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育过程读后感摘抄

教育过程读后感摘抄

《教育过程》是一本由布鲁纳著作,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99图书,本书定价:0.27,页数:19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过程》读后感(一):教育过程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主要是集中讲了四个题目和一个设想,四个题目是结构,准备,直觉和兴趣,而一个设想是指在教学工作中怎么最好地帮助教师。首先这本书先是开门见山地交代了写这本书的背景,也即美国从五十年代下半期,特别是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为了与苏联争霸,想改革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试图培养大批科技人才。1959年,布鲁纳召集理学教授、心理学家等35人,就此召开会议。这本书正是对这次大会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是阐明美国六十年代初期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的著作。

所以整本书共五章,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第一个是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要是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第二,任何学科的任何原理都可以以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在书中,布鲁纳提出了一个非常颠覆传统的观点:任何知识都可以用适当的形式教给儿童。我们传统认为,如果儿童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发展这个程度,教他某样东西他们是不懂的。比如说,教幼儿园小朋友集合这一在高一才学到的内容,他们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例如传统知识的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从接触到运用,都在一个单元里完成。知识是堆积的,难度逐渐上升。而布鲁纳认为,知识是可以逐渐学习的,低段的儿童只要接触这方面的事件或有个模糊的概念即可,比如知道苹果是一种水果,其实就是在接触集合概念。然后中段学习概念,再大一点学习运用。如此构成螺旋式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贯穿学习生涯的始终。 第三个中心思想是过去的教学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因为在发现,发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是由直觉思维推测出正确的答案,然后由分析思维去检验它,证明它。第四,学习最好的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本书的最后也阐明了一个设想,也即老师要灵活地运用种种装置来支持自己,使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榜样和典型人物。

《教育过程》读后感(二):书摘

导论 学校,这个给不公平社会生产“温顺的且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的上等工具,是主要的奴役者。 在我们的教育理想中,总是存在着二元论,总是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谓“有用的”知识和“装饰的”知识之间追求平衡。有用的知识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含有特种技能之意,另一方面,它是指一般理解力。 结构的重要性 结构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这些观念对新的问题适用性就越宽广。 学校课程和教学方法应该同所教学科里基本观念的教学密切里结合起来。 正确而有启发性的说明,并不比部分正确而过于复杂和拘束的解释更难理解,而是往往更容易理解。 教授学科基本结构的一般论点: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 记忆倾向于简化的表达。3.通向训练迁移。 考试也能成为改进课程和教学的斗争中的同盟军。 学习的准备 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任何观念都能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和有效的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试图根据远离儿童思维样式且其含义对儿童来说又枯燥无味的逻辑进行正式说明,肯定是徒劳而无益的。 当毛毛虫试图说出他如何走的时候,他便寸步难行了。 进行有训练的猜想,而且还要认清别人提出的那些好像合理的猜想的特征。让学生懂得在真理和缄默之间可以有各种选择,这或许会给他的思维以很大好处。这种思维需要有甘愿犯真正的错误的精神。 学习的动机 启发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 教学辅助动机 装置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目的,不断享用世界上最好的教学影片,而不使他同教学的其他技巧联系起来,就可能陷入极端被动的状态。 我讲了一次,看看他们发现班上充满着发呆的面孔,他们显然没有理解我,第二次讲解他们仍然不懂,于是我再讲第三次,那时候,我才懂得了它。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数学的妙处,极其微利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不愿或不能表现他自己的直觉能力的教师,要他在学生中鼓励,直觉就不大可能有效。他如果是不坚定的,不敢犯错误的,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勇敢的模范。

《教育过程》读后感(三):教育是个一直需要思考的话题——读《教育过程》

很早以前就听过布鲁纳的螺旋式教学,但究竟如何进行,一直未知。今找到经典小册《教育过程》,也是布鲁纳的代表作,对螺旋式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先来说一说这本书出版的背景,这是读者需要注意,也是经常被大家所忽略的方面。美国从五十年代下半期期,特别是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为了与苏联争霸,想改革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试图培养大批科技人才。1959年,布鲁纳召集理学教授、心理学家,就此召开会议。

