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病玫瑰》读后感摘抄

《病玫瑰》读后感摘抄

《病玫瑰》是一本由[英] 艾琳·凯莉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病玫瑰》读后感(一):病玫瑰

一本比较平淡的书,所谓的悲剧结局也没有感动到我,没什么特别之处。

书中说:如果你把一朵新的玫瑰种到原来种过玫瑰的地方,那新的那株玫瑰会是一株病玫瑰;它不会开花,而且有可能会死掉。你不能期望那么美丽的东西出现两次。玫瑰是爱情的隐喻,作者或许想说,经历过悲剧爱情的人如果不能忘记过去,那么新的爱情仍然会是一场悲剧。

《病玫瑰》读后感(二):The sick rose

关上书本,最满意的结局,就是深爱过就没有办法忘记,即便几十年过去,即便已失意,但是看到那个名字的时候依然会有反应,有疼痛,足矣!

爱,真正的爱本事热烈,盲目,勇敢,没有空间,没有缝隙,不能忍受那一点点瑕疵的。所以爱情才是短暂的,越是鲜艳的,消失得越快。就像烟火短暂,就像花期短暂,就像染过的头发越是鲜艳掉色越快,就像流星稍纵即逝。

因为短暂,所以难忘,所以折磨,所以深藏,所以会怀念。

当你会保护自己之后,之后的爱便不算是爱,身体的结合后才会有感情的交集,但依然充满的不信任。因为曾经经历过,知道感觉消失后,两个陌生人和谈信任。

虽然写法很像1Q84,可是分成现在4段,过去的两人和现在的两人还是让觉得读起来有点累。

其实他们不是被谁谁玩弄的人,他们被自己玩弄的人。都是自己在折磨自己,自己给自己下了套,背负了太多的心理压力,结果自己捆住了自己。

要自由,必须解放自己!

《病玫瑰》读后感(三):一本书的两个故事

回忆像个烙印,从不曾离去。

虽然他们两个在故事中有交集,但我还是对他们本身的故事更感兴趣。

丹尼尔对保罗的怪异扭曲的深厚情谊。

其实看完整本书,我也仍然不明白,丹尼尔对保罗那种深深的依赖和羁绊来自何处?也许是保罗呆傻的性格,也许在他自然的帮他答写那份试卷的时候,他把他当成了所谓的“朋友”。然而保罗过分懦弱,就算不愿认同却也从不反驳。

逆来顺受酝酿了后面的反目成仇,对簿公堂。

亚当的飘忽神秘,路易莎的执着轻狂,他们爱情的纠葛离殇,更容易让我着迷。

我原以为,也许最后作者会让亚当和路易莎最后再见上一面,但是没想到,再见却是九幽阳间两世人。

路易莎的爱也许是到了极致,反变成无法掌控的恨。就算不能得到,毁灭也是好的,至少不再触痛一根根为他而长的敏感的神经。

他们两个就像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爱的狂徒,自认为自己所给的就是全部,就是整颗心,对方必须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强烈的回应,一旦与期望的不符,便颓然不振,以为爱的不深,爱的不专一。

路易莎认为亚当总是欺骗她,不够爱,爱不够纯,不够唯一,是一种玷污。可是当一个男人为了爱情,可以放弃朋友,放弃自己一直追寻的爱好和梦想。你怎能说他不够爱?只是爱的太深,反而害怕伤害,越是保护,总是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失去信任。

信任,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你还爱,可是我已不再相信。

其实,他们都忘了一个道理,你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他们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以为的牺牲和奉献,却忘了听听对方的心。

你的确爱,只是你表达的方式不对,于是,爱与意愿背道而驰。成就一段不可避免的悲剧,然而,悲剧又总是美的。

谁又能说,这份爱,不够刻骨铭心呢?

