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应答的威胁读后感锦集

没有应答的威胁读后感锦集

《没有应答的威胁》是一本由[美]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 Schweller)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应答的威胁》读后感(一):理论比案例强的书

译者前言需要认真读一下。绪论、第二章可以认真读一下。第三章案例研究太老套了,两次大战之间的法、英,没劲。倒是第四章巴拉圭、阿根廷、巴西之间的战争读来倒有趣,因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嘛,特别是巴拉圭的情况,首次读到。理论部分其实基本观点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刘丰他们介绍得也很好,再读完第二章读完那四个因果图式就更清楚了,不读案例也完全可以。

《没有应答的威胁》读后感(二):切分写作

很二分法的一本书。不错,论点简明,论证有力。

基本观点:复杂的国内进程像传送带那样引导、传递和再引导政治输出结果,以对外部力量做出反应。【8】

沃尔兹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Schweller在国际政治分析内加入国内政治过程的自变量,以试图对外交政策而非格局预测进行更有力的解释。这种补充是必要的,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国际政治理论变得纷繁臃肿。这种缺点显而易见且不可避免,因此本书也只能定位为理论补充,算作新流派奠基就太勉强了。

另一个问题是,为了尽可能简化理论,Scheweller将国内政治构架二分为“精英——社会”结构。这种简化也是很可以质疑的。

最后一章写得很好,对外交之本质作了相对深刻的剖析。其一,民主国家立足于人民同意/顺从,其战争只能基于符合意识形态的公共产品,且越来越无力进行非绥靖、非接触、非追随政策,更难以承担对外干涉与全面战争的成本。为了抵抗大众外交时代所导致的政策庸俗化,精英们只能利用民族主义与价值舆论来改造民众,有效却又与民主基本理念相悖,此之谓民主悖论。其二,必须重新审视对纳粹的外交定位。纳粹对外政策所体现出来的高度一体化,填补了民主国家的行动困境。而纳粹所追随的对外行动逻辑,有与现实主义实为同源:资源有限,随时进攻。对纳粹行动的妖魔化,实为对现代理性精神的心理防御机制。(纳粹之罪恶在于屠戮,而纳粹体系并不止于屠戮)

主要模型都在图里了。

《没有应答的威胁》读后感(三):希望几年之后重读这本书的时候 我还可以坚定的说 它不怎么样

本书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国家制衡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假设是国家一致性影响了国家的制衡行为,其中国家一致性包括两个方面——制衡意愿和制衡行为,各自又对应两个指标,其中制衡意愿的指标是精英共识和精英凝聚力,制衡行为的指标的社会凝聚力和政权脆弱性。国家一致性越高(即精英共识程度高、精英凝聚、社会凝聚、政权稳固),国家越有可能采取制衡的行为。四个变量在不同程度上的组合又对应了五种不同的因果图示,施韦勒针对后四个因果机制举例子,包括两战之间的英法,1878年至1898年的法国;巴拉圭vs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的战争。

为什么觉得这本书不好?为什么敢说这本书不好?小组四人是扎扎实实的找出了很多错误。第一,逻辑漏洞,第四章举巴拉圭例子的时候,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当我们做出一个由x推导到y的推断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说非x到非y。高一学生来应该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假设这一章的例子确实存在作者所说的两条逻辑链条,粗浅的理解一下便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西和阿根廷国家一致性较低,存在制衡不足;而19世纪60年代的巴拉圭是高度动员的国家,存在过度动员和“过度制衡”的行为,且不说巴拉圭的举动是不是制衡。作者想通过巴拉圭佐证非X到非Y,进而证明X到Y也是对的,荒谬至极。第二,还是逻辑漏洞,作者画出的五条因果机制,前后环节均用箭头连接,而举出的每一个案例中,都不存在上述的前后因果关系,只能读出是四个变量并列存在。第三,定义不清。精英共识和精英凝聚力之间的区别阐释不清楚,书中甚至存在“精英凝聚力共识”这样的词语。令人震惊。

或许如老师所言,我们没有完全看懂,但是仅仅是我们看懂的这一部分便充斥了上述可笑的谬误,很难让我们去说这是一本好书,无论是问题出在作者还是译者。读者心中有一杆秤,很难读懂并且已经找到漏洞的情况下,无法不去从客观层面找原因。

以上,是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是关于课堂展示的最后一点想说的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