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精选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精选

《新艺术运动》是一本由[英] 斯蒂芬·埃斯克里特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艺术运动》精选点评:

●新艺术的弥散,短暂绽放后弥漫着持久的芬芳。只有少数名字是熟悉的,信息大,不算好读,配合译者游记图片食用更佳。随手勘误:“总体艺术”翻成“综合艺术”好像更常见;p.152,一双相拥的爱人,“一双”应为“一对”

●因为捷克的穆夏展在上海。! 后来去了国家大剧院展。 非常好书

●非常好看!将新艺术运动梳理的非常清楚,之前看过拉斐尔前派、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一些相关书籍,看过这本书终于全都串联起来了。本书还将新艺术运动结合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分别介绍,并讲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中匠人与工厂机器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新艺术运动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内容十分的丰满。

●Art nouveau,一个短暂时期的缩影。有幸亲眼目睹穆夏,克里姆特,席勒,高迪等艺术家的作品,最爱的依旧是克里姆特。

●法国曾是继英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工业生产国,但到了1896年已被美德赶超。法国政府对此的应对策略是经济保护,总理试图以经济保护支持法国的传统强项,其中就包括装饰艺术。梅利纳相信“法国品味与大量生产相斥”,“制作多样、独特商品的大量小作坊中”才会有经济成功

●详解了新艺术的成因,去到各国如何落地生根,从简美拙朴到精巧奢靡之间,居然有如此诸多的分层演变。新艺术动植物曲线的奥义可算万物生机的美意,蜿蜒攀升出了音韵旋律感,纤弱梦幻有时,硬朗雄浑有时,也促成了相应技术的叠级而进。非常详尽也超多彩图的一部书,每位艺术家的名字都值得去再做书外检索~那是个多好的年代,繁华金粉殆尽,一样有一样的收放得宜,与优雅自持。

●涉及建筑、家具、绘画等等,内容很丰富。期待希腊和埃及。

●还行吧……排版不太好,纯文字页的行字数有点多,看着累,而且图文不同页挺难受的。内容理解需要一些工艺史背景,不适合一般读者

●包罗万象,一览现代设计的先驱实验,重现新艺术的灵感来源。开启新艺术城市文化漫游吧!

●【2019149】真正开始看也就最近一个礼拜的事儿,一直拖着是因为对字数有点不满,为啥不能多写5500字凑个40万呢,多加几个注释也行啊【喂】好吧,起初其实是被专精的程度吓到了,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艺术小白,面对作者从“新艺术的起源”开始就一直在持续进行的报菜名活动——也是艺术史书写的保留节目了,没得回避,然而除了那几个全人类都耳熟能详的偶像级巨匠(比如穆夏、高迪、克里姆特、比亚兹莱……或许可以再加一个蒂凡尼),其他一长串的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对我来说,几乎都是陌生人,于是难免囫囵吞枣。好在编排得宜,选用的图片质量超高,基本可以做到两分钟被美到一次,依然是十全大补的爽书【欸】在此实名赞美北京雅昌,雅昌是个好印厂,有雅昌在,实体书的优越性就一直在【我在说啥】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一):给大家看看文字吧

我没法说这文字是易读的。文字很散。

1900左右西方的艺术,涉及建筑家具广告设计等,和大众较熟知的画家 如康定斯基 蒙德里安没有太大关系,内容不熟,且文字不通。

图片很多,专业地说就是佐证详实,可像我这样只大概知道巴洛克 洛可可 新古典是啥 的艺术小白,这样的书显然有点难读。

就这样吧,已经给多抓鱼了,给大家个参考。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二):了解新艺术运动的绝佳读物

因为很多年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巴黎的新艺术建筑的文章,后浪的一位编辑送了我一本《新艺术运动》。非常惭愧,这都好几年了,我才把它读完。但它的确是国内目前我所看到的关于新艺术运动最全面和深入的一本著作,非常详尽且条理分明。从新艺术运动的起源讲起,说到它在各国的发展和嬗变,也结合了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动因,很系统地填补了我对新艺术运动认识的空白。