这次改革的意图是培养科技人才,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科技人才有哪些特质?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创造力。关于这一点,布鲁纳提出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指不依靠逻辑推理等手段直接获得结论的思维,它往往能够使人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关于如何培养直觉思维,尚需要研究。但布鲁纳提出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传统教授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较大的冲击。

科技人才还有什么特质?他们能够在离开课堂以后灵活所学。我想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吧。那么到底教什么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如此呢?回想一下我们自身所受的教育,想一想社会对待刚刚出社会的大学生的态度就可知道,我们的教育尚未达到这一目的。实习经验,成了能否成功应聘的重要标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育或是初等教育没有意识到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呢?哪怕是增强大家对这方面的意识也可。好了,扯回来。我们来看看布鲁纳们提供了怎么思路。他们提出,教育需要教授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态度,而不是只有做题方法。于是,一批一流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参与了这次教育改革,进行课程教材的编制。的确,只有教学生最核心的原理,学生才不会变成做题的机器。

除此之外,布鲁纳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颠破传统的观点:任何知识都可以用适当的形式教给儿童。

我们传统认为,如果儿童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发展这个程度,教他某样东西他们是不懂的。比如说,教幼儿园小朋友集合这一在高一才学到的内容,他们肯定是无法理解的。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涉及到传统与布鲁纳几个观念的差异吧:

1.传统知识的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从接触到运用,都在一个单元里完成。知识是堆积的,难度逐渐上升。而布鲁纳认为,知识是可以逐渐学习的,低段的儿童只要接触这方面的事件或有个模糊的概念即可,比如知道苹果是一种水果,其实就是在接触集合概念。然后中段学习概念,再大一点学习运用。如此构成螺旋式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贯穿学习生涯的始终。

2.传统的教学,这里主要说数学、物理,都是讲题做题,少有演示操作实验等。而布鲁纳提出的适当的形式,就主要指一些带有动作性质的活动,或者说是具体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

这次教育改革似乎没有成功,我也不确定。我想,其中有一环节可能疏漏了。那就是这些物理学家、数学家编制的反映学科原理的教材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呢?布鲁纳提出的适当形式是否真的适当?这期间需要太多人的共同合作努力。包括一流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一线的老师们,心理学家们,还有家长和整个社会。如此,教育才不会走到大批量生产傻读书机器的地步。

《教育过程》读后感(四):教育过程借鉴于中国现状

刚开始读的时候,真的看不懂,过目即忘。但是从第一章引言的后半部分开始渐入佳境。第二张第三章真的经典,后来的内容都是!除了第四章直觉思维感觉偏晦涩了些,读得有点辛苦。真的是本经典之书,可以一看再看,对现今的教育来说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就是真的文章晦涩了些,不是翻译的锅,是这文本身就这样,我看了,英文也不好懂......

细细读下来,写完大纲,发现真是一本神书,难怪能够这么多年经久不衰,一直再版再译。本书的立意一开始就是站得住脚的,为了给中小学学生设计课程,大张旗鼓,让各学科的杰出人才相聚一堂,还加入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等其他学科的人才。中小学是以后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学到最新的,最能通用的知识,正如布鲁纳自己说的:“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是为未来服务“。所以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也只能通过这些杰出的人才才能编好教材。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一直让我想起《盗火者》第一集中关于语文教材的那部分内容,民国教材由蔡元培、胡适等各种文学大家一起编著,视频中举的两个例子,初看简单了点,细细读下来,突然就能get到意境。“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在几前,穿针引线,为我缝衣。”“哥哥讲故事,妹妹静悄悄。一面侧着耳朵听,一面睁着眼睛瞧。这时候,木马不跑,土鸡不叫,玩偶不闹。他们为什么不跑不叫也不闹?原来是大家听呆了。”然后还有西南联大出的大一新生英语教材也是一本经典。能得到一代大家们集体为他们出书,当时的人从这方面来说,真是幸运。

