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找找看》读后感锦集

《找找看》读后感锦集

《找找看》是一本由[日] 濑边雅之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找找看》读后感(一):数字也可以如此有趣

儿子刚一岁半,在我们的教育下已经认识了不少形状,我想下一步就该教着数数了。不过犬子实在是顽劣不堪,教他数数,总是故意捣乱,不好好学。自我反省之下,我想与我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也有关系。仅仅是一个教数数一个学数数,也难怪孩子不爱学。要是拿来一个苹果两个苹果示意,那就更不得了了。娃肯定得哭着闹着要吃苹果。

百般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网络,看看有什么好的教小孩子数数的图画书。于是我挑中了这套《找找看》,心里倒是抱着偷懒的想法,看看书名:100个人捉迷藏,100只恐龙大集合,100只动物大游行,总共是100。多好啊,有了这四本书,从1数到100不用发愁了。

不过说实话,拿到书之后我有点懵。都说日本人认真,可也没想到会认真到这份上。每两页纸画上一百个图案,有的是人,有的是恐龙,有的是动物,真是密密麻麻的。让我一看就后脊背发凉,别说孩子,就算让我把这从头到尾数一遍,我也得觉得这是个了不得的苦差事。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小孩子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毕竟我得承认,这套数数书制作的非常精美,是濑边雅之一个图案一个图案地画上去的。每个人都不同,每个动物也都各异。也许小孩子会看得津津有味,大呼小叫吧。不过,对于我家那个淘气的小魔王,我倒是实在不敢期待他能有这份信心。

值得称道的是,在每页作者都设置了一个小难题,可以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来做,甚至来个小比赛。把原本枯燥无趣的数数游戏变得有趣的多了。

总之,这是一套质量不错,制作精美用心的数数书,至于小孩子们会不会喜欢,我就不敢妄下断言了,毕竟成人的眼光与孩子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闲话不再多说,赶紧拿回家给孩子试试吧!

《找找看》读后感(二):找找看有什么不一样

找找看有什么不一样

评《找找看》

100座房子、100只绵羊、100只恐龙、100只小鱼、100只大象……好多好多啊,那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找找看吧。孩子才3岁,对于100的概念还没有,就说是“好多好多”,但是在其中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却是他觉得“很好玩”的,对于孩子来说,“好玩”应该是最高的评价了。在这套《找找看》里面,他找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

小男孩喜欢汽车,在100辆汽车中,他发现了有的是“香蕉车”,有的是“草莓车”,还有的是和他自己拥有的很像很像的车:咦,这个车是我的车。于是把自己的小车也拿出来比较比较。然后还有很多故事也出来了:这里面有抓勾机么?有大汽车么?它们排了这么长的队,是不是堵车了啊?猫和老鼠在路边,会不会觉得车很吵啊?孩子的想象力,超出了我的想象。

孩子也开始排起了汽车,也安排了“堵车”的情景。在和我玩的时候,他突然跑过来,咬了我的鼻子,我说为什么咬我的鼻子?他说:“我是小鱼,你的鼻子伸的太长了。”原来书本中就有这个场景。妈妈躺在床上看书,他跑过来,背对着妈妈,放了个屁,乐呵呵地跑了,不用问为什么了,他准是在模仿书中那只放臭屁的鼹鼠!好臭啊,好臭啊。

我们大人能发现什么?会煞有介事地去数一数那里的数目,还是若无其事地翻一番书。孩子的兴趣在于没有任何的目的,只要他们认为好玩,他们就会专心地去发现,去模仿,这就是他们喜欢的“玩游戏”了。捉迷藏就是3岁左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他们藏起来了,以为你看不见他,然后在你“找不到”的情况下高兴地走出来,那副骄傲的样子让人瞧着都好笑,可是他们就是这样获得成就感的!

