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媒体用户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新媒体用户研究的读后感大全

《新媒体用户研究》是一本由彭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媒体用户研究》读后感(一):新媒体及用户的重新界定

真正界定新媒体需考虑媒介理论取向、人与技术之间的界面取向、行动场所的界面取向三取向;新旧界定可以从信息生产的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方面衡量,越高越新。新媒体用户不仅受到新媒体技术的特质及影响,并回应三方面。

新媒体具有媒体、传播、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的多种属性。当下,新媒体社会化媒体应用对大众传播的重定义;未来,新媒体将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趋势下的“物”和“机器”对传播的再定义。专业传播——万众皆媒——万物皆媒,新媒体对传播的改写过程也是用户角色不断变化的过程,角色变化导致了人与媒体、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不断变化。

《新媒体用户研究》读后感(二):扎实的学者是建立在读前人知悉和吸收的基础上成长的

这是我阅读的彭兰老师的第一本非教材的专著,相对于教材的框架性,这本书更能看到彭兰老师对于前人知识的吸收,也更能看到她对一些现象的态度,比如说对于人机关系,她认为人机关系是必须要考虑的,在智能传播的大时代下,如何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也更能知道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稍微有些欠缺的是,媒介化的用户和赛博格的人,这块的论证有些不太充分,聚焦在一些细节上,有了充盈的案例,但是也少了宏观的把握,但可能也是因为这部分还正在一个加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用白纸黑字写作反而失去了“变”的本心。

《新媒体用户研究》读后感(三):在了解世界前,先了解你自己——建议新传考研人都补充阅读这本书

当下这个被移动设备、短视频、营销号、热点事件、社会失序、男女对立所包围的时代,我每天都在思索,这些现象到底为何会发生。为什么网络上总是充满二元对立的话语,人们仿佛永远达不成共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短视频表演,迎合一波又一波热点?为什么伴随着社会失序事件,除了愤怒的声音,永远充斥着羞辱受害者的谣言?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不妨翻阅一下彭兰老师的《新媒体用户研究》。在你试图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这个社会里发生的像《开端》一样无限循环的“乱象”前,不妨先思考一下现象背后的每一个推手、参与者、发声者——用户。并且,千万不要把自己从中摘离,今天你眼中的不可理解的“他们”,明天也会无意识发生在你身上——只要我们还不足够了解自己。

在不具备哲学思辨能力去看待这个社会前,从微观出发,理解自我、个体、群体、大众,再去推及到整个社会,是一条很多人能够走得比较顺畅的思考路径。

你和我在多大程度上被新媒介所改变,这个答案可能比想象中的程度要深得多,广得多。麦克卢汉百年前写下的“媒介即讯息”在如今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在彭兰老师笔下,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三条线索,串联起了新媒体用户的生命线,一个半虚拟半现实的新媒体用户呈现在眼前。

这个“用户”充满矛盾。当每个个体变成传播的中心节点时,我们有了以前未敢奢想过的主动权,开始视文化工业生产的内容为垃圾,企图借助开放的网络空间找出只属于自己的宝藏;而垃圾一但换上了迎合自己取向的包装时,大部分人便失去辨别和拒绝的能力,自愿加入这场不用思索的精神狂欢。我们抱着一腔热血,对网络上的恶性事件愤怒发声,一边习惯性地质疑来自官方、权威的信息,一边却又在无条件地轻信居心叵测的谣言。思考太累,简单的“是与否”“好与坏”的二元对立话术由此横行。哈贝马斯的“理性交往”图景遥不可及,你我都没有美好的明天。

这个“用户”更热衷表演。当虚拟与现实越来越交融,我们的个人社交生活从私人空间日渐和刘老根大舞台融合交汇;当你看到无数“素人”因为“前台的表演”而成为网红、名人,由此收获了令人欣羡的社会资本时,“下一个他为什么不能是我”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毕竟,被社交网络驯化了多年的我们,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前台”和“后台”的切换,甚至知道如何利用“后台”吸引更多的眼球。所以我们看到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热潮,今天是刘畊宏女孩、明天是王心凌男孩,你的猫猫狗狗,你月薪过万的美好单身生活,你令人欣羡的爱情,都转化成了被人凝视的影像。你可以是任何一个热潮,但唯独不是你自己。

这个用户也同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的所有人一样,永远在企图寻找一个永恒的乌托邦。于是元宇宙出现了,资本市场又沸腾了,明天又有盼头了。只是,当下多少人还分不清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自己在利用媒介,还是媒介背后的力量裹挟了自己,我们真的有能力去驾驭一个赛博格化的未来吗?