大多数新艺术作品有一种柔媚浪漫的气质,有很强的装饰性和线条美,容易进入,容易让人觉得亲近。我曾经在巴黎大街小巷寻访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在不同的博物馆看过很多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和装饰品,也在维也纳、布拉格、巴塞罗那、格拉斯哥这些城市瞥见新艺术短暂但灿烂的光芒的余晖。新艺术运动持续时间其实很短,前后二三十年而已,但如同一张大而细密的网,包罗万有,覆盖许多艺术领域、地理疆域、承接和启发了不少艺术流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新艺术运动里,其实包括了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艺术分支和艺术家,从高迪到克里姆特,从穆夏到麦金托什(麦金托什?苹果电脑吗?某人听了疑惑地问。不是的,查尔斯·麦金托什,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麦克唐纳一样,都是格拉斯哥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这本书将这些艺术家和作品放到了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描绘了艺术家们受历史潮流推动及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非常清晰的图景。

从书里也学到一些对我来说很新鲜的知识,比如新艺术运动在芬兰、俄罗斯和美洲的发展,尤其是新艺术运动对美国艺术家的影响。其实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看到一些东西,比如Louis Comfort Tiffany的作品,但是没有和新艺术运动联系起来。因为这本书我去找了一些延伸资料来看,特别是关于Louis Comfort Tiffany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与艺术品商人Siegfried Bing的交往的,十分有趣。

梳理完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发展和特点之后,这本书还简单讨论了艺术和市场这个问题。新艺术运动自身以装饰艺术和建筑为主的特质,使它一直和市场、商业与工业化分不开。对此艺术家们的态度一直有分歧,有些要牺牲质量迎向更广大的市场,有些则坚持艺术作品必须精细独特,也因此造成了新艺术运动内部的分化。有一小部分商业化行为是挺成功的,不过绝大多数还是成了明日黄花。

以今日的眼光看新艺术作品,感觉它们的生命力其实还很旺盛,其中有不少装饰品、家具都可以复刻,而且应该会有一个小众但稳定的市场。它曾经在现代主义的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被冲刷走,但它特别的美感其实总会在各个时代吸引一部分人。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和家居装饰,现在看来其实也极其时髦——我是很愿意拥有拉利克设计的首饰,蒂芙尼设计的台灯和麦金托什设计的家具的。

如果你还不了解新艺术运动,那么这本书是完美的启蒙书。如果你已经很了解或喜欢新艺术运动,这本书是绝佳的指南,尤其是书里列出的各个城市的新艺术建筑,我真希望有生之年还有机会一一寻访。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三):世纪之交的短暂绚烂

基本上所有的现代设计史都是这样开头的:英国的工业革命引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对手工艺的短暂复兴,然后进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通常篇幅不超过一章,飞快地进入Thonet chair,赖特流水别墅,红蓝椅,荷兰风格派,包豪斯,设计师的名字一个个出现,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椅,柯布西埃……为普通人认知可能是因为穆夏和高迪,为艺术爱好者认知是因为劳特雷克、比亚兹莱、克林姆特,为设计学生认知是因为蒂芙尼、拉立克、麦金托什、瓦格纳……一个短暂至极又绚烂至极的艺术年代。

对我个人来说的认识历程是这样的:小时候看了太多日漫,天天世界末日,看罗德岛战记,经由山田章博发现了穆夏,喜欢天野喜孝的画,发现了他受克林姆特的影响,随后发现了比亚兹莱,然后就惊叹: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东西啊?就开始收集相应的资料。但真的很少,只能找到一些图册。现在反过来想,同样是在世纪末,新艺术的兴起带着唯美主义的印记,从日本海报招贴中获得养料,日漫从新艺术中获得灵感,同样铺陈了一个个颓废华美的世界观……这让我不禁会想,“世纪末”这个词是多么令人着迷啊。结束与新生,更何况还有个1999的预言。19世纪的人们不由自主地用神秘主义去装饰,沉耽于“装饰的罪恶”中,享受挽歌一般的仪式感。佛洛依德、象征主义、催眠术……科学的高速发展的另一面带来了对欲望的放纵,奢靡、灵修……一面飞快地发展科学解放了思想,一面迫不及待地拥抱混乱,与端庄自洽的古典主义撇清关系,真是又作又美。

