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的读后感大全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的读后感大全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是一本由(美)拉莱·科林斯 /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读后感(一):成功的法国美学营销

道长推荐过,抱着浪漫的爱美之心来读,结果却略有些失望,巴黎确实太美,可是战后说自己不战而降是为了保全巴黎的美未免有点大言不惭,毕竟巴黎也不是一直柔美没有战斗基因,拿破仑不也是征战无数么,在规划炸掉巴黎的时候,柏林不正在被夷为平地么,我只能说法国的战后宣传工作做得不错,让世人记得巴黎的美,忘记投降的懦弱。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读后感(二):历史一瞬间

在刚过去不久的那个世纪的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应该是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没有之一。由此,后世产生了大量的以不同形式存在的艺术成果,来记录、纪念这些历史时刻。

《巴黎烧了吗?》即是优秀之一。

《巴黎烧了吗?》的作者是两位记者,美国《新闻周刊》的拉莱•科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的多米尼克•拉皮埃尔。他们以记者的职业素养,做了大量采访调查,使得本书“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同时,又用生花妙笔,把历史事件写得如同一部惊险小说,语言生动,情节跌宕。

先从书名说起。“巴黎烧了吗?”语出希特勒。是的,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多少了解一些,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德军如果败退巴黎,撤退之前要把它变成一片火海。当盟军到来时,见到的只能是一堆废墟。如今想想,也是后怕。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读后感(三):巴黎没烧,但是巴黎圣母院烧了!

巴黎烧了吗?

巴黎没烧,但是巴黎圣母院烧了!

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微博里大家轮番表达哀思、遗憾、心痛、幸灾乐祸等各种情绪的状态。作为一个不方便出国,没有瞻仰过其壮美尊容的人,心里也只是一点对前年历史遗迹不复的惋惜,自己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少了一处拍摄绝美风景的遗憾。张爱玲的趁早论又被拉了出来,有人感慨,做人要趁早,想看的景要提前看,想见的人要抓紧见,不然不知道哪天就会出什么意外,见而不得甚至从此永不见。历史遗迹和千百年保留下来的建筑,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其实还是可以恢复的,二战时柏林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战后固执的德国人一比一原样原地重建了所有建筑,60年过去了,除了见过战前柏林样子的那些人和历史学家文物工作者外,其实没有多少人说柏林没有历史厚重感。我们之所以感慨甚至是声讨,其实不是因为有了替代品,只是替代品不合心意罢了。去过国内很多历史名城和历史遗迹看过,让人生气和无奈甚至无感的是,没有文化的仿古以及不伦不类的再建。我们为什么对古建筑、老物件心心念念不忘呢?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底蕴是需要个人知识积累去品味和解读的,读不出读不懂读不深,也就是外行看热闹以及到此一游咔嚓两下拍照打卡的浅行为罢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穿越历史尘埃的老东西展现出的审美艺术以及制作技术背后蕴藏的人类的智慧和情趣,让我们膜拜,内心里脑海中,人人都是“意淫者”,只是凡夫俗子也有自己的平凡梦想,请用人类的智慧和情趣给我一次“高潮”,而巴黎圣母院不过就是个工具罢了。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读后感(四):典范

2018年7月27日读完

本书慕名已久,起初看中的是读库的精装版,但一直没有活动,后来入了平装版,内容很精彩。本书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两位作者是美国和法国的记者,他们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八百多人,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放不下手来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刚开始读,会被许多绕口的外国地名、人名所淹没,渐渐读下去, 会发现这几百人交互穿插,纵横交错,组成一条时间线向前推进,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虽然是五百多页的厚书,并且知道结局,却非常好读,惦念着巴黎是如何在战火中逃脱被烧毁命运的。

也许是我太过感性,但确实是读到文中许多章节被打动落泪:

巴黎被解放那天的全城狂欢是一个个人物的场景填充的,各阶层巴黎市民、美国士兵、法国国内抵抗者、德国军官、维希政权官员等等,每个人的想法和行动都不一样,你可以看到种种真实的细节。许多人珍藏了四年的法国国旗,或者自己缝制三色旗,在那一天挥舞旗帜,高唱马赛曲的场景,令人感动。

“巴黎值得20万人的性命!”这句话久久回荡在我耳边,各种滋味都有。虽然无缘前往巴黎一游,但通过阅读,真的可以毫无障碍的漫游历史画卷。

随性而舞容易,在约束之下又要跳得好看就难了。这就是为什么玄幻、穿越、鬼怪之类的作品充斥网络,而类似《巴黎烧了吗》这样通过扎实采访,收集资料,以真实的细节来记录宏大的历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的原因。