布鲁纳作为结构主义的代表,关于结构,必须做一做介绍。从书中看来,这个结构更像是在说一般规律(general idea),是每一门学科最基本的那些基本定理。布鲁纳觉得编制教材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基本规律。可是难的正是找到这些规律。身为一个在教育系统里侵淫了十好几年的一个学子,我实在感觉我没有学到学科的这些基本定律。当然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教材不是最顶尖的人才编著,使得学科与顶尖科技脱节,这一定是可能的,但是真正要把这些人才拉来编著教材,不得不说,是个难题。现在出书就像玩儿一样,什么人都可以出,如果还能有点职权,还能将自己的教材定为指定教材(大学的),rediculous!将学科的重点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基本规律上,其实也是在帮孩子们减负。我看到我侄女儿读初中,比我那会儿读高中还有累很多倍。在最应该感受自然之美,世界之美,文学之美,运动之美的时候,却被局限在了教室里、题海里,一代比一代悲哀。

在第三章,学习的准备中,其实布鲁纳更多的可能是想说,要将这些基本定理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教给他们。所以才需要分析孩子们的发展过程。我现在还记得我初学物理的时候,完全没有被吸引,只觉得难,自此,物理成就就没有好过;但是化学给我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各种实验,各种奇妙的试剂,产生各种奇妙的反应,让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非常喜欢,并能保持不错的成绩;而生物又是另外一番场景,初中时,各种实验,有的是拿植物,有的拿动物,我还记得初中同学们一起满世界找鼠妇的场景,那会儿,生物成绩好,可是到了高中,更多是在课堂里接受知识,自此就讨厌上了,果然成绩也上不去了。这些经历其实就是知识是否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教授给孩子所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吧。

直觉思维这章,其实我觉得直觉思维太过于抽象,很难说培养好了,或者没有培养好。在这样一个追求效益的时代,一个东西,教了,不能证明教后有没有效果,必然会被淘汰。但是我觉得教育是一个理想的东西,有些时候,理想就是不能用效率来评价的。有时候,就是要做一些看起来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直觉思维对于现在读博的我真的很重要,可是很可惜,我没有。。。对于研究的课题,我需要直觉思维帮我指明研究方向;直觉思维似乎更像是一种创新性,而分析思维更像是按部就班,把一步一步走好走稳。两者当然都重要,齐头并进是最好。但是怎样去实现却是个终极难题,至今只怕也没有给出一个好的答案。

学习的动机。作者强调,不要被优奖制度给牵绊住了,真是一语中的。看我们的教育,孩子学习乐器,不是为了陶冶情操,是为了考级,为了高考加分,为了人生加分。有多少家长问过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学习他们正在学习的乐器?孩子张口闭口全是成绩,全是考试,学习真的是为了得到好的成绩,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吗?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清华北大学子,可是成功的是极少数,剩下的这些,我们真的有好好教吗?为什么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加快乐轻松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作者是从宏观方面来说的,不是像我刚刚说的那些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我也有话说。当你去问一个中国的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学什么?有多少人会给诸如:计算机、医学、法学等等这些答案,这个问题不仅仅在中国,美国一样,相信大多数国家都一样。优奖制度其实就是不断鼓励孩子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因为这个方向是“伟光正”的,是符合大众需要的,然后导致这些行业供远小于求。shameful!

教学辅助工具。我身为一个老师,我认错,我板书非常的差劲。但是似乎因为有点电脑,可以使用PPT, WORD等等帮我掩藏这个短板。对于PPT过于依赖似乎也是个问题。工具为工具,依赖于使用的人是否使好了。为了有PPT而去使用PPT时可耻的,这些东西都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不是一定要有这个东西所以才有,而应该是因为有了这个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才有了这个,这样的逻辑才是站得住脚的!

