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1000字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1000字

《因思念而沉着》是一本由巴哑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一):日落了,还好还有人写诗

设计简洁,装帧精良,纸质舒服,薄厚适中,嗯,是一本诗集应有的样子。刚收到快递,迫不及待的拆封,随手翻到的几首,已经足以让人迅速平静下来。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个人风格非常鲜明的诗集,平和、轻柔、不急不躁,加上一些洞察和不迎合,简直和这个剧烈变革动荡的2020s格格不入,是的,它不属于大时代,它属于细小的生活,属于一个少女的成长,属于春天,属于山川河流,属于一次遇见,属于城市边缘,属于急雨,属于虫鸣,属于乡野,属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愿能够多一些人读到它吧,PEACE。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二):相遇只是场巧合,读完后为这巧合感到幸运。

第一次写书评。和朋友去了一趟四海城偶然遇见了唐宁书店。进店逛逛后,看中了盆栽上的干花书签。询问店家姐姐,却说不卖了,只是装饰用。向姐姐拜托了一下,表达自己真的很喜欢。姐姐看我喜欢便说可以送我,但我并不好意思收下,于是决定买一本书。最后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一眼看中拿下翻阅后,反复挑选,还是选回了这本书。

十二月份买的书,现在终于翻开看了。一看便停不下来,一个下午沉浸其中。

对于这样的相遇,我感到幸运与满足,能读到这样温柔的诗,我实在太开心了。

在后记中您提到,“希望曾吹动我的一缕风,能通过我创造的那些句子,再次拂过读到它的人心头。这是可能的吗?我无法知道。”

是可能的,希望能通过留下书评的方式让您知道。这本诗集里的许多诗,在这个潮湿阴冷的下雨天里,让我心头暖了许久,通过您的诗,也让我回忆起许多自己的事情。

总之,感谢遇见。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三):大时代,读小诗

每位读者都能看到,这些诗篇中最兴盛、繁荣的角色是花和树。巴哑哑和这些或亲近相熟或没名没姓的花树相互敬爱。 有了花和树,又有了卖花人、季节、种子、风、云和天空…… 不是说巴哑哑想在一座大城里做自然诗人。 这些树,当初多半被砍掉了枝叶,紧张地抱着一大块泥土远道而来。 而花呢,往往带着剪刀的伤口,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天桥下炫目的车灯的流。 那种总抹不掉的初来乍到的惶恐心情,跟我们一样。 正像诗人自己说的,“以童年起就熟悉的语言/诉说着日常的虚空”。她营造的词语的童话你尽管品尝,但不要相信;要看那种虚空是怎么回事,以及虚空静寂的果壳里到底锁闭着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在这个迅雷风烈轰轰作响的大时代,诗人曾有过的热情、冲动和蛮劲却渐渐装饰而掩藏起来。 在写一首诗的时候,她观察自己,想看清自己;也视图塑造自己,“部分地挽救了我的心”。这些诗构成了另一种现实。 好在诗人知道这世界显然是自己编造的;读者也明白,读一首诗不是为了讨要真相,而是分有诗人显明可见的问题,或者说,“一种接近透明的奥秘”。 而写到家乡、父母和所爱的人时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命运冷静无情的主宰占据上风时,涌动难平的热情和用以对抗的心灵独断也就显眼起来。 我和巴哑哑是同学。二十年前,我们在北师大读书,十几个写诗和不写诗的同学经常在一起,上一个自建的论坛,结伙去食堂吃饭。 想到“二十年”,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算术,不禁在纸上列了一个算式。——我总跟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说,拿不准的时候就列一个算式。好像算式对每个人都是真诚无欺又宽宏大量的。 没错啊,竟然已经二十年了!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四):神秘而充盈

最初对这本小诗集产生兴趣是因为作者写的后记。在后记里作者形容写诗的时刻如“一朵云飘过头顶,笼罩了你。“ 我很喜欢这个比喻,这是一个“神秘而充盈”的时刻,一个仿佛成为了造物主的时刻,虽然它转瞬即逝。作者称写诗是最不重要的事,而后她又引用辛波斯卡:“我不确定重要的事 / 比不重要的事 / 更重要。“所以,写诗仿佛是平凡而又史诗的。在我看来,诗歌就像是承载灵魂、感知、记忆的胶片。读着作者那些充满个人体验的诗句,有一股亲切感。原来生命的一切,有了诗歌这个载体,都被记录了下来。那种完备程度,是甚至连影像和照片都无法媲美的,因为诗歌通灵而又通感。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开始写诗的,就我言来源于一场情殇。可能就是因为有了太深刻的情感体验,需要一个情绪出口,而找到了诗歌。那时的波士顿街头是清凉的,冬季可以一直延续到五月。在无数个孤寂的夜晚,都是靠酒精入眠,有大量想宣泄的情感,最终化成像“喝了太多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玻璃碎得更多/酒越喝越多/夜越来越深/我决定入睡/明天早起迎接太阳/看草坪上戏耍的儿童/转身做一个削土豆的人”这样的句子。