但新艺术,Art Nouveau,何为新?新是与旧不同。世纪末毕竟短暂,很快从新世纪开始,更多的艺术家不满足于“旧”,要做新东西了。对照21世纪的前十年,一百年前的前十年也是这样,惶惑、兴奋,充满希望,急迫于想改变——有的改变可能是好的,但世界政治则走向了极端动荡。新艺术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与民族主义的兴起紧密相连的。欧洲艺术家们再不满足于过去一百年里法国精致优美的巴洛克风格统一生活品位,新艺术成了一个极好的新口袋,可方可圆,于是纷纷从自己的民族传统里寻找东西往里塞。德国的新青年风格开始强调雅利安人的高贵;英国的新兴港口城市格拉斯哥,新晋富豪们急于用新的艺术风格标榜阶层,也想摆脱法国文化的影响,麦金托什很对他们的胃口;维也纳对帝都荣华逝去的追忆,试图追上新的风潮证明自己,他们有克林姆特和瓦格纳;捷克迎回了自己的大师,在布拉格大兴土木,穆夏画出了颇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斯拉夫史诗;西班牙作为最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之一急于摆脱旧哥特传统,唤起新的民族意识,于是他们有了高迪……芬兰、俄罗斯、北欧对本民族文化的提取;美国对欧洲大陆的倾慕与学习,对自身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反省,于是有沙利文,并带出了赖特……轰轰烈烈,伴随着19世纪末的殖民狂潮,全球都在被影响。(中国的话,书里没写,但主要是青岛、哈尔滨等当时在德国和俄罗斯治下的城市里,跟随殖民脚步有少数新艺术作品存留)

任何艺术都是社会精神的呈现。如果说19世纪末的殖民潮是第一轮全球化运动,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兴起则显然走向了它的反面并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新艺术运动少部分走向了装饰艺术,很快偃旗息鼓。(除了高迪那个要到2026年还不知道会不会竣工的教堂,要一直到60年后,它才会短暂复生)

还有一个我非常有兴趣的点,现代社会的到来,工业化的扩张,艺术家们对自己身份和作为的认同——一个矛盾就是,很多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标榜自己做的是艺术品,以跟具有复制特征的设计品剥离,但他们事实上是在接委托做设计。现代意识已经产生了,中产兴起了,传统工艺要跟工业化规模生产结合,生产便宜美观的产品。艺术家们坐不住了。赝品!抄袭!法利赛人!拉力克被逼得转行,蒂凡尼却一直以设计师自居。工厂们也在观望,新艺术真美啊,但代价昂贵,是否适合市场?少量被制造出来的产品无一不付了高昂的代价,销量惨淡。艺术家们对装饰、实用艺术——甚至更廉价更普世的工业品设计的观点值得深思。而建筑,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定制特征得以幸免。但我恍然记得也不过几十年前,欧洲的设计思想风潮还是“装饰即罪恶”,“装饰是原始人无法控制进行修饰的欲望”。创作者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和由此产生的高昂的代价,无法平衡的市场也是新艺术运动无法持续的原因之一吧。(这种矛盾性老让我想起包豪斯的一堆设计,也是过于前卫过于昂贵以至于无法持续)

尽管如此,现在的新艺术风格——而不是运动本身——被人所熟悉,更多还是以装饰和产品的形式。无所不用其极的工艺,手工艺和刚刚兴起的机械化生产结合最美的产物,那些优美的自然形态被称为最早的设计风格。这些艺术家们也被称为现代设计师的先驱。

说回书本身吧。彩图很多,但这个不是重点,最好的是这真的是我在国内看过最详尽的对新艺术运动的介绍书籍了,并没有停留在图像美本身,而是以写史论的方式把艺术家、赞助者、相关者、影响和被影响的人、社会思潮……都串联了起来,以前看过的零零碎碎的资料以点带线,就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这点做到蛮难的,因为新艺术运动不同于印象派等传统艺术流派以绘画等艺术品为主,它是一场包罗了装饰艺术、建筑、工艺、绘画等多方面的文艺风潮。你开始意识到,这种绚烂的出现必然又偶然,它诞生于世纪末反理性的颓唐里,在民族主义的浪潮里达到巅峰,因其包罗万象而广受欢迎,作为艺术和设计结合的初次尝试,终结于新世纪无法抵挡的工业化生产和战乱中。是其中的人,比亚兹莱、恩德尔、加莱、霍夫曼、麦金托什、瓦格纳、贝伦斯……在那个混乱的世纪之交致力于创造新风格,创新、不断创新,突破物质的阻碍,以新的美的形式把自己的追求固化下来,为后来的人们留下的闪亮的路标。虽然短暂,但流星一样照亮了之后设计艺术的发展。一道旧时代蔓延至新世纪,戛然而止的荣光。

