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1000字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1000字

《河边的错误》是一本由余华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8-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一):疯子

我成为了你们想让我成为的疯子。疯子如此,马哲亦是如此。

阿婆喜欢疯子对自己的打骂,是她接受疯子对自己的作为,因为这样可以使她想到了自己死去的丈夫。疯子以为自己的做法可以使阿婆开心,所以阿婆死后,他走在路上,脸上带着得意洋洋的笑容。马哲也是同样,妻子和局长想要自己成为疯子,自己最后也真的如他们的愿。我变成了你们想让我成为的人,你们却以为我是疯子。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二):河边的错误

看完以后,一直在想凶手到底是不是疯子,可是根据结局来看,凶手就是疯子。

疯子杀的第一个人,是小镇唯一对他好的幺四婆婆。

疯子杀的第二个,第三个,是从精神病院出来后,从奄奄一息的状态恢复后杀的。从精神病院出来以后,小镇的人给他送饭,爱与宽松无法感化一个疯子,法律也无法制裁一个疯子。

马哲枪杀了疯子的时候,有一个画面是,有两个小孩坐在河边无忧无虑的玩耍,无法制裁疯子,小镇就无法恢复平静,孩童就无法无忧无虑。

无法制裁疯子,便只能以暴制暴,最后自己也变成疯子。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三):悲剧客观存在现实之中,或是片面感性地说,现实亦是悲剧一种

河边的错误按着余华式冷漠直白地讲述一个疯子与警察的故事,整个情节展开浸润着血腥与绝望之中,作者无情地戳破人生的荒谬性及其悲剧性,如么四婆婆,离群索居,在悲惨的命运内心郁结了种种痛苦,因而扭曲成了受虐狂,么四有如mercy,受虐狂是否为了得到某种怜悯呢?而她把一个无知的疯子有意无意间培养成了一个暴徒,最终死于自己酿成的悲剧中,同时也让悲剧的气息蔓延整个江南小镇,疯子开始了他的屠杀游戏,徘徊法律之外让警察无可奈何,故事里的这位警察无疑是闹剧中最清醒的一个,目睹了这人生的荒谬和怪诞,最终杀死了疯子,但在这场彻彻底底的绝望和黑暗中他的通透让他精神失常,他最终替代了疯子,让世间无常轮回。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四):感觉没那么简单,但又感觉就是这样了。

有很多可疑的细节,凶手也许另有其人,但不可忽视的是文中一直弥散着一种疯子不断在影响、伤害周围的人但大家无法摆脱的感觉。

比如幺四奶奶关门被打,街坊只能旁观;所有目击者发卡女、王宏、徐亮因怕被怀疑而内心痛苦,惴惴不安,小孩儿更是被残忍杀害;小镇因负担其去精神病医院的责任财政上不堪重负;马哲妻子因此与丈夫聚少离多,独守空闺……一次两次三次杀人都因他是疯子,一开始人们直接就忽略在案发现场回来的他,忽略他手中明晃晃的柴刀,法律也忽略一切而无法用正义制裁他,导致小镇一直处在阴影中,大家都精神紧张,幻觉产生,乱叫疯子就在人群之中,一直刺激着他们的神经。

而马哲也在第一次案发后就懊恼自己为什么不会去怀疑疯子,并在每一次明知恶而无法束缚恶中感到烦闷痛苦。为了眼前的和平(远处安静钓鱼的两个孩子)不再被破坏而采取私刑,却最终变为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也成为疯子来免受法律的制裁,所以他感到十分讽刺。

这是最呼应前后,最符合我们现实的一种凶手。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五):河边的错误究竟是誰谁犯下的?

我看的是《现实一种》小说集,里面收录了《河边的错误》,情节非常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之中让人不忍卒读。我认为疯子就是真正的凶手,实际上作者的本意未必是让读者找出最后的凶手,而是体悟到一种反讽的意味。 幺四婆婆在河边赶鹅却离奇丧命,孩子发现了她的人头,告诉家长,家长不信,直到遇到一些比他稍大一些的孩子,警察才来探案。马哲是一位刑警队长,他的身上担负着保卫人民安全的责任,他和小李两位警察也是不断的追查真相,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疯子、王宏、许亮、许亮的钓友、女孩子、疯子与幺四婆婆的关系层层涌现,根据老邮政弄周边邻居的供词和在疯子房间里搜查出的带有幺四婆婆血迹的柴刀,可确定凶手就是疯子,正当案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时,案情却因疯子精神失常,在法律上无法定罪而戛然而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疯子又接连犯案,杀死了中年男子和许亮,这让马哲忍无可忍,开枪杀死了疯子。现今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的警察马哲要如何定罪呢?他的局长让精神病医生与马哲互相配合,将马哲诊断为精神失常好逃脱法律的制裁,马哲刚开始不配合,后来也许是出于家庭和自身的考虑,说出了回答医生的错误答案。马哲最后的笑,或许是对法律的不公的讥讽,或许是对于自己为伸张正义杀死犯人,却为逃脱罪名而假借精神失常之名的无奈,一个警察,与一个凡人在某种程度上竟毫无差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