《新媒体用户研究》读后感(四):《新媒体用户研究》自用笔记【第二章~第三章】 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大众文化

第二章 作为网络传播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传统媒体信奉内容为王,但其内容也有局限性:视野有限,形式凝固,内容价值挖掘不充分。传统媒体为了维护权威性,对内容质量的把控标准很严格,但这并不能提升反映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

分布式生产意味着用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视角生产内容,这使传统媒体的缺陷开始暴露,专业媒体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

用户的分布式生产可以为传统媒体提高专业性提供助推力:1.无所不在的自媒体可以延伸媒体的触角。2.分布式生产成为检验媒体内容质量的参照物(即时的审视与检验)。

大众看到碎片信息无法把握完整事实,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仍然是专业内容生产者的关键职责。

信息碎片化:新媒体平台使其“显性”,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多元化的一个体现。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是碎片化社会出现的基础。改开过程中,一些过去处于边缘地带的价值观开始得到普遍关注,有些得到广泛认同,使社会不再被单一价值观垄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的角度多元化,那么碎片化的意见也就成为了必然。反过来,信息碎片化也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碎片化,矛盾和冲突会更加激烈。

作为单纯的信息消费者的需求:环境认知、社会归属、自我提升。作为信息导体的人的需求:更多考虑“社交”情境,自我存在感、社会支持、社交表演、情感性互动。今日头条数据,评论较高的文章是公共性案件、民族情感相关事件、公共道德与秩序、名人、民生等,转发最高的文章是情感润滑、实用利他、奇闻异事、子女教育等,这是两种不同的需求。

要促成内容的广泛传播就要激活作为导体的人。

个体的网络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的定义因平台而异:微博微信——信息,专业知识,洞察力,表达能力,个性化风格,互动与推广。知乎——专业知识,活跃度与长期坚持。短视频与直播——创意,表演能力,互动,颜值。消费型社区——时尚敏感度,审美能力。此外,懂的网络文化、拥有娴熟的网络对话技巧也是重要因素,即话语交流的本身可以帮助获得话语权力。

意见气候营造者:部分意见领袖可以凭借自己对信息流向与流量的控制,在他们周围形成一个强势的“意见气候”,使那些意见不同的网民逐渐沉默。

自组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复杂度的过程。碎片化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由自组织机制来补充、发展、纠错。

后真相与回声室效应。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基本与事实的发生同步,真相挖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在某些阶段难以接触全貌,在时效性的压力下,审核把关也大大弱化。导致后真相问题严重。

信息的碎片化不一定意味着用户对事物了解得不完整:用户可能被碎片所包围、误导,用户也可能通过对关键碎片的收集整合获得完整认识。这取决于人们的求知欲、媒介素养与外力作用(有整合力的媒体或自媒体)。所以碎片化信息和人们认识的完整性并非完全对立,整合碎片信息将成为媒体工作的常态,智能化技术也在其中发力。

第三章 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BBS时代的封闭社区的圈式结构:不是每个用户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用户容易在多对多的环境中混沌,个人难以在社区中获得稳定的位置,一个传统社区的维护(秩序)成本较高,相对脆弱,易衰落。

社交网络:无明确边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不需要话题讨论,只需要某种关系形成的关系链条或纽带,如关注、好友、标签。形成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便捷可以随时伸缩的弹性社交空间】

信息茧房的加剧:用户更依赖从社会关系获得信息,而社会关系网有时高度同质化。用户可以通过产品功能屏蔽不感兴趣、讨厌的内容,更容易营造封闭世界。

回声室效应: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人们追求同质化人群以求获得支持、庇护、心理平衡。这也容易让人们在小群体里失去对环境的完整认知。

博客——一个舞台,重视文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较少。直播和短视频——类似博客的舞台,只是表演手段发生变化。

博客/微博/微信需要依赖文字表达能力,视频形式降低了表达门槛,更多草根走入公共空间,内容更多带有生活底色,容易唤起普通用户的共鸣与代入感。

网络中的“表演”:1.营造有利于获得情感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的个人形象。2.塑造一种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获得心理满足。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完成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美图、自拍等也是体现。

网络中的虚拟(匿名性)不等于虚假:1.人们可以用它表现自己的真实面目。2.允许人们表现其性格的某一方面。3.使人性和人类的多样化得到张扬。【一个人在网络中会变成什么样子,总是有现实基础,网络只是一面镜子,放大或缩小某些特征】

认知失调理论(参照社会心理学知识)

————从这里开始学术化了————

社会网络中权力的测量:1.点度中心度,一个行动者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2.中间中心度,某个点对其他点之间的交往的控制能力。3.接近中心度/整体中心度:某个点到其他点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反应它与网络中心的距离。

