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锦集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锦集

《我信仰阅读》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戈特利布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一):编辑既要体现出权威感,又不能有占有欲和控制心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约翰·勒卡雷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些重要作品的背后,都凝结了罗伯特·戈特利布出色的编辑出版工作。戈特利布代表了编辑的尺度,是美国 20 世纪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一位。在自传《我信仰阅读》中,戈特利布回忆了这些响亮名字背后的故事,以及从热情出发完成具体工作的秘诀。从中能看到作者与编辑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二):吃瓜 & 种草

春节期间,躺平,躺得非常平。假期前跟自己说要做的事情,都一直拖着,初六了,大家都开始出门准备明天正式上班了。本人翻翻本子,自己还有几天也该回去上班了,所以,来兑现节前对自己的承诺,补一篇。

本书种草的开始应该是刷的B站的一些视频,豆瓣也有做相关的推荐,可以说是各方的宣传下,另外是自己对于阅读与编辑的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并没有很好得满足我的期待。关于阅读,本书的内容与之相关性不大,至少不是我想要看到的内容。关于编辑这一行业,倒是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书里面,尤其是前面的部分,很能够使你回到非21世纪的感觉里面,会想到19年读的那些书的氛围,比如毛姆的一些作品,属于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如果说是喜欢书,或者说那些故事,人物,我大概更喜欢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工作,那个时代的感觉。当然,我也明白如果真的是那个年代,又会面对多少的不便,多少的不如意。所以,也只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逃避。

如前所诉,本书关于阅读,大概也就是提到Robert有多么爱阅读,也就到此为止。但,他经手的作家真的非常多,通读全本时,会时不时撞见自己读过的作品的作者,或者是自己已经被种草准备去读的,也有我已经读了译本,然后很是失望,已然决定放弃,但是看完本书,会想去看看该作者的英文版作品,这样子的情况。这个角度来说,正如我当时阅读时想的那样,该书也许属于Robert的个人回忆录或者之类的,但也真的是不遗余力在推广推荐那些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感觉是很好的背书,很好的营销书。也可以作为读书的推荐来看,看完本书,你也许也会有很多想要去看的书,我反正有很多待读的作品和作者了。

我自己的毕业论文写的是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本书中有提到她,作者也是她的编者,看到这儿的时候就还蛮开心,能多接触知道一些关于她的信息。另外,也是人年纪大了,偶尔阅读过程中有东西使自己想起曾经,就还是蛮不错的体验。另外是关于约翰·厄普代克,我去年买了他的短篇小说集,那个译本,使我哭笑不得,有点小生气,想自己为什么要花钱买这种,不如借书。偏偏时不时会手痒要买书。本书对于他有蛮不错的评价,导致我想要回杭州后,在2021年,努力去把译本啃完吧。将来再看,如果有机会,不排斥去看他的原版。

and当谈及的作者我完全没听过时,还是有些无聊的。尤其,对于人物的译名,本来英文可能就两词,译成中文后,长长的一串,我有点接受无能。书末还蛮贴心地加了一个附录,人名,书名,剧名之类的译名对照表,一共有将近20页的样子。我总之是不会去看的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三):热爱可抵岁月长——《我信仰阅读》

一位著名出版人书写的自传,他用或诙谐或流水的文字勾勒出那些令人好奇的人生篇章,在这本书里戈特利布主要着笔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与生活交际。呈现出的不是一个走下神坛供人顶礼膜拜的人,而是一个因为热爱而无限发出光热、晚年被“逼”写自传、诙谐幽默的common people.

