进入僵化的恫吓与回避型交往模式。通常孩子会消弱或忽略情感的重要性,只是试图依靠认知的方式来做决定指导自己的人生。 3.焦虑型依恋感 焦虑性依恋感人际交往模式的特点是尽量弱化自立能力的重要性,他们焦虑地黏着依恋对象。 过度迷恋依恋对象的孩子无法发展自理能力,他们很焦虑,因为依恋对象时而在场,时而不在场,他们害怕失去,依恋对象不能始终如一地发挥作用和寓意回应,这样孩子无法进入一种安定的状态,这种孩子被描述为太黏人,尽管这并不准确,他们其实只是在焦虑的依恋着。 4.混乱型依恋感 混乱型依恋感人际依恋模式的特点是,无法发展出一致的人际模式,他们既无法处于安定的平衡状态,也没有过度依靠自己或过度依赖父母。 这些孩子在面对任何压力时,都有可能变得极为混乱与失调,他们极端的想要控制所有的环境,以应对压力对于无法把控的压力,他们常常体验为创伤,从而导致普遍功能障碍,这类孩子也是内隐或外显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人群。 这就是几种依恋关系,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些依恋方式发展成为关于自我与他人内在的工作模型,这些内在工作模型成为影响我们内心世界的基本假设和感知,包含思维感觉,甚至记忆涉及自我价值感,胜任力,爱的能力和价值观,引导我们的情绪觉察与表达,也引导着我们反思能力的重点与边界。这些内在工作模型成为我们力量和自信的来源,让我们开放灵活的对待自我与关系的发展,它也可以是僵化和混乱状态的源泉,让我们经常预测困难逃避发展的机会。 小时候构建的安全依恋,决定着我们的一生人际关系的认知模型,情感回应,所以,当我们有孩子时,更应该思考,如何给孩子构建安全的依恋感,让孩子带着爱去过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如果,我们已经是成人,觉察到了安全依恋感不足,属于哪种依恋感,那么,我们需要更多的觉知去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模型。 当我们带着更多的觉知去处理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明晰,更加幸福! 祝大家都拥有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过出灿烂的人生!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后感(三):安全依恋感,决定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