可能是今年上半年后浪出的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本。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四):穆夏绚烂梦幻的画作背后,隐藏着现代设计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近年来,国内多地的博物馆都举办了捷克大师阿尔丰斯·穆夏的作品展,这位生于19世纪的东欧广告画大家,百年后似乎在中国成了“网红”。随着“穆夏热”的到来,另一个艺术史上的名词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那就是——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的视觉艺术领域,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890年至1910年,从巴黎到圣彼得堡,从布鲁塞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当时世界上最前沿最新潮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正创造着一场新的风暴。

它,就是“新艺术”(Art Nouveau),柔美曲线和自然主题是其特点,纤细唯美是其艺术特质,璀璨如流星却又影响深远。

穆夏作品(1897年)

说它灿若流星,是因为诞生于世纪之交的新艺术风格,绚烂神迷又美丽短暂,最辉煌的时间不过二三十年,为旧日欧美黄金时代留下惊鸿一瞥。

说它影响深远,是因为它所至之处都掀起一阵轰轰烈烈的风暴,给家具、珠宝和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语言,也为建筑、雕塑和绘画注入了新的装饰形式。

除了我们熟悉的穆夏外,王尔德的御用插画师比亚兹莱,西班牙的建筑大师高迪,蒂芙尼(Tiffany&Co.)代表性的彩绘玻璃灯,巴黎玻璃和铁艺造型的网红地铁站,都与新艺术运动有关。

高迪的“桂尔公园”瓷砖拼贴(1900-1914年)

说了那么多,到底什么是新艺术风格?它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是怎么发展流变的?百年后回首,新艺术运动对我们今日的生活又有什么深远影响?

《新艺术运动》一书就试图通过8个章节,从新艺术的起源,到新艺术运动在欧美各国的发展流变,以及市场反馈、工艺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这一现代设计史上的光辉篇章。而我们在这里也借用《新艺术运动》里的引言部分,为大家一窥这颗现代装饰界的璀璨明珠。

新艺术运动

9.5

[英] 斯蒂芬·埃斯克里特 / 2019 /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新艺术”也被称为“现代风格”(modern style),其发声的标志性节点是1900年巴黎世博会。柔美曲线、植物卷须和线条造型,成为它的显著特质。

但“新艺术”这个名字,诞生的时间还要更早。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用于形容一群自称“二十人小组”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的目标是革新艺术和整个社会。1895年,艺术品商人西格弗里德·宾,开了一家陈列新式设计的画廊,名为“新艺术”(L’Art Nouveau),由此这个名称正式确立。不久,新艺术就成了当时建筑和装饰艺术潮流的代名词。

巴黎的王妃门地铁站入口(1900-1901年)

对于大众而言,新艺术让人想起穆夏所绘制的撩人海报,巴黎地铁站的曲线造型铁艺,半透明自然主义玻璃制品,以及形态扭曲的家具。

然而,新艺术所波及的远不止巴黎的街头巷尾,其美学特点也远不止奇异的动植物造型。除了当时讽刺漫画中所描绘的阿拉伯式花式之外,新艺术风格还包含苏格兰和维也纳艺术家创造的,激进简洁的几何造型。

蒂芙尼的彩绘玻璃灯(1900年)

新艺术不仅风格多样,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涉及的范围也很是纷繁复杂,建筑和装饰艺术领域无一不受其影响。从门把手到椅子,从吊灯到公寓楼,从墙纸到商店门面,新艺术不在意阶级或身份的界限。最精美的奢侈品与最廉价的首饰、最普通的工业生产餐具、各式非正式出版印刷物,都是以同样的新艺术风格进行构思和制作的。

这样的对立统一意味着,世纪末艺术界、设计界和社会中的所有对抗,都体现在了新艺术中。新艺术因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既是精英的又是平民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众的,既是保守的又是激进的,既是奢华的又是简洁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1900年世界博览会期间,评论家们对新艺术大书特书,褒贬不一,证明新艺术是一种非常有自我意识的风格。这种独特的自我意识,源自新艺术在19世纪末设计史中的角色,它在当时有着开创的革命性。

新艺术所兴起的世纪末,建筑和装饰艺术逐渐衰落,在历史主义的陈腐中越陷越深,愈发缺乏独创性。以往的风格不断回涌,水平一再降低,直至最后几乎沦为模仿作品。19世纪的大型展览将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风格混搭在一起,极不协调,表现出与工业时代技术发展的不合。

蒂芙尼的孔雀窗(1910-1912年)

