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100字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100字

《地道风物008·贵州》是一本由范亚昆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道风物008·贵州》精选点评:

●不怎么样

●照片好看,文字不好看。可能是太专业了吧,讲的都是很高大的东西,对普通旅游者应该没什么帮助。太端着了。

●写的超好 “地道风物”四个字淋漓尽致 想去了

●第一次读这个系列的mook,非常深入扎实,像读了一本大型田野调查报告,让我对贵州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刻板印象上面。很有收获,打算这个系列挨个看一遍。喜欢写贵阳和安顺的两篇,突然想去玩了,什么时候才能有钱(哭

●还挺想去茂兰

●人生读的第一本mook,本来是买来准备应聘的,可惜没有成功。记得主编和我说,她对我的知识结构表示怀疑。当我抱着很大期待翻开这本书直到读完时,我发现这当中的很多篇文章确实给读者带来了知识块,但是却缺少结尾,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文章,遑论趣味。mook介于书和杂志之间,是不是也应该保留一些书的文学性?

●贵州太好了

●马上去贵州玩了,算提前预热一下~深入了解贵州的多元文化

●不够“好看”。就像你参加了一个好像很有趣的聚会,来的都是大咖,聊的都是热点,人物够分量,内容够硬核,但是人人都“端着”从自己的角度告诉你,他才是这场聚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讲人文多过地理,正是地道风物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一):多彩贵州

这几日看的了些关于贵州的纪录片和书 早起买了些花草 冬日暖阳中适合翻开这本书了。看完第一辑“地” 零散记录些吧:一是在贵州 由于地理的特殊性 时间自身的力量更为凸显 万物更泰然。二是从庄蹻入滇 明初卫戌 三线建设看 人类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三是在草海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可喜的地方 栖息地的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是会出现争端的 草海的解决之道值得借鉴 一方面环保和其他所有乡村建设一样 关键在于脱贫和教育 另一方面在外来精英阶层推动下确实需要当地人的参与(这一点记得在碧山一书的沙溪建设中也提到过)。在后三辑中记录几点: 一是想更多的了解苗族的刺绣和歌声 网上听不到亚鲁王 就像吃不到安顺的小吃买不到刺绣。关于民族音乐 蒙古和新疆已走向世界 苗侗也会的。二是侗族青年公益团队的乡村实践值得推崇 。三是该去贵州逛个集市 吃些没吃过的。喝不了茅台的身体 还是想尝下董酒和古树红茶。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二):欢迎来到生态博物馆

粗粗翻的,给有兴趣的朋友一点参考而已。

我想熟悉《地道风物》系列的人看到《贵州》的出版大概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之前不是出过《黔东南》么,怎么又来本《贵州》,这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么,在看到书之前这是我的一大疑惑。一般来说,对于追求“深度”的读者,比如有LP各省的专辑,大概就不会去买本LP中国,总是追求详尽的。但是拿到书粗略翻了翻,我想由此顾虑的读者倒是可以放心,图片依旧精彩,文章也在放宽视野的情况下保持了原来的专业和深度。相对而言,在市面上一众Mook书里,地道风物的设计不算好看的,图片有时候也未必特别“视觉”,我想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贯风格,有时候图片更多是要为内容服务,而不是一味风光大片或追求艺术性。但是地道风物的内容和其他Mook比起来是比较扎实的,不是特别水。

这次贵州,其实比黔东南要难很多,在“地”的第一篇就说了贵州这个行政区在历史上的形成,其实是很复杂的,几个文化的交错带,好看是好看,好玩也好玩,就是你要做一本“贵重”统合起来说是很考验作者能力的,相比于黔东南主要写苗、侗,这本《贵州》里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民族问题,其实还是蛮有趣的,很多图都用了手绘,看上去还是很明白的,那种民族风情也展现出来了,“道”的最后一篇就解释了什么是复杂的贵州人。还有“道”的第一篇“地理发现”,其实都试图整体上来讲贵州,这是需要很多积累的,不过倒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风格,省级的专刊,但是很多时候除了单老师的卷首,CNG未必就那么能够围绕整体来把握一省,常常是碎片的,可以说这本《贵州》还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对于这种比较艰难的尝试,在保证内容正确的情况下,地道风物还是做得很好的,我想这是大家愿意看着系列书的原因。

这次《贵州》的主题,卷首里说是“生态博物馆”,一方面是自然的,更多还是民族风情。和以往地道风物偏人文不同,这次“地”里有很多自然的文章和图,是很让人欣喜的,看多了人文,还是希望看看自然,被科普一下,贵州又天然带有这种条件。说到自然,这次的封面我还是蛮眼前一亮的,至少在当当的页面里看过去是一股清流。然后书里“道”部分的图片故事很震撼,简直有美国国家地理的感觉。

“风”偏纪实,讲了贵阳、安顺、遵义几个城市,比较贴心的是有个村寨行走指南,以往买地道风物常感叹文化类的书不能按图索骥,这次感觉是颇迎合旅行者口味的内容,总之是很可以借鉴去走走看看的,“物”的部分也因为是整个省的专辑,试着总结了“黔菜”的特色,我自己吃的不多,倒也挺喜欢的,然后贵州最有名的是酒了,不喝酒没啥感情,茶也很重要。不过相比于前两个板块,我是觉得越往后这本书的后劲有点不足了。

