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读后感精选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读后感精选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是一本由[美]彼得·洛文海姆(Peter Lovenheim)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6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读后感(一):实用性很强的心理学必读书

跟身边的朋友多次推荐过这本书,因为自己看了之后的确受益匪浅。

我的依恋风格还算安全型的,但老公是回避型,在相处中,我逐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变成了焦虑型,然后就影响了孩子,孩子也比较焦虑,没有安全感。

这本书应该在每个人青春期的时候就读一读,无论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或者为了找到合适的对象,组建幸福的家庭,都有太多的好处了。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读后感(二):你属于哪种依恋风格?

依恋理论有多畅销? 依恋理论讲述了人际关系的起源。依恋理论很有吸引力,课堂上讲起依恋理论时,就连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集中注意力。依恋理论很有说服力,当一位老师和学生在咖啡馆里谈论课程的时候,邻桌的女士突然转向他们,说她愿意向她们付费咨询,并表示后悔,如果早点知道这个理论就好了。依恋理论很有生命力,心理学成百上千的理论中,这个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和青睐,从19世纪提出后研究数量有增无减。依恋理论很有应用前景,一位母亲开始重视抚养孩子的过程,让孩子产生安全型依恋风格,一对年轻的夫妇通过依恋方面的理疗师挽救了他们的婚姻,一位教练通过理解每个运动员的依恋风格帮助他们达到巅峰状态,一家企业老板和员工成功的合作原因是他们属于不同的依恋风格。

婴儿和照顾者的互动如何塑造了它从摇篮到坟墓的依恋风格? 假如你是一个婴儿,现在出现了一只老虎,你如何才可以脱险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哭!找到一位照顾者,与他保持亲密,这样他就可以保护你脱险了。所以,依恋系统是一个进化系统,哪些关心保护自己的孩子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哪些喜欢和照顾者保持亲密的婴儿才会活下去。所以建立和维持婴儿和照顾者之间亲密关系的一套进化系统就会被遗传下来。

我属于哪一种依恋风格? 测试链接英文版 http://www.web-research-design.net/cgi-bin/crq/crq.pl 对于一个婴儿,如果从童年时代就相信照顾者会随时待命,随时回应,他就会认为自己可以信任并允许自己靠近他人,不害怕亲密关系,即安全型依恋风格。这样的人能够享受亲密关系,对拒绝不太敏感也不害怕被抛弃,面对疾病失业死亡等恐惧往往更加乐观,是理想的伴侣。 如果婴儿哭的时候照顾者没有任何理会,那么婴儿就认为没有人可以亲近,于是学会沉默避免与人亲近,即回避型依恋风格。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很少付出,也不太关心他人,不喜欢自我表露,比较高冷。在伴侣发生冲突时,倾向于逃避,在面对生病失业等痛苦时,倾向于否认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他们更习惯自己应对。 如果照顾者时有时无,有时提供避风港和安全基地,有时又消失,那么婴儿就会更大声哭闹,担心照顾者消失,即焦虑型依恋风格。这样的人很容易对伴侣吹毛求疵,当伴侣感受到一点不专注的时候就会失望或被拒绝。他们一方面对维持关系有强烈的需求,一方面也因为这种关系没有得以满足二缺乏安全感。

依恋风格的怪圈 不论国别,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群的三种依恋风格比例大致稳定:安全型占55%,回避型占25%,焦虑型占20%。

非安全型依恋也有优势? 焦虑型依恋的成员在团体里发挥“哨兵”的角色,对情绪环境高度敏感,往往在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等职业中比例很高。回避型依恋的成员在团队里发挥“快速反应者”的角色,他们会更加果断冒险,在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会表现非常出色。

我不是安全型依恋,可以后天培养出来吗? 可以,第一种情况:和一个非照顾者建立一种牢固而有意义的关系,这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照顾者的角色,例如叔叔阿姨养父母导师教练等。第二种情况:成年后一段对自己造成深远影响的经历,例如恋人配偶心理医生等。这样一来,即使原生家庭会使你没有安全感,你却依然可以拥有安全型依恋人格,即获得性安全依恋。即使自己的依恋风格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意识到它的影响,进而改变结果,这才是学习依恋理论更加重要的事情。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读后感(三):依恋效应--总算有人说清楚依恋模式对人真正的影响了

做婚姻恋爱咨询离不开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所以依恋理论我接触的很早,也运用的较多,相关书籍也读了不少,但连我自己也认为自己的非安全依恋模式很头疼,但这本书很有意思,打破了我的认知,也让我看到依恋模式对一个人一生真正的、全方位的影响。

首先来说作者,彼得·洛文海姆,英文是Peter Lovenheim,当我看到作者名字里有love时好稀罕。(原谅我落下英语很多年)作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有过一段17年的婚姻,有3个孩子,自己也在大学教授课程,写这本书时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开端。作者在开头描写了自己恋爱失败后,在去看望上大学女儿的心理学教材里无意间读到依恋理论的文章,突然茅塞顿开自己的恋情失败是怎么回事。感慨明白的太晚,也因此对依恋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作者于是要求去旁听另一位专门讲授依恋理论的课程,结识了教授后两人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书就是从开始上课、探索自己的依恋风格到去观察各类依恋风格在恋爱、婚姻、友谊里的表现,也写了不同依恋模型的人在工作、体育运动甚至是政治领袖的表现。

