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100字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100字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是一本由苏·哈德菲尔德(Sue Hadfield),吉尔·哈森(Gill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一):自信、快乐、果断

《学会决断》的两位作者是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教师,关于这两位教师的信息我在网上没有搜到很多,曾经出版过的书豆瓣也因为评论过少看不到评分,我刚刚把这本书读完,来叨吧几句。

这本书里给“决断”下了个定义:用自信并且直接的方法让他人了解你需要的和你不需要的。 (“所欲和不欲”读着太别扭,我给改了,咱就是这么自信)。

前边先给了四种面对他人的态度:

坚守自我、侵略、被动、被动性侵略。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被动性侵略”,我读到这儿首先想到的是“扮猪吃老虎”,然后想到的是单位叫我们周末去单位彩排大合唱,有人一脸不情愿的迟到(其实早点儿到早点儿录完早点儿回家多好),有人隐藏着抱怨的自嘲“我就是投胎这项技术差了,要是我是......,我肯定......”还有一大堆,这些其实都是被动性侵略,以示弱或者间接、非诚实地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和需求。这种态度把概念立好了就特别容易辨识,那些通过摆布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露声色地控制他人和局面的方式,都属于被动性侵略。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觉得很多媒体上弱势群体博弈庞然大物这件事儿里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在里边,在没收集到全部信息的时候,很难说弱势群体是被动性侵略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还是真的弱势群体。

不外乎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这本书里有很多教人自信、果断、勇敢生活的片段,但对我帮助最大的部分是对自己的价值观梳理的那部分,虽然写的很模糊,但是让我入了个门。接下来我想去找找价值观拍卖的东西看看。

书里的很多例子也非常经典,在工作中、购物时、面试时、会议中如何决断,面对凌霸该怎么办,甚至还有帮助他人提升决断力的部分。我最喜欢的第12章-如何“对付”难缠的人,这里的疑难杂症给我看我可能直接就崩溃了,除了敬而远之我真没啥好办法。

比如第一种难缠的人-不断索取帮助的人。去年我相亲就相到了这么个家伙,他不是找对象,他是找个24小时陪伴及夸奖师。强烈的需要关注,为了自己得到夸奖不断的打扰你,不给你表达你自己的机会,话语权都是他一个人的。我找到时机就放自己自由了。真是轻松啊。

看样子决断也需要练习。这本书的弱点在这儿。

关于如何练习的部分非常的模糊,大部分的练习内容都是综述而不是给不自信人的练习指南。所以这本书更适合读过一些心理学书籍,或者是已经开始做出改变的人看。

期待你正在活成你想要的样子,自信且果断。

ღ( ´・ᴗ・` )比心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二):给听话却委屈的你:长大以后你可以听自己的

曾经,我也是一个听话的小孩。大人都说我很省心。直到上了大学,在一次学生干部的竞选中,有人提出:有人评价你不是很有主见啊,你怎么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总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大家出去聚餐点菜,总是先让别人点他们爱吃的,有时,自己都没有点上一份。开会讨论的时候,总是让别人先发表意见,到最后观点差不多说完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天气不好,朋友让我送伞我义不容辞,而我走在路上鞋跟掉了,不好意思让朋友送一双鞋过来。

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发现:太过听话,就没法做到对自己诚实了。不能伤害别人,最好不要拒绝别人的自动化思维导致自己对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羞怯,进一步加重了自己难以应对冲突和消极情绪,而每逃避一次,自信又会垮掉一些。

这本书的理论部分针对被动者培养决断力的观点:

个人权益与法定权益不一样,法定权益是成文的普适的。个人权益与个人价值观相关的,需要个人自己捍卫。捍卫的方式是:自信、果断、勇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

被动的人,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情感,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成为了谁都敢捏的软柿子。

而决断力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个人权益,用于表达自己所欲和所不欲,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

人天生对消极词汇更加敏感,当设定目标含有消极词汇市,注意更容易局限于消极字眼。

用“当我寻求帮助时,我应该清晰表达观点并且注意眼神交流”作为目标,而不是:当我寻求帮助时,我一定不能在吞吞吐吐。

优势是使人感到真是并且能切实决定你的行为,给你带来积极感受的特质。

找出优势词语,以及举一个例子,能够增强行使决断力的信心。

比如我的优势是:比较有条理,在给学弟学妹介绍考研经验的时候,被评价说讲的清晰有趣。所以,我有能力去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拒绝赞美,一方面贬低了自己的努力,一方面贬低了对方看人的品味。

一开始会不习惯,从“谢谢你”开始回应。

别人和问题不应该转嫁到你自己身上。

歉意只需表达一次。“对不起,我做不到。”

只需要给出一个真诚的理由即可。“我今晚不能陪你去了,我很累。”

面对别人一再要求,表示对别人立场的理解,坚持自己的立场。“我知道你很失望,但是我太累了,今晚不能陪你。”

被动的人总是无条件接受批评。而他们又会觉着委屈自怜。

然而坏消息是:被动的人最容易激发出人身上所有的恶,因为他们放任霸凌者展现出最坏的一面。即使身边都是真诚美好的人,也因为与他们建立人际关系太困难,因为需要时刻揣度真是意愿而和他们疏远。

