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生命》的读后感大全

《亲爱的生命》的读后感大全

《亲爱的生命》是一本由[英]雷切尔·克拉克 Rachel Clarke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一):编辑长点心吧!

255页玛丽亚是作者的患者,夏日水果和冻冻鱼是她去世前为丈夫准备的食物,308页作者再次提起的时候就是说的这件事,这就是爱!BUT没长脑子很明显没有看过全书的编辑在308页加了一个注释,“玛丽亚是网页游戏《冒险岛》中的一个区,夏日水果和冻冻鱼是虚拟货币”,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看到这里气到爆炸,对自己的工作都不上心,你怎么能指望这种编辑和出版社出好书?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二):人生无常,还好有温度

这本书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安宁疗护,也就是我们说的临终关怀的书。今天看到后面忍不住爆哭,想到很多。

十几岁的时候我的姥爷因为直肠癌去世了。记得那天姥爷从医院回来,躺在床上,我们这些小孩们打过招呼之后都被赶了出来,屋子里是我妈和舅舅阿姨们。后来听我妈说,姥爷给他们讲年轻的时候去新疆在野外遇到狼的经历。现在想来,从医院回家躺在自家的床上周围是自己的儿女们,聊聊天说说话,安静的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也算是临终关怀的一种了吧。

但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为什么病还没有好就从医院回家了?就这么放弃了不治了么?我想不通。我想不通的还有,他们怎么能忍住悲伤在姥爷跟前有说有笑?姥爷去世以后他们哭的时候不能自已,安排葬礼的时候又正常的不得了,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想不通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的我看来,悲伤是忍不住的,要一直让自己沉浸在里面,就像一条溺水的鱼。

在我30岁的那一年,我八十多岁的姥姥在平安夜的睡梦中安详地去了。毫无征兆,毫无痛苦,却让我们全都猝不及防。一个多月以后带着我半岁的儿子回去,却感觉我姥姥并没有走,她还在,好像随时能过来跟我讲昨天看的电视剧,炸了带鱼用煎饼卷着拿给我吃。就算是现在,我也总觉得只要我回去,还能看到姥姥,满头银发梳的一丝不苟,笑着问我回来了?

说了些看似跟这本书无关的话,但是读过这本书以后,我的心里放下了两块大石头。我理解了姥爷在家度过的最后时光的重要性,我也不那么纠结姥姥毫无征兆的去了留给我像踩空了台阶一般的巨大失落感。

这对他们都是最好的,那就是最好的了。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三):《如果有什么能超越死亡,那一定是尊严和爱》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死亡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处禁忌,尽管它无法避免,甚至如影随形,似乎只要刻意逃避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倘若无法逃避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死亡学走进大众视野,不同时代对死亡的观念和态度各不相同。现代的临终关怀更是极其复杂,包括生命理论、关怀理论、人的尊严、医学道德、安乐死等等。荷兰是世界上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将尊严死推向公众视野(安乐死:有“好的死亡”或者“无痛苦的死亡”的含意,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更严谨而言“尽其量减小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为减轻痛苦而进行的提前死亡 )也让更多人去关注将死之人的意愿:我想要如何死去。在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地方,相关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以说是将死之人心灵上最后的屏障。

临终关怀注重患者生理及心理特征及其相关的医学、护理、心理、伦理、社会等问题,临终关怀的实践与发展,与社会人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相关工作人员,从多方面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死亡和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死亡,从而选择临终关怀的原因。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她的善良与柔情,面对他人的死亡也让她尤为痛苦。可惜死亡是她要一直面对甚至面对最多的事。“你最终可能会对别人的痛苦免疫正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抱有同情心。你不想变得冷漠,但你不冷漠,又会把自己伤的太痛。要继续走下去,你别无选择。”他父亲这样说的时候,她自己也曾考虑过“即便经历了几十年用空投炮弹粉碎患者生活的日子,我依然能够带着完好如初的温暖和人生走下去吗?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有自信这么说吗?”在医疗中,无论出于何种善意,粉饰现实毫无用处。毕竟人是向死而生的生物。无论缓和医疗的技术多么高超,也无法淡化这个问题的艰巨性。这些赤裸裸的东西可能会剥夺我们很多,但是人类的选择能力,没有任何东西和任何人能从我们身上夺走。

有关生命的内容,总会触动我们最柔软的部分。至于作者自己的疑惑,大概她会在患者活着的时候一直温暖着他们。 我们应当如何活下去?可能走到最后一刻才会寻找出真正的答案吧。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且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四):关于一些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

今天还活着,明天可能就要离去,生命无常的可怕本质太过悲凉,让人无法去回味,也让人过于接近医院的世界。

在现代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对死者秘而不宣。关于死亡的话题并不经常为人所谈论。就连作为一名安宁疗护医生的雷切尔·克拉克看来,死亡在医学系学生的课程表上也是缺席的,在她曾经所在的医学院里,也没有过关于死亡恐惧的公开讨论。然而事实上,死亡总是在人们身边,这个众所周知却总是被人所回避的事情在医院里更是随处可见。

