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市场营销经典读后感有感

市场营销经典读后感有感

《市场营销》是一本由[美]罗杰·A·凯林 / 史蒂文·W·哈特利 / 威廉·鲁迪里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7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市场营销》读后感(一):致中国读者

谁会预料到在过去几年里,企业与市场营销在中国发生的难以置信的变化。企业生存的每个方面——从全球经济、中国日益突出的地位,到消费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最近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变化是颠覆性的,它们为营销学科创造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营销不同于其他学科,是蕴涵着变化并且促进新产品、服务和思想发展以应对新环境以及改善我们的市场环境的领域。你必定注意到了,焦点在于全球经济成长和消费者的花费。未来将有许多额外的挑战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会是一个让中国和全世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非常激动的时刻。欢迎来到这肯定被认为是商业历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时期之一。我们很高兴成为你正进行的教育旅途中的一部分。

你很快会发现,作为一名消费者,以往的经验给你提供了丰富的重要信息来源,这将成为你商业眼光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市场营销学生,你将学习发生的动态变化怎样改变商业实践。在未来,作为一名市场营销经理,你会运用你的经验和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行家。本书目的就是帮助你开始这种转变。我们很高兴有机会与你分享我们自己的管理和教育专业知识。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你的职业生涯自此开始。

这版《市场营销》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里程碑。这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这是第九版——一种成就的象征,但更重要地,这是一种需要紧跟商业和市场营销变化的标志。第二,这是超过25 年写作的结果——我们于1983 年开始写作!最后,这一版代表了我们最先进教育资源的提供物。我们致力于:(1)积累我们以往作为作者的经验;(2)把新的课题和视角带入课堂,以保持我们的领导地位;(3)集中于教学方法的革新,真实地反映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已经创造了在今日中国可以获得的最综合、新潮、引人入胜并且技术上超前的教材。我们希望你会同意这一点。

在你开始阅读本书时,你将发现,它使用了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把营销理论和概念带到了生活中。每一章使用熟悉的公司、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战略的例子,以一种易于阅读的方式,平衡地展现传统和当代视角。这种方法,对今天的实践的、直观的、互相联系的学习者而言是一种“完美匹配”。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是惊人的。

这本《市场营销》已经被翻译成11 种语言,现在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市场营销教材。本版将努力继续过去成功的传统。感谢有机会与你分享我们对市场营销的热情。我们希望,我们成功地使你的学习快乐和有趣,并且本书成为你有见识和成效的职业的基础。

罗杰·A·凯林

史蒂文·W·哈特利

威廉·鲁迪里尔斯

《市场营销》读后感(二):出版后记

美国的商业在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生产观念时期、20年代到60年代的销售观念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营销观念时期后,如今正进入到顾客关系时期。这个时期的市场营销,要求企业努力研究市场信息,发现顾客的需求,以顾客所认同的方式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关系,维持他们的忠诚度并实现单个顾客的最大价值。《市场营销》正是以顾客关系管理为指导思想,全面、综合地展现这一最新的市场营销理念。

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的经济活动。《市场营销》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来传授这门课程。每一章的开头,以一家出色的企业为例,向学生介绍该章涉及的概念。在正文的讲述中,也穿插着对该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同时,通过各种专栏板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营销事件”专栏突出顾客价值创造和传递以及企业家精神,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现实的营销世界。“制定负责任的决策”专栏关注社会责任、可持续性和道德问题,提供了企业在营销战略中应对这些问题的出色案例。“使用营销仪表盘”栏目聚焦于营销者运用的多种跟踪和分析营销现象的手段,以图表的形式生动地描述它们,并明白它们计算、解释和应用的原理。“在线”栏目要求学生上网并批判性地思考特定企业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在评估企业的努力成功或是失败的同时,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关键概念、术语和主题。“制订你的营销计划”板块要求学生通过创造自己的营销计划来掌握营销技术的实际应用。

《市场营销》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大学堂”编辑部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认识商业》之后,出版的又一本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著作。如果说前面两本书是该领域的入门和整体性介绍的话,本书则深入到其中的重要学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市场营销各个方面的知识。事实上,经过前面8个版本的成功和不断进步,作为第9版的本书已经形成了一套创新、成熟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本书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市场营销学教材,使上百万的学生和教师受益,这是对本书在内容的权威性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性上的极大肯定。

本书的三位作者均为美国著名大学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他们1983年便开始了本书的写作,从1986年第1版的面世到今天的这一版,已经融入了他们不断积累的经验、对这一学科最前沿课题的研究和思考以及对最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运用。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最综合、吸引人和先进的市场营销教材。将这样一本优秀的教材奉献给国内的读者,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荣幸。

我们将继续编辑出版经济管理类的书籍,在本书之后,《商务沟通》、《服务营销原理》等书不久将面世,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市场营销》读后感(三):序一 “营销,是一种生活方式” 郭国庆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理念是确保顾客满意,提升顾客忠诚。顾客是人,他们生活在社会中,被各自的生活方式影响,而不仅仅是被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左右。生活方式是人们展现出的自身活动、兴趣和看法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同和向往的生活方式,有的人简朴持家,有的人奢华成性,有的人爱好挑战与冒险,有的人喜欢恬淡与安逸……无论哪种生活方式,都是人们个性化生活历程中的宝贵体验。

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正是努力用企业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去迎合顾客所期待的生活方式。企业出售的不仅是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更应是透过产品和服务传达的生活理念。市场营销的作用就是创造并传递高标准的生活。