在这本长卷中,你可以看到爱情(一位法国女人追着被逮捕的丈夫骑自行车183英里,一直追随着列车,追随着亲爱的丈夫,最终见面两个小时);政治(戴高乐与法国共产党之间为夺取国内领导权的争斗);战争(盟军改变计划提前解放巴黎的各方斡旋);人性(德军撤退时有人席卷了几乎能拿走的全部物品,床单电话机食物,但一位党卫军上校临走写了一张感谢公寓主人的便条:各类费用已结清,伏尔泰文集已阅归还原处,附钞票赔偿打破的酒杯)……

书中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往往让人感慨,真希望能有跟娃共读的那一天,分享读书的点点滴滴。

著名作家海明威竟然也是首批进入巴黎的盟军中的一员。找了一些巴黎解放时的图片,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读后感(五):魔鬼的样子

——翻译,作品,细节背后

开门见山,首先,翻译真的一般,董乐山明显是没怎么更改英语的句式,导致文中充满了英语阅读理解式的长难句,而没有转化成中文常用的句式。其实这一短板在董乐山先生翻译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就已见端倪,但对那本书影响不大。作为外行,不敢以“信达雅”的标准去批评董先生,但因为工作中也经常需要翻译一些文献,个人觉得句式转化并不困难,也是必要的。

然后,谈谈作品本身。作品是好作品,是典型的现下流行的“非虚构”写作,即以小说的笔法写真实事件,这类作品中被文青提及最多的是《冷血》,但冷血出版于1966年,比本书晚一年。而且个人阅读本书之后,感觉与太史公的笔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史记》本身就是纪传体,以人为对象,在本纪、列传里记述具体的人,然后用文学的笔法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史记》的文学价值历来都被诸多大佬认可,郭沫若甚至说过:称《史记》是一部小说集也可以。但《史记》并不因为好看而故意歪曲,对于某些无法求证的地方,太史公会故意在不同的篇章里保留不同的说法,让有心有力的后人自己再去求证。想到这里,所谓”非虚构写作“也就并不新鲜,既然前有古人,我辈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本书基本做到了公正客观,一美一法两名作者,做到尽量不夹带私货,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但为什么说基本,因为虽然通过去除”修饰性“词汇规避作者的个人判断,但环境渲染及小说笔法仍能让我感到文字背后一丝丝的态度。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我觉得本书最为闪耀的地方就是所谓的”人人有下落“,哪怕是一个屠夫、一个二等兵,都交代了来龙去脉。这一特点导致本书在中段的叙述略显冗繁,但在结束的部分达到了那种世界线收束在一起的惊喜、愉快和美感,就像现在流行的电影宇宙一样,形成了故事和历史的双重高潮,不可多得。这背后需要大量的工作和技巧,令人击节。想到这里,也就原谅了中段的乏味,毕竟这是新闻,不是小说,无法只记录历史人物的高光时刻,也得保留普通人的一日一夜。

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本书如此庞杂的细节中的魔鬼到底什么样子?我在最后补充一点历史背景,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肖尔铁茨一开始想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么?我倾向于不是,因为他在离开德国时带上了自己的平民衣服,这就是为出逃做准备。作者强调了别人眼中肖尔铁茨的忠诚,但他出发时希特勒的命令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他一开始就想与巴黎共存亡,他是不会选择出逃的。身居高位,想的就多,他不能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因为希特勒会杀了本质上是人质的留在得过的肖尔铁茨的家人。而且,他想点20,下面的人未必,他得防止哗变,具体可以参考《平津战役》里的傅作义。最后,他得为自己最后的投降要一个好筹码,凡事都得讨价还价,纵使兵临城下,也不能对方说是啥就是啥,所以要保持最严。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肖尔铁茨用德军战士和法国平民的生命做筹码,进行了一场”有尊严的抵抗“,其实就是一场政治作秀,做给希特勒看,做给后世看。外面的人在流血时,肖尔铁茨却已经领着高级军官躲在酒店里等待被俘了。在所谓的巴黎包围战里,伤亡的德军有3200人,平民死亡127人,伤714人,而荣誉的肖尔铁茨仅仅在战俘营中待了2年8个月。甚至德军西线总司令莫德尔都在电文中为肖尔铁茨小心谨慎地进行了辩护。当时的德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按照盟军的原计划巴黎很快就会成为孤岛,除了少部分希特勒骨灰粉党卫军,几乎所有德军将领都不约而同地盘算着私底下怎么在大厦将倾中体面光荣地保留自己,真是不够昭和,让他的轴心兄弟汗颜。让我想起《无耻混蛋》中的大反派,如果让昆汀手持利刃传送到彼时的肖尔铁茨身边,估计老铁的头上也会有个纳粹标志。其次,他要炸巴黎么?我觉得他的上策是不想,还是那句话,战局已定,疯狂的破坏只会送他上绞刑架,他能想着出逃,他就不想死。但是他也得视情况而定,希特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