这本书光是讲“依恋”这部分的内容,就够我们了解很多关系的原型了。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足的孩子,能在依赖他人和依赖自己之间取得平衡,依赖他人是我们一生都需要的,和他人建立互惠互通,共同协作…这是我们在世界生存的地基。 而依赖自己是一个人独立的体现。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安全感足的孩子能知道何时依赖自己,何时依赖他人能随时调节,清晰认知。 那为什么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养的安全感非常足?而有的孩子安全感就不足呢? 从“依恋关系”来解释,是没能够建立安全依恋感。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依靠父母获得社会和情感参与的经验,这种经验对神经,心理,生物的发展只的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塑造着我们的神经回路,以及心理建设,这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情感和认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 安全感足的孩子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即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也相信妈妈随时会出现的能力,这是爱的体现,孩子懂得了爱,确信了自己被爱着,就算妈妈暂时不在身边,相信妈妈会回来的,一方面自己能去独立发展,一方面内心富足不缺爱,这样的孩子就能更好的去探索世界和发展了。 这种孩子长大了的原型是,同样具备安全感,没有丧失爱的能力,因为他被爱过,他相信爱。 爱,是我们一生都追求的,我们终究一生追求的是被人爱着,被人看见。 举个例子,我有个同学,他老公喜欢查她的手机,偶尔还会跟踪她,她很为这件事情而苦恼,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女方觉得男方不信任他,男方觉得女方不忠诚。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彼此为了孩子而痛苦的绑在了一起,夫妻关系呢,是名存实亡… 女方问:结局为什么会这样? 其中一个同学回答:你老公太多疑了。 而我回答:他的安全依恋感太弱。 由于安全感太弱,无法相信他人,总是在用不同的行为去试探和确定对方是否爱着自己,这种内部思考框架,支配着他的潜意识和行为。 对方可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可是他自己觉得这是他的需求,而且有正当理由所为之。实际上,我们需要向内看,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考框架?指导了自己无意识的行为? 明明你老婆,全心全意爱着你,而你去却不知为何,大脑里总是盘旋着怀疑的思维,不是对方不忠诚,而是自己安全依恋感不足,我们需要向内看调整自己,而非责怪外界不安全。 接下来我来讲讲依恋关系 那依恋关系分为: 1.安全依恋感 安全依恋感的人际交往模式特点是,孩子能在依靠依恋对象和依靠自我发展,这两者间取得平衡。 孩子能依靠依恋对象和依靠自我发展这两者间取得平衡。在安全依恋关系里,独立与依赖两者不分轻重。根据情境不同,有时需要依赖他人,有时靠自己是更好的选择,自立的频率随着个体成熟逐渐增加。然而,我们对他人的依赖持续一生都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相互依存的生命之路比习惯性独立或习惯性依赖更难能可贵。 2.回避型依恋感 回避型依恋感人际交往模式的特点是尽量弱化依恋对象的重要性,试图回避依恋关系。 当依恋对象无法被依赖,孩子会过快过强的试图依赖自己,由于还没有发展出做到自立的必要技能,孩子便试图控制大部分周围环境,而不是参与到互通互惠的关系当中,并最终进入僵化的恫吓与回避型交往模式。通常孩子会消弱或忽略情感的重要性,只是试图依靠认知的方式来做决定指导自己的人生。 3.焦虑型依恋感 焦虑性依恋感人际交往模式的特点是尽量弱化自立能力的重要性,他们焦虑地黏着依恋对象。 过度迷恋依恋对象的孩子无法发展自理能力,他们很焦虑,因为依恋对象时而在场,时而不在场,他们害怕失去,依恋对象不能始终如一地发挥作用和寓意回应,这样孩子无法进入一种安定的状态,这种孩子被描述为太黏人,尽管这并不准确,他们其实只是在焦虑的依恋着。 4.混乱型依恋感 混乱型依恋感人际依恋模式的特点是,无法发展出一致的人际模式,他们既无法处于安定的平衡状态,也没有过度依靠自己或过度依赖父母。 这些孩子在面对任何压力时,都有可能变得极为混乱与失调,他们极端的想要控制所有的环境,以应对压力对于无法把控的压力,他们常常体验为创伤,从而导致普遍功能障碍,这类孩子也是内隐或外显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人群。 这就是几种依恋关系,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些依恋方式发展成为关于自我与他人内在的工作模型,这些内在工作模型成为影响我们内心世界的基本假设和感知,包含思维感觉,甚至记忆涉及自我价值感,胜任力,爱的能力和价值观,引导我们的情绪觉察与表达,也引导着我们反思能力的重点与边界。这些内在工作模型成为我们力量和自信的来源,让我们开放灵活的对待自我与关系的发展,它也可以是僵化和混乱状态的源泉,让我们经常预测困难逃避发展的机会。 小时候构建的安全依恋,决定着我们的一生人际关系的认知模型,情感回应,所以,当我们有孩子时,更应该思考,如何给孩子构建安全的依恋感,让孩子带着爱去过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如果,我们已经是成人,觉察到了安全依恋感不足,属于哪种依恋感,那么,我们需要更多的觉知去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模型。 当我们带着更多的觉知去处理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明晰,更加幸福! 祝大家都拥有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过出灿烂的人生!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后感(四):父母讲道理,孩子拒绝听: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看过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报道:

凌晨五点钟,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独自跪在地上乞讨。小男孩冻得瑟瑟发抖,说自己是在凌晨三点钟被亲爹扔在火车站。这位父亲给孩子发了个碗,让他在火车站乞讨要饭。

原因是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多次遭到老师的投诉。这位父亲急了,就扔个碗给他:天亮之后再来接你回家。

