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摘抄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摘抄

《法律的异邦》是一本由张海斌著作,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一):让法律更幽默,更贴近生活

以前一直对法学著作有着畏惧感,逻辑的严谨虽然很让人着迷,但却很难把握。相对来讲,我更喜欢法学学者的随笔,那样细致却不失思维的严密。前段时间读了一下《谁为律师辩护》,觉得选题不错,最近发现这本书就更有意思了。电影、时事、读后感都来得那么真实,有那么视角新颖!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二):值得品读的法学随笔

值得仔细品读的好书。

相较于严肃的法学研究作品,我更喜好读些轻松的法学随笔,本书就可归为这一类。作者将严谨的逻辑思维、深刻的忧患意识、深厚的文字功底融入了每一篇随想中,将其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和生活哲学通过精悍的文字呈现了出来。文字在令人捧腹的同时更令人深省。在这个时代,能引发思考的作品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三):我是贫农

《法律的异邦》,文章多见于张海斌老师的法律博客,想多了解一下,于是网购一册。读张,部分是因为我们成分相同,都是贫农。山野村夫,他祖籍江西新干,大概属山,我长在华北平原,可算是野。《后记》说:“我的父母,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拖着有些年迈的身体,在我熟悉的田野里从事着古老而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一点,也相似。

我一直没搞明白,“法律的异邦”指的是什么,所以在我的想象中,这个词组意义就特别丰富。它可能意味着,作为一个法律研究者,这本文集的内容都是处于法律之外的出位之思。也可以指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位于法律国之外或悬于法律之上。还可以说,从一个贫农的角度看,法律是太阳,自身则如丛林中数量更多的灌木杂草,是被权势者的影子罩着你。带头大哥说:“兄弟,我罩着你。”这个“罩”字,可从这方面理解。我猜,第一种解释是作者原意,不过我倾向第三种解释。农民看惯了自己,一切理所当然,他人看不见农民,一切都无所谓,或者,当一个作为他者的农民,在成为农民的他者后,对农民才愿意看,才看得清。书中关于农民的讨论并不太多,却都从日用常行而不知中提出了真问题,耐人寻味。

如《“工作”与“务农”考》中言,“工作”理应包括城镇和农村中的各种劳作,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我们提到的“工作”似乎专指城镇居民的劳动,很少涉及农村的劳动。种地不算“工作”,这里,“工作”就就有了某种超越词典的社会政治意味。在我们这儿,衡量是否“工作”的标准,不在于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而在于是城镇户口还是农业户口,农民“务农”并非参加工作,所以各种法定的权益保障,譬如休息权、最高劳动时间、最低劳动工资等规定,农民都无福消受。农民工可以“打工”,且可以是“长工”可以是“短工”,但都不是“工作”。好处是,农民没有“工作”,也就没有“待业”、“失业”(美称为“下岗”)、“开除”的危险。腐败分子要求网开一面,设想的最坏下场多是回家种地,“工作”与“务农”,高下立判。日常语言的使用体现了一个深层的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对“工作”的“正确”使用,现实社会的身份差异与区隔得以无意识表达和复制,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实践和变迁,是词典和字典难以揭示的。

如果说农民是在法律光照之外的,我看刘先生的劝告就是,不如抛弃对法律的美妙建构,要承认“法律本来就是俗物”。中国人的主流气质其实还是农民式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哲学依然是中国人主要的生存哲学,这经过新中国的唯物主义教育,更加变本加厉。在这个没有信仰传统的的世俗国家中,要紧的不是建立对法律的信仰,而是对法律的尊重。自然,前提是,这法律必须值得被人尊重……

不“贫”了,继续读,不然真要变成一个双料的“贫”农。

《法律的异邦》读后感(四):行走在理念与现实之间

行走在理念与现实之间

——读张海斌《法律的异邦》

古人叹一部二十四史不知该如何读起,而今人面对现在这样一个浩如烟海且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更有读不胜读之慨了。有鉴于此,汪荣祖先生曾经提出今人需要“善读”,所谓善读,顾名思义,是指要善于读书,而善读的方式,当然是要“读善”,即读有价值的书,读好书。但如何真正做到善读,有两种工具可以借助,一是书评,二是索引。

真诚的书评应该向读者推介真正的好书,作为一位编辑兼渴望善读者,我有职责和底气推荐青年才俊张海斌的《法律的异邦》一书。

《法律的异邦》收录了张海斌近年来所撰写的学术随笔与生活感悟。作者将之归于三辑,分别为“若有所思的生存”、“法律本来就是俗务”和“回到抒情时代”。文章篇幅大都为一两千字,个别文章超长。非常合适作为案头书,在睡前读上几篇。让人真切感受到法律与人文之美,心灵在诗意与思想中暂得休憩。

我个人更喜欢读得是他的第一辑和第三辑,第一辑更多得是对我们大众所关心的一些公共话题进行了自己的阐述与解读。比如收录的“论标准答案意识”、“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冷思考”,“有效的学术批评如何可能”以及“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等文,表现了一个青年学者对于当下发生的事物的关心与自身的责任感。第三辑则更多的倾向于个人成长历程、情感与私人生活的写作。相当部分的文章唤起了作为70年代出生的笔者的共同的回忆与怀念。手写的情书一去不复返了,露天电影时代只能化成心里温婉的老歌,作者在抒写这些“日渐消失的生活艺术”时,文笔充满感性、温情、缱绻与阴柔之美。让人沉迷其中,充分感受到“文字是肉做的”。

但是作者作为一个法律人,自然要关心法律话题。这一辑中共收录三十篇文章,从西方的衡平法到当今法学研究的思考,从作为知识与德行的法律到具体的法律判决书,所涉广泛,举重若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法律精神的追求、对法律实践智慧的探索与真正的人文情怀。

之所以被这本书打动,原因很简单,无论从知识的获取还是阅读的快感,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作者对于书斋生活的热爱,由于多年来“一直保留了阅读到凌晨的习惯”,使得他博览群书,长于静思,其文章也因此呈现内敛沉静的气质;另一方面,他对于置身其中的学术界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立场,同时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体察,又使得他的文字富于热情、细腻不失凝练的特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律的异邦》富有文采而不炫耀,幽默机智而不轻浮,知识丰富而不卖弄,虽是学术随笔,不失文采修辞之美,文采之与文章,恰如女孩子之于脂粉,适宜用之平添诸多颜色。阅读与悦读兼程,对于读者来说,实在是有福了。

有人曾经这样戏说作者与文章的关系,没有出名前,作者要依靠文章过硬才能引人瞩目;而在成名之后,很多文章要借作者之名才能发表。张海斌无疑属于前者。

本书信息连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28564&ref=search-1-pub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