《病玫瑰》读后感(四):无法重生的玫瑰

“如果你把一株新的玫瑰种到原先种过玫瑰的地方,那新的那株玫瑰会是一株病玫瑰;它不会开花,而且有可能会死掉。没人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就像书封上说的那样,生命一旦被烙下致命的印记,就再也不能倒带。有的错,会酿成一生的悲剧。英国作家艾琳•凯莉,用优美的文笔和缜密的构思,带给我们两个不同生命遭遇人生变故后,逐渐靠近、相爱,又共同努力试图擦拭命运烙印的故事。

整本小说前半部分采用双主线结构,分不同的章节展现两位主人公保罗和路易莎相遇前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保罗父亲早逝,母亲的生活重心又不在自己身上,机缘巧合下和男孩丹尼尔结交为好友,他倾尽全力帮助丹尼尔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但却一步步被其带入罪恶的深渊。路易莎错爱演员亚当,当她发现亚当和同性好友有染的时候,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仇恨和激动,在亚当遭遇危险的刹那,她放弃了施援,从此罪恶感再也没有离开过她脆弱的心灵。

两个受伤的灵魂,各自寻找疗伤的处所,在命运的牵引下相遇彼此。年龄的差距阻挡不了心灵相吸,爱让二人越走越近,但隔阂与防备是最初二人间莫大的屏障,直到有一天互相的倾吐,才让彼此了解,原来他们的命运轨迹是如此相同,背负的担子是如此沉重。爱,让二人鼓足勇气,他们互相帮扶,直面过去,却发现人生似乎豁然开朗,曾经萦绕在心头的重压似乎早已迎刃而解,留下的只是庸人自扰。

作为2011年犯罪小说新人匕首奖提名作家的艾琳,似乎不想把本书塑造成完美的童话故事,离奇的转折在故事的结尾处猛然出现,情节节奏也顿时加快,读者甚至来不及陪同保罗和路易莎感受如释重负的轻松和忘年恋情,就猛然和他们一起坠入到另一个无尽的深渊。于是,哪怕是重新种植的新玫瑰也不能逃脱命运的摆布,仍旧会被旧疾沾染,枯萎甚至凋谢。我们在感叹二人不幸命运的时候,竟感到无法呼吸,因为命运是那么无法操控,人类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幸福那么近,可又那么远,也许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觊觎未来,才是享受当下、心灵安宁的唯一妙方吧。

《病玫瑰》读后感(五):迷宫

有时候人会突然有一种宿命感。想要逃离的东西永远没法逃离,想要改变的东西永远没法改变,即使想象中的生活就近在眼前,却永远没有办法抓住。绕了一个大圈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做梦都会梦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这样的人生是怎样的挣扎憋屈?

保罗和路易莎就是两个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人物。保罗想远离丹尼尔,远离那向塑料袋一样罩在他头上的友谊; 路易莎想忘记亚当,忘记二十年前的那段初恋,听起来像是相当容易实现的事情。两人都来到了凯斯提斯别墅从事园林修复工作。路易莎不去超市,不坐地铁,不用手机,将种种现代的东西都隔绝在外,想借由种花看书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如果由《秘密花园》的作者来写这个故事,兴许通过辛勤劳作和体验四季更迭两个人都能升华自己,得到救赎。但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 即便因为保罗有着与亚当相似的外貌,因为两人都有着破碎的过去,两人都是那般深陷孤独与伤痛,以及其他种种机缘,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也冒似扫清了来自丹尼尔那边的障碍。他们还是没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有时侯一份感情会耗尽人一生的热情。路易莎对亚当的爱,仅从文字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到那种窒息感。爱之深而恨之切,在误以为亚当死后又后悔责难自己过多,甚至在听说亚当还活着时,她心心念念的是:为什么他不来找我?这是怎样的一种爱恋?这样的爱恋一辈子也只能有一回。

小说里最打动我的就是这句话:生活就像一个没有出路的迷宫,每个问题都是一处岔路。或许因为这句话最符合我近段时期的心境。你以为你完成了某件事情就获得了自由,而等到真的完成时,才发现只是又到了一个迷宫的入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