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牙齿猎人读后感1000字

牙齿猎人读后感1000字

《牙齿猎人》是一本由[韩] 曺源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牙齿猎人》读后感(一):是猎人还是猎物,人类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主导者

还记得综艺《奇遇人生》第一季的第一集是从阿雅和小S探寻非洲大象孤儿院开始的,当我们的目光跟随她们去接触大象,倾听大象,追寻大象身影的同时,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却上演着残忍的象牙盗猎,那一刻被震惊的不仅是她们,也包括屏幕这头的我。

当志愿者在保护大象,救治大象的同时,盗猎的人却残忍杀害大象,同一片天空下上演着人类的善与恶。

当某一天我们变成了猎物,动物变成了猎人,或许我们就能明白来自象群的痛苦和恐慌。

韩国绘本作者曹源希就这个问题,创作了《牙齿猎人》这本人与动物互换的绘本,当我们人类在动物世界成了弱者,成了任由动物捕捉,拍卖的物品的时候,你又作何感受?

故事从环衬页的红棕色天空土色森林拉开序幕,背着猎枪的蓝衣红裤的大象猎人正缓缓的朝森林走去,它们的目标是什么?

当然是人类小孩的牙齿!!!

他们的牙齿在象人世界不仅明码标价,并且被加工成各种物品出售,备受象人的追捧。

你看有个小孩被锁定了,他要面临着失去牙齿的危险了。

大象猎人整装待发,一声令下麻醉针对着人类小孩齐发射,那看起来庞大的人类小孩倒下了,大象猎人开始割掉他的牙齿。

下一幕象人将牙齿整整齐齐的排放着,旁边还放着牌子,有写着瑕疵品五折,有写着1.83/克,有写着100%野生,象人挑选着中意的牙齿,排着长长的队伍在付款,当人类日常最常见的场景在象人世界上演的时候,不由得一股寒意升起!

绘本的主色调由红棕色+灰黑色组成,其中代表着残忍血腥的红棕色贯穿了绘本全文,从绘本背景到大象猎人的裤子、橱窗的背景色都在提醒着读者牙齿的由来是多么残忍血腥,就算它被包装成艺术品出售,但是盒子和购物袋的颜色也只是从红棕色变成了玫红色,它所沾染的血腥不会被遗忘。

当迷雾缓缓升起,灰黑色的色调开始铺满绘本的下半部分,灰黑色包裹着绘本真正的主人公—做梦的人类小孩,将他内心产生的恐慌,害怕,惊恐都融入了灰黑色的色调里面!

绘本的前半部分虽然是人类小孩做的梦,但老话总说梦是反的,现实里没有大象捕捉人类小孩要牙齿,却有人类盗猎象牙的事情在发生。

绘本对于人类小孩的捕捉方式还算温和,只画出了使用麻醉针的场景,现实中盗猎更多的是直接砍、砸、劈下大象的一半面部的方式取得象牙,这是最常见的方式,综艺《奇遇人生》镜头下那只被盗猎的大象便是受到了这样的对待,往往它们是活不成的。

绘本的最后一头大象朝着森林走去,封底则是一头大象一头小象并肩前行,与前面的环衬页形成了一个衔接,也藏着作者内心的希望。

世界组织一直在对象群进行保护,但就如《奇遇人生》镜头下所展现的,同一时刻下盗猎依旧存在,分秒之间一只大象就会失去象牙,失去生命!

《牙齿猎人》是一本成人值得反思的绘本,寥寥无几的文字,却通过色调所带来的压抑感来冲击读者的感官,当我们在享受地球资源的时候,也不要贪婪的去抢占地球最初的主人,动物们的生存资格!

《牙齿猎人》读后感(二):让孩子怀抱敬畏之心,学会善待每一个生命

文/麦左

一个七岁的孩子,换牙期因为不小心弄掉了一颗牙,哭得稀里哗啦。

她问妈妈,自己会死掉吗?