看前几本书的豆瓣,好像这本书的编辑和作者都会来页面关注的,我想说现在这种环境下能弄出来这样的书挺不容易的,希望继续加油。但书的开本变小确实是让书架上连着放一排的人感到像混入了盗版书,然后这样的开本放在书店的旅游区自然还好,如果真和别家Mook放一起,还是有点比不过,毕竟一面之缘,人家也不和你比内容。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三):相隔15年,又见《贵州》

从这本《地道风物 贵州》中收获一张贵州地图,让我怀念起阅读CNG杂志的黄金时代。

10多年前,我的卧室里就张贴着一张贵州地图,那是随中国国家地理《贵州专辑》(2004年第10期)的赠品。让这张地图成为每天起居都要面对的装饰品,是狂热阅读CNG的产物。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当时的一名初中生,CNG提供的不是具体某篇文章的信息或是观点,而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组织形式:每一期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选题,提供跨越地理、历史、生物领域,兼顾专业性和阅读性的图文。

对比15年前的《贵州专辑》和此前的《地道风物》系列,今天的《地道风物 贵州》表现出更成熟的编辑力(这一点也是我认为的杂志或MOOK的价值所在)。

地道风物的结构划分虽然有四个主题,但基本是围绕地域文化概念,直观上感觉应该是以文化观察为主(此前读过几期似乎也确实如此),作为文化旅游书的实用性稍差一些,相比较杂志阅读门槛相对高一些。但这一期的改进非常大,《赶集,这些地方别错过》这样的题目很像LP,爬行生物和鸟类图鉴有些《博物》感,贵州火锅的那一页跨页图更是让我想起《博物》之前做的一期火锅选题。总之自然知识的篇幅和阅读体验都有提升,从文化散文的套路里走出来了一些,更加立体了。

选题上,非常丰富(当然也和贵州本身条件有关)。喀斯特、苗寨、贵阳、遵义等必选动作基本没落下,也没有老调重谈;贵州人、赤水河、黔道、赶集几个选题也让人有阅读期望。不知道是不是开本和排版规范变化的关系,文章显得短小了一些,基本每一P都有一个小标,能比较快速地抓住阅读点。

比较有分量的《集路成省号贵州》《三次“地理大发现”塑造了贵州》虽然分属两个篇章,但单就题目来看意思相近,翻目录的时候有些疑惑。

实际阅读感受是两篇写法差异很大,《集路成省号贵州》是综述性的开篇稿子,地理知识性的铺垫和交代很厚实,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投入阅读才能更好地梳理出细致材料的逻辑关系。范老师的《三次“地理大发现”塑造了贵州》无论是“三次‘地理大发现’”概念还是“两个空间”概念都很直接,算是对区域地理的高度归纳,阅读起来很兴奋,像是有了理解这样一个复杂山地省的便捷工具,与之相伴随的也担心有些武断(特别是用了地理大发现这样宏大的概念,虽然加了引号)。这一篇没有放到最前面,而是有前一篇的铺垫自然很多。

一些文章中提到了“跳开中原视角”(边疆论),但实际做到的篇幅,特别是有明确出处引征的民族视角的感觉有限(也可能没有翻到)。不知道是否是受限与材料和遗存,但据我凭空想象,这可能是再去书写贵州的一个有趣的点。

最后,对开本和版心大小持保留意见(强迫症不能容忍一个系列中出现开本变化)。

跨越15年的合影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四):书摘:人在贵州,一月有余

来贵州一个月零两天,为了快速了解这个陌生的省份,挑了这本书作为入乡随俗的指南。比起普通的旅游介绍,《国家地理》的文风和内容还是相当厚重,《贵州是个生态博物馆》《 集路成省号贵州 》《 贵阳,山水幻城 》等几篇比较惊喜,我喜欢这种有评述、有感触的文章,相比之下,有一些就像是材料堆砌,既没有独到的框架,也没有精妙的语言,读起来就没什么滋味了。

摘录一些比较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以及需要mark的知识:

回想在贵州各地行走的经历时,我的脑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呈现一组漫画式的画面,贵州那些起伏跃落的山路,化身为爱因斯坦阐释时空旅行的虫洞,我们每次的抵达与相遇,犹如在某个节点穿越虫洞,看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时空中的景象:大型城市中,都市生活日新月异;开阔的坝子上,最先进的大数据中心正在建设;深山苗寨边,收获者用最原始的甩稻谷的方式脱粒;节日的人群中央,古老的斗牛比赛如火如荼;偏僻的小山村里,金碧辉煌的教堂上演着圣诞节盛大的唱诗场景;送葬仪式上,巫师用歌声引领着亡者的魂灵......

