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摘抄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摘抄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是一本由吴国盛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7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一):《科学的历程》:探讨科学精神的本质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科学渗透于日常生活每一细节的今天,阅读科学的历史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深思。 《科学的历程》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的经典科普力作,成书至今,已畅销20余年。为了保障流畅的阅读体验,书中对科学史的研究配以了大量的实地拍摄图片,以求还原科学的前世今生,探讨科学精神的本质,澄清以讹传讹的科学故事。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简洁的叙述,阐释每一次重要的科学进步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从多种技术中吸取营养,但超越它们。它的核心是把理性作为自己基本的人文理想。理性从来都是一种人性的构造,而不只是人类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1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二):这的确是一本科普书籍

怎么说,这的确是一本科普书籍。

从语言、思想性和插图看,都太像一本中国版的百科全书了,那么优点就是字数多,80万字。

算是编年史的写法?每一个板块其实就是把相应的内容罗列上去,没有什么研究的方法(当然也没有对话感觉)。真的是非常科普,也不拗口,没有特别生涩的内容。

看目录收获会比较大,目录上显示了对于每个世纪的一个划分,然后重点对该世纪中的几个主要技术方向的重点人物和重点事件进行介绍。索引非常清晰,一目了然,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

治学态度还是严谨,可以作为工具书来使用。

目录的题目很不错,但是打开进去,内容太少了

第五卷 18世纪 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 第二十章 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 - 第二十一章 法国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 第二十二章 力学的分析化与热学、电学的早期发展 - 第二十三章 18世纪的天文学 - 第二十四章 化学革命 - 第二十五章 进化思想的起源 第六卷 19世纪 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 第二十六章 19世纪的电磁学 - 第二十七章 19世纪的光学 - 第二十八章 热力学与能量定律的建立 - 第二十九章 物理和化学中的原子论的兴起 - 第三十章 19世纪的天文学 - 第三十一章 进化论的创立 - 第三十二章 19世纪的生物学和医学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三):我们为什么只有博物学和工科而无数理逻辑科学

中国有技艺,无科学。中国文化由于过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没有也不能产生欧几里得几何学和Pythagoras。 中国传统实用理性过于重视现实的可能性,轻视逻辑的可能性,从而经常轻视甚至贬低“无用”的抽象思维。“雄辩”如孟子,常常违反形式逻辑,仅以气势(情感力量)逼人;清醒如荀子,也以无实用价值而反对名家;道家强调的恰恰是逻辑悖论式的辩证观念;法家如韩非着重的更是现实功能的“逻辑”。从孔子起,重视的都是“名(概念)”和“实(现实)”的关系,是“必也正名乎”,而不是“名”自身独立发展的价值;而其根由则在于,天人不分的巫史传统,没有可能从独立科学基础上发展出高度抽象的“先验”观念和思维方法。这使得中国人的心智和语言长期沉溺在人事经验、现实成败的具体关系的思考和伦理上,不能创造出理论上的抽象的逻辑演绎系统和归纳方法(墨辩略有而失传)。 汉语缺少抽象词汇,哲学缺少形而上学,思维缺少抽象力度,说话作文不遵守形式逻辑,计算推演不重视公理系统。二千年来中国很少有哲人能够发表“通过逻辑的完美认识,内在价值是不能以应用外在价值所能比拟的”之类的论说。未能重视抽象思辨所获得逻辑真理和认识愉快,远比物质效用和实际利益更为重要。凡此种种,都是由于未认识符号操作乃实践操作伟大提升、延伸和扩大,未认识摆脱了人体肢体活动的物质操作局限性所可能获得的潜在逻辑可能性。正是这一“未认识”,不仅使理论而且使实际也即是人的物质实践本身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和阻挠,从而缺乏对独立于社会规则的自然律(Law of Nature)的深入追寻,未能发展出以高度抽象思辨为基础的现代科学。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 · 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4年)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四):西面 | 有了知识不等于理解

《科学的历程》第一章 科学史的意义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作者从三个方面总结科学史的意义:1、了解科学史有助于理科教学;2、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3、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读了很多牛顿煮鸡蛋类的段子,那时我以为只要做到废寝忘食,就能成为科学家,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则不用太放在心上。后来我成了解物理习题的高手,但是对物理的兴趣一天天衰减。我记得每个物理公式和常数,但是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仍然不知道,甚至已经不再有兴趣问为什么了?

前一段时间接触到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这两个对我来说比较新鲜的门类,让我在毕业多年后重新燃起对物理学的兴趣。科学哲学帮助我认识科学的本质和意义,以及科学的局限性。而科学史则让我看到每一次概念和公式背后的活生生的人,有着独特的历史烙印,以及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学历史的朋友向我推荐了吴国盛老师的这本《科学的历程》作为科学史的入门。这本书很厚,比我读的很多神学释经书都要厚很多。但这本书并不难读,还有很多有趣应景的彩色插图帮助理解。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早一点读到费曼的《物理学讲义》,或是早点接触科学史,也许我会选择继续在物理学的道路上走下去。

在官方的教育里,科学最重要的是结论以及如何应用。至于定律是如何一步步被发现,以及研究者们如何求知的过程,则被看为是无关紧要的。这也是霍尔顿编写的两套物理丛书在中国未产生积极反响的原因。不寻求理解,只寻求知道的教育是可悲的。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索的精神,会不断被务实和实用主义所磨灭。

作者提到很多教育中的危机:过于强调科学的偶发性、科学理论僵化、科学主义、科学实用主义、学科细化等。若只是把科学史当作补充的史料,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在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学习真正的科学的求知精神。

西面 20180830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读后感(五):数理逻辑科学的方法论奠基者

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既不是培根,也不是笛卡尔,而是伽利略和牛顿。

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但是他所谓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经验,——达尔文和佛洛依德都是观察得到的经验。

而是理想化的实验——设置理想化状态去设计实验。

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要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首先要从观念上排除这种摩擦力。这就需要全新的概念体系来支撑将做的实验,包括设计、实施和解释实验结果。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数学处理相配套。

伽利略的研究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直观分解、数学演绎、实验证明。

面对着无比复杂的自然界,我们首先要通过直观隔离出一些标准样本,将这些样本完全翻译成数学上容易处理的量,

然后通过数学演绎由这些量推出其他一些现象,

再用实验来验证这些现象是否确实如此。

在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论中,第一步即直观分解相当重要。它意味着将一个无比丰富复杂的感性自然界通过直观翻译成简单明了的数学世界,而这就是将自然数学化。

全部近代物理科学都是建立在自然的数学化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一点上,伽利略是当之无愧的近代物理学之父。

牛顿的方法论集中载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第三篇的开头,名为“哲学中的推理法则”,共有四条: 法则1.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 法则2.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 法则3.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 法则4.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能想象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之前,仍然应当给予如此的对待。

牛顿的方法可以称为“归纳-演绎”法,但是他完全不同意笛卡尔的先天-演绎法。他认为,“虽然用归纳法来从实验和观察中进行论证不能算是普遍的结论,但它是事物的本性所许可的最好的论证方法,并且随着归纳的愈为普遍,这种论证看来也愈为有力”。

因此,他十分重视归纳,但这不意味着他忽视数学演绎,相反,他的公理法是构成他的力学体系的根本方法。与从前的演绎法不同的是,牛顿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重新诉诸实验确证。可以看出,在伽利略和牛顿这样的近代科学大师那里,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是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