激进的新艺术设计师们试图粉碎历史主义,创造出一种贴合那个时代的风格,一种与电影院、电话和汽车和谐共存的风格。不过新艺术中的保守派却力图拯救传统手工艺,将其价值观和精细品质保留下来,他们不想推翻,只想革新。

无论秉承哪种态度,新艺术在世人看来都是时代急需的,甚至可以说是期盼已久的。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后,它诞生了,经历了灿烂但短暂的“一生”。

这场运动成形于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于1990年世界博览会涌现至大众视野内,却在1914年便已几乎绝迹。如果说新艺术运动的参与者将其视为社会对一个艺术堕落的时代的回应,那么这一运动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法国的南锡、德国的慕尼黑以及法国的巴黎是新艺术的早期中心。除此之外,一些中欧和东欧的设计师也属于此风格,他们的部分设计源头来自本民族传统。

新艺术的泛欧特点导致其在各地名称不一。德国称其为青年风格,奥地利和匈牙利称之为分离派风格,在巴塞罗那,它是范畴更为广泛的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意大利人因伦敦的利伯提百货(Liberty’s)将其命名为自由风格(La Stile Liberty),他们认为利伯提百货是此种风格的诞生地。

我们如今所说的英格兰和美国的新艺术,在当时被认为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一部分。在许多东欧和北欧国家,此种风格的工匠和设计师,被看作是民族浪漫主义运动或是国际风格浪潮的一部分。

高迪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1905-1908年)

新艺术不仅席卷整个欧洲,而且在欧洲人所到之处都留下踪迹。它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风格,一种在不同设计师手中有着不同意味,可以兼具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属性的风格。

20世纪20年代后,新艺术风格几乎死寂。首先到来的是一个充满鄙夷的时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参与者,公开批判新艺术的动植物装饰,称其为资产阶级过度装饰的苟延残喘。曾经一度风靡的风格,不可避免地过时——20世纪30年代,巴黎的新艺术风格地铁入口甚至一度不保。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艺术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题目。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嬉皮狂潮才再次将此风格领上时尚前沿。这场流行复兴的爆发,逐渐演化为一场知识分子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新艺术连同装饰派艺术让我们看到20世纪设计史的另一面。

奥尔塔设计的住宅(1895-1897年)

在本书中,为了阐明新艺术运动的特点,首先需要考察几种风格对新艺术的影响。从哥特式复兴和洛可可复兴,到工艺美术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它们互相关联,与新艺术的联系错综复杂。除此之外,还须考察催生新艺术运动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这互相矛盾的各个方面,便也意味着研究新艺术运动是一个精彩的过程,我们可以借此洞悉这一频频自相矛盾的时代的思想,可以看见19世纪末的恐惧、焦虑、希望和梦想。而近年来新艺术风格在中国的走红,或许意味着其百年后的又一次复兴。

《新艺术运动》读后感(五):设计艺术书系 | 《新艺术运动》:短命而绚烂,120年前的国际时尚潮流

享誉世界的美国钻石品牌蒂芙尼(Tiffany)和德国排名第一的厨具品牌符腾堡(WMF),看上去业务线全不相关的两个品牌,却曾经共同参与到19世纪末的一场艺术潮流中。

如今我们对蒂芙尼的印象来自于独特的品牌蓝色和钻石饰品,但在19世纪末,蒂芙尼却以玻璃灯具在美国装饰艺术领域大放异彩。蒂芙尼公司创始人的儿子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生产新艺术风格灯饰。

成立于1853年的符腾堡(WMF)当初只有16名工人,到了1914年,已经拥有6000名工人并在德国、奥地利、波兰多地设厂。它的成功来自于电镀技术,这让他们能以低廉的价格生产精细的新艺术样式,“试图为哪些喜爱金银器但无力购买的艺术爱好者服务。”紧密追随流行趋势,让符腾堡在各个时期都广受市场欢迎。

斯蒂芬·埃斯克里特毕业于剑桥,是英国著名的装饰艺术研究专家,也是艺术杂志的长期合作撰稿人。蒂芙尼和符腾堡的故事,就记录在他的著作《新艺术运动》中,它们只是这本书里丰富案例中的两个。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诞生、短短十年内流行欧美,又迅速衰落的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乐于利用工业时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与自然风格和本国文化特色相融合,从而杂揉出形态多样而先锋的实用艺术表达,并通过成功的商业化运作而成为风靡城市中产阶层的一种审美样式。

