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乖读后感精选

不乖读后感精选

《不乖》是一本由(日) 加藤谛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乖》读后感(一):看完这本去看积极心理学吧

很详细的阐述了,乖孩子的抑郁成因,压抑的家庭关系、亲自关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讲到如何走出来,如何建立真实的自我。

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哦天哪,这不就是在讲我么,原来我抑郁是这么回事啊。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啰嗦了,讲的太过细致了,很多章节主题不明晰,感觉讲的都是一个问题。刚开始觉得这本书竟然是一个日本的心理学家写的,读完之后才发现,日本的心理学家写出这样的书很正常了,毕竟要他们的文化那么压抑。

作者在最后结语才说:无论生在何种家庭,在哪颗星星的看顾下,你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于不幸的环境,还是思考如何活的幸福,这就是本书的宗旨。即使诞生在不幸之星的阴影下,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

也由此想到了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心理学,大家疏通自己的原因之后,我觉得可以多学习积极心理学了,学的如何让自己真正开心健康起来。

加油吧,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修行之路不易

《不乖》读后感(二):追求自我的完整性and信赖自己才是人生命题

弗洛伊德说过,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够心平气和。这不仅仅是人类的成长,还可以说是自我的确立。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马斯洛也提出过类似看法,当安全感、归属感、爱情、尊重等渴求,只能从当事人以外的人身上获得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依赖旁人。例如,向人撒娇的渴望等就能归于这部分吧。为了求得他人的喜欢,而牺牲自己以迎合,等于是自我毁灭。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无法信赖自己,所以才需要依靠爱。他们对他人奉承谄媚的言谈举止背后,也存在着激烈的精神官能症索求,不单单是封城,因为他们也想要同等程度的爱。其中一个做法就是,我付出了这些,那么你也要对我回馈些什么。他们通过帮助对方,潜意识中则期待着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回报。

看起来懦弱的人、外表体面的人、作风稳重的人、以及拥有所谓精英条件的人,其中也有不少人会选择避免冲突。那只不过是被迫躲开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谦让行为。换句话说,他们的修养并没有好到不对人发火,只是无法忍耐和人对立时的尴尬罢了。然而,这是他个人的感受,对方不一定也觉得如此。

《不乖》读后感(三):读书笔记——摘录

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看着宣传语我以为是欧美国家的心理学教授呢,要在豆瓣写书评才发现是日本人写的,真不容易啊。做一些金句摘录吧,作为一个从小到大的乖孩子,还是很有感触的。

1.人的内心越是不安,越是牢牢抓住对方不放。

2.怀着自卑感的人,之所以会过度在意自己的弱点,不安的情绪是其根源。

3.一个无法相信他人者,也无法相信自己。

第一章:

1.亲密关系中,其实只要彼此能够在一起就是有意义的。

2.“成长动机”是为了满足基本欲求。实现自我的欲望而驱动。相反的,“匮乏动机”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或亲密关系等基本欲求时,为了填补不足而起的动机。

3.越是想得到他人的赞赏,就越无法信赖自己。

4.违反自己原有的性格,努力复活他人的欢心,这种情况下,人总是会轻视自己。因此,人的心灵会变的容易受伤,并出现各种病态心理的倾向。

5.那些有福的人无法主动跟相处时感到压力的人来往,他们选择交往的对象,是愿意接受自己的赤裸的真实的人。因此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里,没有任何可以与勉强,最后成长为一个具有抗压性的人。

对他们来说,应该来往的对象会是:待在一起时,自己无需观察他渴求些什么,也不必遵循他的想法,更不用修正自己配合他的价值观。

6父母是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有没有这样基本的安全感讲影响并支配这个人的一生。具备安全感的人能够敞开胸怀做自己,而缺乏这安全感者则会处处看人脸色,把他人的价值观,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许多。

《不乖》读后感(四):做自己

“不乖”,当你念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是不是嘴角上扬,流露出一丝微笑。这两个字,饱含着一种对爱的深沉,一种俏皮,还有一种溺爱般的包容。对于乖的定义,是听话,还是默默接受不逆反,也许都有吧!书名不明所以,不乖,为什么不乖,又是谁不乖?带着一种疑问,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加藤谛三,1938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养学科本科,同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研究生课程毕业。为早稻田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准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产业精神辅导学会理事。本书是我一本自我突破的心理学。 本书主体是孩子。自然而然,再看题目,瞬间明白了,原来是孩子不乖。没看这本书之前,一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或者是不太理解有时候孩子们的想法。阅读这本书之后,感觉稍许能在心态或者心理方面把握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在对自己小时候心里的一些小九九现在看来或许想笑。一起跟着作者,看作者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孩子的内在。 在孩子眼中,满足父母是首要的,因为他们觉得满足了父母,父母会表扬他们,从而满足了他们自身的虚荣心。可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从原来的天真烂漫变成一种固有的模式生活,即满足家长的需要。做事情之前会思考,这件事情我的爸爸妈妈会同意吗,我做到了他们会开心吗?凡此种种,之后的做法,往往是朝着家长所希望的那样达成,而孩子受到了家长的赞扬,于是,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虽然心里不愿意这么去做,但是这样做会让自己得到家长的称赞,这样做的话也是值得的。这个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当下有一种情况与这很相似,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妈宝男”。我们的先辈们一直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所作所为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孩子在外面的为人处世都带着父母的影子,对于那些没有礼貌,没有态度的孩子,一般人的评价都是“没有家长教”。 总而言之,这本书干活满满,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体味,才会有所收获。

《不乖》读后感(五):做个“不乖”的孩子,喜欢真实的自己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已经......”以这句话开头的句子,从小听到大的人应该不少,估计可以列为父母最爱说的口头禅前十。咋一听视乎这是父母因为孩子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从小做个乖孩子,是不是就很幸福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翻开加藤谛三写的这本《不乖》

加藤谛三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著有数十部经典的大众心理读物。

《不乖》是阐述“乖孩子”们在长大以后,为什么会自我认同度低,容易迷茫、委曲求全,不轻易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

从小,我们都被大人教导要做乖孩子,要听话,只要乖乖的听从大人们的话,就会受到表扬。长大以后,我们有很大的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教导孩子们,但这并不是因为这样对孩子们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多父母在因为总总原因无法达成的愿望,比如希望成为某种类型的人物,于是就将自己的的愿望强行加附与下一代的身上,只有孩子乖乖听话,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动的时候,才会给予孩子笑脸。而孩子们为了得到父母的喜爱,会否定自己感到欢愉的体验,因为,倘若他们不这样做,父母就会面露不悦。作者在书中写到正是这些“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让孩子们放弃自己的感受方式,锻炼自己心中的念想,丧失了自我。

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这种倾向会越来约严重。为了得到他人的喜爱或重视,这种人往往会强迫自己去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或成就感,而且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必须有助与对方,却从不考虑对方是否需要自己这样的付出。一旦这些付出得不到回报时,就会把他们逼上绝路,人际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这种人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或小说中看到。

作者在《不乖》一书中,通过分析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等方面,会对成年后的我们所造成的心理影响,提出了要追寻自我,找回自信,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以求摆脱父母或他人附加与自身的期望,勇敢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重新喜欢上真实的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