教育是个难题,无论是谁,都不例外。特别是孩子叛逆,家长更为抓狂: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他说我有游戏天赋,以后靠游戏吃饭。家长很无奈,很难用打骂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屈服,但又没有找到趁手的教育方法,于是,就陷入教育的困局之中。

最近,我读到一本心理学专业书《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A.休斯教授,内容是以依恋为基础的家庭治疗。虽然这本书的编排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但是,抛开主体间性等专业术语不谈,这本书列出了大量的咨询师与家庭的沟通实例,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实例中得到亲子沟通的启示。

我认为这本书提到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每位家长认真思考。那就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接纳、有趣、好奇和共情。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曾经讲过一个自己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孩子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不重要;孩子的目的是试探我们的反应。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应呢?

我们一般会说:“你必须把书放到柜子里。”

如果孩子不服从,我们的要求就会升级:“如果你不把书放到柜子里,你今天晚上就什么也不要干了!”

孩子继续对抗,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激烈:“如果你不把书放到柜子里,我会把你的玩具扔到垃圾桶里!”

孩子仍然不服从,我们的态度更为强硬,采取更激烈的措施,让孩子就范。

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你对我错、剑拔弩张的态势。

不过,我们看到艾瑞克森的回应非常简单,只是告诉他“我确实无法要求他,甚至无法让他把书挪动一英寸”。接着,你会看到孩子开始试探。最后出现戏剧性的效果:孩子试探多次,最终把书放进柜子里。

其实,艾瑞克森的回应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接纳。我接纳你的对抗,接纳你的否认,不评判你的做法,帮助他探索自己对放进书柜的看法。最终孩子选择了自己放进书柜。

丹尼尔.A.休斯教授在《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提到发展父母—婴儿关系安全依恋的核心是有趣、接纳、好奇和共情。除了接纳之外,还有四个要素在亲子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四个要素不仅是治疗师应该予以来访者的态度,也是父母应该予以孩子的态度,甚至是成年子女应该予以父母的态度。

下面从父母予以孩子的角度,简单谈一谈我对这四个要素的看法。

有趣。我们与孩子的对话往往是单方面、指令性的沟通,“你应该做什么”“你要去做什么”“什么对你更重要”。越大的孩子越会产生抵触情绪,他感受不到这种对话是轻松的,他认为这是指责,是命令,是唠叨,是家长对他现有做法的不认可。我们要建立亲子对话的互惠性,让孩子也愿意表达,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

接纳。我们与孩子的对话有时很难让孩子感到被接纳。特别是上小学之后,课业压力陡增,孩子时时刻刻处于被评判的状态。我们无法接受孩子的缺点,在潜意识里希望他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我们总会盯着他的缺点看。人际关系好,那学业成绩需要提高;数学成绩好,那语文成绩需要提高;学业成绩好,那体育成绩需要搞上去。如果我们总把孩子放在量尺上丈量,那么,孩子总处于“我再努力也达不到你的要求”的状态。我们更需要的是接纳,重新思考面面俱到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好奇。当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他产生好奇,“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呀?”“哦,这么做,真的让你这么高兴啊,那我也试试”,可能就会塑造不一样的亲子沟通状态。而且,我们要培养孩子探究自己想法的好奇心,了解自己的渴望、想法和感觉。

共情。所谓共情,就是家长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去探索积极的感受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家长真正理解孩子的状态,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有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后感(五):有效沟通是打开家庭依恋关系的金钥匙

文/叶小禾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精神的寄托,是身心疲惫时的加油站,也是你前进的动力。

然而,家也是一个滋生矛盾的地方,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整日鸡飞狗跳,苦不堪言,让人总想逃离的地方。

家庭关系无外乎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如果是前者,可以选择分开居住,让时空来淡化矛盾。俗话说得好,眼不见为净。不在一个空间可以减少一些摩擦的机会。

如果是后者,只能选择面对。也许你会说,自己的孩子爱还来不及,总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出现呢?