《新艺术运动》以广阔而交流的视角复现了这场早期现代设计的盛筵。全书八章,信息量极大,条分缕析地介绍了新艺术运动的缘起、在欧美各国不同的风格发展以及商业化状态。附录还收录了人物小传和大事年表等工具内容,对非专业读者或者艺术初学者非常友好。

(公众号杂食性,后台回复:新艺术运动,获取本书框架高清大图)

新艺术运动至少有五大文化源头:洛可可及其复兴、哥特式复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唯美主义运动和象征主义绘画与诗歌。

1.1.洛可可及其复兴

洛可可为新艺术运动提供了自然幻想和东方趣味的造型语言。那极具巴黎风尚的风格化卷草形态,流动而精致的线条,从18世纪的洛可可流行,传承到19世纪70年代“美好年代“的洛可可复兴,又在1900年以更为清新凝练的新艺术的姿态回归。

法国新艺术运动中的洛可可风情不仅仅是一次美学风格的回溯,同时也是法国民族装饰艺术的复兴,而这种复兴背景,是出于民族手工艺经济的发展诉求。

尽管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各地的表现形式都独具地方特色,但民族性与商业需求却是共通的内在动因。记得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新艺术在各国的不同表现形式,也能更好地认知这种风格短时间内席卷欧美,并借由大小商店的装潢和产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过程。

1.2.哥特式复兴

哥特建筑那内化的崇高感,从古老而高耸的建筑中抽离,以对称往复的植物自然线条的形式,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化植物设计提供了崇敬自然的源头之一。

如英国建筑师欧文·琼斯所言,“我们可以通过回归自然获取新鲜灵感。”

1.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文不是唯崇尚自然的人。英国另一位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则说:“所有美丽的艺术品,如不是可以地模仿自然形式,就是无意地与自然形式相似。”罗斯金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先锋。以威廉·莫里斯为首的大批设计师追随罗斯金的理论观点,反对工业生产的无个性产品,倡导复兴传统手工艺,强调普通人也需要有艺术感的家居器物。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作品都具有新艺术风格的美学特点,沃塞和麦克莫多的英格兰美学对新艺术运动影响最为明显。

1.4.唯美主义运动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拥趸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运动为不仅为新艺术运动带来了对精致和异域风情的迷恋,还影响了中产阶级的品味,而中产阶级正是新艺术商品的主力消费群体。将唯美主义的颓废美发挥到巅峰的新艺术运动插画家是比亚兹莱,虽然25岁就英年早逝,但他的影响却走出了英格兰,甚至远达中国。

1.5.象征主义

为新艺术运动带来颓废感基因的不仅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同样有贡献。象征主义的神秘气息,幻想世纪以及神话意象,与新艺术风格的梦境感同源。两者都会回溯神秘主义民间传说,反对视绘画和雕塑高于其他艺术的等级观。

新艺术运动不仅在欧洲瞬间繁盛并衍生出不同风格,并随着欧洲人的脚步席卷整个世界。“它(新艺术运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风格,一种在不同设计师受众有着不同意味,可以兼具帝国主义与民主主义属性的风格。”

2.1.纸上通道

19世纪,印刷技术革命为出版业繁荣提供了技术基础。1820年的新型印刷机每小时可印5.67万页,书籍出版种类和数量快速上升。以新艺术运动流派青年风格的发源地德国为例,19世纪德国迎来阅读革命,阅读群体大幅增加。到19世纪中叶,生活期刊颇受资产阶级家庭喜爱。

新艺术运动重镇比利时对英法新艺术的兴趣正是来自于展览和出版物。前身是二十人小组的艺术组织“自由美学社”也创办了著名杂志《现代艺术》,并创在了“新艺术”这个名称。

自由美学社强化英格兰传统与比利时新艺术之间的关联,曾连续两年邀请阿什比参展,向欧洲大陆观众展示英国艺术作品,一同受邀的还有麦金托什。

此外,《新协会》和《现代与未来》等杂志也推动着新艺术的美学观和社会主张。

“幸福平等的未来就在这些新式装饰作品中。”1894年,凡·德·威尔德在《新协会》中如此写道。

期刊杂志不仅仅用于观点交流和展示最新成果,新艺术在当时颇受市场追捧,制造商投入此类风格产品的生产也就不足为奇。而不少制造商并没有聘请设计师,只需要购买期刊交给绘图员改造即可。