人不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目睹死亡,克拉克更是直面死亡最多的那一类群。克拉克是一名缓和医疗医生,一个每天与死亡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她的工作职责是照料、抚慰那些即将不久于世的病人及其家人。如他所说:

正是出于遵循基本人性,以及那种能够理解他们感受的同理心、与他人共鸣的能力,使得她在面对病人的死亡之时与自己内心的思想有了更多的碰撞。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随机的世界里,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致命的偶然事件也可能随处发生,但同时这个世界也充满了各种美好与善良。

克拉克从那些徘徊在生死之间、生命岌岌可危的患者眼睛里的看到了乞求,看到了的不加掩饰的真切震惊和恐惧,从他们的亲人的脸上看到面对濒临死亡的至亲之人茫然无措和痛惜。

在床上的病人,用尽自己的力气,拼命不让残存的生命彻底消散。面对几乎不可控制的病症,医生们也往往不过是为他们勉强争取一点时间。他们运用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信念,特别是在生命的临终痛苦之中,最好的护理仍然至关重要。

克拉克工作中运用的是从医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从其他医生身上借鉴经验、从父亲的经历中极取能量。更多的时候她还会使用在医学院几年中没有学过的小小善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简单触碰,帮助临危的病人有更大的力量去战胜原始的恐惧。这是一种深入地与患者共情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死亡是一种恐惧。然而,当真正读到这样一本讲生命与和死亡的书,我却能够感受到另一种平静。书中说的是关于死亡和面对死亡的故事,但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对生命却充满着一种力量与温暖。促使我们在余生发现生命的美或意义的火花,启发我们好好活着,抓住每一个当下,明智地度过每一刻。学着让生命面对世间的苦难之时,以苦乐参半的姿态毫不畏惧地继续前行。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五):当我们得知自己在哪一刻“死亡”时,该怎么办?

在《致命女人》第二季中,女主角的丈夫伯特伦,是一个每天帮生病、受伤动物摆脱痛苦的医生,但因幼年有帮助母亲安乐死的经历。成年以后,再遇到有病痛折磨、濒死的人时,他就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谋杀。 其实,如果不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伯特伦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他希望那些承受痛苦的人可以脱离病痛,希望帮助他们缩短折磨,但他选错了方法,也忘记了应该尊重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的权利,也有死的权利,而最终如何抉择,应该交由当事人来做决定。《亲爱的生命》就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作者雷切尔·克拉克出身医学世家,她的母亲是一名护士,父亲是一名医生,而曾经作为一名记者的她,最终辗转间也从事了医疗行业,成为了一名安宁疗护医生。

与传统认知中的医生不同,雷切尔·克拉克的工作,无法使病人的身体恢复健康,也没有办法帮病人治疗、缓解病痛,更关键的是,她无法阻止死神的脚步,只能一步步陪着她的患者们走向死亡,或者说迎接死亡、坦然面对死亡。这正是在每天都考验着她的残酷现实——必须要抵抗住对死亡的恐惧,陪伴在病人的身边,完成她的使命,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整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她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本回忆录,也可以当做她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反思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无限接近死亡时,所展现的无力、痛苦、挣扎、不舍……这些情感都藏在文字中,让人窒息、难过。 生活中,我们总是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来激励自己努力活在当下,让每一天更有意义,可如果当我们被通知了“死亡”在哪一刻,当我们知道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是不是有一种慢性自杀的感觉?还是静静品尝着“等待死亡”的滋味?又或者是珍惜剩余的时间,去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我想不管选择如何,但做选择的过程,都是最难的。 在电影《遗愿清单》中说:“每个人听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后,会出现5个阶段:拒绝、愤怒、妥协、沮丧和接受”,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将5个阶段全部经历一遍。

记得在爷爷被下了病危通知以后,就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后来没过两天就离开了我们。其实,如果有一位像作者这样的安宁疗护医生在,我想爷爷肯定会走得更好一些吧。 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也不能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那么请好好思考一下,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该如何陪伴那些即将离开我们的亲人、朋友,或是爱人,让他们的离开完全没有遗憾。 也许你会说,没有人愿意提起死亡,尤其是对于活着的人。是啊,我们害怕死亡,害怕想起那些已经离开的人,害怕因回忆起他们而难过,这是因为生和死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有人生,有人死,但从来没有人可以真切的告诉我们,死了以后是什么样,因为死了就死了,是永远的离开了。 可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努力明白,由生到死这个过程的意义,才应该换一种心情,去面对“被通知死亡”这件事,把它当成是我们在“生”中最后的通行证,好好把握,努力活着,才不枉费“死”留给我们最后的机会。

也许,你觉得这样说有点消极,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亲爱的生命》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能因为下雨,就不出门看风景;不能因为没时间,就不读书,不成长;不能因为没遇到所爱,就找人将就过一辈子……更不能因为自己会死,就忘记生的意义和使命。 记住:即便只剩一天,你的人生也没有结束,也该好好珍惜,尽情绽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