妈妈说当然不会,只不过掉一颗牙齿罢了,它还会长出新的来。

可孩子知道有时候牙齿掉了,它永远长不出来,甚至会连生命一起失去。

对于换牙期的孩子来说,掉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会再长出来。但对于动物来说,一旦失去牙齿,它有可能就会死掉。

在非洲,几乎每一头成年大象都要承受这些恐慌。

最近和孩子共读了《牙齿猎人》这本书,读完后孩子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充满疑惑,我知道在他心里完全无法想象死亡代表什么,甚至他还很好奇死去会怎样?因为无知,所以无所畏惧。

我们成年人同样如此,在几十年前,非洲大象泛滥,多到政府花钱雇人来猎杀大象,而有钱的人也可以花钱来体验猎杀的乐趣。于是,短短几年时间,数百万头大象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那些被猎杀的大象,它们被残忍地拔掉牙齿,连头一起被砍掉,画面血腥可怖,令人作呕。但人类并未觉得这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他们拿着带血的牙齿兴奋炫耀,这是他们猎杀的战利品,多么骄傲。

象牙最后被摆上了交易台,瑕疵品5折出售。买上一件象牙制品回家,成了许多人炫富的谈资,却忘了精美艺术品的背后是鲜血淋淋的残忍与凶狠,亦是无数大象胆战心惊的噩梦。

在《牙齿猎人》这本书里,正是演绎了这样一场噩梦,主角却换了一下,大象变成了手持猎枪的猎人,人类变成了手无寸铁的被猎者……

《牙齿猎人》的作者是韩国插画家曺源希,她对猎杀大象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不解。作为人类,我们有所谓的文明,高级的情感,却做着如此低等下作的行为。作者说,人类猎杀大象不是为了生存,而仅是为了制作装饰品。

因此,她创作的这本书既揭露象牙贸易的黑暗与罪恶行为,又同时以荒诞的想象力让读者尝试换位思考,感受大象被猎杀时的无助与恐慌。

这本书没有繁琐的语言文字,没有借作者之口去长篇大论,斥责人类的行为,反而是以图画的方式来震撼人心。拿到这本书,封面暗红色的压抑感让人从心理上感到不适,却又忍不住翻开看看,于是会发现,全书都以这种低饱和度的色调为主,没有明艳的画面,只有暗沉、压抑的图画。

作者想以这种方式控诉人类的不满,希望启发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大家去同理大象被猎杀时的心情,他们会是多么无助啊,会是多么害怕,多么恐慌……在这个世界,大象本来没有天敌,因为人类的贪欲却让它们的存在变成罪恶。

人类在发展,文明在延续,也应该重视生态和平,与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共存。

这一代人犯了太多的错误,致使无数动物濒临灭绝。大象被猎杀是人类无法洗清的罪孽,是人类理应清醒过来,去保护和抑制的事情。虽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家抑制象牙制品,但仍抵不住许多人偷偷在猎杀和交易。

说一句保护大象的口号容易,真正做到实在太难,除非有一天人类也经历大象同样的经历,感受它内心的害怕,或许才能有所醒悟。

《牙齿猎人》故事梗概:猎人们穿着统一蓝色上衣,红色裤子,手拿猎枪,他们先是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目光所及处是一个光着身体的人类。人类的模样如同孩子般大小,正在警惕地看向猎人。接着便是无数猎人奔跑而来,他们还带着猎狗,一路寻找猎物。随着一声枪响,无数麻醉针由天空落下。人类小孩儿被击中摔倒在地。

猎人靠近,人类的脚显得十分硕大,甚至比猎人强壮许多,但他仍然倒下了。缓缓睁眼,看见一群大象举着猎枪向自己走来。他们拿起钳子,锯子,锤子,准备拔掉自己的牙齿。然后,一颗硕大的牙齿被拖走。摆上交易台。衣着光鲜的大象们排队购买……最后,小孩儿的梦醒了,大人扛着象牙回来。

