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是一本由[日]冈岛秀治 主编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读后感(一):微观世界的神奇“武士”

小的时候,夏天 ,最喜欢和小伙伴们去捕蝉和捉天牛。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捉到天牛后,把细绳绑在天牛的腿上或是颈部,然后像放风筝一样放天牛,天牛在半空中扑棱扑棱着翅膀,顽皮爱捣蛋的我们有时候还把天牛放在水上,看它“慌张”地往上张牙舞爪,现在想想,我们对天牛太不厚道了。

大人说天牛是害虫。它们会啃食树皮嫩叶、吸食树汁,无疑,危害了树木的生长。但是,小时候的我们可不这么想。在我们眼里,天牛就是天然的宠物。甚至会觉得它完全凭借一张嘴,就能在树干上啃洞筑穴,让自己和幼虫栖息,也是一种本领。

此书中,介绍了天牛的口器,清晰的微拍,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看清天牛的嘴巴。如果说人类制造的各种工具是仿生学,那么我猜想尖嘴钳、老虎钳,多半也是模仿天牛这类昆虫的口器造型的。

而看到书里展示的螳螂的前足,我们更坚信人类发明的锯子、镰刀一定是模仿螳螂的前足。螳螂锯齿状的尖刺,紧紧地扣住猎物,只怕是很快就能将猎物断成几截了。

未完。。

昆虫,冈岛秀治

文/ashley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读后感(二):观察让孩子坐得住

自从开了微信公众号,经常有人跟我讨论孩子坐不住,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其实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我妹妹的老师、我小侄子的老师都请我妈在家长会讲过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耐心、表达能力的方法。

其实这些从观察中都能练习出来,小一点的孩子对不能动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所以观察动物、昆虫类会动的东西,就是非常好的练习。

陪孩子看《昆虫的工具》,想起小时候的晚上,夏天的晚上我妈常带我们观察壁虎爬到灯下抓虫子吃,壁虎动作及其的缓慢,一观察就是半个多小时,观察之后我们几个人争着去找大人们诉说。

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观察力、表达能力、耐心。到小侄子这一代,家里条件好了,妈妈给他买了小相机,夏天午后,爸爸妈妈带着小侄子去捡蘑菇。小侄子经常拿着相机,记录下这些蘑菇在什么地方采的。然后吃的时候跟我们说这个蘑菇在什么地方采的,那个在什么地方采的,什么地方还有小蘑菇,等长大了,还要去捡来吃。

这很大程度锻炼了他的记忆力,他自己还总结了各种记忆方法,这些让他后来上学记东西,学习东西都更快,记的更好。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想让孩子认点昆虫也不容易了,好在《昆虫的工具》都是高清大图,非常逼真,宝宝指着里面的昆虫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什么地方能找到?

昨晚刚认识了蝗虫,今天跟奶奶去社区花园里玩的时候,就指着一只蝗虫叫着,奶奶回来高兴的跟我说了一遍,跟街坊说了一遍,跟卖菜的说了一遍。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读后感(三):激励观察和思考的硬派童书

这绝对不是本简单轻松的低幼翻翻书,虽然它只有30页,但不是翻翻看看就完事的,它应该摆放在每个幼儿园、小学的图书室里,它浅显易懂,但又像教辅书一样传递知识,一丝不苟。

之所以有上面的说法,是里面最让我惊叹的图片。不是卡通画,也不是随便拍拍了事,可以用超级精彩形容。面对每一张图片,都有站在电视机卖场盯着无比清晰的超大屏幕,看每一个色彩艳丽、饱和度极高的画面细节的感觉。我后来才知道,这是用了英国大自然图片库(Nature Picture Library UK)的专业图片,这样才能看到那么清晰的细节:螳螂和蝼蛄都是把前足作为工具,但是两者却完全不同;蝴蝶靠口器,那它到底是长成什么样子?大量完美图片对细微处的呈现可以说是本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本,作者的深厚背景和选材成文才是本书的精髓。

作者冈岛秀治是昆虫学及动物系统分类学的专家,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选取的这么巧妙。2对翅6条腿的昆虫数万种,就到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书中选取的几种昆虫恰恰是我们从小到大最为熟悉的,尤其是还有好多就是童年时代的绝对玩伴!这点上,虽然是日本的作者描绘的当地昆虫,但对中国读者而言,却充满了熟悉和亲切感。蜻蜓、蝴蝶、蝼蛄(我童年时代,家乡叫它拉拉蛄)、天牛、蜜蜂、螳螂……

哪一样不曾和幼年时的我们亲密接触?而吸引你长大之后愿意买来读,并且一心想要介绍给孩子的原因,就是它会戳中你自问的点,“这么熟悉的小昆虫,我们曾每天接触,但是你仔细看过它们的脚吗?研究过它们怎么捕捉食物吗?它们如何逃脱捉捕?……”

这些成年后的自问,其实在小的时候,我们也许也问过家长,自己也曾驻足在大自然的春光里,兴致盎然地追着、看着、想着,消磨掉整个下午。只是那时不曾有过的答案终于可以在此时,完整的展现在面前,伴随着系统的整理分类,让我们透过那放大了的螳螂前足,晶莹剔透的绿色里,清晰可辨的一个个锯齿,好好看看童年玩伴在广袤自然界里的生存工具,看看只是小小的它们,还有着怎样神奇的构造,看看我们那带着青草香气的童年。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读后感(四):通往自然科学的童年之钥