这本书半自我探索,半理论研究,非常适合自我提升的人看。因为有参照也不枯燥。有趣的作者真的去做了依恋风格访谈,去实验室看了依恋理论的经典实验陌生人情景实验,并和实验人员做了一次浅尝辄止的电击实验,想让实验人员通过核磁扫描观察作者在经受点击实验时面对不同情况大脑变化情况,以便确认作者的依恋风格倾向。虽然想知道自己的依恋风格没必要这么复杂,但是依然被作者的好奇、探索给吸引。更重要的是作者深入研究依恋理论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作者和这些人群谈话,观察,记录他们的生活表现,也引用了不同实验数据,有理有据,有血有肉。非常赞。

大部分提出某项心理理论的心理学家的人生经历都与自己的理论关系颇深。鲍尔比也如此。关于依恋理论的提出者约翰·鲍尔比,他出生成长于20世纪初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上层家庭,虽然家庭经济富裕,兄弟姐妹也众多,父母也接受过教育,但是鲍尔比母亲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父亲非常倔强固执,他们对所有与情感有关的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再加上当时对孩子的育儿观是需要把孩子们交给保姆和保育员,大一些就被送到寄宿学校。所以鲍尔比并没有享受父母良好的呵护与照料。鲍尔比是在二战孤儿院照顾在战争中丧失父母的孩子们时发现,即使他们后期受到了良好的医疗护理,他们也没法茁壮成长,体重偏轻,闷闷不乐,甚至容易早夭。鲍尔比提出了依恋系统,儿童需要依恋对象提供安全基地和避风港,失去或者受到威胁时会产生分离焦虑或者悲伤,且这种依恋模式会影响以后的人生。在依恋模式里,实验数据针对美国人哈,安全型占55%,回避型占25%,焦虑型占20%,这个范围全世界普遍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回避型和焦虑型还有两者混合的依恋类型并无好坏,各有优缺点,像作者一样了解探索,都可以发挥优势,体会更多幸福感。

对于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里有这几个部分。

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去做成人依恋访谈,是像正式的心理咨询一样的正规访谈,回溯成长以及和父母婚姻伴侣还有孩子的经历等,最终作者好奇想知道自己的依恋风格,访谈的精神病学家给出答案:“你是典型的获得性安全型依恋。”获得性安全依恋,在这句话这个词里获得救赎,因为全世界数据研究统计发现,安全型依恋占55%,焦虑型依恋占20%,而回避型占25%。也就是大半人都属于非安全型依恋。但我们会发现并不是一半人人际关系不好,生活不幸福,那么非安全型依恋后发生了什么。是的,我们除了一开始出生时和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我们还会和这个世界以及更多的人交往,他们的善意爱意都可以修正最原始的依恋模式形成新的更适应生活,更好享受生命的依恋风格。所以哪怕了解自己是非安全型依恋也请放下心。总有人会默默爱着你。这个观点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

其次是关于养娃的,现在世界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都极为关注,提升这个关注点的同时却没有更全面的去想怎么做比较好,于是这种压力落在了生孩子的妈妈身上,妈妈们被赋予了各种希望与要求,可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女性也面临要生存就业实现自我,不是以前的在家主内相夫教子,所以女性压力前所未有。尤其是依恋关系提出后,很多人对于带娃教育娃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其实大可不必。书里在采访带娃的这位女性时提出了几个重点,重要的是提到与孩子同频,对孩子的暗示保持敏感就好,孩子的行为就是自己表达需求的方式,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他们放心探索,遇到困难时给与身体和精神双重帮助并减轻他们的痛苦就好,是的,就这么简单。不是二十四小时围着转,也不是故意来什么挫折教育。对,忘了说重点,作者还提出不是非要妈妈照顾,婴儿天生就应该有多个照顾者,只要养育方式一致,稳定,所以并不反对早送入育儿机构,相反托管机构专业且稳定一样能帮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真的,我有时候看有些文章以及观点觉得矫枉过正,人天生就有适应能力,顺其自然,助力孩子们成长,可能比某些东拼西凑出来的鸡娃教育观念好太多。哎……

还喜欢作者提到友谊,现在大家都太注重婚姻恋爱,但是友谊也是亲密关系里的重点,非安全依恋的人在友谊里获得的帮助和支持不比在婚姻恋爱里差,长期稳定、支持性友谊也可以促进人们的获得性安全依恋。

作者讲到婚姻恋爱里了解依恋风格会更好把握关系,还有工作、体育运动等等,真的想每个都细说,但篇幅所限就先暂停到这吧,欢迎你去阅读,相信收获一定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