戈特利布是一位纽约犹太人,来自坚定的无神论家庭,父亲是一个一生都不怎么讲英语的正统犹太人, 母亲生长于一个不富裕但有教养的家庭,他们没有太多业余爱好,一家人最喜欢做的事情是阅读。

小时候的戈特利布读书就可以一目十行,14小时读完《战争与和平》是他当时认为最值得吹捧的事情,他迷恋畅销榜上的图书,每天都要读一本榜单上的书,在他眼里作者并无三六九等之分,直到他读到了《爱玛》,贝茨小姐的遭遇让他第一次把阅读的内核与自身结合在一起,迫使他正视自己曾经不善待他人,只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缪丽尔是他的第一个妻子以及第一个孩子的母亲,这个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对于缪丽尔来说承担得过于仓促,当时正在哥大读书的戈特利布有了去英国剑桥读书的机会,也正是在此时女朋友发现自己怀孕的事情,两人无法下定决心放弃这个生命,也不知该如何承担责任,瞒着双方父母结婚生孩子,用戈特利布自己的话“罗杰长得欢,我们却不快乐,虽然我远在剑桥,多少能自娱自乐,付出牺牲的是缪丽尔:她身处一个陌生城市,举目无亲,不能继续求学,还没当母亲的准备,丈夫又长时间不在身边,近乎抛弃。那段时间真是不堪回首。”

戈特利布的第二任妻子玛丽亚,是一位单纯热爱戏剧而献身于戏剧表演事业的女性,即便我不愿以“是否能平衡家庭和事业”来判断女性的价值,但无疑她在这两者上都是出色的人物。幸运的是,她拥有一个忙碌而又能满足她理想的工作。

戈特利布从小也品尝到了戏剧表演的魅力,后来在剑桥读书时导演了几部戏,临近学成毕业的他虽然尚且没有想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但已经确认自己不适合做戏剧。

戈特利布第一份出版社的工作是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任职,他和当时的上司也是之后一生的至交好友尼娜接手了一部不被其他同行看好的小说(西比尔的《遗产》),但是凭借着二人对这本书真诚的热爱和推荐,收获了许多书评家、作家、知名书店采购员对这本书的支持,结果大获成功。

同样的,《美国人的死亡方法》也是一本被原出版社放弃,在戈特利布手中大放异彩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姐妹之一德卡·米特福德(杰西卡·米特福德),她以调查记者的身份撰写了这部非虚构著作,目的是揭露美国殡葬行业从业者的贪婪、欺诈内幕。原本已经和德卡洽谈好的出版社编辑被文中露骨的揭示吓到,担心背负法律纠纷而放弃合作。

戈特利布的出版生涯中也曾退过后来被其他编辑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稿件,其中包括约翰·肯尼迪·图尔的《笨蛋联盟》,在被戈特利布拒稿三年后,他的生命以自杀告终,这本书后来被其他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了普利策奖,图尔的母亲坚信自己孩子的死与戈特利布有不可忽视的关联,于是发起了一场对他的讨伐运动,戈特利布愤怒之余还是念及这不过是个忧伤母亲的下下之策而放弃了起诉。

五十年后的他重读了这部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即便经过了原作者多次推翻、重写、修改,其中的耀眼之处以及令人不安的因素一如当年读初稿时的感受,戈特利布也因此感到了片刻安慰。

看似半生顺遂的戈特利布曾经有过长达8年的精神分析治疗,他长期的自我意识即是与权威相抗衡,以至于在治疗的前7年中,他一直在与自己的心理医生和医生的精神分析相抗衡,这种收效甚微的治疗进行到最后一年时,他的心理医生冷静地告诉他:这是治疗的最后一年,应该考虑结束这样无用的治疗了。戈特利布反而停止了抵抗,全情投入治疗。

他不是普通意义上只讲才情的编辑,否则也难以收获如今的成功。戈特利布从小受便热衷于阅读畅销书、研究畅销榜单,他不仅有才华而且懂得营销,兼具作为优秀读者的敏锐觉察力以及杰出编辑的营销天赋。他就任于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时每周最喜欢的时候就是在营销会上,在会上敲定现阶段项目的营销策略和执行方案,无论是不是他负责的项目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灵感,无论是否采用,他乐此不疲。

