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感教育读后感1000字

情感教育读后感1000字

《情感教育》是一本由[法] 福楼拜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5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感教育》读后感(一):谁在谁的故事中飘摇?

从虚妄的向往,在虚妄的梦中。最后走向崩塌。这是包法利夫人男版。内心执着的纯粹爱情与欲望的摇摆、怯懦并行。蝇营狗苟中,微弱的存有一丝真我。 如果说,包法利夫人局限在一个人的故事范围内,略微有了社会风俗的气味;那么情感教育,则是社会风俗下保留着个人的气味,两本小说,可以看做互换和对应后的故事模板。——精神流浪+社会风俗画+社会政治变革参与+同性之爱+情感反复中滞留不动。而人物之间从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微妙的利益/心理交叉,彼此依赖和利用,角色心理细微的变化和心理描写,则比《包法利夫人》走得更深远,每时每刻,每个段落甚至许多句子,都在内部碰撞。

阅读的时候,总想到:《红楼梦》、《尤利西斯》,一生执念的爱,让我必须去读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而另一个同时代激烈的时代和人性的版本无疑是《卡拉马佐夫兄弟》

《情感教育》读后感(二):脱离当今时代的翻译

李老的翻译可能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在表述上与当代不太合拍,读起来比较吃力,夸张的讲,读的想吐,很折磨人的。直译的内容过多,对于人称的翻译混杂,如果你不仔细看上下文,就不知道是谁了。比如:罗染巴道: ——你要它吗? ——要什么? ——茴香酒!。“你要它吗?”——明显就是一种生硬的直译。再比如:每逢这些晚餐,他一句话不说;他端详她。她的右太阳穴有一小粒痣;她包头的带子比她其余的头发还要黑,靠边总像湿润润的;她不时抚弄一下,只用两个手指。他认准她每个指甲的形象,他乐于听她走近门时丝袍的窸窣,他私下吸着她手帕的香气;对于他,她的梳子、她的手套、她的戒指全成了特别东西,和艺术品一样重要,差不多和人一样有生气;一切擒住他的心,增加他的激情。——里面重复的使用第三人称,让读者挠头。这种翻译方法很容易让读者断片,走神的,不一一列举了。关于小说的评论不遑多说了,太伟大了,开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先河,只有读了福楼拜,你从能读懂亨利詹姆斯、读懂《追忆似水年华》,不然你只能把西方小说当故事读,理解不了其韵味与内涵。

《情感教育》读后感(三):幻灭的伟大时代

不好读,好多时候一页里面注释比正文还多。极强的幻灭感、孱弱荒淫的故事主线、缓慢的叙事节奏、卷帙浩繁的历史背景、令人厌恶的人物群像…诸多繁琐冗杂无一不让本书更加难读。就个人幸福的追求而言,本书确实是一场“情感教育”——他帮助我认清了(尽管仍无助于解决)某些已让我困扰许久的隐秘问题,特别是有关浪漫主义的批判。新近读到的雅罗米尔和福赖代芮克两位人物都让人很矛盾,一方面我厌恶他们的自私、软弱、犬儒,一方面又惊异的发现他们与我本身存在的共性——我没有把握在同样的情形下能做到更高尚。正直是存在的,问题在于这种福赖代芮克似的正直是否能代表真实的人性?除此之外,有更高尚的存在吗?

出于对时代相似性的模糊体察,我并不认为1848年同2018年有本质的不同。一边是统治阶级构筑着雄心勃勃的伟大进军,一边是自由的消亡和随处可见的阶层割裂——动荡或繁荣背后都是汹涌的时代洪流,用阎连科的话说,这应该是“一个孕育伟大作品的时代”。只不过,作为大概率淹没在时代尘埃里的普通人,我们要如何做到在这样一个行星系统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又如何在一切尝试均告失败后,于自身生命的尾声里不斥责机运和环境?福楼拜的悲观主义具有某种现代性,他明确地暗示着后来人:呼救和求助是无用的,精神世界的症结从来只有自己去处理——逃避它或者面对它——总要有一种解决方式。

《情感教育》读后感(四):你俩,也就是环城公园里遛弯的俩老头儿

之前怀孕时最常去的就是环城公园,其实它基本都是被老年人霸占了去的,各自为营的霸占一个地方,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不亦乐乎。其中有几拨,不多,都是大爷们,喜好大声谈论政事,指点江山,情绪激昂,似乎有种电影里年轻革命家的大声疾呼的身影,可惜说的话……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评价,恐怕这样的大爷们总有些不甘心的情绪,却,甩不脱的局限性。