即便在城市的规模肆无忌惮地扩大、在小区附近始终难以觅得一种返璞归真的“野外”的时代,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童年时和昆虫伙伴们打交道的轻快时光。蚱蜢曾是我的手下败将,它们有着翠绿如玉般的身体、粉色盈透的暗翅,却有着一颗不太灵光的脑袋,用大拇指和食指组成的夹角捏住它们的背部,它们便无处可逃。为了观察蚱蜢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能够存活多久,我还曾把一只蚱蜢关进了“小黑屋”,后来它到底是魂归故里还是逃出生天我已不记得了。但是我是始终不敢招惹螳螂的,它们就比蚱蜢显得强悍得多,得益于其镰刀状发达前肢的保护,它们对自我地盘的捍卫有着无比坚定的决心,让“欺善怕恶”的我不敢越雷池一步,牢记有些昆虫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三十岁的我翻开日本昆虫学者冈岛秀治的《昆虫的工具》一书,昔日掺和着青草泥土、午后阳光味道的岁月仿佛重现。首页书页上的螳螂比真实的螳螂还要逼真、硕大,它捕食的过程清晰生动如同一场现场直播的《动物世界》。我对螳螂怀揣的又敬又怕的心情在刹那间化为乌有,剩下的是“噢,原来你长这样呀”的豁然开朗。失去了“野外”的大孩子和小朋友们,可以在这本书上得到补偿。还有那只骄傲的独角仙,在我儿时初见它的时候,并不知晓它的学名。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赫然遭遇了这么一只怪物,没人敢走近前去一探究竟,但却兴致勃勃地为其命名。例如“它背上的甲克红得鲜亮,应该叫红虫”、“它趴在太阳底下,可能是太阳虫吧……”在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少年时代里,对自然大师指给我们的事物我们得不到准确的注释。然而,在我的孩子的童年里,她拥有了及时而科学的注脚。

本书的大小读者们首先受惠于冈岛秀治这样的专业学者致力于自然科普的努力。阅览诸多童书之后,我发现,优秀童书的共同点首推作者对孩子以及少儿教育的拳拳爱心。其次,得益于出版公司对少儿教育等相关主题的关注和推动,其三,受助于广大童书推广者的勤勉。本书插图精彩清晰,知识介绍详实精确、对于生僻字还专门予以拼音标注,是一本内容优秀、制作精良的少儿自然科普读物。毕竟看完书之后,我不再为前年夏天用驱蚊水杀死一只天牛而感到内疚了,因为它们是害虫!

《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读后感(五):昆虫生存的秘密武器

昆虫是我们最熟悉的生物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它们,从高山到谷地,从赤道到两极,从湖泊江河到干旱的沙漠,从炎热的火山温泉到冰冷的北极草原,几乎都有它们的踪影。但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大都生活在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中,高速的经济发展使我们渐渐与大自然疏远,与小小的但多姿多彩的昆虫疏远。

就算我们去大自然观赏生态,注意力也往往被鸟类、哺乳类和两栖类等飞禽走兽所吸引。这也难怪,相较体积庞大、形象鲜明的哺乳动物,小小的昆虫似乎显得乏善足陈。比起冬季将至时南飞的候鸟,群蜂飞舞的画面又不及百鸟齐飞那般壮观。然而,昆虫虽然毫不起眼,匆匆一生却充满启示,只要细心观察,尝试了解它们的生存秘密,这些看似渺小的生物会令人刮目相看。

这本日本昆虫学教授冈岛秀治先生撰写的《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便是让大家了解昆虫和欣赏昆虫的乐趣,以及认识昆虫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立足的生存之道。在冈岛先生引领下,我们得以细致地观察昆虫身体的特殊结构,即它们的生存工具,发现这些小生命都身怀高超的求生绝技,细微之处尽展生命的奥妙。

比如像水黾,一种生活在水面上的有趣昆虫,它像传说中的武林高手,能凭借轻功在水上来去自如,迅速敏捷。水黾大多栖息于水面,身体细长轻盈,两只前脚短小,用以支撑身体及捕食落在水面上的小昆虫,两根细长的中脚就像船桨,用来划水前进,而后脚的作用像舵,能保持身体直向前进,所以在水上活动,速度很快,亦可随意到处觅食。这些全靠水黾自身配备的神奇工具,原来它的脚和腹部长有可防水的蜡质细毛,内含空气,使其充满浮力,加上水的表面张力,所以滴水不沾,不会弄湿身体,也不会沉下去。

众所周知,昆虫在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显示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的优势,造成了昆虫的繁盛。书中讲到螳螂的镰刀状发达前肢,在昆虫界所向披靡,杀虫无算;而蜻蜓的4个翅膀可以独立振动,因此它能时而高速前进、时而优哉游哉地萦绕空中,这些神奇之处都令人惊叹不已。虽然人们陶醉于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但细小的昆虫也悄悄地提醒我们,别忽略自然界中含蓄低调却毫不逊色的生命之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