在游戏中增加孩子的知识,在发现中增添孩子的兴趣,这也是这种游戏书带给父母最大的快乐了。当然,排队、手拉手、共同演奏歌曲等群体性行为,可能也会慢慢告诉孩子需要协作的必要性:他们会在发现中找到合作,找到我们期望的东西。或许他们融入游戏其中,感受发现乐趣的时候,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找找看》读后感(三):综合的启智书

刚才在网上一聊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妈妈喜欢给孩子买日系的启智书看,我静下心来归纳了一下,大概原因有三。

第一是无论从各阶段练习都败了不少的多湖辉系列,还是到这次收的《找找看》系列,和其他书一比较你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些书中的小动物、小朋友都画得非常卡哇伊。尽管韩国的那种也画得很夸张生动,但我总觉得不美,小人小动物都长得好怪,不过还是挺搞笑的。欧美的卡通画得也很可爱,毛呼呼的,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摸摸的感觉,但总觉得写实度更高一些,没有日系的画得抽象有趣。

第二,日系的书中想象力那是相当的丰富,而且相当注重细节设计。就拿我手中的这本《找找看》来说,在对开的两页纸上画100个小朋友或画100条鱼或画100头大象,每个小卡通也就能占大概1厘米的位置。就在这小小的1厘米中,你就可以看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用心程度。我仔细看过,每页的100个小卡通真的都是不同的,它们形态各异,神态各异,有的还能给成一点小故事,看起来相当的有趣。比如大象那一页,100头大象被分成了不同颜色,它们或大或小的不规则的排列在一起,形成了10个色块,每个色块有10头大象。这些大象被别人踩出眼泪的,有吃水果的,有吃树叶的,有咪着眼睛睡觉的,有打招呼的,有奔跑的,有笑着做游戏的……用这一页的图画,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变化出很多种玩法。比如可以让孩子练习数数,从1数到10,从1数到100,或分色块数;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哪几头大象是在笑的,哪几头鼻子是向上的,哪几头鼻子是弯弯的;可以带着孩子进行比赛,找找水果在哪里,小树在哪里,有没有长得比较相似的小象,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可以教孩子认颜色,看看每种颜色由深到浅有什么变化……

第三,感觉日系的幼童书都做得很温暖,每一本的都是色彩艳丽的,阳光向上的,让人觉得很美好,很温馨。不太喜欢让孩子过早的接触一些悲伤痛苦的东西,等孩子大一点儿再从绘本中体会这些负面的情感比较好,也可以及时对孩子引导、交流。

《找找看》所包含的四本书感觉难易程度不太相同,妈妈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孩子看。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最喜欢恐龙那本,里面把色彩的魔术应用到了极致,就像大人平时玩的那种神秘视线的游戏那样,通过光影造成一些视觉误差,很有意思。我儿子就最喜欢有小鱼、小汽车、小甲虫的那几页,总是让我来回来去的陪他玩。谁让他是鱼、车、虫控呢?

《找找看》读后感(四):一个个生猛地向幼儿招手的个体

这是一本很让人惊喜的书籍,创作意思很明确,而且可读性很强。不过作为一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专业课老师,我想进一步分析一下这本书的教育价值。

书底上写了本书的教育目标在于“锻炼孩子的观察、认知和数学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美术能力,在玩中成长”。观察力的培养在本书中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哪一方面的认知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本来就属于认知能力的一种,不应该分解开来。)同时数学能力又是什么?——窃以为数学不能说是一种能力,或许可以称之为智能。

对于数学智能的培养,在书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

1、对于集合元素的精确感知。对于集合的笼统感知是幼儿发生数概念的基础和起源,而经过对集合及元素的精确感知,有助于幼儿学会点数、一一对应、比较、分类等数学技能,进而最终形成数概念。在本书中,每一个元素都像一个生猛地向幼儿招手的个体,吸引着幼儿对其“精确感知”;同时,由于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性,又将幼儿引导到对集合的整体感知之中。另外,构图上以及设问的巧妙设置,使幼儿乐于去点数(“真有100条鱼吗?”)、分类(即使有100个,但往往是10个外形相似的放在一起),从而发展孩子这些基础的数学技能。

2、巩固对于数序的学习。这是不言而喻的。孩子在中班之后能数完100,不过一般都是一种训练式的学习。在本书中则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去学习,而且不仅是100个元素的简单呈现,作者会非常贴心地给予“脚手架”式的支持,例如按照外形的细微差别每10个分成一组;或者到10进位的地方用一个东西来标志或分隔。