后来诗歌变成一种逃避。在因失恋而作诗的阶段过去以后,诗歌仿佛变成变成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感到生活庸常,事业了无生机的时候,回到诗歌这件“最不重要的事情”上,仿佛让我找到一种自信。就好像我敲下几行字,就留下了人类宝贵的遗产一样,让我恍惚体验一把造物主的影响力,就好像会有很多生命就因为我敲下这几行字就变得不一样。这确实像逃避,甚至显得自欺欺人,但这就是我从虚无中提炼出来的实在,毕竟字都留下来了啊。我喜欢尼采,喜欢他对生命之虚无的诠释。如果人生就是悲剧性的虚无,学会和悲剧共舞难道不是一种抵达自我,感受存在的不二法则?诗歌刻画的就是存在,一种转瞬即逝的存在,但因为被记录下来了,而显得隽永。

我喜欢里尔克说的:”从这向自己世界的深处产生出’诗‘来,你一定不会再想问别人,这是不是好诗。”写诗本来就是一件极其自我的事件,它发生了就发生了,平凡而又史诗,就如此而已。”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写诗如果是必要的,同时它又神秘而充盈,那么我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即使生活一如往常庸常而虚无。

《因思念而沉着》读后感(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写作者

翻开巴哑哑的这本诗集,一首诗一首诗地读下去,从心底渐渐升起一种感动。就像她在《后记》里写的:“在我迄今为止的生活里,写诗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一件生活里最不重要的事,这种平常心对写作而言,可能才是最最弥足珍贵吧。

这句话,我也说过。有一次是和小说家曹寇的很随性的对谈里,我们俩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即,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写小说了,我们的生活大概也会照样延续下去。写小说并不是何其重要的事,这不是人为拔高吗?我们不会因为“不写”,就哭天抢地,觉得生活一下子黑云密布,看不到一点希望。事实是,就算写,生活也不见得充满希望。我们写,难道是为了增加希望,或者改变哪怕一点点生活吗?说到底,写作者大抵是瞅到生活所披虚无袍子的那个人。就如巴哑哑在《因思念而沉着》这首诗里写的,“人们说,柔和的心有智慧/我不要智慧,只要柔和”。就如卡夫卡说的,“当人与世界对抗,应该站在世界那端”。人一旦做出选择,那就无法更改自己的属性。而诗人或者小说家,天生就有一种属性,那就是敢于或善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也非善,也非恶,更不足与人道也。有时候我们缄默,但前行不缀,即因此故。

另外一次,是和诗人张羞与而戈。那大概是08年奥运会前后。我们在七圣路上喝酒,几乎每晚都喝,聊天,然后醉醺醺地回去,第二天重复相同的过程,白酒、啤酒、鱼火锅、诗学观点。那时我因迫于生计,在繁琐的工作中无法脱身,竟让而戈觉得我有就此封笔的隐忧。而戈说:“我们是因为写作才成为好朋友的。如果你不写作了,那我们还有必要继续交往吗?”因此引发的激烈争执,虽没有让三人友圈解散,但我的急于剖白,还是让我在酒醒后依然记忆深刻。我的意思是,写作对我当然很重要,但我没有想到要将它凌驾于我的生活和我的生命之上。我愿意平视我的写作,达到陆放翁的“一树梨花一放翁”或辛弃疾的“料青山观我也如是”的境界,以此让我的写作融入我的日常和我的生命。

当这样想时,就像巴哑哑一样,大概也没有什么能把写作从我们的大脑里像绞湿衣服的水一样给挤出去吧。无论是富贵,抑或是贫贱,甚或是威武,都不能奈我们的写作何,就像君王站在晒着太阳的乞丐面前,因美好的阳光被挡,乞丐当然可以让君王往旁边挪挪,而君王则不能干涉乞丐分毫。

这就是“临时”的诗意。有可能发生而没有发生,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但诗人启示了世人,于是这一幕场景,只要我们召唤,它就会出现,变成“时时”的了。

说到底,写作厚馈的是写作者,而非阅读者。此中滋味,即“如鱼饮水”之比拟,“子非鱼”之慨叹。

“看见的人/已经看见了”

很高兴,我身边既有而戈这样眼睛里不揉沙子的直言不讳者,恨不得天下的人都去写诗,也有巴哑哑这样自惭没有“好的写作习惯”的朋友。前者之激烈,犹如以己之长去较天下人之短,恨意自然难平;后者心态祥和,内观己心,外察万物,保有了轻盈;前者我担心他易折,后者我欣喜于同行。

一直写,一直写,既为书写而感恩,又为书写而抱惭。

敲打一颗石头心脏,当然也会迸溅出火花;可是怎么比得上询问柔和的心脏,而得到的“怦怦心跳”的鲜活回答呢?

当我想到,身边有巴哑哑这样的朋友,多年如常,不问外界喧嚣浮腾,而在自己与诗意的相适相通中,静候诗意的灵感降临,就像摘一串成熟的葡萄那样,写下一首首诗行,我确实感到由衷的高兴。有这些朋友,有这些诗,我也得以“瞥见苍穹”。

附录一首诗集中我最喜欢的诗。

《传说》/巴哑哑

古诗里说

有一座山

山中岁月迟

寺里桃花你若不去

便不开

落也要落很久

想想世上

有这样的美事

便觉可以

安心度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