结果,当我看到福赖戴瑞克和代楼芮耶两个人在最后互相怀念一起去声色场所的那种感叹,还真有那群大爷们的既视感。

福赖戴瑞克这货在我看来幼稚且肤浅,一个乡下的小公子哥,来到巴黎,爱上已婚妇女,我本不鄙视这样的行为,年轻男子对于已婚成熟妇女的爱慕,各种故事和各种现实狗血中多见,然而,最终总是为了气阿尔鲁夫人,不断跟交际花罗莎乃特的怀抱中,真是让我哑然失笑,多么幼稚轻浮的举止和心态,特别是无意中还当了一个极不称职的父亲,尽管幼儿是无辜的,可惜摊上这样的父母,我甚至觉得小小的死亡是一种解脱。福赖戴瑞克的各种挥霍,对于朋友的轻信,甚至还曾经想要去参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的幼稚,他的肤浅。他对于上流社会的党布罗斯夫人的倾慕,那种征服的贪欲,妄图通过征服一个女人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种细腻到位的刻画,充满了讽刺。

同时时局动荡之中个人行为的刻画,也让这部小说不仅仅停留在糜乱的男女关系上,好些人的肖像让我哑然失笑。

最后我又臆想了环城公园的大爷们,也许他们年轻的时候各种荒唐荒谬的不着边际不修边幅,然而现在,一个个自大的样子仿佛他们都是前任主席的感觉,原来,人真的是可以自欺欺人,就仿佛福赖戴瑞克和代楼芮耶的感叹:那真是我们订好的时辰!

《情感教育》读后感(五):《情感教育》短评

《情感教育》开场白的烟雾迷住了奥尔罕·帕慕克(见《伊斯坦布尔》第379页:在《情感教育》的开场白里,福楼拜把改变形状的烟雾形容得很美,这是我喜爱他的原因之一(虽然也还有别的原因)),而挑逗我阅读兴致的除了这“一片灰白的烟雾”,还有对这位带着梅毒在伊斯坦布尔造访妓院结果被妓女拒绝的法国作家的好奇(见《伊斯坦布尔》第382-387页)。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福楼拜的小说,打算正是开启法国小说之旅——是的,我想暂时从俄国文学的灰暗苦涩中逃离。但结果并不愉快,似乎水土不服。

《情感教育》的故事是很精彩的。一个叫福赖代芮克的年轻人对阿尔鲁夫人一见钟情。为了接近她,福赖代芮克开始结交她的丈夫阿尔鲁先生,和他成为朋友,帮他还钱,甚至和阿尔鲁先生的情妇越走越近。看完我大概懂得奥尔罕·帕慕克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了,和他本人的《纯真博物馆》一样,《情感教育》也是一段隐晦的、持久的苦恋相思。男主都是设想下一段完美的爱情,心头上除了自己的爱人什么都没有,每天除了呼吸,能维持自己活下去的养分就是见到她。不同的是结局,《纯真博物馆》结局是女主出车祸死了,而《情感教育》中的阿尔鲁夫人并没有死,甚至多年以后找到男主,倾谈自己当年对他的爱意,可惜交谈中一个细节却永远地把男主的感情尘封进旧时光,书中是这样写的:走回来,阿尔鲁夫人摘掉她的帽子。灯放在一只几子上,照着她的白头发。这简直像当胸一击。

除却故事,我的阅读很不顺畅,原因有二:其一是翻译。这个翻译实在看得我头疼,句子特别拗口,并不是中文的常用句式。一些第三人称的代指很模糊,我要反复看看上下文才能确定。还有部分剧情转折很是突然,我不知道是原作风格就是这样的,还是翻译的问题。第二点是大量的注释,真的很大量!有些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比如巴黎的某个区、某个剧院,甚至是咖啡馆。看注释要从原文跳脱出来,太多的话确实影响阅读体验。除了不必要的注释,还有一类是时代背景的注释。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二月革命期间,书中有大量关于当时历史事件的描写,译者试图用大篇幅的注释告诉我们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有帮助。注释的人物、事件是孤立的,你没有办法在这一堆注释中还原出一段历史,更不要提有的注释仅仅是书中人物随口提的几个人名。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对法国历史并不了解。阅读名家著作是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的,就像我之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先看了《罗曼诺夫皇朝》,对故事的理解很有裨益。所以,再继续法国小说的阅读之前,我要先做功课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