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动之后,戈特利布决定离开这家做了十几年的出版社,外界对于他离职的揣测原因各异,他在自述中表明因为当下事业的成功其实仅仅是因为在这里很难再寻找新的突破口,总之后来他就带着自己的好友尼娜和托尼一同去兰登书屋,掌管其刚收购的克瑙夫出版社。

1968年1月戈特利布进入克瑙夫出版社,当时的克瑙夫已经是代表着超乎行业的品质,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设计都很卓越,戈特利布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富有成效、自我满足的高效时光。

我认为戈特利布作为编辑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将专业思维和营销思路运用得恰到好处,不是满腹经纶不懂市场或油嘴滑舌只看销量,他热爱工作,从不拖延,认为尽快读完手上的书稿是三方(编辑、经纪人、作者)共有裨益的事情,并常年践行。

在这里戈特利布与众多出色作家合作,多丽丝·莱辛、托妮·莫里森、奈保尔……通过他的叙述,为我们重现了这些作家广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一面。

《天黑前的夏天》的作者多丽丝固执己见,她的观点越出格,她越会拼命维护自己。他们合作了多年,每次都会把第一版书稿给戈特利布读,但从不听取戈特利布的修改意见。

直到有一天戈特利布耐着性子问她:“为什么你从来不按照我的意见修改,还要每次把稿件给我看呢?”

多丽丝答:“因为我一直想获得你的认可。”多丽丝有很多面,每一面都是真实的她,也包括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晚,全世界看到电视画面中她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表达对自己生活被干扰的愤怒。

后来戈特利布被说服就任《纽约客》的主编,但是由于行事过于保守,就任五年后被劝离《纽约客》重回到克瑙夫出版社,这一次他不想再就任管理层,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的他只想重拾“编辑”这一个职务,继续编辑之前合作过的作者的书籍。

重回克瑙夫的戈特利布先后合作了政要人物,其中包括执掌《华盛顿邮报》的女权主义偶像凯瑟琳·格雷厄姆,他为凯瑟琳的自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修改,出版后这本书迅速成为非虚构图书榜单第一,并获得了1998年普利策传记与自传类图书奖。

个人历史

8.2

凯瑟琳·格雷厄姆 / 2010 / 中信出版社

或许也是因为凯瑟琳的自传引发全民热议的效应,总统克林顿委托并桑尼(克瑙夫当时的总编)询问戈特利布是否有意向当自己的编辑,达成合作意向之后,他们迅速投入了总统的自传《我的生活》的编写中。克林顿写得很快也很配合,也能够很快地接受戈特利布给予的删减和修改意见,这本书的进度很快,从正式动笔到出版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即使销售结果很好,但戈特利布依旧耿耿于怀,认为如果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打磨肯定会更好。

我的生活

7.1

[美国] 比尔·克林顿 / 2004 / 译林出版社

随着年岁渐长,他也能够察觉到当代年轻人与同辈人的认知落差,除了阅读以外,他秉持对舞蹈的热爱,编辑了有关于舞蹈的书籍,一向不太喜欢写作的他在杂志上开设了舞蹈专栏,定期发稿。

巴兰钦

评价人数不足

Robert Gottlieb / 2007 / 左岸文化

无疑,他是是幸运的,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精力让他在繁忙的事物间隙时间里,还能塞满各种与工作无关的项目和兴趣活动。他所效仿的标杆人物是狄更斯,研究狄更斯时仿佛“遇见一个奔跑的人,在近乎疯狂的运动中掩饰童年的愤怒与绝望”,在戈特利布对于自己的童年阐述中并没有深重的磨难,轻描淡写之下或许有什么深藏在书页背后的愤怒与绝望我们也不得而知。

这个年逾九十的老人在书的最后两个描写自己生活与爱好的章节里将自己的幽默风趣尽数体现了:

《我信仰阅读》读后感(四):当一个读者遇到另一个读者:至少我们都是爱阅读的人

对阅读的态度和看法:

当我们谈及个人信仰时,通常会先想到思想或者宗教,很少有人将一种行为作为信仰,罗伯特·戈特利布正属于极少数人的一种——将阅读奉为自己的信仰,并终其一生沉浸于文字的世界。

很多人都爱阅读,可很少有人能将专注阅读这一行为做到戈特利布的地步。阅读对不同的人而言意义也各不相同,有人读书纯属打发时间;有人读书是因为书中世界可以让人短暂逃离世俗的纷扰,找到自处的快乐;有人读书出于职业;有人读书出于提升自我。但无论哪种,至少对于爱阅读的人而言,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也只有同样爱好的人才能理解,阅读不同的作品会让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地位的人产生交集、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拓宽视野;不同读者之间会因为阅读同一本书而产生共鸣,甚至成为朋友;作者与作者之间也会因为彼此的文字而相惺相惜或者反目成仇,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阅读的世界——永远有意外之喜、永远有趣、永远让人充满探索的欲望,读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我信仰阅读》一书时尤其如此。

人生几个阶段:

《我信仰阅读》依据时间顺序对作者人生的几个阶段做了回忆。母亲反复阅读旧书的习惯,父亲对书籍的热爱,为儿时戈特利布阅读习惯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读书上学阶段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阅读,并将之变成自己的信仰,沉迷阅读一发不可收拾:读书期间作者阅读了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詹姆斯的《金碗》、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等等。第一份工作是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做编辑,这份工作让让我们见证了一个稚嫩青涩的编辑助理到总编辑的成长,期间出版了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及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之后是为克瑙夫出版社工作,出版了一系列名人回忆录,包括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个人的历史》、比尔.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等。20世纪80年代末也曾执掌《纽约客》,引发重大争议。最后几章则是对生活及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的回忆,对舞蹈的兴趣,与巴兰钦的友谊,担任芭蕾舞团的理事,从编辑到写作者的转变。戈特利布将自己的生活用阅读与写作填满,与诸多作者之间的保持了长久友谊甚至成为家人。你甚至很难找到作者某一个时刻的生活是没有作家与编辑的角色存在的。正如作者所说:“工作就是我存在的自然状态......工作,阅读”,而作者显然已经将这种状态完美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关于出版社的及相关介绍:

国内的读者想必很多人都认识企鹅图书那只企鹅,也听说过兰登书屋,却很少有人对其发展历史有过了解。作者在书中曾提及到:西蒙与舒斯特被海湾-西部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相继接管,兰登书屋被出售给S.I.纽豪斯,这里简单梳理下几家出版社的历史。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是CBS(原名为维亚康姆)集团旗下的公司,于1924年由理查德·西蒙和麦斯·林肯·舒斯特在纽约创立,是美国的六大出版商之一,六大出版商分别是指在美国出版市场中占主要份额的六家出版公司:阿歇特、哈珀柯林斯、麦克米伦、企鹅、兰登书屋和西蒙与舒斯特。这六大出版商占美国图书出版市场份额50%以上。据报道,服务教育巨头贝塔斯曼将会从维亚康姆公司手中收购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进一步扩大其图书出版业务。

企鹅出版集团

企鹅出版集团:是一个在1935年于英国创立的出版社,创始人是艾伦·莱恩,是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的主流出版商。母公司为培生集团。企鹅图书典型特点为:版式简洁、色彩纯正。1970年莱恩逝世后不久,企鹅出版社被培生出版集团旗下的朗文出版买下。此后企鹅出版公司不断购入其他出版公司,包括著名的美国普特南公司,2000年培生集团购入英国多林·金德斯利公司(DK公司),此后也成为企鹅出版公司分公司。