孩子的梦是噩梦,大象的梦却不是,它们的噩梦一直在继续。

我们国家已经禁止了象牙交易,却阻止不了出国旅游的人们前去购买,甚至每年购买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完这本书,如果孩子问起家里是否有象牙制品,希望家长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他们,不,我们家没有这些,并且也不会购买。

一个小小的行动,也许会减少一只大象的死亡。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本就与所有生命共存,不是霸占者,更不是独居者,我们需要邻居,同伴。

对于孩子,教会他们爱护动物,保护家园,了解这个大千世界,不要以主宰者的心态对待动物,便是最好的教育。

杜绝猎杀,是这个世界最值得严肃考虑的生态问题。

相信《牙齿猎人》这本书读完后,也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保护动物的美好愿望,至少让他们学会善良,善待生命,怀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等他们长大了,说不定有更好的方式去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生命,去共同维护家园。

《牙齿猎人》读后感(三):让孩子怀抱敬畏之心,学会善待每一个生命

文/麦左

一个七岁的孩子,换牙期因为不小心弄掉了一颗牙,哭得稀里哗啦。

她问妈妈,自己会死掉吗?

妈妈说当然不会,只不过掉一颗牙齿罢了,它还会长出新的来。

可孩子知道有时候牙齿掉了,它永远长不出来,甚至会连生命一起失去。

对于换牙期的孩子来说,掉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会再长出来。但对于动物来说,一旦失去牙齿,它有可能就会死掉。

在非洲,几乎每一头成年大象都要承受这些恐慌。

最近和孩子共读了《牙齿猎人》这本书,读完后孩子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充满疑惑,我知道在他心里完全无法想象死亡代表什么,甚至他还很好奇死去会怎样?因为无知,所以无所畏惧。

我们成年人同样如此,在几十年前,非洲大象泛滥,多到政府花钱雇人来猎杀大象,而有钱的人也可以花钱来体验猎杀的乐趣。于是,短短几年时间,数百万头大象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那些被猎杀的大象,它们被残忍地拔掉牙齿,连头一起被砍掉,画面血腥可怖,令人作呕。但人类并未觉得这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他们拿着带血的牙齿兴奋炫耀,这是他们猎杀的战利品,多么骄傲。

象牙最后被摆上了交易台,瑕疵品5折出售。买上一件象牙制品回家,成了许多人炫富的谈资,却忘了精美艺术品的背后是鲜血淋淋的残忍与凶狠,亦是无数大象胆战心惊的噩梦。

在《牙齿猎人》这本书里,正是演绎了这样一场噩梦,主角却换了一下,大象变成了手持猎枪的猎人,人类变成了手无寸铁的被猎者……

《牙齿猎人》的作者是韩国插画家曺源希,她对猎杀大象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不解。作为人类,我们有所谓的文明,高级的情感,却做着如此低等下作的行为。作者说,人类猎杀大象不是为了生存,而仅是为了制作装饰品。

因此,她创作的这本书既揭露象牙贸易的黑暗与罪恶行为,又同时以荒诞的想象力让读者尝试换位思考,感受大象被猎杀时的无助与恐慌。

这本书没有繁琐的语言文字,没有借作者之口去长篇大论,斥责人类的行为,反而是以图画的方式来震撼人心。拿到这本书,封面暗红色的压抑感让人从心理上感到不适,却又忍不住翻开看看,于是会发现,全书都以这种低饱和度的色调为主,没有明艳的画面,只有暗沉、压抑的图画。

作者想以这种方式控诉人类的不满,希望启发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大家去同理大象被猎杀时的心情,他们会是多么无助啊,会是多么害怕,多么恐慌……在这个世界,大象本来没有天敌,因为人类的贪欲却让它们的存在变成罪恶。

