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一):为人父母的教科书

虽然我成天和孩子们打交道,但是,和他们相处得越久,我就越发现自己对他们知之甚少。

《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给我提供了了解他们的契机和窗口。

我希望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儿童教育工作者。

拿到书后,我先翻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青春期和性教育。

其中,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书中提到:在孩子2岁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她)们自己的性别。同时还要向他(她)们解释,性别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如果我们对孩子进行正常的性别教育,那么,他(她)们就不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困惑,进而能够正常地发展。

如果父母总是想要改变孩子的性别,比如给男孩穿裙子、留长发,或者把女孩当成男孩来教育,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困惑。

同时,我们还应该让他(她)们明白,两性的价值是相等的,以便他(她)们对将来的伴侣形成正确且理性地认识,进而给自己带来幸福美满的人生。

那么,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应该等到孩子产生好奇心,等他(她)们想知道的时候再说。

我们不必对孩子过早表现出性本能而忧心忡忡。

因为性发育在生命最初的几周就开始了。

如果孩子表现出某些不良的行为,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只需要及时制止即可。

父母不要对青少年时期的儿童有过多的亲吻和拥抱,以免刺激孩子的身体。

我们不应该让儿童接触和性有关的书籍、电影和杂志。

如果我们有效地避免了这些刺激,就不必过分担忧,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给出孩子必要的解释就好了。

如果可能的话,尽早和孩子分房睡。就算是兄弟姐妹,性别不同的孩子也应分房睡。

除此之外,父母必须密切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干预。

看完这个章节,我对孩子的性教育有了全面的认识,不再感到莫名的焦虑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二):经典中的经典——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必读著作

在人类儿童教育的历史当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

虽然他的知名度并不像弗洛伊德等人那么高,却有着并不逊色的心理学成就。

在他众多的研究领域当中,儿童教育心理也是重中之重。

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后世相关领域书籍的母本。

我们翻开一本儿童心理学书籍,都会从中发现这本书的影子。

这本书中有两个观点至关重要。

01在教育中要重视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的统一性指的是一个儿童的某一个行为反映的其实是他整个人生观及价值观。

就像我们看到了大象的腿,虽然并不能马上知道大象的全貌,却也能够大致了解大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

所以,一个孩子无理由的淘气,家长需要探究的是淘气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去指责他。

在教育体系里尤其需要如此,一个孩子成绩不好,教师绝不能根据第一印象,就判定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

而是要调查其成绩背后的原因,是缺乏父母监管?还是身体有恙?还是其它原因?

通过一个行为,教师找到那些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最终在教育策略上加以调整,这就符合人格统一性原理。

02追求优越和自卑的关联性

除了人格统一性,阿德勒也认为,一个人只要身处现实社会,他就会追求优越,而它也往往和自卑相关联。

用通俗的话说,野心和对现实的不满是纠缠在一起的。

一个儿童想要学习进步,其核心原因可能是对当下的自己不满,甚至心里存在自卑。

那么,一个家长或者教育者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

例如,一个非常懒惰的孩子成绩很差,如果教师一味责骂,这个孩子的成绩很难提升。

相反,这名教师在教育中温柔相待,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其能力得以发挥。

这名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容易变好。

总之,如以上的观点所说,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体系里,好与坏往往是一体的,并非是绝对独立的。

教育者只有弄懂这一点,才能在教育中如鱼得水。

对教育的启示是,一个教育者要清晰地了解儿童的人格特点,不能随意给儿童贴标签。

而且教育者要挖掘儿童性格背后的核心因素,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让其有更大的自主权,更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三):《儿童教育心理学》:“乖巧”和“叛逆”儿童的背后,其实是因为……

当孩子处于幼儿时期,你觉得他们还小,听不懂大人们的话,于是,你总是用宝宝语跟他们沟通; 当孩子读小学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依然受你掌控,你会通过硬夸或者贬低的两种极端方式,来给孩子的表现做出反馈,但依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 当孩子读中学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了一系列自己的想法,和更多的需求,而作为父母的你,这个时候其实在很多事情上和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无法满足他们,因此,孩子很可能会一改以往的“乖巧”形象,变得叛逆起来。 这是一个从被宠坏,到感觉失宠的孩子时常会发生的一种转变,以此来获得关注。 很显然,这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那么这类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避免呢?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佛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表示,孩子在家中不管是良好的表现还是叛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所致。 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也应该要有这种心理,因为人的潜能需要被激发。 但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优越感,偏离了现实层面,活在自己理想化的世界里,那么最终只会活得越来越荒唐,无法成为有用之人。

作者认为,儿童会形成一套特定的规则或者公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教育是一场修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们更多的耐心和技巧去引导孩子。 作者在书中也强调了,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要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幻想和现实世界中制造鸿沟。 因此,家长们不需要担心孩子们年纪小听不懂,而要从小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比如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付出才有收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一个人心情更好,如何能让钱生钱,等等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 虽然小时候确实不太理解,但是这个种子会生根发芽,终有一日会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引导他们的行为模式,这就需要家长们更多的耐心去滋养他,并且和他们一起成长。