兰登书屋

兰登书屋:是德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旗下的一家出版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市。书屋于1927年成立,创始人是贝内特·瑟夫和唐纳德·克洛普弗,并在1998年时为贝塔斯曼收购。2012年10月,贝塔斯曼与英国的培生集团达成一纸协议,兰登书屋将与培生集团旗下的企鹅出版集团合并,共组成新的合资企业——企鹅兰登书屋。贝塔斯曼将拥有此合资公司53%的股权,培生集团则持股47%。2017年,培生集团将以10亿美元的作价向贝塔斯曼出售企鹅兰登书屋2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培生仍将持有企鹅兰登书屋的25%股权。

合资企业——企鹅兰登书屋

《纽约客》:《纽约客》由哈罗德·罗斯(Harold Ross)及其作为《纽约时报》的妻子珍·格兰特(Jane Grant)所创办,首期杂志于1925年2月21日发行。罗斯一直担任《纽约客》的主编工作直至于1951年去世。罗斯去世后,威廉·肖恩接任成为主编,并一直任职达36年(1951-1987年),1985年被先进出版公司收购,其后被小塞缪尔·厄文·纽豪斯(作者文中的塞.纽豪斯)于同年以2亿美元持有,之后分别由罗伯特·哥特利布(1987-1992年)和蒂娜·布朗(1992年-1998年)担任主编。

出版社、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聊一聊关于出版社、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戈特利布与诸多作者之间的友情与亲情很难不让人羡慕,而这种关系的发展大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作者将编辑定位服务性的一种工作,事实上确实如此,服务于作者与文字,因为文字与观点而与作者建立信任关系,尤其是对书稿的编辑。仅仅拥有信任还不够,编辑还需要有足够的逻辑性、说服力来坚持自己的观点。此外性格相合也很重要。这点在讲谈社总编辑鹫尾贤也《编辑力》一书中也提到:编辑和作者的第一次见面很重要,鹫尾贤也把这种关系的递进比喻为相亲,由陌生到认识到熟悉再到最终的信任,有时候作家与编辑的关系甚至超过了与亲友之间的关系。编辑也是出版社与作家之间的纽带,编辑的去向很多时候会影响到作家是否继续与出版社合作,但也并不尽然是这样,作者在书中提及作家有时会更换合作出版社,有多方面原因,经济收入、作家个人意愿都是考虑因素之一。

关于《我信仰阅读》一书的评价: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而言,不得不佩服作者读书的广度与深度,从童书动物小说到世界名著,从名人传记到类型小说,此外对音乐与舞蹈也多有涉猎。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单独列出长长的书单作为阅读向导,当我们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也许可以看看作者的读书心得,从而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作品。

作为一个编辑而言,《我信仰阅读》是一本极富个人色彩的回忆录。在对待文字与作家时,作者大多表现的精力充沛、友善谦逊,对待工作也总是充满激情。可对于自身所取得成就,出版的一系列书,以及合作的诸多大牌作家,又让这位编辑充满骄傲与自豪,尽管这是事实,可仍旧难掩自恋的一面。正如未读创始人韩志在评论中所写:自恋程度和对出版的激情是绝对成正比。

作为一名写作者,不得不说这本书也有戈特利布作为编辑时曾对比尔克林顿所说的问题:不需要什么都写,书中人物太多,有些还可以进行删减。这曾经是作者在编辑克林顿《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一书时提出的问题。可是在自己写作时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就是太多的人物导致读者读完后仍然没有太多记忆点,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约就是约瑟夫·海勒、比尔.克林顿、凯瑟琳.格雷厄姆,想来这三位作者也是让作为编辑的戈特利布最引以为傲的吧。此外戈特利布也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写作者,在书中也有深度的自我剖析,尤其是在看待自己作家与编辑的身份上。正如作者书中所写:“有许多年我觉得我是个篇子,或者是个投机分子,这种想法既不能公开承认,也不能自认我是个“作家”的地步,我是一个能写作的编辑。”

此外我们也见证了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名父亲,作者的成长。从最初青涩的学生时代面对缪丽尔与罗杰的逃避,到之后面对尼基所患疾病的担当,这是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也是作为父亲的成长。

2021.02.2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