面对批评,先确认自己听懂对方的意思。“你能告诉我我哪里做错了吗?”接着可以留一些时间思考,这些批评是否属实,面对有效批评可以坚定接收做出改进,不必过分羞愧,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不属实,坚定自信拒绝。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三):雪中送碳

去年工作没做好,被老板当众diss了几次,后来被撸了也是松一口气。这时遇到这本书,觉得很温暖,希望作为一个改变的契机,重新出发。

学会决断 一.认识自己 1.四种行为:坚守自我/侵略性/顺从性/被动侵略性,侵略性是战斗模型,顺从性是逃跑模型,被动侵略性是游击战模型,坚守自我是强烈抗议模型。 2.坚守自我的困难 1)老板:随便想两个方案,你们去做决策。不愿意冒得罪领导的风险更不愿意费心思,因为费力不讨好,还是做的事情不是那么认同? 2)伴侣:有时候觉得自己没错,但是怕她闹别扭,还是使劲道歉。 3)亲戚:本来说不借钱出去,怕他搞上高利贷,最后没忍心,借出去了。 3.价值和权力 1)明确自己的权力:这是我的规则。你不喜欢,总有别人喜欢。 2)价值观:明确自己看重的东西。你的价值观决定你是谁,以及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4.坚守自我的表现,自信而不具有侵略性,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顺从时:老板死不放松。妥协并强调“我会输出会议决议,并且注明自己更看好另一种方案” 2)侵略时:娃打死不听话。强制要求你做这个,然后会记录下来,以后给我孙子看 二.做出改变 1.说出你的想法:会介意的人对你不重要,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 2.协商:不是妥协,而是找出两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3.区分重要性:电影选择和点菜这种小事情上不断锻炼自己的决断能力,自婚生子这种大事情再慢下来仔细考虑。 4.区分冲动和果断:是否真的想要、是否认证思考、是否做了调研、是否询问了他人意见,一件大事情耗费的时间或者金钱会超过一个周,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5.确定真正想要:smart 三.极端案例 1.消极的人:面对总是抱怨的人,不要妄图做救星,转身离开。如果是亲密的人,且他愿意改变,可以一起找到不开心的原因,会发现一切没什么大不了,大部分因为工作和情感问题,大不了就换咯,没什么了不得。 2.不断索取的人:拒绝帮助,可能被认为是“自私的人”、被憎恨、被疏远,但是无所谓,自信的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闷闷不乐的人:只是做开心、自信的自己 四.行动计划 1.不敢勇敢表达自己在于担心吃力不讨好、担心承担损失、担心得罪老板。但是你必须不断去锻炼自己才能;让自己思路更清晰能够让别人更轻松的了解你、让自己思维更敏捷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一直躲在角落不发言,失去的是影响力和掌控力,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2.改变的事:不管是会议还是问题,都积极去思考,勇敢去表达。每三个问题,必须有一个主动去表达,如果没有特别的看法,就表示对相同看法的赞美。 3.明确自己的感受,清晰说出它:傻媳妇问是不是生气了,就说刚刚很生气但是一看到你就忍不住原谅你了。 4.勇敢面对后果:正面刚有可能会受伤,但是自信的人愿意承受后果。或者正面妥协“这个我不认同,但是可以按照你说的执行”,而不是表面同意,执行的时候又不情不愿。 5.面对批评:自信的回复,您可以说具体一点吗?潜台词: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真诚我改正,如果不真诚我不认。批评有效的话,先道歉和承认错误,尝试解除其敌意。批评无效的话: 1)真没想到您会说出这么不友善、符合情理、符合逻辑的话。 2)自嘲 6.批评别人:不忘赞扬、批评的对象是行为不是个人、说出自己感受、给对方机会辩解、说出对对方的期待、聊不同行为的后果

《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读后感(四):批评与被批评,是一门艺术,也是促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之前,在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上,听到过关于本书的解读,其中的一些挺实用的人际沟通的方法让我好奇的找来这本书。

恰逢前几日读过的《不拘一格: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中,提到在网飞里,大家也会用开放的方式坦诚沟通,开放的互相批评,促进彼此进步(关于这本书我的读书笔记详见《最好的工作状态:肩负企业责任,自由自主工作》),与本书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于是近日,快速的将本书翻看了一遍,这些方法论再在自己的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摘录一些觉得不错的点,结合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1. 关于如何说出自己想要什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自己的感受,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别人做出反应时,认真聆听,接受他人的反应,无论接受或拒绝。

坚持自己立场,如果遭到拒绝,则通过协商、妥协寻求对方的理解。

同样的,关于如何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也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

明确自己的感受后,敢于说「不」,并且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同样寻求双方的互相理解。

表达拒绝的「不」时,不要感到愧疚,不要为坚持自己的主见寻找过多的借口或表达过多的歉意。

2. 当别人批评我们时,我们难免会有不适和焦虑的感觉。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引起我们焦虑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对批评这个状态本身的恐惧。