因此,从小向孩子解释现实生活的种种,能帮助孩子将自己的想象力和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这个社会的有用之人。 以上,共勉。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租房子的这里楼上住着一户人家,家里至少有两个孩子,每次疯闹起来特别的吵,吵到整栋楼都在跟着颤一样,我有一次实在是被吵到心律不齐,忍不住去敲楼上的门,楼上的孩子父亲给我的回应是“孩子还小,讲不通道理的呀,你总不能让我打他们吧!”甚至我还挨了一顿凶,那个孩子的父亲最后还要怼我一句说我一定没有小孩才会觉得孩子吵。

这件事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个问题,小孩子真的讲不通道理的吗?但当我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也见到过乖巧,懂礼貌的小朋友之后,我越发赞同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这个观点。

所以为什么要有《儿童教育心理学》这么一本书?它显然不是给孩子看的,“由于儿童仍未发育成熟,而成人本身有一定的自我指导能力,所以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但许多孩子的家长,正如我楼上的这位邻居父亲一样,缺乏引导儿童的正确认识,所以他们才会任由熊孩子肆无忌惮地越来越熊。

而在这本书中就为我们讲述了大人们该如何参与儿童的成长,比如正确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帮助儿童预防自卑情结等等,顺便还列举出了常规教育方法中的错误。

尤其是帮助儿童预防自卑情结那一章我真的觉得非常重要,我曾经就自卑过,或许我现在也在自卑着…“阅读上花费过多时间的孩子往往缺乏勇气,这也表明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力量。这类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但在面对现实时却很胆怯”,这段话对于已经要奔三的我来说依旧非常适用,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阅读上面,正是因为我不想面对现实。

而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他们是否自卑在日常的行为与学习生活上面都会有体现,例如他们是否经常惹麻烦、是否曾经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是否容易结交朋友、是否对学校有抵触情绪、是否愿意做作业等等。

坦白讲在学生时代的我,上述情况我中了好几个,比如我会因为肤色相对较黑而被嘲笑,我也不太爱结交朋友等等。但我小时候所处的时代,我的父母仍旧在忙于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活下去,就好像马斯洛需求层次体现出来的那样,当一家人还在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而奔波劳碌的时候,大人是不会在意孩子是否在学校过得愉快的。

所以我自卑着成长为一个自卑的大人,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选择逃避。

但是这本书却为家长们分析了许多种孩子自卑的体现特征,也希望能被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到这一点,毕竟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已经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了,也已经开始重视起了教育问题。

这篇书评最后,希望这世界上少一些熊孩子,多一些被尊重、被理解、被爱护,然后健康幸福长大的小朋友。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五):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性格

为什么入手这本书呢?主要是因为家里有孩子,我希望借助心理学,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性格,而不是遇事就着急上火,就像火山喷发一样。而这本书以“正面管教”为核心思想,内容全面,指导性强,非常适合当父母的人阅读。

我是一个比较暴躁的妈妈,刚生下小孩前三年,总感觉自己的孩子怎么都是特别完美的,但是三岁开始,我渐渐发现,我的孩子和我一样,也是个暴躁的性格。

一个暴躁的妈妈,和一个暴躁的小孩子,两个人在一起,就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比谁最先崩溃,大多数情况下,我都认为自己是最先崩溃的那个,但看到孩子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哭喊,暴跳如雷的模样,我就不再确定了,或许,我的孩子才是那个最先崩溃的人。

如果不试着弄懂孩子的心理,我和孩子就很难有一个平静温和的对话。孩子动不动就作给我们看,这让我意识到,如果继续下去,她的将来会有多么糟糕。

我不愿以暴制暴,尽管过去我有过多次这样的行为,但现在我更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记得有一天晚上,那是孩子发烧入院的第四个晚上,睡不安稳,哭闹不止,怎么哄也没有用,刚开始我也是火,但转念一想,是不是孩子心里头有哪里不舒服。

于是,我抱着她站起来,拍拍她的肩膀,然后耐心地问她怎么了,她愤愤地说,“你就想睡觉,不给我讲故事,让我一个人玩。”

我终于明白症结在哪里,孩子在睡前无法满足的心情,在睡着以后,也会反复以哭闹的形式呈现。

而后,我向她耐心地解释:“妈妈昨天晚上照顾你太累了,眼皮睁都睁不开,你醒着的时候,陪你玩,给你讲故事,你睡着了,妈妈的事情也没有结束,一会给你测温,一会儿给你换毛巾,一会儿给你喂药,一会儿又要给你喂水。”

其实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为什么这么累,当我向她解释以后,她不再抱怨了,接下来睡得十分踏实。

我想这就是《儿童教育心理学》里面阿德勒倡导的正面管教。

书中也讲到一个内容,就是小的时候曾受到十分粗暴的对待,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发展出冷酷、充满嫉妒和仇恨的性格,他们见不得别人幸福,这种心态不仅存在于作恶多端者,也存在于常人之中。

想想看,如果我不理智,粗暴地对待她,长此以往,她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伤害。而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也是因为我平常就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或者听一些这方面的音频。在一定程度上,我修正了暴躁的性格。

一位心理学专家说过,在心理学的世界里,不是强求别人和我们好好说话,而是教别人学会怎么和我们相处。于孩子而言,亦是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