《德国艺术与装饰》杂志对此颇有怨言。“一批制造商……把这些商品以比原设计便宜得多的价格投入市场……他们发现这很容易。”山寨名设计师作品,并不是当今才有的现象,只要有利可图,商人天然有钻空子的热情。

2.2.电与汽之路

大洲之间的交通也逐步变得便利。19世纪初,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在哈德孙河试航成功。到了19世纪末,远洋轮船已经固定穿梭在欧美大陆之间,蒸汽机船的汽笛声伴随着人的迁徙唱出文化交流的轰鸣。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故事,男主人公1900就是被遗弃在一艘往返欧美的远洋客轮上。而更为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同样是讲述在20世纪早期欧美远洋航线上的爱情悲剧。

交通的进步让艺术家们的交流也更加便利。新艺术运动并不封闭,而是自始至终伴随着跨地域的交流。

芬兰新艺术三巨匠之一的加伦-卡莱拉曾在19世纪80~90年代进行大范围游历,足迹遍布巴黎、德国、英格兰。他的素描本里还认真临摹了莫里斯的纺织物设计。

蒂芙尼公司制造的“日本式”产品大受欢迎,被视作典型的新艺术风格。1877年,《装饰的语法》插画师克里斯托弗·德雷瑟曾代表蒂芙尼公司前往日本收集工艺品和艺术品。

而为新艺术运动贡献出玻璃制造新工艺的纽约画家法尔热,也曾前往日本和南太平洋追求东方艺术。

19世纪90年代,新艺术之家的创始人萨穆尔·宾曾游历美国,并出版了《艺术美国》一书,向巴黎艺术管理部门反映美国艺术现状。此后,美国设计获得欧洲艺术期刊更多关注。

19世纪末绝非一个闭塞的时代,世界通过电与汽直接或间接地相连。新艺术运动的美学风尚也通过杂志、商品、甚至设计师本人的迁移而流行全球。

作为一场全球化的艺术潮流,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欧美地区,但在《新艺术运动》这本书中却忽视了其他地域上的新艺术流变。

仅以中国为例,虽然并非新艺术运动的核心发展地区,但新艺术运动同样对当时的中国人带来审美上的启迪,这是现代化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结果。

学者袁熙旸曾专门介绍过上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书籍装帧界的“比亚兹莱热”。英国新艺术运动插画家比亚兹莱的作品一传入中国,那种唯美纤细、带着东方韵味又有几分颓丧的平面风格就深受文艺界人士的追捧。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名家,他们的名字出人意料地与新艺术运动有了关联。

郁达夫率先将比亚兹莱介绍给中国文艺爱好者,随后田汉、张闻天、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等历史留名的文人都曾经为比亚兹莱热推波助澜。

鲁迅曾这样评价比亚兹莱:“生命虽然如此短促,却没有一个艺术家,作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名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这样的广阔。”

负责创造社出版部、光华书局、北新书局等出版物排版装帧的叶灵凤,就曾日夜沉迷于模仿比亚兹莱作画,他曾为郭沫若的《落叶》、成仿吾的《灰色的鸟》设计颇具比亚兹莱风格的书籍封面。

就连上美厂的动画大师、《大闹天宫》创作者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也曾浮光掠影地尝试过比亚兹莱式的插画创作。

不仅仅书籍装帧设计受新艺术影响,建筑以更坚挺的形态记录了新艺术运动飘洋过海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早期全球化殖民历史的一种见证。

被德国人租借的青岛胶州湾,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带有青年风格特征的建筑;随中东铁路轰鸣而来的不光是俄罗斯人,还有带着斯拉夫民族特色的新艺术建筑风格;而万国博览般的上海滩,不仅仅是新艺术,历史主义、折衷主义、装饰主义无一不曾粉饰这座洋气城市。

尽管姗姗来迟,但新艺术运动并未在中国缺席。新艺术运动从与中国隔海的日本汲取一部分源流,又一路随着坚船利炮回到了古老东方。

汉学家卜正民曾写道:“正是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世界。这是历史的动力源泉,是世界变化的方式。”《新艺术运动》这本书一方面再现了19世纪末那场繁华的应用艺术试验,另一方面,无疑也映射出那个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里,现代社会变化的先声。

新艺术运动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商业的,同时也是艺术的;是先锋的,也是媚俗的;是复古的,但也是现代的;是短命的,却绝不是速朽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