人类在发展,文明在延续,也应该重视生态和平,与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共存。

这一代人犯了太多的错误,致使无数动物濒临灭绝。大象被猎杀是人类无法洗清的罪孽,是人类理应清醒过来,去保护和抑制的事情。虽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家抑制象牙制品,但仍抵不住许多人偷偷在猎杀和交易。

说一句保护大象的口号容易,真正做到实在太难,除非有一天人类也经历大象同样的经历,感受它内心的害怕,或许才能有所醒悟。

《牙齿猎人》故事梗概:猎人们穿着统一蓝色上衣,红色裤子,手拿猎枪,他们先是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目光所及处是一个光着身体的人类。人类的模样如同孩子般大小,正在警惕地看向猎人。接着便是无数猎人奔跑而来,他们还带着猎狗,一路寻找猎物。随着一声枪响,无数麻醉针由天空落下。人类小孩儿被击中摔倒在地。

猎人靠近,人类的脚显得十分硕大,甚至比猎人强壮许多,但他仍然倒下了。缓缓睁眼,看见一群大象举着猎枪向自己走来。他们拿起钳子,锯子,锤子,准备拔掉自己的牙齿。然后,一颗硕大的牙齿被拖走。摆上交易台。衣着光鲜的大象们排队购买……最后,小孩儿的梦醒了,大人扛着象牙回来。

孩子的梦是噩梦,大象的梦却不是,它们的噩梦一直在继续。

我们国家已经禁止了象牙交易,却阻止不了出国旅游的人们前去购买,甚至每年购买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完这本书,如果孩子问起家里是否有象牙制品,希望家长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他们,不,我们家没有这些,并且也不会购买。

一个小小的行动,也许会减少一只大象的死亡。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本就与所有生命共存,不是霸占者,更不是独居者,我们需要邻居,同伴。

对于孩子,教会他们爱护动物,保护家园,了解这个大千世界,不要以主宰者的心态对待动物,便是最好的教育。

杜绝猎杀,是这个世界最值得严肃考虑的生态问题。

相信《牙齿猎人》这本书读完后,也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保护动物的美好愿望,至少让他们学会善良,善待生命,怀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等他们长大了,说不定有更好的方式去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生命,去共同维护家园。

《牙齿猎人》读后感(四):假如人类被放在动物的位置上屠杀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来自《牙齿猎人》,是有关大象和人类牙齿的故事。它足够震撼,但是情节却并不复杂,这里就让我们先从背景说起。

我们知道,象牙为大象引来了杀身之祸。

这一点,早在几千年人们就意识到了。在我国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范宣子的人。他掌管晋国时,要求来朝见的诸侯必须带着贵重的贡品。

这种行为引起了郑国相国子产的不满,他就写了一封信去规劝范宣子,说诸侯的财富都集中在国君家里,是很危险的事,那样国家就要乱了。子产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象有齿而焚其身,贿也。”意思是说,大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遇杀身之祸。意在劝告范宣子不可因为贪图财富而引来灾难。

在《左传·桓公十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说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这个故事里有个成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就如象齿焚身一样,象仅仅因为有了象牙,而成为人们狩猎杀害的目标。真是应了这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我们知道,这样的灾难,不会仅仅落在有象牙的大象身上。被人类看上的身体部位,对于动物来说,长出来就意味着灾难。

2016年,画家李星明和作家戴芸一行人一同前往非洲肯尼亚的一处自然保护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去探望一只白犀牛——苏丹。

苏丹已经四十多岁了,它是非洲土地上最后一只北白犀牛,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物种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濒临灭绝。”

苏丹的命运非常悲惨。在它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被偷猎者射杀。偷猎者拿走了妈妈的角——据说可以入药,还有人拿它来做装饰品。

苏丹在妈妈死后,被送到了捷克的一家动物园里,在那里,它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度过了它无忧无虑的青年时代。在那里,不会再有人来切割苏丹的角,可是,苏丹从此彻底失去了自由。