面对批评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勇敢的直面批评:

a. 保持头脑清晰,在被批评的过程中能够判断关于批评的内容自己是对还是错,避免因为批评产生过分的焦虑。

b. 用开放积极的心态面对批评,如果做不到,就会想下自己受到表扬时的情景,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c. 通过主动寻求与对方的沟通,减少批评产生的压力。通过积极的询问对方批评的细节,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来缓解批评带来的压力。

d. 对对方批评的内容真诚而积极的回应。必要时,可以请求自己思考的时间,来寻求压力的缓解。

3. 面对有人批评自己时,我们大多数时候的第一反应都会是「自我防卫」。

然而,这样的反应不仅会让对方对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且对自己从批评的内容中寻求改进与提高自己没有丝毫帮助。

放松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倾听对方的批评,思考对方批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找到改进的点,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对方的批评属实,首先,我们要能坚定而自信的接受批评,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认同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一方面,可以接触对方的敌意与戒心,另一方面,可以收获更多帮助自己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其次,尝试寻求改进或解决方案,让自己在未来减少这样的错误发生。如果自己不准备做出改变,也可以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做好承担相应后果的准备。

再次,当我们认同对方批评的点,但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改变时,可以寻求对方的建议和帮助。

当对方表达对自己的批评与改进意见时,要对对方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给予自己的帮助与支持。

此时,可以适当的简要的表达下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但切记不要将此过程演变成自我批评式的寻找借口和合理化过程。

如果对批评的内容不认同,首先,需要坚定而自信的拒绝对方的批评。

通过用「我」作主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认为我们之间存在误会」。

如果对方言辞激烈,自己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可以用「你可以再说一遍吗」这样的请求,缓解当时的紧张气氛,让自己有机会更加冷静的面对批评。

无论对方情绪如何,自己都要保持克制、理性,情绪稳定,通过有理有节的回应,避免失态让整个批评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4. 给对方提出批评,有助于与对方建立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

但在批评别人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动机,是真的为了帮助别人,还是为了抱怨,或者只是为了发泄情绪。

批评别人时,要挑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时间与地点,会让批评收获对方的认可,而不是让对方觉得「故意找茬」,或者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难堪。

当想要给对方表达某种情绪时,要当机立断的与对方进行沟通,避免情绪的累积。「憧憬在什么也不说的情况下获得转机,往往是让人失望的」,「纵容对方行为的后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如果自己已经尽力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而对方仍未作出改变时,我们或者需要「给予对方更多的帮助,使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摆正心态,如《不拘一格》中提到的,提出反馈者必须明确「对反馈意见的处理,完全取决于接收者,对反馈的内容认同或者不认同,都是接收者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更多干预」

5. 在本书中,提供了一个「六步批评法」,给我们在批评别人时提供了方法的一些参考。

首先,批评时,不忘赞扬。

其次,批评时对事不对人。

再次,说出我们对对方行为的感受。

当对方需要做出回应时,我们需要给对方留出解释的机会。

说出期待对方做出怎样的改变,来寻求对方的理解与认同。

最后,开诚布公的聊批评后的结果,减少对彼此的误判。

在给予对方批评的时候,要意识到,「给予批评是珍视友谊的一种体现」。

关于这一部分,让我想起《不拘一格》里面提到的4A反馈准则,对于反馈者(提出批评的人)和接收者(被批评的人)也提出了四点标准,里面有相通的部分。

无论是批评者在批评时的出发点(给予对方帮助),还是批评的内容具有可行性,或者是被批评者对批评这件事需要有感激和赞赏的心态和态度,都是需要我们去持续精进的。

6. 在本书中,提到了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可以学习的一种方法,即「奥巴马演讲时的节奏感」,通过频繁的停顿,给听者留有消化理解的时间,从而帮助听者更好的获得表达者的情绪与内容。

此外,懂得停顿的人,也给自己的表达留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也不会担心别人打断自己的谈话。

7. 在书中,提到「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商的态度能够为你赢得尊重」,这种开放的心态,不关闭自己沟通的状态,为我们和他人能够持续沟通创造了机。

保持着这样的状态,会让我们在与别人的交流沟通中,收获对方更多的信任和信心,进而可以为自己赢得尊重。

8. 在和别人的沟通中,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多使用「我」,与其说「你错了」,不如说「我不赞同,我觉得……」或者「在我看来,……」。

如果与对方的意见或观点相左,可以用提建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用「我们……如何」或者「……是否是更好的办法」取代「我们必须……」或者「你应该……」这样的表达方式。

9. 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输赢。

通过更充分的表达,通过彼此的协商或者退让,化解异见,达到共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10. 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需要做无数的决策和判断。

如何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需要我们有区分「小事情」和「大决定」的能力。

如果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的琐事上,就无法更加全神贯注于「大事情」,也就容易在做「大决定」时分析不足,造成错误的决断。

一个自信、果断、勇敢的人必定知道,「小事情」都没什么要紧,从容果断的做「小决定」,会让自己更加自信,也会让自己有能力做更多「大决定」。

写在最后

豁达的态度,积极的人生,是我们不断进步、取得成功的关键。 帮助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巩固友谊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相互批评对方就是一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