每本书对于认知能力的训练有着不同的侧重点,《100个人捉迷藏》侧重于点数,《总共是100》侧重于对元素的精确感知,《100只动物大游行》侧重于从元素的感知过渡到对集合的感知,另外在构图上,每个小动物的排列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近的大,远的小,观感于音乐的重音和轻音。《100只恐龙大集合》应该是四本书中难度最大的,它跟《总共是100》不同的是,它侧重于通过对比(即元素间的比较)的方法对元素进行精确感知,它不只是独立于元素中的“物理知识”,而是涉及元素间关系的“数理逻辑知识”。也即是皮亚杰所称的“反省抽象”。

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最后一本《100只恐龙大集合》更得到幼儿青睐,但事实上,它的任务更简单——不是说它没有难度,而在于它的任务规则简单,在很多其他幼儿书中都有。因此,家长应该更鼓励幼儿尝试完成其他三本书的任务。

《找找看》读后感(五):有趣的“百里挑一”

——文/阳宝

最初拿到这套书时,很是欣喜,因为正好是我家宝宝很喜欢的内容。四套书分别是《100个人捉迷藏》、《100只动物大游行》、《100只恐龙大集合》和《总共是100》,每本书不厚,但正好让孩子拿着,里面的绘画色彩鲜艳也很受孩子的喜欢,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们家宝宝3岁半,拿来就已经开始和我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了。

书中每一个开页(左右两版)都会藏着100个动物或人或事物,有的是前后两版,总之会让孩子体会到100这个概念,我家宝宝是在1岁多就已经知道100了,2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走迷宫什么的,现在走迷宫或者找茬之类的游戏很是在行,所以这本书中有些部分的内容对于他而言,很简单。比如说,我会通过书中的提示,在密密麻麻的100个不同动作或拿着不同工具或不同形态的东西中,让宝宝找草莓蛋糕在哪里?书中的图画很密集,正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和细节的最佳读本之一,在孩子很认识仔细的寻找草莓蛋糕时,锻炼了他的观察力,很快,宝宝就从万物丛中找到了答案并指出来,之后就轮到宝宝考我了,他问接下来问我樱桃蛋糕在哪里呢?有时候稍不细心,真还没他快准狠咧。

陪着孩子看书是一种享受,宝宝也很享受我陪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思考。他经常会以他看不懂文字为由,让我陪他看书,但是这本书不需要,几乎可以让宝宝自己看,但是需要家长陪在身边出“题目”哦?出的题目可以先参考书中写出的小字,也可以拓展自己从书中看到的图画上而提问,亦如我家宝宝,他就是经常出其不意地问我《找找看》中的问题,这样互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更加强了亲子间的互动,让孩子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和提问,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四本书中各有各的不同,有些是专门讲动物的,有些是专门讲恐龙的,有些是专门讲人和房屋建设交通等,包括了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而书中的提问方式也有很多种,有些是提问第57个在哪里?一把小花伞在哪儿?(藏在很细微之处,不留神是注意不到的)人在哪里?(只露出人的随身物品或特色的极小部分,让孩子自行判别)……这些都是很细节的益智游戏,却能启动孩子很多的潜能,重要的是我家宝宝特别喜欢看这类书,他反倒是对绘本讲故事这种并不是十分热衷,所以因人而议,因教施材吧!

我家宝宝是男孩子,对于这些具有逻辑性益智类型的书,他或许觉得更有成就感,因为会有答案,一旦回答正确他就会感到无限满足。其实为孩子挑书,重要的是投其所好,所谓众口难调,世上没有完全绝对的好看,只有最合适自己孩子的好书,只要孩子他喜欢,才能说这本书合适他,能让他受益;如果你认为这是好书,可孩子并不乐意看,那么这书可以先搁着,重新去挑一本宝宝乐意看的书吧。很多母亲反应说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坐不住,那么您是否真正找到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呢?

如果有发现孩子对《找找看》这类益智书有兴趣的话,赶紧为他选购一套吧?十分有趣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