后来,野生的北白犀牛面临灭绝的危险,已经年老的苏丹再一次被送回了肯尼亚,人们希望苏丹还能够繁衍下一代———为了防止盗猎者杀害苏丹,人们狠下心,提前锯掉了苏丹的角。

没有角的苏丹,被人们持枪保护的苏丹,处境安全了。可惜,它已经太老太老了,它在肯尼亚的草原上静静地趴着,又静静地死去了,从那天起,世界上再无北白犀牛。

苏丹的故事,被年轻的画家李星明画成了插画,被作家戴芸写成了文字,展现在《苏丹的犀角》一书中。

犀牛和大象一样,因为身上的一点点坚硬的光滑的器官,招惹了无穷的杀身之祸。

苏丹的家族被猎杀直到灭绝,我们以后只能在书中和视频中看看它们的真实模样。

面对扛着枪的人类,哪怕是壮硕的犀牛、无敌的大象也毫无还手之力。假如你曾经看过偷猎者为了攫取象牙而砍下来的大象的脸,和大象倒在地上,鲜血淋淋的尸体,相信你一定会向上天祈祷,让它饶恕人类的罪恶。

对于生态来说,这些珍稀野生动物最大的反抗,大概就是让自己的种族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断开自己与生态系统的关联,让生态的平衡混乱,让人类自食恶果。

有买卖才有杀害,而这种杀害和屠戮带来的伤害,那些偷猎的人类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就像那句话,刀不落在自己的脖子上,人都是万难觉醒的。

相比成人的贪婪和残忍,孩子更淳朴也更容易觉察危机的到来。

《牙齿猎人》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大象来复仇了。

我想把这种复仇称为:换位伤害。

象牙洁白温润,能够被雕刻出各种东西。

但是,假如大象是拿着枪的强者,人类的牙齿是不是一样可以被拔下来——雕琢?

人类的牙齿是不是一样可以被按照克重来售卖?

人类的牙齿是不是一样会有瑕疵品必须打折才能出售?或者被当做货品售卖?

这些场景,就出现在《牙齿猎人》这本书中。一个刚刚萌出牙齿的稚子做了一个梦,梦中,大象成为了狩猎者,而狩猎的对象,就是小孩子口中的牙齿。

枪,扳子,钳子,都来了。人类的残忍,大象家族原样还回去了。

我们发现,大象们把拔下来的人类牙齿分类出售,并且雕刻出各种形状。大象的所有行为都和人一样,贪婪而又功利,书中画面上,却都显得那样的平淡而自然。

孩子从惊恐中惊醒,他最终意识到这是一个梦。但是,像是神谕一样,孩子看到了那样恐怖的画面,从新的一代人开始,内心有了畏惧。

孩子要去规劝自己的长辈。

因为孩子有最纯洁的善良。

因为孩子有最基本的畏惧。

当人和动物更换了位置,当人的牙齿成为了稀缺,成为了追逐的利益目标。人类的牙齿被打磨,被售卖,伤害也一定会随之而来——这一切,和人类对待大象一模一样。

故事很简单,但是给了孩子巨大的启发,也给了我强烈的震撼。

“在这场无声的狩猎里,没有谁是胜利者。怀抱敬畏之心,善待每一个生命。”这是《牙齿猎人》的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行为准则。

有一次,庄子来到一片森林中,看到一棵很大的树,庄子就问伐木人,说别的树怎么都被砍掉了,就它留下了呢?伐木人说,因为这棵树长得太难看了,不适合被雕琢。庄子感慨道:“此木以不才而终其天年。”

面对大象、犀牛被屠戮,我有时甚至希望它们从来没有长出来过这样的角,这样就能平安地在地球上度过一生,唯有时间才能将它们带离世界。

然而,象的身体形态无法改变,我们唯有通过一次次地像《牙齿猎人》这样的换位思考,让那些认为象牙象征身份地位的买卖者们,让那些觉得象牙是有利可图的猎杀者们,甚至让漠然不察的旁观者,有来自内心敬畏和善待生命的平等之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