家长在苦恼孩子不听话的同时,孩子也在抱怨家长不理解自己,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爆发一场战争。

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看来是一件迫在燃眉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化解矛盾呢?这本《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就像一把打开心理的钥匙,解救了无数深陷苦痛的家庭。

作者丹尼尔 A. 休斯是国际著名临床心理专家、督导师,双向发展心理治疗(DDP)和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AFFT)创始人。

丹尼尔 A. 休斯通过建立安全感与主体间性的探索,开展情感-反思对话,掌握PACE 态度,促进关系修复,为父母提供安全感,引导父母发展依恋视角,与父母一起为孩子提供安全依恋感,进行情感调节和共同意义创造,设计渐进、有效的治疗计划等。

目前这种治疗模式已是家庭治疗的普遍模式。他还著有《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等7部著作。

01 调动家庭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减少抵触情绪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吐槽自己的孩子难管,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简直是一场战争。表姐的女儿读小学二年级,写作业总是非常磨叽,用表姐的话说,不到最后一刻,作业是不会完成的。

表姐耐心地和女儿谈了几次,她女儿每次嘴上答应得挺痛快。可是,行动上依然如故,写作业时小动作仍然不断。一会渴了要喝水、一会饿了要吃零食,接着玩玩手上的笔,把表姐的耐心消磨殆尽。

战争再次发生,由最初的“女单”单打,变成“男女混双”的双打,最后,只好在女儿的哭声中结束。打完孩子,表姐的心里非常心疼女儿,自己非常后悔。她感觉女儿明显地和她疏远了很多。

可是,当下一次又出现相同的情景时,剧情依然会重演。

表姐非常苦恼,她无意中发现了这本《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里面大量的案例让她得到了启发。她开始试着和女儿用情感—反思对话,让女儿感受到她的爱。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行为。

她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自己的身上,不尊重女儿的意见,添加的课外作业太多,女儿没有了玩的时间,于是,采取消极的态度抵抗。

武志红说,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表姐和女儿沟通后,减掉了一些课外作业,答应她完成作业后,可以自己支配剩余时间,她女儿磨叽的行为明显地得到了好转。

02 原生家庭的问题依然会影响到小家庭

父亲平时工作很忙,陪伴妻儿的时间很少,于是,父亲决定周末拿出一天的时间,带上家人一起去郊外游玩。

可是,去过一次之后,儿子不愿再去了。父亲很不理解儿子的想法,自己好不容易挤出一天的时间,儿子却不领情。

没办法,只好找到心理治疗师来查明情况。一开始,儿子对治疗师非常抵触,以为他和家人们一样是来当说客的。

谁知,治疗师并没有说教,只是向他了解不愿郊游的原因。原来儿子感觉郊游不好玩,原因是父亲不和他一起玩,只顾自己看书。

治疗师在和父亲沟通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父亲竟然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儿子玩,根源来自父亲小时候自己的父亲从未陪自己玩过,以至于现在成为父亲的他,无法陪伴儿子,以看书为借口,逃避现实。

03治疗师起引导作用,而不是强迫来访者进行治疗

当一个家庭来寻求治疗师的帮助时,都会把治疗师当作一个裁判,来双方的判定对错。

其实不然,治疗师只是慢慢引导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主体对话,让他们之间交流,就如同一艘小船,治疗师是掌舵的人,指挥航行的方向。

前提是船员们必须齐心协力地朝着一个方向划行,如果方向不一致,这艘船将无法前行。正如某一个家庭成员不配合,那么家庭治疗也无法进行。

治疗师在进行治疗前,必须了解家庭问题的症结点,才能引导家庭成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经过有效的沟通后,齐心协力化解矛盾,建立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04结语

武志红说,家是港湾,爱是退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爱是贯穿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彼此之间感受到爱,就不容易产生心结。

丹尼尔 A. 休斯的这本书不仅是专业工作者学习家庭治疗的必备教材,也是健康心理成长的必备指南。书中提到的 PACE(有趣—接纳—好奇—共情) 态度,是心理治疗的态度,更是我们每个人发展健康人际关系的态度。

谁都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理解,轻松、和谐的温暖之家。

与朋友们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