共同体的基本形式和机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不同观点:滕认为共同体具有结合一到一起的意志和信念,而社会是通过协定和自然法则形成的聚合体,涂按照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分类。

网络社区与社群:社区可能紧密也可能松散,而社群的要求更高——具有共同目标和网络群体意识,相对稳定,自愿集结等等,具有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网络族群:在互联网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行为特征与文化属性的人群。族群不一定要基于社群。

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1.社会资本(个人+共同体整体)——结构资本(个体间结构化连接程度),关系资本(个体间相互关系,承诺,信任),认知资本(共同的知识基础、术语、表达方式等)。2.用互动仪式确定群体关系和边界,网络中的互动仪式普遍发生,如弹幕、微信群里的红包、网络直播等。3.集体记忆。

(一种观点)西方的社群不等于中国及东亚文化的社群或集体主义:从短期和静态结构上来,“圈子”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的方面,然而,圈子也围绕个体在发展,从长远来看,人们的集体主义表现经常是为了积累潜在的社会资本并实现未来的个人目标。传统中国社会中的集体主义与西方语境中的社群主义在关系模式、目标等方面都有差异。

网络与国家安全、社会运动、文化抵抗,网络抗争行动的常见现象:舆论谴责,人肉搜索,舆论审判,网络恶搞,线下集体行动。

“帝吧出征”案例:以往那种以怨怼为底色的沉重情感已经被更为轻灵的反讽、戏仿、戏谑所取代,还混合了自嘲、愤世嫉俗、刻意鄙俗、善恶分明、父权、民粹等特征,具有流动的多义性以及强烈的传播游戏色彩。其行为逻辑与组织方式也具有粉丝团特征,代表了一种“粉丝民族主义”——这个词太精妙了orz。此外也有自我表演属性,主要特征是后英雄主义时代的英雄想象。

网络集体行动的基础:平价——认同——情绪——行动。

亚文化圈子的文化边界(以二次元为例):以初始特征为基础,由成员的消费与生产来强化。

二次元爱好者并不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具备几种特质:高度的信息检索能力,对某一领域的了解异常详细深入,极为强烈的上进心与自我表达的欲望——这些是生产能力的基础。

“产消合一者”“文化挪用的过程”,同人创作。

亚文化圈子的消费和生产在大量模仿与被模仿中实现。模因: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元素。

次元之壁,次元之壁的打破,“二次元民族主义”,将国家民族相关话语转换成可以投射情感认同的“萌化”编码系统,从封闭阶段的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说明亚文化圈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们也会谋求一定程度上的主流化,这种主流化是以亚文化本身所特有的方式实现的。

我国的社会阶层固化趋势:1.准入门槛提高,界限形成。2.下层向上流动的比例下降。3.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逐渐形成。4.阶层内部认同感加强。

网络上的层级分化中,代际隔阂是最明显的,很多年轻用户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尤其是亚文化空间)开放他们的长辈,不愿带来更多的代际和文化冲突。因此网络未必促进了代际间交流,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年轻用户对长辈的排斥。

网络应用能力的差异:1.网络消费能力,获取、使用信息和服务。2.生产能力。3.互动、表达参与能力。4.转化为现实收益的能力,如提升生活质量、社会地位。

“同温层”效应:与某些圈、层重叠,有时又会超越圈层,心理同盟者。有相似倾向的人会自然地向那些支持他们的信息或观点流动,在那些让他们感到“舒适”的信息中相遇,形成同温层,即使他们并不一定感知到彼此存在,而网络整体的意见气候则可能会出现不同同温层之间的显著分化。同温层是流动的而非固化的,是人们为了维护心理舒适区、避免认知失调的行为,在不同时期、不同话题下人们需要不同的同温层。

网络时代强化了同温层效应:1.人们更容易因为话题聚集。2.网络连接的广泛性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同温层。

“文化部落主义”

“信任异化”:因有共同敌人而在彼此之间产生无原则信任,或对其对立面产生无原则不信任。类似晕轮效应。

反连接:隐身权(QQ的隐身功能,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的知情权、决定权),连接“开关”的控制权。

私人空间的入侵:1.要考虑私人发言被截图传播的风险,在发布前有更多的自我审查,也可能会减少互动。2.大数据、用户画像推送相关内容。3.真正独处时间的减少,独处可以减少社会性表演、社会性比较的成本和压力。

反连接的产品思维:减法,克制。关注人性的弱点,对那些可能带来身心伤害的连接通过技术方式断开,如游戏防沉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