各种瞎扯,也就图个自己开心。。。

《教育过程》读后感(五):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如题,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教育发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之前,我们是否明确教育的目的在哪里,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个人而言。只有明白了目的在什么地方,才能有的放矢。接下来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应该教什么,然后就是怎么教,如何判断教的有成效等等问题。

庄子曾有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已经很容易,如果我们每天忙于追求新的知识,那么到最后也比上电脑掌握的多。而且这些所谓的知识对自己来说只能说是一种信息,是没有或者没有深度加工过的,自己很难去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当下的学习对将来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确切的说是某种适应性,就是说现在的学习放到将来也不会过时,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迁移。它包括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一般迁移,不同于关于特定工作的特殊迁移,是一种关于态度和原理的迁移。“这种迁移,从本质上说,一开始不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学习一个一般观念,然后从这个一般观念可以用作后继认识问题的基础,这些后继问题是开始所掌握一般观念的特例。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一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知识和加深知识。”这个观念越是基本,越是一般,它的广延就越大。毕竟大道至简,如文中所提,“处于一切自然科学和数学中心的基本观念以及赋予生命和文学以形式的基本课题,它们既是简单的,又是强有力的。”所以,只要能够按照结构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而是可行的。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编制课程,使其反应学科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对于态度的培养,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文中提出了发现的学习法,对培养态度很重要,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消耗过多的时间,不容易掌控,如何做到平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学科的结构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教材的编排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这里作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要在揭示自然现象或是其他现象时,做到既是令人激动的,正确的,又是有益的,可以理解的,就需要把深刻的理解同详细正确联系起来。一个正确的概括说明常常是最有趣的。关于结构的重要性,作者抛出了四个论点:

在此还有一些特殊问题:

我们通过学习一般的概念,然后再学特殊的知识,把新学的特殊的知识纳入到一般的知识结构中去,这个过程被奥苏贝尔称为下位学习,是演绎思维的体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介绍一般的原理概念,一定通过是介绍一些特殊的情况来说明的。

1.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释那门学科的结构。这里面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这个“任何学科”的含义应该是指这门学科的相关基本概念和态度,“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说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但是他也说并不一定就要奴性地儿童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应该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关键就在于发现既能答得了又能使之前进的难易适当地适中题目。“…在介绍任何统计方法或计算之前,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唤起和发展儿童对带有概率性质的问题的兴趣。统计的操作和计算仅仅是直觉理解形成之后所运用的工具。如果先介绍一整列计算工具,那么很有可能会压抑或扼杀概率推理的发展。”

2.学习行为: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

3.螺旋式课程:关于课程的安排。“必要的话,用起码的正是实验操作,以一种或许不太精确然而较为直观的精神尽早向他们介绍一些主要的生物学概念,难道不可能吗?”

什么是直觉思维,为什么要培养直觉思维,要如何培养直觉思维?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学校的学多班级里,猜想会受到严重处罚,而且不晓得是什么缘故,还同偷懒连一起来...我们已经注意到直觉方法往往会产生错误答案这个事实。他要求敏感的教师将直觉的错误——有趣的错误的飞跃——同愚笨的或愚笨的错误区分开来。

“由竞争计划所培育出来的狂热活动,可能不允许学生有喘息的时间去思索,去评价,去进行概括;相反,让每个学生被动的等候着轮到他自己这种过分的秩序性,也会使人讨厌,引起极度淡漠。”试验性的提议像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是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我们要说的转化成学生的新思想。

文中提到了各种不同的种类的教学辅助工具,但是“装置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目的”。在讨论教学辅助工具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记得以前教过一次一年级的小朋友,之前都是三四年级的孩子,因此不知道也不清楚一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以及孩子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时,学校老师对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处理方法。我开始教的是加减法,因为主要是针对数学思维的训练,所以我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举例子,希望能够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加减法,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学习一加一这些东西,孩子已经会数数了。我用教具告诉他,加法就是把一些东西放到一起,减法就是从一堆东西里面拿出一些。计算5+3的时候就是,可以看成两堆小棒,一堆5个,一堆3个,两堆一共有多少个。希望学生能够借此比较直观的方法明白加减法的算理,那么再去学直接的数学符号组成的形式运算,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个地方明白算理的话,那么学习交换律,结合律等其实都不是什么难事。经常会看见一些家长会教小朋友数数,但是很多小朋友数数的时候并不是在数数,而是在背数,他们只会从1开始往后数,但是从中间的某一个数开始他就不会数数了。而且家长们很急于求成,往往想教孩子们加减法,其实在没有明白算理的情况下,或者说是没有明白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的情况下,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些机械的记忆,他们没有能力根据被灌输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没有能力主动运用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