企业以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通过将公司的产品或品牌演化成某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甚至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识别标志,达到吸引消费者、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的目的。随着市场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普及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多元化、自由化和现代化的时代里,市场营销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关键。作为全美最畅销的营销原理教材,凯林等的《市场营销》以反应当前管理顾客关系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内容上囊括顾客体验管理、聚焦市场多元化、使用营销仪表盘,整体综合地展现了现代营销概念,与同类型的市场营销学教材相比可谓出类拔萃。同时,本书秉承了美国教科书的一贯风格,在严密的逻辑构架下引入大量对企业、营销专家和企业家生动、准确的描述案例,使读者朋友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营销。

南京大学市场营销系董伊人、史有春、何健教授等组成的翻译团队,是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多年来,南京大学营销系的教授们勤奋笔耕,行为世范,发表了大量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著述,培养了不少德才兼备的营销精英人才,在我国营销学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他们翻译的这本《市场营销》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少有的优秀著述。我认真看了看书稿,觉得这本书用词准确,语言顺畅优美,概念表达清楚而严密,书中的案例也通俗易懂,紧贴主题。这是南京大学营销系的教授们为国内外营销学界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我为南京大学营销系的教授们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中国读者能因这本优秀的著作获益而高兴,于是欣然为本书作序,向广大营销学同行作个推荐。

我认为,学习市场营销,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战略。市场营销是管理学科中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学习成为生存和发展第一需要的当今社会,人们寄希望于大学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作者在向读者展示了营销学的魅力后,不忘在最后叮咛:“营销事业是令人兴奋的,但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他必须有置业顾问般的耐心、经济学家般的数字精确性和永不停歇的激情来理解并提供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东西。同时,不要忘记还需要有在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下制定决定性决策的信心、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消费者保持持续的关注。”所以,在本书的附录3中,你可以需要将自己作为一个“商品”,根据自身兴趣、目标、技能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为自己在工作市场中“定位”。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不断挖掘可能的营销职业兴趣。

未来市场营销领域内的竞争可能更加残酷,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但同样也潜藏着无尽的乐趣。如果你将营销企业或者自己看作一种生活方式,建议你让本书成为你未来成功的起点。

郭国庆

2011年6月

《市场营销》读后感(四):序二 “营销学更应当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韩顺平

“以正合、以奇胜”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因此,以《孙子兵法》指导现代商业竞争也算顺势而为。孙子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何为正?何又为奇?我的理解是:正,是正常的、合理的、循规蹈矩的、意料之中的……;奇,指奇异的、新颖的、别出心裁的、出乎意料的……正,是棋谱、菜谱、教科书;奇,是创新、创意、差异化。正在先、奇在后,“正奇相生、环之无端”。您现在修读的这本书就是市场营销学中“正”的代表作,至于“奇”,那就因人、因事而异了。

“营于思、销于行”

有段时间偶打“八十分”,可惜输多赢少。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搞营销的往往打不过搞统计的,因为他们善于记和算。后来改打“掼蛋”,由于打法灵活、变化无常,搞营销的“连蒙带骗”,气势如宏,经常是闪电战拿下。但近来发现此招频频失灵,因为搞统计的琢磨出新的记、算标准,开始屡屡得手。怎么办?开发新品种,谈何容易?现实的办法当然是强记和精算,虽然会损失些乐趣,但是能赢!一次去参访美的集团,发现总部大厅挂了些标语,其中一句是“营于思、销于行”,凝视良久,若有所得,难怪《孙子兵法》还写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做营销可是比打牌复杂得多了,如何记和算,请好好研读本书的营销仪表盘。

我们处在一个营销被误读的时代

袁岳先生曾讲过一个自己买西瓜的故事。一溜六个瓜摊,门头牌匾一样、瓜的品种一样、花色一样、价格一样。看着都没什么区别,怎么选?袁先生扫描数遍,发现了不同——卖瓜人!于是径直走到第三个瓜摊,因为卖瓜的是一位老妪。这个故事从侧面也解释了莱维特的论断:“现代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它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理解为寻求差异化。这是一种营销策略,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现在所见所闻,越来越多舍本逐末、甚至令人发指的销售事件,而非让人津津乐道的营销案例。三鹿奶粉和达芬奇家具们的“前仆后继”,与其归因于商家的利欲熏心、政府的碌碌无为,不如说是我们对营销的曲解和误读,这个“我们”既包括商家,也包括顾客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遗憾的是,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时代!正本清源,还是让我们在原汁原味的精品教科书中找寻答案吧。

营销学更应当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非常钦佩复旦大学一研究生前些日子创建“掷出窗外”网站,转而懊恼自己多年前就对此问题“有心无行”。复旦研究生在他的文中谈到一例:“‘假牛肉事件’曝光后,(某同学)她们家表示情绪稳定、对生活影响不大,因为妈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在清真肉铺购买牛肉,那里的牛肉肯定没有问题,肯定不会用猪肉涂牛肉膏变成牛肉,因为‘他们有信仰’。”蓦然回首,想起华罗庚先生的名句“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是的,是信仰!从教营销近二十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细致地品味这个耳熟能详却又令人敬畏的概念。这许多年来,我们所关注的营销,往往会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谈起,到威廉·莱泽的生活方式,到格罗鲁斯的服务质量,再到吉尔摩的体验经济,乃至现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3.0,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本书所描述的营销:“向组织、组织利益相关者和社会传递价值”。作为营销学者,以前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可能是“在讲授营销的过程中感受营销”,今后应当更多地“在讲授营销的过程中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虽然,这似乎超出了一本教科书的边界。

《市场营销》的翻译过程是对营销知识的再创造

本书的翻译恪守原意、精炼易读,凝结了我三位同事多年来对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心得、讲授体会和实践感悟,为读者奉献了一部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本书概念的完整性、工具的实用性、事例的代表性以及背景的时效性可保证其成为目前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也相信会成为营销学知识宝库中的经典,给我们再多一个选择!

韩顺平

2011年7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