山地蔓延的贵州大地上,当代文明与古老生活的画面交织出现,对“时间”展现一种奇异的不妥协,每一幅景象都是不同时间里的片段,每一条路都是连接不同时空的时间旅行隧道,而贵州的群山仿佛容纳着一个巨大的弯曲时空。

在这个融合了各种时间碎片的弯曲时空中,我们对目睹具有当代文明特征的场景感到泰然自若;然而,那些与“当代”二字格格不入的场景反复大量出现时,无疑对我们的“贵州印象”造成了一种不安与困扰——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怀着猎奇心理在追逐这些新奇、异样的场景吗?如果见证这些特殊场景是在猎奇,那么被忽略的恒常又是什么?

在贵州,我们看到的是时间自身的力量。

集路成省号贵州

如果有的选,坝子终归是每个民族最渴望居住的土地,但各民族的综合力量决定了择地而居的先后顺序。贵州世居的民族由于地形的阻隔,始终难以凝聚在同一股向心的政治经济实体中,客观条件并不允许跨越众多地理单元的大政权出现。缺乏政权式组织的结果,就是无力抵挡zhong yang zheng quan的强势进驻,只能避居山野,把有限的优质土地都让了出来。

云、贵两地的地理和人文差异导致了“地位”的不同,富庶的云南高原才是征服者的目的地,贵州高原不是终点,确实通往终点的必经之路。明太祖在历史上首次把经略贵州作为开疆战略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更稳妥地向云南进军,并对云南高原实现有效的统治。

长期以来,贵州的面貌在“中央”视角的俯视下总不满显得模糊和混沌。环顾西南诸省,川滇湘桂的本土军阀势力都比较强大,而位局这些省份环保之中的贵州,地方军阀疲弱,“中央军”也同样不易进入,这种空白状态大大助了正处危急之中的红军一臂之力。

几百年来,贵州这个省份诞生于交通,也受困于交通。在中国交通史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当下,地形的阻隔已经不再让建设者一筹莫展,于是地图上的交通线越来越平直通顺,乃至直接脱离地面,在空中实现位移。

原始的生态系统在贵州的群山褶皱中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崎岖的地形阻碍了人类进驻的脚步。

大约在炎帝、黄帝时代,苗族先民的部族在黄河流域争夺资源的战争中落败,从而开启了被迫迁徙之旅。

时值冬日,虽不像北方那样寒风呼啸,但超过1000米的海拔高度让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受到一种带着湿度的寒气的侵袭,这事一种让人无处可逃的寒冷,超出了人类的舒适度。

按当今的民族划分,贵州不过数个民族;但按族群划分,贵州却是“百苗”的天下。在民间,依然有“黑苗”“青苗”之类以颜色对苗族进行分类的;还有更具体的,如“长裙苗”和“短裙苗”,是以裙子长短去区分。也有按服饰上的花纹去分类的,如“大花苗”和“小花苗”。

千百年来,不同族群带着不同的文化基因来到贵州并在此生根发芽。他们坚强的壁垒,被一个真正的舶来品所征服——辣椒。

喀斯特地形让贵阳与山川自然紧密交错,在中国的省会都市里罕有,就像天神把握于股掌间的盆景。

都说贵阳曾经被叫作“小香港”,紧贴一环北沿的黔灵山为什么受到贵阳市民的钟爱。就像是香港中环边上的太平山,它们都与都市短兵相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摧枯拉朽式的城市建设对地方文脉和生活肌理的改变是巨大的,刘兆丰说:“贵阳以山水定城,不像很多平原上的城市以街巷定城,街巷没有了,城市就死亡了。贵阳只要山水骨架还在,就可以有依托,实现城市的复兴。”

能挣会花的上海人每年花掉的钱占可支配收入的68%,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对比起贵阳人却显得保守,因为贵阳城镇居民敢于把八成以上的可支配收入花出去。

麻将桌是参观的标配,在贵阳连号称禅茶一味的高档茶馆里,也必须留出搓麻的空间,造成翻台率低,影响餐饮业绩。

那些从几万年前导现在持续流动至贵阳的人们,最终被酸汤、辣椒和好酒统一了口径,被低调湿润的气候改造了面貌,被包围着的山川塑造了个性。

我恍然觉得湿地公园就像坝子,而周边光怪陆离的高层建筑就像群山,这是人造的盆景。

2017年,回省创业的大学生比出省创业的多21.7%,而贵阳是仅次于深圳、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当富士康挖空了三座山,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安新区的山洞里时,不由让人联想到“三线建设”时那些迁移到贵阳山区的军工厂——在工业文明朝互联网转向时,贵阳天然的地理环境再次发挥出优势,仿佛是对旧石器时代的呼应。

戴明贤讲贵阳人——可以说所有贵州人——具有山民性格,他们事不张扬,所以好山好水好人才不为外界所知。

咖啡馆、茶馆和读书会是她在遵义生活的几颗图钉,这些图钉勾勒了她精神上追求未知的生活方式,也许会成为通向未知的一种掣肘。

黔西北石门坎乡的苗族使用的苗文于20世纪由英国传教士伯格理创制,为当地近代教育奇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生活在石门坎这一支系的苗族有超过85%的人信封基督教。逢礼拜日,最多有几百人齐聚用苗语朗诵《圣经》、唱赞美诗,举办苗族多声部唱诗班演唱等活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